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4033U - 门体防脱机构 - Google Patents

门体防脱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4033U
CN209974033U CN201920753978.3U CN201920753978U CN209974033U CN 209974033 U CN209974033 U CN 209974033U CN 201920753978 U CN201920753978 U CN 201920753978U CN 209974033 U CN209974033 U CN 209974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heel
door body
guide groove
dr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3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丹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53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4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4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40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门体防脱机构,其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的开口方向并不相同,这使得第一防脱轮和第二防脱轮的轴线相倾斜或相垂直,第一防脱轮和门挂轮用于防止悬挂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异常运动,确保门挂轮稳定地在导轨上运行,第二防脱轮的外圆周面和第二引导槽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这使得第二防脱轮在悬挂装置正常运作时不参与导向,避免第二防脱轮与第二引导槽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力,而当门体受到外力冲击时,且不论门体的内侧还是外侧受到冲击,第二防脱轮会与第二引导槽的内侧壁相抵接并阻止门体绕悬挂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翻转,而且在门体遭受外力冲击后,第二防脱轮仍然能够确保悬挂装置能够相对引导装置滑移。

Description

门体防脱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体防脱机构。
背景技术
电梯层门的顶部设有门挂轮,门挂轮搭接在层门门洞顶部的导轨上,使得电梯层门能在水平方向上沿导轨滑移。为了使电梯具备更优良的安全性能并通过GB7588-2003(含第一号修改单)中的摆锤冲击试验,现有的电梯层门上还设有防脱轮,门挂轮和防脱轮分别配合连接于导轨的上部和下部,防脱轮可确保门挂轮能够紧紧地连接于导轨,避免出现门挂轮脱轨的情况。
在电梯层门遭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冲击力和防脱轮的轴线方向一致,导致上述导轨的下部的结构根本无法限制防脱轮脱离导轨(导轨的下部的结构只能够限制防脱轮在井道的上下方向上的运动),电梯层门有极大的概率会朝井道的内部翻起,使得井道暴露,有人员跌落井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体防脱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电梯层门容易遭受冲击后翻起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体防脱机构,包括引导装置和悬挂装置;
所述引导装置上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轨、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开口对着井道的内部,所述第二引导槽的开口对着井道的上端;
所述悬挂装置上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门挂轮、第一防脱轮和第二防脱轮,所述门挂轮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第一防脱轮的外圆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防脱轮位于所述第二引导槽内,且所述第二防脱轮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二引导槽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脱轮的轴线和第二防脱轮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挂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一防脱轮的轴线相平行。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挂轮的外圆周上具有凹槽,所述导轨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凹槽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
作为优选的,所述引导装置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的限位槽,所述门挂轮的端面上设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的外径大于所述门挂轮的外径,使所述防脱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防磨涂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轨、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以及引导装置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挂轮、第一防脱轮和第二防脱轮的数量均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门体防脱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的开口方向并不相同,这使得第一防脱轮和第二防脱轮的轴线相倾斜或相垂直,第一防脱轮和门挂轮用于防止悬挂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异常运动,确保门挂轮稳定地在导轨上运行,第二防脱轮的外圆周面和第二引导槽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这使得第二防脱轮在悬挂装置正常运作时不参与导向,避免第二防脱轮与第二引导槽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力,而当门体受到外力冲击时,且不论门体的内侧还是外侧受到冲击,第二防脱轮会与第二引导槽的内侧壁相抵接并阻止门体绕悬挂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翻转,而且在门体遭受外力冲击后,第二防脱轮仍然能够确保悬挂装置能够相对引导装置滑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体防脱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体防脱机构的引导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体防脱机构的悬挂装置示意图。
其中,1、引导装置;11、导轨;12、第一引导槽;13、第二引导槽;14、限位槽;2、悬挂装置;21、门挂轮;211、凹槽;212、防脱环;213、防磨涂层;22、第一防脱轮;23、第二防脱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门体防脱机构,包括引导装置1和悬挂装置2,引导装置1安装在电梯井道门洞的顶部,悬挂装置2设在电梯层门的顶部。
引导装置1上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轨11、第一引导槽12和第二引导槽13。第一引导槽12的开口对着井道的内部,第二引导槽13的开口对着井道的上端,因此第一引导槽12和第二引导槽13的开口方向并不一致,二者的开口方向相倾斜。
悬挂装置2上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门挂轮21、第一防脱轮22和第二防脱轮23。门挂轮21可滑动地连接于导轨11,门挂轮21主要用于将门体挂载在导轨11上,为主要受力部件。第一防脱轮22的外圆周面抵接于第一引导槽12的内侧壁,第一防脱轮22用于与门挂轮21相配合,确保门体不会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异常运动,同时避免门挂轮21脱离导轨11。第二防脱轮23则位于第二引导槽13内,且第二防脱轮23的外圆周面与第二引导槽13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这使得悬挂装置2在正常运作时第二防脱轮23不参与悬挂装置2的导向,即第二防脱轮23和第二引导槽13之间无接触,无摩擦。不论门体的内侧或外侧遭受外力冲击,第二防脱轮23与第二引导槽13相抵接,以阻止门体绕悬挂装置2在水平方向上翻转。即便悬挂装置2在上述外力冲击后发生了一定的形变,第二防脱轮23的外圆周面会抵接在第二引导槽13的内侧壁上(因为悬挂装置2产生了永久性的变形),确保悬挂装置2仍然能够在引导装置1上滑移,电梯轿厢内的人员可通过开启的门体撤出轿厢。
