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2460U -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2460U
CN209982460U CN201920851947.1U CN201920851947U CN209982460U CN 209982460 U CN209982460 U CN 209982460U CN 201920851947 U CN201920851947 U CN 201920851947U CN 209982460 U CN209982460 U CN 209982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ircuit
capacitor
output end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19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晓光
徐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WANY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WANY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WANY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WANY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19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2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2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2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包括交流电源、电子开关和排气扇,还包括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光电耦合器、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和第一降压整流电路,电子开关的驱动端与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压获取电路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第一降压整流电路的一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连接,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电路工作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可安装于86型开关暗盒内。采用二线制的接线方式,与现有开关线路兼容,直接加装或安装即可,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时通断开关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化换气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利用排气扇能够实现排出室内浊气的目的。目前普通的排气扇开关仅具备手动开启和关闭功能,只能够以手动方式进行室内的排气、换气。
如果为排气扇加装具备自动定时通断功能的开关,就能利用排气扇实现室内定时的自动换气,从而自动化地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于提高人居环境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包括交流电源、电子开关和排气扇,交流电源、电子开关和排气扇构成主交流回路,还包括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光电耦合器、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和第一降压整流电路,所述电子开关的驱动端与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与否;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在电子开关导通时从主交流回路中获取直流电压并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第一降压整流电路的一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连接并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来控制光电耦合器的导通与否,从而控制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否。
所述第一降压整流电路包括RC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阻,RC电路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RC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经第二电阻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第一直流电源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上连接有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RC电路为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并联构成。
所述电子开关包括整流全桥和单向可控硅或者场效应管中的一种,整流全桥串联在主交流回路中,整流全桥的正电压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阳极或者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整流全桥的负电压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的阴极或者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或者场效应管的栅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一驱动端,单向可控硅的阴极或者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二驱动端。
所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多谐振荡器电路或者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中的一种。
所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多谐振荡器电路,该多谐振荡器电路由第一非门、第十三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和第十一电容构成,第十三二极管与第十三电阻串联后并联在第一非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十四二极管与第十四电阻串联后并联在第一非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十一电容连接在第一非门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第十三二极管与第十四二极管的导通方向相反;还包括第二非门、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一非门的输出端和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作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五电容,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第一直流电源端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压敏电阻、第一TVS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还包括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和开关,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经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和开关连接交流电源,延时关断控制电路分别与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和定时通断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包括第六电阻和第六电容并联的RC电路、第十六二极管、第十七二极管、第十八二极管和第十九二极管,RC电路的一端经开关连接交流电源,RC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二极管、第十八二极管和第十九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七二极管、第十八二极管和第十九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二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延时关断控制电路连接,第十七二极管的阳极上连接有第十六二极管的阴极,第十六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所述延时关断控制电路包括第四与非门、第五与非门、第六与非门、第七与非门,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非门、第二非门和第三与非门;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和第五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与非门和第六与非门接成RS锁存器电路,第六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七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七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第二非门的输出端和第一非门的输出端均和第三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作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上并联有第五电容,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的第十九二极管的阴极经过第十一电阻和第四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九二极管的阴极上经第十电阻接地,第十电阻上并联有第十电容,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