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3717U -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3717U
CN209973717U CN201920271752.XU CN201920271752U CN209973717U CN 209973717 U CN209973717 U CN 209973717U CN 201920271752 U CN201920271752 U CN 201920271752U CN 209973717 U CN209973717 U CN 209973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tate
assembly
module
magnetic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17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her Imag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her Imag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her Imag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717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3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3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3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力输送装置和磁吸组件,该磁吸组件包括壳体、磁性件和导磁件,壳体包括一容腔、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磁性件收容于容腔内,导磁件固设于壳体的第一外表面,壳体除第一外表面的其他外表面为第二外表面,在磁性件作用下,第一外表面的磁力大于第二外表面的磁力;磁性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磁性件对导磁件进行磁性激励,使得导磁件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摄像模组;磁性件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时,导磁件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摄像模组。利用磁力吸引摄像模组,可提升摄像模组输送效率,且不会对摄像模组产生外部压力,不会对摄像模组的结构造成破坏,能降低不良率。

Description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模组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精密部件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机械手臂夹取的方式,这种方法是最传统、最常用的方法,在面对精密度不高或者受力变形后对产品的性能影响不大的产品,可以通过程序语言控制机械手臂的方法达到移动产品的目的。另一种方法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主要是利用真空吸附的手段来移动精密产品部件,它的原理为在平整的机械手臂底端钻孔,当机械手臂在产品的上方时通过吸真空的方法实现产品与机械手臂的固定,以此实现移动产品的目的。
机械手臂方法直接夹取产品,对摄像头模组等精密部件的伤害很大,比如摄像头模组的芯片在最佳成像面位置,在经过机械手臂的压力之后造成芯片和镜头的相对位置偏移,无法获得理想的成像效果。而机械手臂的力度难以把握,力度过小可能造成脱落现象,力度过大可能损伤摄像头模组,导致结构的变形,从而增加产品的不良率。真空吸附产品的方法不会对产品造成挤压,导致结构的畸变。但是真空吸附手段只能吸附表面绝对平整的产品,这样的局限性很大,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这些不足不仅降低了传输效率,也导致产品的不良率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可提高传输效率,且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吸组件,用于取放能被磁力吸引的摄像模组,包括壳体、磁性件和导磁件,所述壳体包括一容腔、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磁性件收容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导磁件固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壳体除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其他外表面为所述第二外表面,在所述磁性件作用下,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磁力大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磁力;所述磁性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性件对所述导磁件进行磁性激励,使得所述导磁件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所述摄像模组;所述磁性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导磁件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所述摄像模组。
通过在壳体的容腔内设置磁性件,在磁性件作用下第一外表面的磁力大于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固设在第一外表面的导磁件可被磁性件进行磁性激励,磁性件在第一状态时激励导磁件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摄像模组;第二外表面的磁力比第一外表面的磁力小,从而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对摄像模组的干扰小,使得摄像模组能准确的与第一外表面的导磁件磁性连接;磁性件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时,导磁件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摄像模组,利用磁力吸引摄像模组,对摄像模组的形状没有要求,可提升摄像模组的输送效率,且不会对摄像模组产生外部压力,不会对摄像模组的结构造成破坏,能降低不良率。
