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4279U - 便携式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74279U
CN209674279U CN201920763712.7U CN201920763712U CN209674279U CN 209674279 U CN209674279 U CN 209674279U CN 201920763712 U CN201920763712 U CN 201920763712U CN 209674279 U CN209674279 U CN 209674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ody
arc portion
transverse screen
arc
scree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37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绍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37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74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74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74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包括具有输入部的基础体、具有显示部的第一横屏部,所述第一横屏部还具有第一弧部,所述第一弧部与所述基础体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基础体还具有基础体弧部,所述基础体弧部与所述第一弧部可开合连接,且所述基础体弧部朝向于所述第一横屏部一侧拱起,所述基础体还具有基础体平面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具有拱起部供用户便携挟持,具有较高的手持稳固度及手持舒适度,还能够有利于提升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及扬声效果;同时部分弯曲的显示屏幕能够为用户带来视角舒适感。

Description

便携式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终端,具体例如笔记本电脑,由于其结构紧凑、小巧,具有很好的便携性,成为人们日常办公、生活不可或缺的器具,笔记本电脑多采用具有输入部(例如键盘)的基础体与具有显示部的屏幕,所述屏幕与所述基础体之间可活动的连接,以保证所述屏幕与基础体之间能够具备开合的状态,以方便笔记本电脑在使用与收纳的工况需求。但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基于内部零部件(例如各种芯片、主板、风扇等)的需求,大多设计为较方正平整的结构,这种平整的结构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施力部位,使用户在携带笔记本电脑时容易从手中滑脱,造成财物上的损失;另一方面,较为平整的结构使键盘的设计为平面结构,这不符合用户手部的弯曲生理特性,舒适性不高;平面结构令笔记本电脑放在桌面时,与桌面之间几乎紧贴而没有空间,这不利于从笔记本底部散热并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多媒体部件如扬声器等的设计;同时,现有的移动终端在显示屏幕上多为平面结构,这种结构并不符合人类视角特性,舒适性欠佳;基于前述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具有拱起部供用户便携挟持,具有较高的手持稳固度及手持舒适度,还能够有利于提升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及扬声效果,同时部分弯曲的显示屏幕能够为用户带来视角舒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包括具有输入部的基础体、具有显示部的第一横屏部,所述第一横屏部还具有第一弧部,所述基础体还具有基础体弧部,所述基础体弧部与所述第一弧部可开合连接,且所述基础体弧部朝向于所述第一横屏部一侧拱起,所述基础体还具有基础体平面部。
优选地,所述输入部的一部分处于所述基础体平面部上,所述输入部的另一部分处于所述基础体弧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还具有第一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在所述第一横屏部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部的弧部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基础体弧部具有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不小于所述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且所述第一弧部与所述基础体弧部的拱起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等于所述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
优选地,所述基础体弧部还具有手挽部,所述手挽部沿所述基础体弧部背离所述基础体平面部的方向一侧延伸,所述手挽部上构造有手部穿行孔。
优选地,所述输入部包括实体键盘或触屏键盘之一。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横屏部,所述第一横屏部的一侧长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二横屏部与所述第一横屏部形成纵向屏幕体,所述第一横屏部的短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的短边皆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的纵向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屏部具有第二平面部、第二弧部,所述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弧部在所述第二横屏部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弧部与所述第二弧部分别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的纵向两端;所述第二弧部与所述第一弧部相匹配,当所述第一横屏部与所述第二横屏部折叠时,所述第一弧部与所述第二弧部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通过电动铰与所述基础体可开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横屏部通过电动铰与所述第二横屏部可开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一弧部与所述基础体弧部共同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手持部,能够最大程度的杜绝移动终端在转移携带过程中从手中滑落造成损失的现象产生,还能够有利于提升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及扬声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将所述输入部的一部分设置在基础体平面部,而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基础体弧部上,从而实现所述输入部的弯曲结构,所述的输入部具有的弯曲结构使所述输入部更加符合人类手部在输入过程中的弯曲特点,为用户的输入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提供输入工作的舒适性,第一横屏中的第一弧部能够为用户带来视角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第一横屏部与第二横屏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基础体;11、输入部;12、基础体弧部;13、基础体平面部;14、手挽部;141、手部穿行孔;2、纵向屏幕体;21、第一横屏部;212、第一弧部;211、第一平面部;22、第二横屏部;221、第二平面部;222、第二弧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例如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二合一笔记本、屏幕较大的手机等,包括具有输入部11的基础体1、具有显示部的第一横屏部21,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具体的实例中,所述基础体1例如是平板电脑的置于放置平台上的基座,而基座中往往设置有电脑的主板等必要的硬件设备,而所述第一横屏部21则被配置为实现显示功能的屏幕,而所述基础体1与所述第一横屏部21之间具备必要的电性连接及物理结构上的连接,所述第一横屏部21还具有第一弧部212,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基础体1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基础体1还具有基础体弧部12,所述基础体弧部12与所述第一弧部212可开合连接,且所述基础体弧部12朝向于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一侧拱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基础体弧部12共同形成了用户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形状尺寸则主要由所述第一弧部212及基础体弧部12的弧度弯曲程度所决定,而最终所述手持部被设计成与用户手部持物时形成虎口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为最优,所述基础体1还具有基础体平面部13,所述输入部11的一部分处于所述基础体平面部13上,所述输入部11的另一部分处于所述基础体弧部12上。