的第十八二极管的阴极经过第八电阻和第六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十八二极管的阴极上经第九电阻连接,第九电阻上并联有第九电容;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上并联有第十五二极管,第十五二极管作为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的第二直流电源端,第二直流电源端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二TVS二极管、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第七电容;第一直流电源端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TVS二极管、第一压敏电阻和第八电容;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第十七二极管的阴极经第七电阻连接在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上,第十七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有第三TVS二极管的阴极,第三TVS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所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和第一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第一直流电源端连接,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接地端接地,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与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上并联有第五电容,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第一直流电源端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压敏电阻、第一TVS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光电耦合器为可控硅输出式光耦或光伏输出式光耦。
所述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在电子开关包括整流全桥时为整流全桥的一条臂,由第六二极管至第十一二极管串联组成;当电子开关不包括整流全桥时为TVS二极管或者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反相串联在主交流回路中,在第六二极管至第十一二极管的阳极或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上连接有第十二二极管的阳极,第十二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第六二极管至第十一二极管的阴极或者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同时作为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电路工作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可安装于86型开关暗盒内。采用二线制的接线方式,与现有开关线路兼容,直接加装或安装即可,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开关的又一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开关的又一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开关的又一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又一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微处理器MCU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包括交流电源、电子开关、排气扇FAN、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光电耦合器PC、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和第一降压整流电路,交流电源、电子开关和排气扇FAN构成主交流回路。电子开关的通断由其驱动端控制,电子开关的驱动端与光电耦合器PC的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C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与否;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在电子开关导通时从主交流回路中获取直流电压并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第一降压整流电路的一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连接并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PC的输入端连接,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来控制光电耦合器PC的导通与否,从而控制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否。
电子开关的通断由其第一驱动端G1和第二驱动端G2控制,第一驱动端G1和第二驱动端G2分别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出端O1和第二输出端O2连接,光电耦合器PC控制着电子开关的通断与否。光电耦合器PC又由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来驱动,光电耦合器PC的导通由其第一输入端L1和第二输入端L2控制。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直流电源分别由两路提供,一路是由串联于主交流回路中的直流电压获取电路供给,另一路是由第一降压整流电路提供。
当电子开关导通时,有负载电流流过直流电压获取电路,产生直流电压供给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做直流电源用。当电子开关关断时,负载电流被切断,由直流电压获取电路提供的直流电源供给就消失了。此时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直流电源由交流电经第一降压整流电路整流后来提供。
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是一个具有定时时间控制功能的电路,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输出信号,驱动光电耦合器PC导通,使电子开关导通,从而使排气扇FAN通电工作于排气状态。当设定的排气扇FAN工作时间到达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会改变输出信号使光电耦合器PC关断,使电子开关关断,切断排气扇FAN电源,停止排气扇FAN的换气。
以此方式循环往复,排气扇FAN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就会通电工作,达到排气扇FAN自动换气效果。
对于上述自动换气,每一次排气扇FAN通电工作的时间长度以及两次排气扇FAN通电工作的时间间隔,都是可以由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来对其进行设置的。例如可以设置成:每隔4小时排气扇FAN通风换气一次,每次排气扇FAN工作10分钟等。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换气开关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SCR、第三二极管D3至第十一二极管D11构成的整流全桥、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四电容C4。光电耦合器PC为可控硅输出式光耦。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由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和第十二二极管D12担任。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构成第一降压整流电路。FAN为排气扇。其余的电子元件如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5、第十一电容C11等构成定时通断控制电路。
整流全桥的正电压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连接,整流全桥的负电压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一驱动端G1,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二驱动端G2。
定时通断控制电路中,第一非门Y1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一电容C11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第十三二极管D13与第十三电阻R13串联后并联在第一非门Y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十四二极管D14与第十四电阻R14串联后并联在第一非门Y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十一电容C11连接在第一非门Y1的输入端和地之间连接;其中,第十三二极管D13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导通方向相反。
第一非门Y1的输出端和第二非门Y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非门Y2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作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OUT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入端L1连接,光电耦合器PC的第二输入端L2接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OUT上连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和第一降压整流电路均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连接,第一直流电源端VCC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TVS二极管VD1、第一压敏电阻RV1和用于滤波的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
