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1243U -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1243U
CN209981243U CN201920617905.1U CN201920617905U CN209981243U CN 209981243 U CN209981243 U CN 209981243U CN 201920617905 U CN201920617905 U CN 201920617905U CN 209981243 U CN209981243 U CN 209981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layer
light
power generation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79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燕
张庆辉
刘国强
张群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79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1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1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1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路块,包括:基材层、防水粘结层、太阳能组件和透光保护层;基材层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太阳能组件通过防水粘结层与凹槽连接,防水粘结层覆盖凹槽的内壁和底面;太阳能组件的受光面向上;透光保护层位于太阳能组件上。太阳能组件安装于基材层的凹槽中,当太阳能组件受到路面上水平剪切力的作用时,由于太阳能组件受到凹槽四个侧壁的限制,太阳能组件不会发生移动,可有效保护太阳能组件;同时,凹槽与太阳能组件之间通过防水粘结层连接,可有效防止地基的水汽透过基建层,进而造成太阳能组件的损坏。

Description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甚至全球各地的公路建设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伴随着人类对清洁能源的强烈需求、全球太阳能行业的兴起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目前可量产的太阳能电池其太阳能转换率已可达到20%。
但是目前太阳能电池应用主要常见于城市建筑屋顶,或郊区、戈壁滩等无法利用的土地区域。此严重的限制了太阳能发电技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区域的发展。城市中具有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人行道、广场、绿道、天桥等广大的露天空旷的地面资源。如果这些地面铺上太阳能组件形成地面太阳能发电系统,在不影响原有地面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太阳能发电,所产生的电量还能就近消耗掉。因此,2006年,太阳能公路的概念被科学家提出,并在2014年荷兰修建了世界第一条太阳能公路。
目前的太阳能道路的结构复杂,层与层之间容易分离,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保护层分离后,受到路面上水平剪切力的作用,容易损坏;且太阳能电池组件多与地基之间没有防水结构,太阳能电池组件容易受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道路存在的结构复杂,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保护层分离后,受到路面上水平剪切力的作用,容易损坏,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容易受潮损坏的问题。
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包括:基材层、防水粘结层、太阳能组件和透光保护层;所述基材层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防水粘结层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防水粘结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内壁和底面;所述太阳能组件的受光面向上;所述透光保护层位于所述太阳能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保护层封盖所述基材层的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粘结层覆盖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保护层的透光率大于75%。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保护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上。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路面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太阳能组件层之间。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路面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太阳能组件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基材层中设置有凹槽,太阳能组件可以直接安装于凹槽中,当太阳能组件受到路面上水平剪切力的作用时,由于太阳能组件受到凹槽四个侧壁的限制,太阳能组件不会发生移动,可有效保护太阳能组件;同时,凹槽与太阳能组件之间通过防水粘结层连接,可有效防止地基的水汽透过基建层,进而造成太阳能组件的损坏。
一种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包括:储电装置、控制装置、用电设备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路块、所述用电设备和储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储电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路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可以设置在城市中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人行道、广场、等广大的露天空旷地面区域,在满足道路功能的同时,利用太阳能产生电量,来满足城市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降低燃煤对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太阳能发电路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中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的太阳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材层1、防水粘结层2、太阳能组件3和透光保护层4;基材层1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太阳能组件3通过防水粘结层2与基建层1的凹槽连接,防水粘结层2覆盖凹槽的内壁和底面,太阳能组件3的受光面向上;太阳能组件3的可部分位于凹槽中,也可完全位于凹槽中,即太阳能组件3的上表面可以高出基建层1的上表面,也可低于基建层1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组件3完全位于凹槽中,并被透光保护层4封盖于凹槽中,同时,凹槽中的防水粘结层2也被透光保护层4封盖于凹槽中。