其中,所述磁性件可转动的收容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磁性件转动到第一位置时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磁性件转动到第二位置时为所述第二状态;或者,所述磁性件固定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磁性件通电时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磁性件断电时为所述第二状态。
通过调整磁性件的位置,使得磁性件在第一外表面处的磁场不同;或者调整磁性件本身的磁场强弱大小,实现改变磁性件在第一外表面处的磁场,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其中,所述壳体为隔磁材料,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所述导磁件为软磁材料。隔磁材料可以减弱磁力。磁铁的作用是为导磁件引入外界磁性激励,采用磁铁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导磁件的软磁材料易于被磁力激励而带磁,当磁力激励减弱或消失时,导磁件的磁性也减弱或消失。
其中,所述壳体之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
设置壳体的第一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壁厚小于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壁厚。通过设置壁厚的不同来实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磁力不同,仅需通过对壳体进行机械加工即可实现,而不需要其他复杂的设置,结构和加工工艺简单
其中,所述壳体之对应所述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第一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为0.5mm-2mm。壳体对应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5mm-1cm具有较好消除磁性干扰效果,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壳体的整体尺寸;相比于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较厚的厚度,第一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为较薄的0.5mm-2mm,使得磁性件能透过壳体在第一外表面上产生强磁力,且便于加工,结构稳定。
其中,所述磁性件的重心和所述导磁件的重心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使得磁性件对导磁件施加磁力激励时,导磁件上的磁性分布较为均匀,即中心强四周稍弱,便于吸附固定摄像模组在中心位置,不易掉落。
其中,所述磁性件呈沿直线延伸的条状或马蹄形状。条状或马蹄形状的磁性件转动时会产生磁场的变化,从而可以对导磁件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其中,所述磁性件呈贯穿N极和S极的中空条状。磁性件具有中空空间,相对于实心的条状结构,中空的磁性件可避免磁性过于集中在磁性件的中部,进而使得导磁件的磁性也过于集中在中部,可将磁性更均匀的分布到导磁件上,有利于更好的吸附固定摄像模组。
其中,所述磁性件在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磁件在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正投影的重合区域大于80%。使得磁性件可以对导磁件的大部分区域进行磁性激励,使得导磁件上各个位置均具有强磁力,保证了导磁件吸附摄像模组时着力位置大,摄像模组不易脱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磁力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和第一方面各种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磁吸组件移动,所述磁吸组件吸附摄像模组至预设位置后释放。
通过在壳体的容腔内设置磁性件,在磁性件作用下第一外表面的磁力大于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固设在第一外表面的导磁件可被磁性件进行磁性激励,磁性件在第一状态时激励导磁件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摄像模组,磁性件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时,导磁件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摄像模组,利用磁力吸引摄像模组,对摄像模组的形状没有要求,可提升摄像模组的输送效率,且不会对摄像模组产生外部压力,不会对摄像模组的结构造成破坏,能降低不良率,提高磁力输送装置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磁吸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磁吸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磁吸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图3的一种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3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4a的磁性件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4b的磁性件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磁吸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中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实施例的磁吸组件吸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组件,用于取放能被磁力吸引的摄像模组。磁吸组件的实现原理为采用磁力吸附摄像模组,可将摄像模组输送至预设位置后释放,实现摄像模组的输送。摄像模组例如可以为定焦模组、自动对焦模组、 TOF(飞行时间)模组、结构光模组等。一般而言,摄像模组上设有铁质金属片等结构作为屏蔽件,以防止电磁干扰而影响成像等功能。铁质金属片可以被磁吸组件磁吸固定,随着磁吸组件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实现对摄像头模组的输送。由于是磁力连接,不会对摄像头模组产生外部压力,可防止摄像头内部结构被破坏。应当理解,其他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也可以设有镍质金属或其他能被磁力吸引的材料,同样也可实现磁吸固定的功能。
