CN209982529U -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2529U
CN209982529U CN201921132209.8U CN201921132209U CN209982529U CN 209982529 U CN209982529 U CN 209982529U CN 201921132209 U CN201921132209 U CN 201921132209U CN 209982529 U CN209982529 U CN 209982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user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22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绍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22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2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2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2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包括可折叠柔性显示屏,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连接且形成第一夹角B,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连接且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且90°<B<18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全展开时基础是由两个直角梯形沿着斜腰边直接拼凑,形成具有呈类似回力镖形状的屏幕,全折叠时的外部轮廓则是单个直角梯形。本实用新型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更佳的手持角度和观看角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甚至指环、手环、手掌环、腕带、臂带、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终端)的屏幕形状绝大部分都是矩形的,矩形的手机自然地拿在手掌上时,无论是手机的两条较短宽度边还是两条较长边,它们与“双肩直线”都不会是平行的。从人体构造基本形态上来说,当把手掌移动至使用者视线正前方时,手掌和前臂与人体双肩直线的舒适角度通常是15°至75°之间的类似三角形视角,如图1示出的A角。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手机是竖向还是横向拿在手掌中,手机和“手掌/前臂”三者的直线与双肩直线所形成15°至75°之间的斜度都会导致手机斜放在使用者的面前(图2中所示)。斜放着的手机自然会有很多使用上的问题,比如阅读不便。此时,需要通过使用者转动手腕或手肘来把手机重新放在使用者的面前,(图3所示,图中的手掌虚线到实现给出了使用者手腕转动的轨迹示意),长期使用会导致使用者的“手腕/手臂”和双肩等容易疲劳、关节劳损等。
再者,矩形的手机拿在手掌上时,使用者最直接的就是拿着手机的两条较长边(即以手机的较短宽度边作手持施力位),这时手机与“手掌和前臂”大致形成了一个90°相互垂直(图2中所示),手机与“手掌和前臂”互相垂直时所述手机与双肩直线15°至75°之间的倾斜度与所述手掌与双肩直线15°至75°之间的倾斜度固然是相反的,但手机跟使用者正前方视线保持着一个15°至75°之间的倾斜度是仍然存在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手机的缺陷,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具有类似回力镖形状的屏幕,为使用者提供多种更佳的手持角度和观看角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包括可折叠柔性显示屏,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连接且形成第一夹角B,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连接且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且90°<B<180°。
优选地,105°≤B≤165°。
优选地,125°≤B≤145°。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具有第一折叠线,所述第一折叠线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且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折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线将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分隔为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且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关于所述第一折叠线对称。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线,所述第二折叠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部或者第二显示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折叠线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一折叠线的端点,且所述第二折叠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边或者第三侧边中的任意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五侧边15与所述第一侧边11垂直,且所述第六侧边16与所述第三侧边13垂直。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终端中的任意一种。
传统矩形的可折叠手机部分展开并竖向横放在放置载体上时(如放在桌面上),由于矩形显示屏幕的两对相对平行设置的侧边长度一样,因此也就只能提供和桌面完全水平的视角而已。如果需要调校成部分倾斜的显示角度,现有技术中的矩形显示屏幕需要对智能终端的至少一个部分垫高处理方能实现视角的非水平方向。矩形的可折叠手机在全折叠时的矩形形状亦未能提供舒适的三边手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可折叠柔性显示屏由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三侧边、第六侧边、第四侧边、第二侧边、第五侧边形成类似回力镖的基础外形,尤其是在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垂直、第六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垂直时,此时的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外廓形由两个直角梯形沿着斜腰边直接拼凑类似回力镖的基础外形,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外部轮廓为传统矩形的形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的外形为回力镖形状,也即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外廓为回力镖形状,这样,使用者在手持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进行操作时,具有更佳的手持角度和观看角度,使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当两个直角梯形沿着斜腰边直接拼凑类似回力镖的基础外形时,全展开时基础是由两个直角梯形沿着斜腰边直接拼凑,形成具有类似回力镖形状的屏幕,全折叠时的外部轮廓则是单个直角梯形,本实用新型为使用者提供一多种更佳的手持角度和观看角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户手掌和前臂与人体双肩直线的角度示意;