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作为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当单向可控硅SCR触发导通后,有电流流过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两端的电压经第十二二极管D12供给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作为直流电源电压。此时换气开关电路两端的交流电压变小,第一降压整流电路是无法为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输出足够的电能供给的。
当单向可控硅SCR关断时,流过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的电流也为零,经第十二二极管D12提供的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的直流电源电压也为零。此时由于换气开关电路两端的交流电压变大,高电压的交流电经过第一降压整流电路来为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提供直流电源电压。无论单向可控硅SCR是导通状态还是截止状态,定时通断开关电路都能够获得可靠的直流电源供给。
第一非门Y1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该电路输出的矩形波信号经第二非门Y2后通过第五电阻R5控制光电耦合器PC的导通与否,进而控制单向可控硅SCR的导通和关断。
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一电容C11的大小决定了排气扇FAN每次通电工作的时间长度。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一电容C11的大小决定了排气扇FAN两次通电工作相互间隔的时间参数。
第二非门Y2会交替地输出高低电平,从而使排气扇FAN具备定时自动换气的功能;每隔一段时间(例如几个小时),排气扇FAN会自动开启,进行通风换气。工作数分钟后,排气扇FAN又会自动关断,按此工作方式一直循环往复下去。
电路中的第一TVS二极管VD1和第一压敏电阻RV1并联在第一非门Y1、非门Y2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上,起到保护集成门电路不被过电压损坏的作用。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为集成门电路的电源滤波电容器。
实施例2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1中,可控硅输出式光电耦合器PC可以替换为光伏输出式光电耦合器。
本实施例还包括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和开关SW,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经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和开关SW连接交流电源,延时关断控制电路分别与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和定时通断控制电路连接。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既具有手动开关的即时开启、延时关断功能,又具有定时自动换气功能。
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六电容C6并联的RC电路、第十六二极管D16、第十七二极管D17、第十八二极管D18和第十九二极管D19,RC电路的一端经开关SW连接交流电源,RC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二极管D17、第十八二极管D18和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阳极,第十七二极管D17、第十八二极管D18和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作为第二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延时关断控制电路连接,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阳极上连接有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阴极,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阳极接地。
延时关断控制电路包括第四与非门Y4、第五与非门Y5、第六与非门Y6、第七与非门Y7,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和第三与非门Y3;第四与非门Y4的输出端和第五与非门Y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与非门Y5和第六与非门Y6接成RS锁存器电路,第六与非门Y6的输出端与第七与非门Y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与非门Y7的输出端与第二非门Y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Y1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第二非门Y2的输出端和第一非门Y1的输出端均和第三与非门Y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与非门Y3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作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OUT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入端L1连接,输出端OUT上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的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经过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四与非门Y4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上经第十电阻R10接地,第十电阻R10上并联有第十电容C10,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的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经过第八电阻R8和第六与非门Y6的输入端连接,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上经第九电阻R9连接,第九电阻R9上并联有第九电容C9;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上并联有第十五二极管D15,第十五二极管D15作为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的第二直流电源端,第二直流电源端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二TVS二极管VD2、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用于滤波的第七电容C7;第一直流电源端VCC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TVS二极管VD1、第一压敏电阻RV1和用于滤波的第八电容C8;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阴极经第七电阻R7连接在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OUT上,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阴极连接有第三TVS二极管VD3的阴极,第三TVS二极管VD3的阳极接地。
当开关SW闭合时,交流电源经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十六二极管D16、第十七二极管D17、第十八二极管D18、第十九二极管D19等电子元件组成的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后,产生直流电压驱动光电耦合器PC输出电压信号、触发单向可控硅SCR导通。经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的直流电压获取电路产生第四与非门Y4至第七与非门Y7的直流电源电压供给。同时第十电容C10、第九电容C9充电后使第七与非门Y7输出高电平,经过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和第三与非门Y3后,通过光电耦合器PC使单向可控硅SCR导通,排气扇FAN运转工作。
当开关SW断开后,第九电容C9开始放电,换气开关电路开始计时工作,在定时时间到达之前第七与非门Y7保持高电平输出,经过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和第三与非门Y3后,通过光电耦合器PC和单向可控硅SCR使负载保持通电工作状态。一直等到第九电容C9放电完成、延时时间到达时,第七与非门Y7才输出低电平,经过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和第三与非门Y3后,输出的低电平关闭光电耦合器PC、关断单向可控硅SCR、切断排气扇FAN的工作电流。
该电路具备一旦闭合开关SW,排气扇FAN立即通电工作;关断开关SW后,排气扇FAN仍保持运转一定时间后才停止的延时关断功能。
采用RS锁存器电路,避免了电子开关关断时第四与非门Y4至第七与非门Y7电路上电源电压下降速度快于第九电容C9上电压下降速度而造成的第六与非门Y6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后又变为低电平的现象。
当处于开关SW关断、第七与非门Y7输出低电平状态下,交流电源经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等电子元件组成的第一降压整流电路后,为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和第三与非门Y3提供直流电源供给。具有施密特触发特性的第一非门Y1与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一电容C11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第一非门Y1会交替地输出高低电平。
当第一非门Y1输出低电平时,经第三与非门Y3输出高电平,驱动光电耦合器PC,使单向可控硅SCR导通,排气扇FAN通电工作。当第一非门Y1输出高电平时,经第三与非门Y3输出低电平,使单向可控硅SCR关断,排气扇FAN停止运转。
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大小决定了排气扇FAN每次通电的工作时间长度。第十四电阻R14与第十一电容C11的大小决定了排气扇FAN两次通电工作相互间隔的时间参数。
实施例2提供的换气开关电路能够由手动开关SW立即开启排气扇FAN运转;在手动开关SW闭合后,排气扇FAN会延时工作数分钟后自动关断。同时换气开关电路又具有排气扇FAN自动换气的功能,每隔一段时间(例如几个小时),排气扇FAN会自动开启,进行通风换气。工作数分钟后,排气扇FAN又会自动关断,按此方式一直循环往复工作下去。