请参考图1、图4a至图5b和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组件,包括壳体1、磁性件2和导磁件3。壳体1包括一容腔101、第一外表面111和第二外表面。磁性件2收容于容腔101内,导磁件3固设于壳体1的第一外表面111,壳体1除第一外表面111的其他外表面为第二外表面,在磁性件2作用下,第一外表面111的磁力大于第二外表面的磁力。磁性件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请参考图4a或图5a,磁性件2对导磁件3进行磁性激励,使得导磁件3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摄像模组5;磁性件2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时,请参考图4b或图5b,导磁件3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摄像模组5。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的容腔101内设置磁性件2,在磁性件2作用下第一外表面111的磁力大于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固设在第一外表面111的导磁件 3可被磁性件2进行磁性激励,磁性件2在第一状态时激励导磁件3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摄像模组5;第二外表面的磁力比第一外表面111的磁力小,从而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对摄像模组5的干扰小,使得摄像模组5能准确的与第一外表面111 的导磁件3磁性连接;磁性件2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时,导磁件3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摄像模组5,利用磁力吸引摄像模组5,对摄像模组5的形状没有要求,可提升摄像模组5的输送效率,且不会对摄像模组5产生外部压力,不会对摄像模组5的结构造成破坏,能降低不良率。
磁性件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在第一外表面111处具有不同的磁场,从而在第一外表面111处能产生强弱不同的磁力,使得导磁件3被激励而产生强弱不同的磁力吸附效果,即磁性件2在第一状态时的磁场在第一外表面111 处产生的磁力强,在第二状态时在第一外表面111处产生的磁力比第一状态时弱。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磁力强弱的具体数值,其根据不同的摄像模组5的重量、壳体1的材质等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磁性件2即可,适当的磁性件2可以包括磁性件2本身的磁力强弱、磁性件2所处的位置、磁性件2所处的状态等性质决定。
为了减弱或消除磁性件2在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对摄像模组5的干扰,提高磁力吸引的效率。壳体1设置为磁性件2在第二外表面处的产生的磁力小于在第一外表面111处产生的磁力,从而使得磁性件2可以激励导磁件3,且在第二外表面处有很好的隔绝磁性的效果,可防止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干扰。
要改变磁性件2在第一外表面111处的磁场,一种方式是磁性件2本身的磁场不变,而通过调整磁性件2的位置,使得磁性件2在第一外表面111处的磁场不同;另一种方式是磁性件2固定不动,可以调整磁性件2本身的磁场强弱大小实现。上述两种方式的结构均简单,不需要设置复杂的结构,容易实现。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a和图5a,磁性件2可转动的收容在容腔101内,磁性件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为第一状态,磁性件2转动到第二位置时为第二状态。
如图4a和图5a所示,以磁性件2为条形磁铁为例,磁性件2的第一位置为磁性件2的N极与S极的中点连线的延伸方向与导磁件3相交时的位置,优选为磁性件2的N极与S极的中点连线的延伸方向与导磁件3垂直(换而言之,磁性件2的N极与S极的中点连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外表面111垂直的位置) 时的位置,此时,磁性件2对导磁件3具有强磁力激励作用。如图5a所示,磁性件2的第二位置为磁性件2的第二位置为磁性件2的N极与S极的中点连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外表面111不相交的位置,优选为与第一外表面111平行的位置。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条形磁铁的N极或S极的端面靠近导磁件3时,条形磁铁在第一外表面111处能产生较强的磁场,能激励导磁件3产生较强的磁力,强到某个程度时导磁件3可吸附摄像模组5(标号参考图8)。条形磁铁的N极或S极的端面逐渐远离导磁件3时,条形磁铁在第一外表面111处的磁场逐渐减弱,使得激励的导磁件3的磁力也逐渐减弱,减弱到某个程度时导磁件3可释放摄像模组5。应当理解的是,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是相对的,当一端的端面靠近导磁件3时,相对的另一端的端面远离导磁件3,因此,条形磁铁的整体的延伸方向(也即是前述的N极和S极的中点连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外表面111相交时,条形磁铁在第一外表面111处产生较强的磁场,条形磁铁的整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外表面111不相交,条形磁铁在第一外表面111处产生较弱的磁场,当条形磁铁的整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外表面111平行时,条形磁铁在第一外表面111处产生最弱的磁场。