图2为用户手持现有技术中矩形手机在手掌中的位置状态示意;
图3为用户为适应现有技术中矩形手机的显示角度的位置调整示意;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使用状态);
图5为图4中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在另一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用户手持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状态示意;
图7-1为用户手持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另一状态示意;
图7-2为用户手持现有技术中矩形屏幕手机的状态示意;
图8为图4中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沿第一折叠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沿第一折叠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基于图10中的状态再次沿第二折叠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横向手持时的透视效果示意;
图12-2为现有技术中的手机横向手持时的透视效果示意;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智能终端以直角梯形的底边为放置面时的状态;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智能终端以直角梯形的顶边为放置面时的状态;
图15-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智能终端在折叠后在使用者手掌中的状态示意;
图15-2为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柔性智能终端在折叠后在使用者手掌中的状态示意。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1、第一侧边;12、第二侧边;13、第三侧边;14、第四侧边;15、第五侧边;16、第六侧边;17、第一折叠线;18、第二折叠线;21、第一显示部;22、第二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15-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种,甚至还可以是指环、手环、手掌环、腕带、臂带、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终端中的任意一种,尤其是当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为手机时(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皆以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包括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以及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其中所述第一侧边11与第三侧边13相连接且形成第一夹角B,所述第二侧边12与所述第四侧边14相连接且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且90°<B<180°还包括第五侧边15及第六侧边16,所述第一侧边11、第三侧边13、第六侧边16、第四侧边14、第二侧边12、第五侧边15依次首尾连接成为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外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相适应匹配的各种元器件(图未示出),作为业内公知的技术,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而本实用新型则更关注的是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形状改进给使用者所带来的使用舒适性等方面的提升。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由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11、第三侧边13、第六侧边16、第四侧边14、第二侧边12、第五侧边15形成类似回力镖的外形,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外部轮廓为传统矩形的形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外形为回力镖形状,也即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外廓为回力镖形状,这样,使用者在手持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进行操作时,具有更佳的手持角度和观看角度,使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得到提升。
例如具体的,如图4、图6所示出的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使用状态,可以定义为所述手机的竖向使用状态,此时由于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回力镖外形,使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在竖直方向上的方向更能够与使用者的视角相平行,由此无需使用者调整其手腕,能够有效便利使用者的使用过程,降低使用者长久手持手机带来的疲惫感;在另一种工况下,例如手持手机接听电话时,则由于上述回力镖的外形,使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上半部分更加接近使用者的耳朵位置,这使使用者的手臂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那样抬到更大的角度上(手肘无需抬得过高),这明显也能够降低使用者长久手持手机带来的疲惫感(甚至导致关节劳损),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
再例如具体的,如图5及图7-1所示出的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的使用状态,可以定义为所述手机的横向使用状态,尤其是如图7-1所示出的使用示意状态,使所述手机完全置于使用者的视角范围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回力镖外形的设计,使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更具有透视图的视角效果,也可以称之为彩虹视角,这种视角效果更加贴近于人类视角上接受范围;而另一方面,处于横向使用状态的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其具有的第五侧边15、第六侧边16将大致与使用者的手掌具有的“智慧线”或者“感情线”掌纹的走向相符合,也即,其更能够与人类手掌中大拇指的弯曲方向相适应能够充分释放使用者拇指的活力,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也能够明显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而图7-2则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用户手持矩形手机时的状态。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横向使用状态时,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具有更佳的透视效果,如图12-1及图12-2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横向手持时与现有技术中的手机横向手持时在透视效果方面的区别示意,尤其适用于观影、游戏等情况。图7-1中的手机,其尖角(也即B角)放置使用者的正前方,同时模拟使用者置于中心空间处,此时的回力镖形状在这种状态下更加类似于箭头形状屏幕在使用者前方,相较于现有传统的矩形手机(图7-2示出)更具立体感、速度感等效果,这种效果非常适用于手机游戏。能够实现这种更佳的透视效果是由于直角梯形中的底边要比顶边长,即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边11要比第二侧边12长、且第三侧边13亦要比第四侧边14长。
