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7615U -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7615U
CN205507615U CN201521125915.1U CN201521125915U CN205507615U CN 205507615 U CN205507615 U CN 205507615U CN 201521125915 U CN201521125915 U CN 201521125915U CN 205507615 U CN205507615 U CN 205507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ortable electronic
flat board
bent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59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姿菁
徐华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voe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voe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voe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Aevoe International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7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7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用来收纳一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背盖,以卡扣方式固定于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面;一盖板,包含:一弯折点,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中线;一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可弯折结构,可分别沿所述盖板的一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以及一第五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中线往覆弯折;以及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背盖的一边与所述盖板的一盖板连接边,使所述盖板可翻转而配合所述背盖包覆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弯折点与所述盖板连接边的一直线距离大于所述弯折点与所述盖板连接边的一对边的一直线距离。

Description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保护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并可快速且便利地转换为横立或直立操作的携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电子书、平板计算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或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针对平板计算机,由于平板计算机的使用方式除了手持操作外,在许多情形下,如播放影片、展示投影片、数字相框模式等,另需采用直立式或横立式。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号第M437648即提供上述功能的实用新型,然而,由于平板计算机的尺寸日益增大或加入触控笔的使用需求,若使用新型M437648的实用新型,当欲使平板计算机呈现直立式或横立式的状态时,因其倚靠平板计算机的中心,可能会因施力或重心偏移而无法稳固平板计算机。在此情形下,如何快速且便利地将大尺寸的平板计算机转换为直立式或横立式,并且满足放置触控笔以及拍照需求,也就成为业界所努力的目标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可有效保护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并可快速且便利地转换为横立或直立操作的携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包含一背盖,以卡扣方式固定于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面;一盖板,包含:一弯折点, 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中线;一第一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一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一第二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二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一第三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三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一第四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四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以及一第五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中线往覆弯折;以及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背盖的一边与所述盖板的一盖板连接边,使所述盖板可翻转而配合所述背盖包覆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弯折点与所述盖板连接边的一直线距离大于所述弯折点与所述盖板连接边的一对边的一直线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携行装置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图1的携行装置闭合时的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
图2C至图2F分别为图1的携行装置闭合时的俯视、仰视及两侧边的示意图。
图2G至图2H分别为图1的携行装置闭合时的正面及背面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3A为利用图1的携行装置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横立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3B及图3C分别为利用图1的携行装置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横立状态的一实施例的两侧面的示意图。
图3D至图3F分别为利用图1的携行装置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横立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背面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3G为利用图1的携行装置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横立状态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的示意图。
图3H为利用图1的携行装置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横立状态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的示意图。
图4为利用图1的携行装置使一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直立状态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利用图1的携行装置拍照时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分为别为图1的携行装置的盖板的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7A及图7B分为别为图1的携行装置的盖板的固定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携行装置