实施例3
如图1、图3、图9和图10所示。在实施例1中,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替换为:采用微处理器MCU系统,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与第一降压整流电路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共同与微处理器MCU系统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连接,微处理器MCU系统的接地端GND接地,微处理器MCU系统的输出端OUT经第五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入端L1连接,光电耦合器PC的第二输入端L2接地,输出端OUT上连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微处理器MCU系统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两端并联有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一TVS二极管VD1和用于滤波的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
微处理器MCU系统可以为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负责定时控制的微处理器MCU系统包括MCU、DS1302、显示器和按键等。通过按键和显示屏,MCU借助DS1302集成电路能够获得实时时钟,并能够设置换气扇FAN定时开启的时间,避开夜晚等时刻,以保证排气扇FAN在自动换气时所产生的噪声不会影响人们睡眠休息。
实施例4
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在实施例1中,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替换为:采用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与第一降压整流电路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共同与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连接,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接地端GND接地,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输出端OUT经第五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入端L1连接,光电耦合器PC的第二输入端L2接地,输出端OUT上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两端并联有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一TVS二极管VD1和用于滤波的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
当无线电发射器电路发出开启信号时,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输出高电平,驱动光电耦合器PC,使排气扇FAN工作运转。当无线电发射器电路发出关闭信号时,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输出低电平,关断光电耦合器PC,使排气扇FAN断电关闭。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以及与之相连的电路可以安装在标准的86型开关暗盒中,无线电遥控发射器可放置于室内任意地方。
排气扇FAN的通断时间设置是由无线电遥控发射器电路负责的。与实施例3相比,在拥有了实施例3的优点之外,采用实施例4的技术内容,墙壁开关部分无需使用专门的开关面板,仅使用普通的开关面板即可。此外,一台无线电遥控发射器能够同时控制室内的多台排气扇FAN实现自动换气功能。
进一步的,图2、图4和图5是电子开关的代替电路。
其中,图2的电子开关包括双向可控硅TR,双向可控硅TR的两个主端子串联在主交流回路中,双向可控硅TR的控制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一驱动端G1,双向可控硅TR与直流电压获取电路连接的主端子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二驱动端G2
图4的电子开关包括整流全桥、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和第十二电阻RT,整流全桥串联在主交流回路中,整流全桥的正电压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整流全桥的负电压输出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第十二电阻RT,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一驱动端G1,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二驱动端G2。
图5的电子开关包括整流全桥和场效应管FET,整流全桥串联在主交流回路中,整流全桥的正电压输出端与场效应管FET的漏极连接,整流全桥的负电压输出端与场效应管FET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FET的栅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一驱动端G1,场效应管FET的源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二驱动端G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包括交流电源、电子开关和排气扇,交流电源、电子开关和排气扇构成主交流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光电耦合器(PC)、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和第一降压整流电路,所述电子开关的驱动端与光电耦合器(PC)的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PC)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与否;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在电子开关导通时从主交流回路中获取直流电压并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第一降压整流电路的一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另一端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连接并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PC)的输入端连接,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来控制光电耦合器(PC)的导通与否,从而控制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整流电路包括RC电路、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阻(R2),RC电路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RC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经第二电阻(R2)与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上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RC电路为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并联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包括整流全桥和单向可控硅(SCR)或者场效应管(FET)中的一种,整流全桥串联在主交流回路中,整流全桥的正电压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或者场效应管(FET)的漏极连接,整流全桥的负电压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或者场效应管(FET)的源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或者场效应管(FET)的栅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一驱动端(G1),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或者场效应管(FET)的源极作为电子开关的第二驱动端(G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多谐振荡器电路或者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多谐振荡器电路,该多谐振荡器电路由第一非门(Y1)、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一电容(C11)构成,第十三二极管(D13)与第十三电阻(R13)串联后并联在第一非门(Y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十四二极管(D14)与第十四电阻(R14)串联后并联在第一非门(Y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十一电容(C11)连接在第一非门(Y1)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其中,第十三二极管(D13)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导通方向相反;还包括第二非门(Y2)、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一非门(Y1)的输出端和第二非门(Y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非门(Y2)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作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OUT)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入端(L1)连接,输出端(OUT)上连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一TVS二极管(VD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和开关(SW),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经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