其中,凹槽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景来调整,凹槽底部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本实施例中,基材层1采用混凝土制得,为了保障承重层的强度,基材层1的厚度60mm-100mm;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基材层1也可采用钢化玻璃、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路块中,防水粘结层2铺设于凹槽中,其厚度在1-10mm之间,本实施例中,防水粘结层2的厚度为5mm。防水粘结层2用于防止水汽通过基材层1进入太阳能发电路块中,造成太阳能组件3的损坏;防水粘结层2还用于与基材层1和太阳能组件3进行粘结,将太阳能组件3固定于凹槽中。防水粘结层2需要覆盖凹槽的全部面积,包括底面和内壁的侧面,在提高太阳能发电路块防水性能的同时,有利于太阳能组件3更稳固的固定在凹槽之中。同时,由于防水粘结层2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太阳能组件3与凹槽侧壁挤压时,可以防止太阳能组件3因挤压发生损坏。
太阳能组件3包括:依次叠放的透光前板、透光阻水膜、太阳能电池芯片、背板和支撑板。本实施例中,前板和背板均由ETFE(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ETFE)材料制成,支撑板为金属合金材料制成,包括铝合金、不锈钢等,主要作用是对起到支撑保护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目的,同时,将太阳能电池芯片产生的热量导入基材层1,进而导入路基,加快了太阳能电池芯片产生的热量的消散。
透光保护层4的一面与太阳能组件3固定连接,将太阳能组件3密封于凹槽中,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之间通过高透光粘结剂进行粘结固定,透光保护层4与基建层1的其它部分通过粘结剂进行粘结固定;透光保护层4的另一面经过粗糙处理,其上表面增添了钢化玻璃颗粒,具有了防滑结构,以确保透光保护层4能够满足行人和行车的需求。
透光保护层4的透光率大于75%,其厚度为5-20mm,可采用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透光高分子材料或超白浮法钢化玻璃制得,本实施例中,透光保护层4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得,其透光率为85%,厚度为15mm,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防止路面载荷对于太阳能组件3造成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障太阳能发电路块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本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为防水粘结层2的厚度和太阳能组件3的厚度之和,这样可以避免太阳能组件3与透光保护层4之间的空隙过大,进而降低太阳能发电路面的结构强度;同时,透光保护层4与防水粘结层2连接,将太阳能组件3包覆在透光保护层4与防水粘结层2围成的结构之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发电路块的防水性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太阳能组件3的导线排布,基材层1上设置有导线孔,导线孔与凹槽连通,当导线排布好后,通过密封胶密封导线孔,以保障凹槽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发电路块,由于在基材层中1设置凹槽,太阳能组件3可以直接安装于凹槽中,且太阳能组件3上设置有用于保护太阳能组件的透光保护层4,太阳能组件3与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防水粘结层2。其中,凹槽的尺寸与太阳能组件3的尺寸相匹配,各个层结构可以直接按照预定的尺寸生产好,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从而实现了太阳能发电路块的快速安装,降低了施工周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安装速度,可以将基材层1的尺寸直接设置为与要铺设路面的尺寸一致,然后在基材层1中设置多个凹槽;维护时,哪个凹槽中的层结构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可以直接将相应的层结构取出即可,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通过在太阳能组件3上设置透光保护层4,提高了太阳能发电路块的抗冲击性能,通过设置防水粘结层2提高了太阳能发电路块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基材层1中凹槽的深度,本实施例中,防水粘结层2不仅铺设于凹槽的内壁和底面,还铺设于基材层1的上表面,太阳能组件3置于凹槽的防水粘结层2上,通过防水粘结层2与基材层1固定连接,透光保护层4与防水粘结层2粘结固定,其中,太阳能组件3的厚度与防水粘结层2的厚度之和大于凹槽的深度,这样,透光保护层4与防水粘结层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强了太阳能发电路块结构的整体性。
防水粘结层2可以为防水卷材,包括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卷材等;还可以为防水涂料,包括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为了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发电路块的防水性能,还可以在凹槽与防水粘结层2之间设置有聚乙烯土工膜。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太阳能发电路块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基材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走线槽11,通过走线槽11实现每个凹槽之间导线的排布与连接。设置走线槽11的意义还在于,可以便于在走线槽中铺设防水粘结层2,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发电路块的防水性能。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路块还包括透光路面层5,主要作用是透光且防滑耐磨,其厚度在3-25mm之间,本实施例中,透光路面层5的厚度为15mm。透光路面层5的主要成分包括树脂、骨料、固化剂、助剂和纤维。其中,树脂选用可常温固化、无溶剂且高透光的环氧类、聚氨酯类、丙烯酸类、有机硅类、不饱和类、乙烯基类及改性类树脂;骨料材质选用高透光、颗粒状的玻璃、石英砂、透光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的一种或多种,其直径为0.5-3mm;固化剂为树脂所对应的固化剂;助剂为消泡剂、紫外稳定剂、提高耐候性助剂、提高耐热性助剂等;纤维为玻璃纤维,目的是增加透光路面层5的强度及耐冲击性能。