再如图4b和图5b所示,以磁性件2为马蹄形磁铁为例,马蹄形磁铁的N 极和S极的端面朝向同一侧,马蹄形磁铁的N极和S极的端面靠近导磁件3时,马蹄形磁铁在第一外表面111处能产生较强的磁场,能激励导磁件3产生较强的磁力,强到某个程度时导磁件3可吸附摄像模组5(标号请参考图8)。马蹄形磁铁的N极和S极的端面逐渐远离导磁件3时,马蹄形磁铁在第一外表面111 处的磁场逐渐减弱,使得激励的导磁件3的磁力也逐渐减弱,减弱到某个程度时导磁件3可释放摄像模组5。
另一种实施例中,磁性件2可为电磁铁,具体可以类似图4b中的马蹄形的线圈,使得磁性件2可不通过转动而改变对导磁件3的激励效果,而是固定在容腔101内,通过对磁性件2通电或者断电而实现激励效果。当磁性件2的线圈通电时为第一状态,磁性件2具有磁性,相当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磁性件2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形,可对导磁件3进行磁性激励;当磁性件2的线圈断电时为第二状态,磁性件2的磁性消失,相当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磁性件2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形,不能对导磁件3进行磁性激励。
应当理解,不论磁性件2转动在任何位置,即不论在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第二外表面均因磁力减弱而达到弱磁甚至无磁的状态。而第一外表面111 处根据磁性件2的位置不同,产生不同的磁性激励。或者,不论磁性件2通电还是断电,第二外表面均为弱磁甚至无磁的状态。而第一外表面111处根据磁性件2的通电或断电,产生不同的磁性激励。
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隔磁材料,例如铝或镍合金,隔磁材料的作用为减弱磁力。当磁性件2可转动的收容在容腔101内时,磁性件2为磁铁,例如永磁铁、电磁铁,磁铁的作用是为导磁件3引入外界磁性激励,采用磁铁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导磁件3为软磁材料,具体可以为铁硅合金以及各种软磁铁氧体,易于被磁力激励而带磁,当磁力激励减弱或消失时,导磁件3的磁性也减弱或消失。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a和图4b,壳体1还包括相对的底板11和顶板 12,以及多个连接在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的侧板13,底板11、顶板12和多个侧板13围合形成容腔101。
本实施例中,容腔101为密闭结构,密闭结构使得磁性件2产生的磁力被壳体1阻隔,只能透过壳体1的底板11、顶板12和侧板13传递到第一外表面 111和第二外表面。
壳体1之对应第一外表面111处的侧壁(即底板11)的厚度小于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即顶板12和侧板13)的厚度。由于壳体1具有减弱磁力的作用,壳体1的壁厚越大,对磁力的减弱效果越好,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外表面111 处的侧壁的厚度小于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使得第一外表面111处的磁力更大,使得设置在第一外表面111处的导磁件3可被磁性激励。而设置壳体1 的第一外表面111处的底板11的厚度最小,使得磁性件2的磁力大部分与导磁件3作用,减弱或消除第二外表面的磁力的干扰,提高磁力吸引的效率。此外,通过设置壁厚的不同来实现第一外表面111和第二外表面的磁力不同,仅需通过对壳体1进行机械加工即可实现,而不需要其他复杂的设置,结构和加工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中,壁厚越大,对磁性的隔绝效果越好。壳体1对应第一外表面 111处的侧壁的壁厚,即底板11的厚度可以为0.5mm-2mm,优选为1mm,以使得磁性件2可以透过底板11而在第一外表面111上产生强磁力,从而激励导磁件3,该具体厚度尺寸的选取还考虑到制造、加工的难度,以及结构稳定的因素。理论上来说,底板11的厚度越薄,磁性件2能在第一外表面111处产生更大的磁力,能激励导磁件3产生更强的磁力吸附效果,但过薄的底板不易加工,且易脆裂而损坏,结构不稳定。因此,底板11的厚度为0.5mm-2mm还便于加工,结构稳定。壳体1对应第二外表面处的壁厚,即多个侧板13和顶板12的厚度可以为5mm-10mm,厚度远大于底板11,使得第二外表面处的磁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再者,虽然理论上来说,多个侧板13和顶板12的厚度越大,消除磁力干扰效果越好,但考虑到材料成本和大尺寸所占用大量的空间,应尽可能的减少材料,减小壳体1整体尺寸。实验证明,上述的5mm-10mm具有较好消除磁性干扰效果,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壳体1的整体尺寸。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各个板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必过多限制。
具体而言,底板11背向容腔101的表面为第一外表面111,导磁件3设置在第一外表面111上,底板11的厚度小于侧板13与顶板12的厚度。具体地,导磁件3与第一外表面111接触的面为接合面,导磁件3通过结合面与底板11 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磁件3上与接合面相对的表面为吸附面31,吸附面31为背向底板11的表面,在抓取摄像模组5(标号请参考图8)的过程中,吸附面31 与摄像模组5直接接触。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4a、图4b、图7和图8,磁性件2的重心和导磁件3的重心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重合。本实施例的磁性件2和导磁件3 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故设置磁性件2的重心和导磁件3的重心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重合,使得磁性件2对导磁件3施加磁力激励时,导磁件3上的磁性分布较为均匀,即中心强四周稍弱,便于吸附固定摄像模组5在中心位置,不易掉落。