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基础体弧部12共同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手持部,能够最大程度的杜绝移动终端在转移携带过程中从手中滑落造成损失的现象产生;另一方面,通过将所述输入部11的一部分设置在基础体平面部13,而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基础体弧部12上,从而实现所述输入部11的弯曲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弯曲结构与所述基础体1的所述基础体平面部13与基础体弧部12所呈现出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输入部11具有的弯曲结构使所述输入部11更加符合人类手部在输入过程中的弯曲特点,为用户的输入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提供输入工作的舒适性;再一方面,由于所述基础体弧部12的设置,当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放置于桌面等承载平面上时,所述基础体1与所述承载平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也即所述基础体弧部12的弯曲所形成),此时,所述空隙的存在将极为有利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散热气流的流通,无疑能够提升所述移动终端的散热效果,另外,当所述基础体1上配置了扬声部件(例如扬声器)时,扬声部件的出口可选择设置于所述空隙之处,这有利于提升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扬声立体化效果。所述空隙之处还可以用来装置灯光效果装饰;或各种连接器的接口,如充电连接器、USB连接器、读卡器等,大大丰富了各种连接器接口设置位置的选择性,即以往一般只能装置在移动终端的左右两侧或后方,现在则多了一个处于移动终端下方的选择。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21还具有第一平面部211,所述第一平面部211与所述第一弧部212在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也即此时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更加类似于惯常的平板电脑或者折叠式手机终端等。
为了使所述移动终端的手持部在外在结构上更加合理,进而保证用户在手持所述移动终端时的施力便利性与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弧部212的弧部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基础体弧部12具有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不小于所述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且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基础体弧部12的拱起方向一致,如图6至图8所示。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横屏部21在相对所述基础体1闭合时在外观结构上形成惯常的笔记本电脑的形式,优选地,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等于所述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如图1至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输入部11包括实体键盘(Physical keyboards)或触屏键盘(TouchScreen keyboards)之一,所述实体键盘或触屏键盘嵌装于所述基础体1上。由于输入部11也是可以拆卸式的,有如市面上一些结合了平板和笔记本的二合一笔记本的形态,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主体结构亦可以设置在第一横屏部21或纵向屏幕体2之中。所述基础体1上的触屏键盘更加意味着基础体1本身可以像一般显示屏一样用作显示其他内容而不受限制于单一的输入工作用途。
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图5,所述基础体弧部12还具有手挽部14,所述手挽部14沿所述基础体弧部12背离所述基础体平面部13的方向一侧延伸,所述手挽部14上构造有手部穿行孔141。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能够将手部穿入所述手部穿行孔141中,当使用者单手的部分手指从机体底部向机体面部穿过,穿过的手指弯曲放在弯曲弧部拱起的位置时,使用者单手便会与延长拱起部形成互相垂直的重心依靠,从而能够进一步将移动终端可靠稳定的握入掌内,而极大的降低了移动终端坠落损坏的可能,极大提升了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手挽部14除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携带施力部位外,其还能够作为移动终端的支撑部,使所述移动终端尤其是所述基础体1在被放置于桌面时具备一定倾斜程度,进一步提高用户的键入舒适性。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挽部14亦具有弧度,当所述第一横屏部21相对所述基础体1闭合时,所述手挽部14的弧度处于所述第一弧部212的弧度延伸路径上,如此,能够使所述移动终端在闭合时的结构更加紧凑、外观更加美观,同时,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手挽部14将处于同一弧面上,能够更加贴合用户的小臂曲线,进一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携带舒适性。
如图3、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横屏部22,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一侧长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二横屏部22与所述第一横屏部21形成纵向屏幕体2,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短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短边皆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2的纵向上。该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由所述第一横屏部21及第二横屏部22构成的纵向屏幕体2,从而使所述移动终端在显示方式上的选择灵活性更高,例如,当用户处理文本文件、浏览网页时可以选择纵向屏幕体2处于纵向显示模式,而当用户观看影音视频时则可以选择纵向屏幕体2中的第一横屏部21或者第二横屏部22中之一处于横向显示模式即可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屏部22具有第二平面部221、第二弧部222,所述第二平面部221与所述第二弧部222在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第二弧部222分别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2的纵向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部222与所述第一弧部212相匹配,当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折叠时,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第二弧部222贴合。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部212的设置使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显示更加符合于人类视角的特性,具体的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距离问题和人类眼睛形状构造问题,人类向着屏幕较中心位置时的纵向视线是一个类似“)”的弧形,由于眼睛观看屏幕上中下三处时,眼睛与三处的距离稍有不同,如果整块纵向屏幕体只是纯粹的平面,长时间观看该纯粹平面的屏幕是会产生不适的。因此,如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弧部212至少将整个纵向屏幕体2下部构造成类似一个“)”弧形,进而给用户带来视角舒适感,而第二弧部222的对应设置将整个纵向屏幕体2进一步构造成类似一个“)”弧形,如此所述第一弧部212及第二弧部222能给用户带来视角舒适。