本实施例中,由于透光路面层5具有防滑结构,所以保护层的上表面需要额外设置防滑结构。透光路面层5和透光保护层4为一体结构;由于透光保护层4和透光路面层5均采用高透光有机材料制成,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模具,将两者生产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且一体化的透光路面层5和透光保护层4的综合透光率在65%以上,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组件3的前板和背板均为钢化玻璃,其厚度为5mm-10mm,双玻封装结构增强了太阳能电池组件3的阻水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抗疲劳特性。此外,该双玻结构配合透光保护层4及透光路面层5的结构也增强了太阳能发电路块结构的承载能力。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太阳能发电路块还包括加热装置6和温度检测装置7;加热装置6设置于透光保护层4和透光路面层5之间,或者,设置于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之间,用于融化路面层4上的结冰、积雪等;温度检测装置7设置于透光保护层4和透光路面层5之间,或者,设置于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之间,用于检测太阳能组件层2的温度。如图4所示,为太阳能发电路块中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加热装置6和温度检测装置7均位于透光保护层4和透光路面层5之间,加热装置6、温度检测装置7和太阳能组件3之间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发电路块适用于安装在道路会出现积雪和结冰的地方,当路面出现积雪或结冰的情况时,加热装置6可以利用太阳能组件3产生的电力产生热量,加热透光保护层4或透光路面层5,以融化路面的积雪或结冰。当加热装置6开启后,温度检测装置7也随之开启,温度检测装置7实时检测太阳能组件3的温度,当检测到太阳能组件3的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阈值时,为了保障太阳能组件3的安全,温度检测装置会发出指令,加热装置随之关闭。
其中,加热装置6可以是电阻丝、电阻环和电阻片等,为了避免加热装置对光线的遮挡,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6优先选用电阻丝;温度检测装置7可以是带有处理器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处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根据温度数据控制加热装置7的开关。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发电路块由于设置有加热装置6,减少了路面的结冰及积雪,降低了城市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路面的安全性;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7,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组件3温度的实时监控,避免了因长期开启加热装置6,导致太阳能组件3温度过高的现象,提高太阳能发电路块的稳定性;同时,加热装置6和温度检测装置7相互配合,省去了人工频繁地开关加热装置6。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制作基材层1。
具体的,采用混凝土制作基材层1,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4×4的16宫格模具中,待固化、养护完成后,即可将基材层1输送至要铺设的道路上,当然,也可以在要铺设的道路上直接完成基材层1的浇筑;本实施例中制作的基材层1的厚度为100mm,其中,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底面为平面,深度为40mm,凹槽底面到承重层底面之间的厚度为60mm,凹槽的长度和宽度,需要根据太阳能组件3的尺寸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基材层1的结构强度,基材层1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基材层1也可为单宫格、四宫格、九宫格等不同形式,一切都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调整。
102、在基材层1上铺设防水粘结层2。
具体的,首先,对养护完成的基材层1进行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除尘、除污和找平,保证表面平整清洁,如果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基材层1,则不需要此步骤。然后,在基材层1的凹槽中铺设防水粘结层2,厚度为8mm,防水粘结层2需要覆盖凹槽的全部面积,包括底面和侧面,也可以将防水粘结层2沿凹槽的侧面铺设,并延伸至基材层1的上表面上。其中,防水粘结层2为高分子基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使太阳能组件3很容易找平,以保持太阳能发电路块的平整度。
如果防水粘结层2采用防水卷材,则通过滚铺法或抬铺法进行铺设。待卷材铺设完成后,用辊筒等从中间向卷材搭接方向另一侧刮压以排出空气,使卷材充分满粘于基面上,完成防水粘结层2的铺设。
如果防水粘结层2采用防水涂料,则单组份防水涂料通过涂刷或灌封实现,双组分防水涂料自动化喷涂设备喷涂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防水粘结层2的具体铺设步骤为:在凹槽内铺设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随后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材料。其中,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作用是增加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参数如下:a)与钢筋混凝土的基材层进行满粘,其粘结性能>0.8MPa。b)耐高温>120℃,耐低温<-40℃,以应对气候变化对防水性能的影响。c)断裂伸长率>800%,以适应钢筋混凝土或太阳能组件3的结构变形对防水性能的影响。d)抗疲劳性能优异,能承载100万次以上的震动负载,以适应道路上的车辆或是行人经过对防水性能的影响。e)与太阳能组件3粘结后,其剥离强度>1N/mm,以保证与太阳能组件3之间的粘结性能。