更进一步讲,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使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文字显示方式更加丰富,例如图4中示出了文字沿着手机竖向排列显示的一种方式,再例如图5示出了文字沿着手机横向排列显示的一种方式,可以理解是,还可以灵活的设置其他的位置显示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做特别限定。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侧边11、第三侧边13、第六侧边16、第四侧边14、第二侧边12、第五侧边15在线型上可以皆为直线,亦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线型组合,例如直线型与弧线型的组合,当然,各个侧边之间还可以设置其他的小圆角,以提升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外观美观性。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能够更加符合人体的工程学,尤其是与背景技术中的所述A角进行合理的匹配,优选地,105°≤B≤165°,进一步的,125°≤B≤145°,也即,此处的B角的大小取决于使用者的手掌和前臂与双肩直线之间的夹角,以期望所述手机在处于竖直使用状态时,在用户无需调整手腕角度的前提下即可以保证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至少部分的处于所述使用者的视角的正前方。也即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基于几何原理的设计克服了人体构造上“手掌和前臂”与人体双肩直线所自然形成的15°-75°倾斜角度问题。
当然,为了能够进一步便利对所述具有回力镖形状的手机的携带过程,优选地,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具有第一折叠线17,所述第一折叠线17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且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17折叠,如图8示出了所述手机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17折叠后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目前的柔性屏而言,其在折叠的程度上是存在一定的折叠曲率的,也即,在所述第一折叠线17处,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两个相对折的部分之间不会完全的贴合,而会在所述第一折叠线17处具有一个较小的弯曲圆弧角,图8中只是示意性的给出了一种折叠后的状态图,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排除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可折叠柔性显示屏的技术发展,所述手机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17折叠后相对折的两个部分(第一显示部21、第二显示部22)完全相对贴合的可能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线17将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分隔为第一显示部21及第二显示部22,且所述第一显示部21与所述第二显示部22关于所述第一折叠线17对称,相互对称的第一显示部21及第二显示部22使所述手机的外观上更具美感。
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屏幕外形多样性,而不像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屏幕只能沿着某一垂直于其矩形边框的方向进行折叠,优选地,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还具有第二折叠线18,所述第二折叠线18处于所述第一显示部21或者第二显示部22上,此处的所述第二折叠线18的设计目的在于给与使用者更多在所述手机外形上的可选择性,例如,在前述的回力镖外廓或者矩形外廓之中做出选择。更为具体的,如图9至图11所示出,所述第二折叠线18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一折叠线17的端点,且所述第二折叠线18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边11或者第三侧边13中的任意一个,也即所述回力镖外形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同时具有的两个可供折叠的折叠线,在选择回力镖外廓时,使用者仅需要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17折叠或者展开即可实现,例如由图9到图10的视图效果变化;而更进一步的,在前述的基础上,使用者可以再次沿着所述第二折叠线18折叠,假定,所述第二折叠线18处于所述第一显示部21上,此时当使用者沿着所述第二折叠线18再次折叠后,所述第一显示部21上的第一折叠线17与第二折叠线18之间所限定的直角三角区域将被所述第一显示部21和所述第二显示部22的剩余显示部分(也即原有的第一显示部21和第二显示部22除去直角三角区域的部分)所遮挡,也即,在外观上看,所述第一显示部21的剩余显示部分与所述第二显示部22的剩余显示部分共同构成了外形呈矩形的手机,这种可选择性极大程度的满足一些使用者对传统矩形手机的认知及使用惯性。
最好的,所述第五侧边15与所述第一侧边11垂直,且所述第六侧边16与所述第三侧边13垂直,而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由于所述第五侧边15与所述第一侧边11垂直,且所述第六侧边16与所述第三侧边13垂直使所述第一显示部21及第二显示部22在外形上为直角梯形,且两个分别成直角梯形的第一显示部21、第二显示部22则公用前述的第一折叠线17,而当所述智能终端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17展开时,具体例如展开46°-179°,也即保证了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的可观看角度,此时当将所述第一显示部21及第二显示部22处于竖直状态时,其直角梯形的顶边或者底边将形成所述智能终端与放置载体的放置面,当所述直角梯形的底边作为放置面时(如图13,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部21与所述第二显示部22之间的夹角示意为82°),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倾斜向下的面对使用者,而所述智能终端的背面则得以倾斜向上的面对背离使用者的方向,也即在此状态下,所述智能终端提供了一种倾斜向上且背离使用者的发射角度,尤其适用于将智能终端定义为投影仪或者手电筒等需要有光束射出的场景;当所述直角梯形的顶边作为放置面时(如图14,其中所述第一显示部21与所述第二显示部22之间的夹角示意为82°),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倾斜向上的面对使用者,前述的顶边及底边的定义遵循于几何作图的相关定义,其顶边的长度要短于底边的长度。