所述基础体1、第一横屏部21及第二横屏部22之间的可开合连接理论上各种保证所述基础体1与第一横屏部21之间打开闭合的连接、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之间打开闭合的连接方式皆可。具体的,例如所述基础体1、第一横屏部21及第二横屏部22皆被构造于同一块柔性屏体上,可开合的连接皆具体为柔性屏的弯曲形成,当然,此时的柔性屏的弯曲部位的曲率应保证处于不少于1mm-3mm的范围,以防止对于柔性屏的破坏,该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6至图8所示出的结构,图6至图8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基础体1和第一横屏部21的连接处采用了较大弯曲部位曲率;当然可以采用其他的铰接方式,为了防止在开合所述第一横屏部21或者第二横屏部22时用户手部可能给其显示部(显示屏)可能留下的指纹,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21通过电动铰与所述基础体1可开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横屏部21通过电动铰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可开合连接,也即采用电动铰可以使所述第一横屏部21、第二横屏部22自动打开闭合,而无需人工施力进行。所述的电动铰例如采用微型电机(电动马达)与板簧结构实现,所述微型电机控制所述板簧结构的打开角度或者闭合角度。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输入部(11)的基础体(1)、具有显示部的第一横屏部(21),所述第一横屏部(21)还具有第一弧部(212),所述基础体(1)还具有基础体弧部(12),所述基础体弧部(12)与所述第一弧部(212)可开合连接,且所述基础体弧部(12)朝向于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一侧拱起,所述基础体(1)还具有基础体平面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11)的一部分处于所述基础体平面部(13)上,所述输入部(11)的另一部分处于所述基础体弧部(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屏部(21)还具有第一平面部(211),所述第一平面部(211)与所述第一弧部(212)在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部(212)的弧部具有第一曲率半径,所述基础体弧部(12)具有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不小于所述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且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基础体弧部(12)的拱起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率半径等于所述基础体弧部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体弧部(12)还具有手挽部(14),所述手挽部(14)沿所述基础体弧部(12)背离所述基础体平面部(13)的方向一侧延伸,所述手挽部(14)上构造有手部穿行孔(1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11)包括实体键盘或触屏键盘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横屏部(22),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一侧长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二横屏部(22)与所述第一横屏部(21)形成纵向屏幕体(2),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短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短边皆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2)的纵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屏部(22)具有第二平面部(221)、第二弧部(222),所述第二平面部(221)与所述第二弧部(222)在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第二弧部(222)分别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2)的纵向两端;所述第二弧部(222)与所述第一弧部(212)相匹配,当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折叠时,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第二弧部(222)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屏部(21)通过电动铰与所述基础体(1)可开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横屏部(21)通过电动铰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可开合连接。
CN201920763712.7U 2019-05-26 2019-05-26 便携式移动终端 Active CN209674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3712.7U CN209674279U (zh) 2019-05-26 2019-05-26 便携式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3712.7U CN209674279U (zh) 2019-05-26 2019-05-26 便携式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74279U true CN209674279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3712.7U Active CN209674279U (zh) 2019-05-26 2019-05-26 便携式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742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929A (zh) * 2019-05-26 2019-08-27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929A (zh) * 2019-05-26 2019-08-27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10174929B (zh) * 2019-05-26 2023-04-28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434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s free wearable computer
WO2017202129A1 (zh) 一种新型平板电脑
US11844183B2 (en) Low profile computer support
EP2722728A1 (en) Portable dock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447831B2 (en) Ergonomic accessory for smartphones and other hand-hel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30070408A1 (en) Portable computer operation station
CN107479627A (zh) 笔记本与平板二合一电脑
US20140110556A1 (en) Pedestal of electronic products
CN209674279U (zh) 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03736274B (zh) 多功能游戏手柄
CN110174929A (zh) 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3609851U (zh) 多功能游戏手柄
CN106034167A (zh) 组装式移动设备
CN209982529U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WO2010090521A1 (en) Ergonomic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6953951A (zh) 新型曲面屏移动通信设备
CN110417962B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幕智能终端
CN204682811U (zh) 可立式电子产品保护袋
CN205864512U (zh) 一种具有移动电源的蓝牙触控自拍杆
CN208581227U (zh) 弹力式移动通信终端手持握带
WO2019001578A1 (zh) 键盘及人机交互装置
CN208848169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计算机键盘
CN210093296U (zh) 一种可调整的双环扣及带双环扣的保护壳
US20230324957A1 (en) Laptop display systems
CN110162139B (zh) 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