103、在防水粘结层2上铺设太阳能组件3。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太阳能发电路块的太阳能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前板31、第一粘结层32、阻水层33、第二粘结层34、太阳能电池芯片35、第三粘结层36、背板37、第四粘结层38和支撑板39,如图3所示。其中,前板31为耐老化性能优异的ETFE(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乙烯-四氟乙烯)等含氟聚合物树脂制得,其厚度为0.1-1mm;第一粘结层32为含有UV截止的光学胶,其厚度为0.025-0.3mm;阻水层33的阻水率<10-3g/m2/day,其厚度为0.05-0.3mm,阻水层33的基材可以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等高分子膜、超薄钢化玻璃等。太阳能电池芯片35包括但不限于CIGS(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GaAs(砷化镓)太阳能电池、CdTe(碲化镉)太阳能电池、HIT(非晶/单晶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等电池。第二粘结层34和第三粘结层36的厚度为0.2-1mm,包括但不限于PVB(聚乙烯醇缩丁醛)、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OE(乙烯和丁烯的高聚物)、TPU(聚氨酯)、TPO(热塑性聚烯烃类)、有机硅中的一种。背板37为柔性背板,可以是超薄不锈钢、超薄合金、阻水高分子膜等。第四粘结层38为环氧结构胶、PVA、聚氨酯、丙烯酸等,主要能很好的粘结背板37和支撑板39的胶粘剂均可以。支撑板39为金属合金材料,包括铝合金、不锈钢等,主要作用是对柔性组件进行支撑保护及散热,这样,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支撑板39传导出去,加快太阳能电池产生热量的消散速度。
其中,太阳能组件3的连接导线通过设置在凹槽侧壁上的导线孔引出,或者,通过在防水粘结层2上设置走线槽11实现每个凹槽之间导线的排布与连接。
104、将透光保护层4或者透光保护层4与透光路面层5安装于凹槽上。
太阳能发电路块只有透光保护层4结构的情况:透光保护层4采用PC高分子板材,厚度为20mm,透光率高于80%,透光保护层4可以提前批量制作好,待太阳能组件3安装完成后,将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防水粘结层2和基材层1粘结固定。为了保障太阳能组件3完成密封于凹槽中,透光保护层4的长宽要大于太阳能组件3长宽。
同时,在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之间安装电组丝和温度传感器,并使用高透光粘结剂将透光保护层4、电组丝、温度传感器和太阳能组件3粘接固化在一起,完成太阳能路面结构单元的制作。
太阳能发电路块具有透光保护层4和透光路面层5结构的情况:由于透光保护层4和透光路面层5均采用高透光有机材料制成,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将两者通过透光粘结剂固定粘结在一起,或者直接使用模具注塑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路面结构单元的安装效率,且二者经粘接并模块化处理后,综合透光率在70%以上,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透光路面层5和透光保护层4分别制作完成后,直接将电组丝和温度传感器布置于透光路面层5和透光保护层4之间,并使用高透光粘结剂将透光保护层4、电组丝、温度传感器和透光路面层5粘接固化在一起,实现模块化,以便后期道路施工及养护和维修。安装时,将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接触,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之间可以通过高透光粘结剂来粘结固定,并通过高透光密封胶密封透光路面层5与凹槽间的间隙,完成太阳能路面结构单元的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透光保护层4和太阳能组件3之间,则,将电组丝布置于透光路面层5和透光保护层4之间,并使用高透光粘结剂将透光保护层4、电组丝和透光路面层5粘接固化在一起;然后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太阳能组件3之上,然后将透光保护层4与太阳能组件3通过高透光粘结剂粘结固定,并通过高透光密封胶密封透光路面层5与凹槽间的间隙,完成太阳能路面结构单元的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粘结剂可以为环氧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和中性硅酮耐候胶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将基材层1铺设于道路上之前,还包括道路路基的准备工作,路基的准备工作与现有公路铺设工程的准备工作类似,完成道路水泥碎石基层,然后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在平整好的路面基层上,形成混凝土路基,本实施例中混凝土路基的厚度为20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凹槽中太阳能组件3下增加另一缓冲层,缓冲层用于保护太阳能组件,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组件3因受外力而损坏的几率。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路面层5也可进行现场制作,其步骤为:在透光保护层4的表面铺设骨料;按比例将树脂、固化剂、助剂和纤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按比例浇筑于骨料上;静置养护,直至完全固化。为了保证透光路面层5的耐磨防滑层性能,其骨料的高度需要高出混合溶液0.2-2mm。
本实施例中,在制作太阳能发电路块时,基材层1可以就近制作,然后吊装到施工道路的路基上,也可以直接在施工道路上制作;防水粘结层2、太阳能组件3、透光保护层4和透光路面层5可以直接在工厂进行模块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从而即提高了各个结构的生产质量,又可以提高安装时的安装效率;当防水粘结层2、太阳能组件3、透光保护层4或透光路面层5出现损坏时,可以直接将其取出然后进行更换,不用对整个道路的结构进行拆分,便于后期道路的养护和维修,降低了维护成本。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为一种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的电连接示意图,其包括:储电装置101、控制装置102、用电设备103和至少一个太阳能发电路块104;控制装置102分别与太阳能路发电路块104、用电设备103和储电装置101电连接;储电装置101与太阳能发电路块104电连接。其中,太阳能发电路块104用于在有光照照射的情况下,为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的其它装置提供电能;储电装置101用于存储太阳能发电路块104产生的电能,包括蓄电池、电容蓄能器等储能装置;控制装置102用于控制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的运转,特别是电量在储能装置101和用电设备103之间的分配,其包括MCU、微型处理器等;用电设备103包括照明设备、信息显示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太阳能发电路块104可以正常发电时,控制装置102控制太阳能发电路块104直接为用电设备103供电,如有剩余电量或者用电设备103不需要用电时,在控制装置102的处理下,太阳能发电路块104产生的电能存储到储电装置101中;当太阳能发电路块104不能正常发电时,例如夜晚、阴天等情况下,控制装置102控制储电装置101为用电设备103供电。
本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可以设置在城市中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人行道、广场、等广大的露天空旷地面区域,在满足道路功能的同时,利用太阳能产生电量,来满足城市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降低燃煤对空气的污染。该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维护简单,而且可以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力为冬季路面加热,减少道路结冰和积雪,在增强道路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为交通信号灯、监控、电动车提供电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防水粘结层、太阳能组件和透光保护层;