和开关(SW)连接交流电源,延时关断控制电路分别与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和定时通断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整流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六电容(C6)并联的RC电路、第十六二极管(D16)、第十七二极管(D17)、第十八二极管(D18)和第十九二极管(D19),RC电路的一端经开关(SW)连接交流电源,RC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二极管(D17)、第十八二极管(D18)和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阳极,第十七二极管(D17)、第十八二极管(D18)和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作为第二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延时关断控制电路连接,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阳极上连接有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阴极,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阳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关断控制电路包括第四与非门(Y4)、第五与非门(Y5)、第六与非门(Y6)、第七与非门(Y7),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非门(Y1)、第二非门(Y2)和第三与非门(Y3);第四与非门(Y4)的输出端和第五与非门(Y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与非门(Y5)和第六与非门(Y6)接成RS锁存器电路,第六与非门(Y6)的输出端与第七与非门(Y7)的输入端连接,第七与非门(Y7)的输出端与第二非门(Y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Y1)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第二非门(Y2)的输出端和第一非门(Y1)的输出端均和第三与非门(Y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与非门(Y3)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作为定时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OUT)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入端(L1)连接,输出端(OUT)上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的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经过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四与非门(Y4)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上经第十电阻(R10)接地,第十电阻(R10)上并联有第十电容(C10),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的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经过第八电阻(R8)和第六与非门(Y6)的输入端连接,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上经第九电阻(R9)连接,第九电阻(R9)上并联有第九电容(C9);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上并联有第十五二极管(D15),第十五二极管(D15)作为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的第二直流电源端,第二直流电源端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二TVS二极管(VD2)、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第七电容(C7);第一直流电源端(VCC)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TVS二极管(VD1)、第一压敏电阻(RV1)和第八电容(C8);第二降压整流电路中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阴极经第七电阻(R7)连接在延时关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OUT)上,第十七二极管(D17)的阴极连接有第三TVS二极管(VD3)的阴极,第三TVS二极管(VD3)的阳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和第一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连接,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接地端(GND)接地,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输出端(OUT)经第五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PC)的第一输入端(L1)连接,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输出端(OUT)上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微处理器MCU系统或者无线电遥控接收模块的第一直流电源端(VCC)的两端上并联有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一TVS二极管(VD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PC)为可控硅输出式光耦或光伏输出式光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获取电路在电子开关包括整流全桥时为整流全桥的一条臂,由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串联组成;当电子开关不包括整流全桥时为TVS二极管或者稳压二极管(DZ),稳压二极管(DZ)反相串联在主交流回路中,在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阳极或稳压二极管(DZ)的阴极上连接有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作为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电压输出端(CC),第六二极管(D6)至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或者稳压二极管(DZ)的阳极同时作为直流电压获取电路的接地端(G)。
CN201920851947.1U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Active CN209982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1947.1U CN209982460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1947.1U CN209982460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2460U true CN209982460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1947.1U Active CN209982460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24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347A (zh) * 2020-05-25 2020-09-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低温漂延时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347A (zh) * 2020-05-25 2020-09-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低温漂延时电路
CN111614347B (zh) * 2020-05-25 2022-03-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低温漂延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48647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 fixture using lighting device
CN107613610B (zh) 智能照明控制器
CN104007709B (zh) 一种电器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209982460U (zh) 一种用于排气扇的二线制自动换气开关电路
CN106604481A (zh) 一种led线性恒流软启动驱动电路
CN107148132B (zh) 一种单火线开态取电电路
JPH1014098A (ja) 電動機の駆動制御装置
CN108488948A (zh) 空调、空调控制系统和室外机开关电路
CN110365198B (zh) 逆变器的交直流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982459U (zh) 一种长延时低功耗的二线制延时开关电路
CN217904711U (zh) 智能路灯控制器
CN212304866U (zh) 交直流电源共同供电的自动切换电路
CN213991098U (zh) 具有保护功能的led驱动电路
CN215956689U (zh) 一种开关电源感应控制电路
CN210202140U (zh) 一种基于led恒流驱动电源的led感应灯控制电路
CN212211469U (zh) 微波感应式单火开关面板
CN209930126U (zh)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CN210599360U (zh) 一种电磁泵控制系统
CN113382505A (zh) 一种基于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的助航灯具驱动控制装置
CN206640831U (zh) 一种led线性恒流软启动驱动电路
CN209120507U (zh) 一种led线性恒流驱动器
CN220422084U (zh) 恒压电源开路空载电路以及led灯具
CN219536361U (zh) 一种舞台灯光控制电路
CN110311547A (zh) Pfc电路及空调器
CN203734294U (zh) 空调控制器及其过电流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