优选的,磁性件2呈沿直线延伸的条状,例如圆柱或多边形条状,使得磁性件2的N极和S极分别在条状的两端,使得磁性件2转动时会产生磁场的变化,从而可以对导磁件3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优选的,请参考图2、图6和图7,磁性件2呈贯穿N极和S极的中空条状。该中空条状可以为圆柱或者多边形条状。磁性件2具有中空空间201,相对于实心的条状结构,中空的磁性件2可避免磁性过于集中在磁性件2的中部,进而避免导磁件3的磁性也过于集中在中部,可将磁性更均匀的分布到导磁件3上,有利于更好的吸附固定摄像模组5。
导磁件3可呈板状,以具有较为完整统一的接合面和吸附面31,结合面与吸附面31相背,结合面与第一外表面111连接,吸附面31与摄像模组5连接。进一步优选的,导磁件3呈正方形板状。
优选的,磁性件2在第一外表面111的正投影与导磁件3在第一外表面111 的正投影的重合区域大于80%。如此设置,使得磁性件2可以对导磁件3的大部分区域进行磁性激励,使得导磁件3上各个位置均具有强磁力,保证了导磁件3吸附摄像模组5时着力位置大,摄像模组5不易脱落。一般而言,导磁件3 的在第一外表面111的正投影的面积比磁性件2在第一外表面111的正投影的面积更大。优选的,以磁性件2为中空的圆柱形,导磁件3在平行于第一外表面 111方向的截面为矩形为例,磁性件2的外圆直径与导磁件3的在平行于第一外表面111方向的截面长度或宽度相同,使得磁性件2的磁性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优选的,磁性件2设置于壳体1的容腔101的中心位置,磁性件2在第一状态时,磁性件2距离多个侧板13的距离相同。
一种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磁性件2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驱动磁性件2转动。具体的,驱动件可以设置在底板11、侧板13或顶板12上,优选为设置在侧板13上,此外,还可以通过支架等结构将驱动件固定在容腔101内。驱动件可以为马达,磁性件2连接至驱动件的输出轴上。进一步的,驱动件可以为步进马达。可以理解的,驱动件驱动磁性件2 转动时,磁性件2转动的方式可以为任意可能的转动方式。优选的,磁性件2 绕自身的重心旋转,可减小容腔101和壳体1的尺寸。例如,图4a和图5a中的条状的磁性件2转动时绕重心旋转,重心位于条状磁性件2的几何中心点;图 4b和图5b中的磁性件2的马蹄形的磁性件2转动时绕重心(重心位于马蹄形包围的空隙中)旋转,可在马蹄形的磁性件2上设置连接件,驱动件与该连接件连接,实现驱动马蹄形的磁性件2的目的。
请参考图5a和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力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磁吸组件,输送组件用于带动磁吸组件移动,磁吸组件吸附摄像模组5至预设位置后释放。
本实施例的磁力输送装置,通过在壳体1的容腔101内设置磁性件2,在磁性件2作用下第一外表面111的磁力大于第二外表面的磁力,固设在第一外表面111的导磁件3可被磁性件2进行磁性激励,磁性件2在第一状态时激励导磁件3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摄像模组5,磁性件2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时,导磁件3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摄像模组5,利用磁力吸引摄像模组5,对摄像模组 5的形状没有要求,可提升摄像模组5的输送效率,且不会对摄像模组5产生外部压力,不会对摄像模组5的结构造成破坏,能降低不良率,提高磁力输送装置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请参考图8,并结合图4a和图5a,一种实施例的磁力输送装置在使用时,输送组件带动磁吸组件至摄像模组5的存放位置,磁吸组件的磁性件2转动,N 极至S极的中点的连线与导磁件3相交,优选为垂直第一外表面111时,磁性件2的磁力激励导磁件3上产生强磁力,进而导磁件3吸附而固定摄像模组5。接着输送组件移动带动磁吸组件和摄像模组5一起移动至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可以为装配摄像模组5的位置,需要将摄像模组5释放,磁性件2转动,优选为转动90°,使得N极至S极的中点的连线与第一外表面111平行,导磁件 3上的磁力减弱,从而将摄像模组5释放。
其他实施例与本实施例类似,如图4b和图5b的磁性件2为马蹄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的N极和S极的端面靠近导磁件3时,导磁件3被激励而吸附固定摄像模组,马蹄形磁铁转动使得N极和S极的端面远离导磁件3时,导磁件3 磁力减弱而释放摄像模组5。如图4b的磁性件2为马蹄形电磁铁时,马蹄形电磁铁通电时使得导磁件3被激励而吸附固定摄像模组5,断电时导磁件3磁力减弱甚至消失而释放摄像模组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吸组件,用于取放能被磁力吸引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磁性件和导磁件,所述壳体包括一容腔、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磁性件收容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导磁件固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壳体除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其他外表面为所述第二外表面,在所述磁性件作用下,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磁力大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磁力;所述磁性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性件对所述导磁件进行磁性激励,使得所述导磁件具有强磁力而吸附所述摄像模组;所述磁性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导磁件的磁力减弱而释放所述摄像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可转动的收容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磁性件转动到第一位置时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磁性件转动到第二位置时为所述第二状态;或者,所述磁性件固定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磁性件通电时为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磁性件断电时为所述第二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隔磁材料,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所述导磁件为软磁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之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之对应所述第二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第一外表面处的侧壁的厚度为0.5mm-2mm。