可见,由于将所述第一显示部21及第二显示部22设计为直角梯形的形式,使所述智能终端在被竖向横放时,其所呈现的视角角度非传统的矩形显示屏幕的水平视角状态(现有技术中的矩形显示屏幕需要对智能终端的至少一个部分垫高处理方能实现视角的非水平方向),具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而当所述智能终端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17折叠后(例如手机闭合时),整个智能终端在外观上呈现单个直角梯形的形状(如图8),这种直角梯形形状相对于传统矩形的形状能够提供更好的手持施力位置,让使用者能轻松地拿着手机的三条边。这是由于直角梯形顶边长度较底边长度为短,直角梯形角度相对矩形的四个90度直角来说也就是手机越是向着手指前方时(即顶边方向)便越是慢慢地收窄了,由于“食指的延长线和梯形斜腰边(如图15-1中的26°)”在向前进行中时相差角度比“食指的延长线和矩形边(如图15-2中的7°)”的相差角度更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更容易让使用者的食指在更佳角度下做到三边手持,同时,因为用户食指通常情况下较中指短,直角梯形斜腰边提供较短的手持距离,其好处是不言自明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具有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以及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三侧边(13)、第四侧边(14),其中所述第一侧边(11)与第三侧边(13)相连接且形成第一夹角B,所述第二侧边(12)与所述第四侧边(14)相连接且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且90°<B<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105°≤B≤1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125°≤B≤1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具有第一折叠线(17),所述第一折叠线(17)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且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折叠线(17)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线(17)将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分隔为第一显示部(21)及第二显示部(22),且所述第一显示部(21)与所述第二显示部(22)关于所述第一折叠线(17)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还具有第二折叠线(18),所述第二折叠线(18)处于所述第一显示部(21)或者第二显示部(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线(18)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一折叠线(17)的端点,且所述第二折叠线(18)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边(11)或者第三侧边(13)中的任意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柔性显示屏(1)还具有第五侧边(15)及第六侧边(16),所述第五侧边(15)与所述第一侧边(11)垂直,且所述第六侧边(16)与所述第三侧边(13)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终端中的任意一种。
CN201921132209.8U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Active CN209982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2209.8U CN209982529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2209.8U CN209982529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2529U true CN20998252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2209.8U Active CN209982529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2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962A (zh) * 2019-07-18 2019-11-05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962A (zh) * 2019-07-18 2019-11-05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CN110417962B (zh) * 2019-07-18 2021-05-07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78779A (en) Laptop computer with hinged keyboard
WO2000025193A9 (en) Flexible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
EP1127303A2 (en) Flexible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
CN209982529U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US20140110556A1 (en) Pedestal of electronic products
CN110417962B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CN206743301U (zh) 新型曲面屏移动通信设备
CN205693761U (zh) 一种带远程视频定位的儿童手表
CN209593500U (zh) 一种折叠手机
JP6664735B1 (ja) 携帯通信端末機器ケース
CN107544662A (zh)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系统
CN214375877U (zh) 智能手表组件和智能手表
CN209674279U (zh) 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10094860U (zh) 一种柔性触摸大屏智能手环
US10712776B2 (en) Display terminals and wearable devices
CN106953951A (zh) 新型曲面屏移动通信设备
JP3180036U (ja) タブレット型コンピュータ
CN103792839B (zh) 显示装置
CN202563389U (zh) 可折叠式平板电脑支架
CN208207644U (zh) 人机交互装置
CN202600564U (zh) 具有多重折线组可多角度支撑平板式电子装置的封套
CN201563145U (zh) 直板式六防新型手机
CN107315453B (zh) 可穿戴计算机
CN205507615U (zh)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N207764752U (zh) 鼠标垫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