100 背盖
102 盖板
104 连接件
106 第一可弯折结构
108 第二可弯折结构
110 第三可弯折结构
112 第四可弯折结构
114 第五可弯折结构
116 第六可弯折结构
118 第七可弯折结构
120 弯折点
122、124 吸附件
126 第一顶点
128 第二顶点
130 第三顶点
132 第四顶点
602、702 固定件
604、704 触控笔
606 套环
706 笔夹
L、D 直线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2A至图2H,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携行装置10的示意图,图2A至图2H分别为携行装置10闭合时的俯视、仰视、正面、背面及侧面的不同视角示意图。携行装置10用来收纳一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如平板计算机、电子书等,其是由一背盖100、一盖板102及一连接件104所组成。背盖100是以卡扣、胶合等方式固定于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面。连接件104则连接背盖100及盖板102的一边,使盖板102可翻转而配合背盖100包覆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盖板102包含一第一可弯折结构106、一第二可弯折结构108、一第三可弯折结构110、一第四可弯折结构112、一第五可弯折结构114、一第六可弯折结构116、一第七可弯折结构118以及一弯折点120。其中,弯折点120与盖板102的连接边的一直线距离L大于弯折点120与盖板102连接边的一对边的一直线距离D。此外,盖板102也包含一第一顶点126、一第二顶点128、一第三顶点130及一第四顶点132,且未与连接件104相连接的一边包含吸附件122、124。吸附件122、124可以是可相互吸附的磁体及铁件,或魔鬼毡等可重复结合而达到固定目的的结构。
由于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尺寸日益增大,若使用新型M437648的实用新型,当欲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呈现直立式或横立式的状态时,因其倚靠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重心,可能会因施力或重心偏移而无法稳固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盖板102通过改变支撑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位置,也就是将弯折点120由盖板102的中心往与盖板102连接边的一对边的方向移动,使得弯折点120与盖板102的直线距离L大于弯折点120与另一对边的直线距离D。如此一来,通过倚靠位置的改变,当本实用新型的携行装置10进行直立或横立操作时,可避免因施力或重心偏移而无法稳固站立的问题。
详细来说,第一可弯折结构106、第二可弯折结构108、第三可弯折结构110、第四可弯折结构112分别可沿盖板102的第一顶点126、第二顶点128、第三顶点130及第四顶点132与弯折点120的联机往覆弯折,第五可弯折结构114则可沿盖板102的中线往覆弯折,而第六可弯折结构116及第七可弯折结构118则分别可沿盖板102的上、下两边线往覆弯折。藉此,通过适当弯折盖板102,可使携行装置10呈一立体结构时,而吸附件122、124则可保持此立体结构,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横立状态或直立状态。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A至图3H,图3A至图3H分别为利用携行装置10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横立状态的一实施例的正面、侧面以及俯视图的示意图。如图3A至图3G所示,通过将吸附件122、124相互结合,盖板102可形成一立体结构,则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连同背盖100可藉此立体结构而固定为横立状态。如此一来,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可稳定维持特定角度,以方便用户上网、阅读电子书、播放影片或相片、展示投影片等。在图3A至图3G中,连接件104是相对位于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下方。除此的外,当连接件104相对位于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上方时,也可利用盖板102所形成的立体结构而将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为横立状态,即如图3H所示。此外,将图3A至图3G的例中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旋转90度,如图4所示,使连接件104是相对位于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边,则可利用盖板102所形成的立体结构而将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为直立状态,以满足直立操作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图3A至图3G以及图4所示,第六可弯折结构116及第七可弯折结构118可于盖板102形成立体结构时,提供与桌面(或其它平面)间的支撑,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更稳固地操作于横立状态或直立状态。除此之外,通过翻折第六可弯折结构116,如图5所示,可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背面的镜头不受阻档,换言之,使用者无需将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由携行装置10取出,即可随时使用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前、后镜头,以提升便利性。
此外,针对触控笔的使用需求,由于触控笔需搭配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操作时,因此使用者往往需随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携带触控笔;在此情形下,如何有效收纳触控笔往往困扰使用者。请参考图6A及图6B,图6A及图6B分为别为携行装置10的盖板102的固定件602的示意图。从图6A及图6B可知,盖板102的一边设有一固定件602可用来固定触控笔604,使触控笔604不容易掉落;在此例中,固定件602可以为卡榫、磁铁等组件,用来与触控笔604上的套环606相互嵌合。或者,如图7A及图7B所示,盖板102的一边设有一固定件702与触控笔704相互嵌合;在此例中,固定件702可为一凹槽,而触控笔704包含一笔夹706,用以固定于固定件702,而不容易遗失。需注意的是,固定件602、702以及触控笔604、704的固定方式并不限于卡榫、磁铁或凹槽,只要能固定触控笔604、704皆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由上述可知,携行装置10除了可有效保护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外,更重要的是,在横立或直立操作时,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相对于携行装置10的倚靠位置偏移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中心点,使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于横立或直立操作时,不会因为施力或是重心偏移而无法稳固站立。此外,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前、后镜头可随时使用,以提升便利性。需注意的是,携行装置10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据以做不同的修饰,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背盖100、盖板102及连接件104的表面可包覆或由橡胶、硅胶相关材质、布料(如超细纤维布等)等软性材质所制成。再者,盖板102中第一可弯折结构106、第二可弯折结构108、第三可弯折结构110、第四可弯折结构112、第五可弯折结构114、第六可弯折结构116及第七可弯折结构118是表示其可达成往覆弯折的功能,其实现方式可因应所使用的材质而适当变化。另一方面,携行装置10的外观尺寸应配合需收纳的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尺寸,此应为本领域具技术人员所熟知之技艺。此外,当吸附件122、124为磁铁及铁件时,若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根据磁性侦测而切换操作状态时,磁铁的位置应配合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相关磁性侦测器的位置,以确保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携行装置,用户可有效保护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更重要的是,可快速且便利地转换为横立、直立操作,并可随时使用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前、后镜头更能满足放置触控笔的需求,以提升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背盖,以卡扣方式固定于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面;