具体地,第一防脱轮22的轴线和第二防脱轮23的轴线相垂直,门挂轮21的轴线和第一防脱轮22的轴线相平行。
如图3,门挂轮21的外圆周设有凹槽211,即门挂轮21的踏面的横截面呈C形,导轨11的形状与凹槽211的形状相匹配,导轨11朝其上方凸起,凹槽211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11,使得门挂轮21能够自主导向以确保门挂轮21在转动时始终与导轨11相配合,防止脱轨。为了提升门挂轮21的运行静谧性并保护门挂轮21以避免其遭到磨损,凹槽211的底壁上设有聚氨酯防磨涂层213。
如图2,引导装置1上还设有位于导轨11的一侧的限位槽14,具体地,限位槽14和电梯轿厢分别位于导轨11的两侧。对应的,门挂轮21的端面上设有防脱环212,防脱环212的外径大于门挂轮21的外径,使防脱环212伸入限位槽14内,进一步防止门挂轮21从导轨11上脱出。此外,导轨11和引导装置1的本体分别位于限位槽14的两侧,这使得限位槽14和引导装置1的本体均能够对门挂轮21进行限位:当门挂轮21沿其轴向背离引导装置1的本体运动时,防脱环212的端面抵接于限位槽14的内侧壁以对门挂轮21进行限位,而当门挂轮21沿其轴向朝着引导装置1的本体运动时,门挂轮21的端面(或防脱环212)会抵接于引导装置1的本体。其中,防脱环212的外缘与限位槽14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当聚氨酯防磨涂层213尚未磨损时,上述间隙的厚度应大于聚氨酯防磨涂层213的厚度,使得在聚氨酯防磨涂层213磨损完毕后,防脱轮的外缘仍然不会抵接在限位槽14的底壁上。
为了增强该组件的刚度,导轨11、第一引导槽12、第二引导槽13以及引导装置1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门挂轮21、第一防脱轮22和第二防脱轮23的数量均设有多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门体防脱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引导槽12和第二引导槽13的开口方向并不相同,这使得第一防脱轮22和第二防脱轮23的轴线相倾斜或相垂直,第一防脱轮22和门挂轮21用于防止悬挂装置2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异常运动,确保门挂轮21稳定地在导轨11上运行,第二防脱轮23的外圆周面和第二引导槽13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这使得第二防脱轮23在悬挂装置2正常运作时不参与导向,避免第二防脱轮23与第二引导槽13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力,而当门体受到外力冲击时,且不论门体的内侧还是外侧受到冲击,第二防脱轮23会与第二引导槽13的内侧壁相抵接并阻止门体绕悬挂装置2在水平方向上翻转,而且在门体遭受外力冲击后,第二防脱轮23仍然能够确保悬挂装置2能够相对引导装置1滑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装置和悬挂装置;
所述引导装置上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轨、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开口对着井道的内部,所述第二引导槽的开口对着井道的上端;
所述悬挂装置上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门挂轮、第一防脱轮和第二防脱轮,所述门挂轮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第一防脱轮的外圆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二防脱轮位于所述第二引导槽内,且所述第二防脱轮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二引导槽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轮的轴线和第二防脱轮的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挂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一防脱轮的轴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挂轮的外圆周上具有凹槽,所述导轨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凹槽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的限位槽,所述门挂轮的端面上设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的外径大于所述门挂轮的外径,使所述防脱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防磨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以及引导装置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挂轮、第一防脱轮和第二防脱轮的数量均设有多个。
CN201920753978.3U 2019-05-23 2019-05-23 门体防脱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4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3978.3U CN2099740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门体防脱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3978.3U CN2099740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门体防脱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4033U true CN209974033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39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740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门体防脱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4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6769B1 (ko) 엘리베이터 및 엘리베이터의 트랙션 시브
US9010497B2 (en) Diverting pulley arrangement and elevator
AU2015213421B2 (en) Elevator
CN209974033U (zh) 门体防脱机构
US20180050884A1 (en) Tie-down device for compensation sheave, compensation sheave and elevator
JP440095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US11999592B2 (e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a derailment protection device
CN105731319A (zh) 一种高空作业装置用的安全锁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90048U (zh) 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
WO2013060926A1 (en) Diverting pulley arrangement, elevator, and method
CN204124993U (zh) 地坎托架组件
CN110027973A (zh) 电梯层门的悬挂组件
KR20010027076A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의 도어 슈 및 도어 실 이탈방지구조
CN109230965A (zh) 层门锁装置及电梯层门装置
JP4961392B2 (ja) 乗物装置
CN206014148U (zh) 一种电梯滑动导靴及导靴靴衬
CN211644273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护罩
EP1598299B1 (en) Elevator equipment
EP2769952B1 (en) Safety device for elevators and elevator comprising said device
CN216807730U (zh) 防撞电梯层门
KR20090000033U (ko) 엘리베이터의 이탈방지용 도어실 구조
CN218560774U (zh) 防脱机构及免爬器
CN214495361U (zh) 一种回转端防梯级翻转和链条脱落的双重保护装置
CN210735901U (zh) 一种电梯轿厢急停装置
CN117342370A (zh) 一种电梯补偿链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506, No. 6, Futing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ng Danxia

Address before: Qian Dong Zhen Xian Zhou Wen Ci Xi 1-3, Raoping County, Chao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ng Danxia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