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的重心和所述导磁件的重心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呈沿直线延伸的条状或马蹄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呈贯穿N极和S极的中空条状。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在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磁件在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正投影的重合区域大于80%。
10.一种磁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9 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磁吸组件移动,所述磁吸组件吸附摄像模组至预设位置后释放。
CN201920271752.XU 2019-03-04 2019-03-04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Active CN209973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1752.XU CN209973717U (zh) 2019-03-04 2019-03-04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1752.XU CN209973717U (zh) 2019-03-04 2019-03-04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3717U true CN209973717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1752.XU Active CN209973717U (zh) 2019-03-04 2019-03-04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37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602A (zh) * 2021-12-14 2022-03-11 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装拆盖装置以及装拆盖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602A (zh) * 2021-12-14 2022-03-11 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装拆盖装置以及装拆盖设备
CN114162602B (zh) * 2021-12-14 2023-12-19 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装拆盖装置以及装拆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50409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880280B2 (ja) 単相電磁角度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9973717U (zh) 磁吸组件和磁力输送装置
US20130249326A1 (en) Rotary solenoid
JP2012113236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1604658A (zh) 夹持机构和组装用装置
KR101545712B1 (ko) 부품의 고정 지그 및 고정 장치와 고정 반송 캐리어
JP2014145855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220146761A1 (en) Magnetic seating for fiber optic component
JP2003109341A (ja) 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保持具及びその支持台
JPS637291A (ja) 保持装置
JP600989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201308838A (zh) 音圈馬達
GB2211356A (en) Magnetic work holders
JP3779586B2 (ja) 切り換え可能の永久磁石チャック
CN217965698U (zh) 磁铁翻转送料组件
JPH10303017A (ja) 磁気吸着保持装置
JP3554098B2 (ja) 磁石駆動装置、電磁シャッタ及びカメラ
JPH02155450A (ja) 小型モーター組立用着磁装置
JPS642415Y2 (zh)
CN215580571U (zh) 光学元件的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CN219838874U (zh) 一种电池包固定装置
JP2704197B2 (ja) 磁気ローラ
JP2743190B2 (ja) 小型モーター組立方法及び装置
TWI410025B (zh) 音圈馬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0 No.7,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0 No.7,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FILM IMAGE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