一盖板,包含:
一弯折点,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中线;
一第一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一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
一第二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二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
一第三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三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
一第四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第四顶点与所述弯折点联机往覆弯折;以及
一第五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中线往覆弯折;以及
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背盖的一边与所述盖板的一盖板连接边,使所述盖板可翻转而配合所述背盖包覆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弯折点与所述盖板连接边的一直线距离大于所述弯折点与所述盖板连接边的一对边的一直线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含至少一吸附件,用来使所述第一可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可弯折结构、所述第三可弯折、所述第四可弯折结构以及所述第五可弯折结构弯折而使所述盖板呈一立体结构时,保持所述立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用来支撑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使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一横立状态或一直立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吸附件是可相互吸附的一磁铁及一铁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可弯折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可弯折结构弯折时,所述盖板不阻挡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镜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另包含:
一第六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一边线往覆弯折;以及
一第七可弯折结构,可沿所述盖板的另一边线往覆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六可弯折结构弯折时,所述盖板不阻挡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镜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表面是以一软性材质所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另包含一固定件,用来固定所述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触控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磁铁,以用于吸附包含一铁件的所述触控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具有一凹槽可供一触控笔放置。
CN201521125915.1U 2015-12-08 2015-12-29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Active CN2055076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9671 2015-12-08
TW104219671U TWM523335U (zh) 2015-12-08 2015-12-08 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攜行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7615U true CN205507615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1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5915.1U Active CN205507615U (zh) 2015-12-08 2015-12-29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7615U (zh)
TW (1) TWM52333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19136U (zh) * 2019-06-11 2020-04-14 东莞市方案三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翻折式置物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3335U (zh) 2016-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9264U (zh) 平板可移动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N103970206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可折叠的袋
Lee et al. Foldable interactive displays
CN106790823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与电子装置
CN205507615U (zh)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N103373420A (zh) 机车及自行车智慧型手机及平板电脑固定及支撑结构
CN204026053U (zh) 一种多方向放置的支架
CN203872234U (zh) 投影手机反射外罩
CN202536391U (zh)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N202563389U (zh) 可折叠式平板电脑支架
CN204990201U (zh) 折叠式扩充键盘
CN204557302U (zh) 一种新型平板电脑包
CN202502441U (zh) 可直立摆置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6413049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TWM391664U (en) Application device of E-paper software
TWM515673U (zh) 折疊式擴充鍵盤
CN205618524U (zh) 夹子及电子设备
CN205696508U (zh) 电子装置支撑件
CN203718292U (zh) 平板可移动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N205721717U (zh) 触控钢化保护贴
JP3180036U (ja) タブレット型コンピュータ
CN202932247U (zh) 平板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携行装置
CN209616784U (zh) Ui设计系统界面画架
CN214509904U (zh) 一种折叠式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3117844U (zh) 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