所述基材层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防水粘结层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防水粘结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内壁和底面;
所述太阳能组件的受光面向上;
所述透光保护层位于所述太阳能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封盖所述基材层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粘结层覆盖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保护层的透光率大于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保护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路面层之间,或者,
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太阳能组件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路面层之间,或者,
位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和所述太阳能组件层之间。
10.一种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包括:储电装置、控制装置、用电设备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路块、所述用电设备和储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储电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路块电连接。
CN201920617905.1U 2019-04-30 2019-04-30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Active CN209981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905.1U CN209981243U (zh) 2019-04-30 2019-04-30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905.1U CN209981243U (zh) 2019-04-30 2019-04-30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1243U true CN209981243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0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7905.1U Active CN209981243U (zh) 2019-04-30 2019-04-30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12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2062A (zh) * 2020-06-03 2020-09-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CN113141155A (zh) * 2021-03-10 2021-07-20 山东光实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2062A (zh) * 2020-06-03 2020-09-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CN111642062B (zh) * 2020-06-03 2022-03-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CN113141155A (zh) * 2021-03-10 2021-07-20 山东光实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99282A1 (en) Photovoltaic-embedded surface
WO2018103316A1 (zh) 多功能太阳能景观路面系统
CN203960710U (zh) 人行道太阳能路面
CN206266969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景观路面系统
WO2018227666A1 (zh) 路面发电单元及系统
CN108396609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路面
CN209981243U (zh) 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JP6814445B2 (ja)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舗装構造体および壁面構造体
CN109056457B (zh) 智慧城市太阳能供电道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92374A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路面及其应用
CN108166349B (zh) 一种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2018228219A1 (zh) 路面发电单元及系统
CN103938571A (zh) 一种太阳能式道路自动洒水喷灌及中水利用装置
CN205077355U (zh) 自清洗太阳能砖
CN209981244U (zh) 太阳能路面结构单元及太阳能路面发电系统
CN109440569A (zh) 一种光能路面
CN202482735U (zh) 再生橡胶非机动车道
CN108809208B (zh) 一种路面能量收集装置
WO2018228204A1 (zh) 路面发电单元及系统
CN209958168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单元的装配式太阳能发电路面
CN206887686U (zh) 太阳能道路设施
CN107587401A (zh) 一种用于道路建设的套样能钢化玻璃面板
CN108894072A (zh) 一种太阳能公路
CN106868978A (zh) 太阳能道路设施
CN209368607U (zh) 一种预制式联锁块太阳能发电路面组件及太阳能发电路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518054 Room 201, building a, No.1 Qianwan 1st Road, Hais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ong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7, building 2, Olympic Village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