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1116U -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 Google Patents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1116U
CN209951116U CN201821074328.8U CN201821074328U CN209951116U CN 209951116 U CN209951116 U CN 209951116U CN 201821074328 U CN201821074328 U CN 201821074328U CN 209951116 U CN209951116 U CN 209951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cald
rib
pot body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43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慧
杨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743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1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1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1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其中防烫把手具有安装端和自由端,其安装端设有防烫挡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中,通过在防烫把手上设置有防烫挡筋,从而防止用户使用时,手误碰到锅体。

Description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火锅及其锅具。
背景技术
电火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烹饪电厨具。其主要包括锅体和盖体,盖体盖设在锅体上形成烹饪腔以用于进行烹饪。
现有的电火锅产品中,由于锅体上的把手大多都没有防烫的措施,用户在进行使用时候,容易触碰到加热的锅体,比较容易烫伤,从而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火锅的把手没有防烫措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烫把手,其防烫把手具有安装端和自由端,所述安装端设有防烫挡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端设有沉孔以收固定螺钉沉头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防烫把手包括面板,所述防烫挡筋包括凸设于所述面板上的上挡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上挡筋的高度大于1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防烫把手还包括设于所述面板周围的围板,所述防烫挡筋还包括第一下挡筋,所述第一下挡筋为所述围板位于所述安装端的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面板和所述围板构成下腔体,所述防烫挡筋还包括设于所述下腔体内的第二下挡筋,所述第二下挡筋与所述面板及所述围板连接围合形成扣手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下挡筋与所述第二下挡筋之间进一步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防烫把手为一体成型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如上述任一权项中所述的防烫把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火锅,所述电火锅包括如上述任一权项中所述的锅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中,通过在防烫把手上设置有防烫挡筋,从而防止用户使用时,手误碰到锅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火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火锅中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锅具中锅体与锅盖配合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锅具中锅体与锅盖配合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所示锅具中锅体与锅盖配合处部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所示锅具中锅体与锅盖配合处部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所示锅具中锅体与锅盖配合处部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所示锅具中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所示锅具中锅体及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锅底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锅底板的部分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所示锅底板的部分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电火锅中的另一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锅体中防烫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所示锅体中防烫把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所示电火锅中的另一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所示锅体中的防烫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一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火锅10及其锅具20。其中,锅具20包括锅体100与盖体200,所述盖体200可以盖设在所述锅体100上。
如图2所示,锅体100包括底板110与侧环板120,底板110与侧环板120围合形成一个容纳腔以用于容纳烹饪物。锅体100的顶端设置有承载台121,当盖体200盖设在锅体100上时,承载台121用于承载盖体200。
具体的,承载台121设置在侧环板120的顶部位置。
如图3所示,盖体200的边沿设置有包边210,其包边210包括主体部211、第一侧边部212以及第二侧边部213。其中,第一侧边部212与主体部211相连,且抵接于盖体200的外表面,第二侧边部213也与主体部211相连,抵接于盖体200的内表面,从而实现包边210与盖体200的相互固定,且包裹于盖体200,一方面包边210能够保护盖体,另一方面能够起到防漏水等的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承载台121设置有导流斜面122,导流方向朝向容纳腔。在实际的烹饪过程中,锅体100的蒸汽会遇到盖体200冷凝成水珠,沿盖体200的内表面流向包边210,由于包边210搭扣在导流斜面122上,则水珠会顺着导流斜面122流入容纳腔,不会因为沉积在承载台121上而溢出。
承载台121的导流斜面122上进一步可间隔设置有凸台123,用于支撑盖体200,具体是用于支撑其包边210的第二侧边部213,以防止盖体200直接放置在导流斜面122上而滑动。
优选地,凸台12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可以是3个、4个、6个等等,高度大于或等1mm,具体可以是1mm、2mm等等,其设置方式也可以等距设置在承载台121的导流斜面122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导流斜面122上设置凸台123,一方面可以更为稳定的承载盖体200,以防止盖体200出现滑动,另一方面,导流斜面122上未设置凸台123的区域会留有一定的空隙,以方便烹饪活动进行排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承载台121可以为平台式承载结构或台阶结构,如图5所示的承载台121为平台式承载结构,即侧环板120的上表面则为导流斜面122。如图4所示的承载台121为台阶结构,具体的,其包括相接的第一上表面、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上表面,第一上表面在容纳腔的水平方向上低于第二上表面,其中第一上表面即为导流斜面122。
优选的,其第一侧面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斜度。
如图6与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边210进一步可以包括挡水筋环214,其挡水筋环214与第二侧边部213相连接,当盖体200搭扣在锅体100上时,其挡水筋环214与锅体100的内周套接,即挡水筋环214会延伸至容纳腔中,以便于水珠直接通过挡水筋环214进行导流流入容纳腔,不会沉积到承载台121上而发生溢出。同时,能够加强盖设时的稳定性,不会发生摇晃等。
优选的,挡水筋环21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mm,具体可以是1mm、2mm等等,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凸台123的实际高度而定,从而实现与锅体100的内周套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边210包括带挡水筋环214(G形结构)与不带挡水筋环214(C形结构),承载台121包括平台式承载结构与台阶结构,如图3-7的互相组合配合,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溢出,一方面利于水汽的排出,同时还能够加强盖体200与锅体100的契合度,减少盖体200的滑动等。
第二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火锅10及其锅具20。其中,锅具20包括锅体100与盖体200,所述盖体200可以盖设在所述锅体100上。
如图8所示,锅体100包括底板110与侧环板120,底板110与侧环板120围合形成一个容纳腔以用于容纳烹饪物,其中容纳腔的高度L大于或等于90mm,具体可以是90mm、95mm等等。
其中,底板110的直径即容纳腔腔底D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70mm。侧环板120顶端的直径即容纳腔开口的直径D2大于或等于300mm。
侧环板120的顶部进一步设置有承载台121,盖体200的边沿设置有包边210,当盖体200盖设在锅体100上时,包边210搭扣在承载台121上实现对盖体200的支撑。
其承载台121与包边210具体的结构在第一实施例已经有具体描述,这里不多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纳腔的高度大于或等于90mm,并同时设计了容纳腔的底部直径及开口直径,从而在保证容纳腔的容纳量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减少整个锅体的体积以便于携带,一方面限定容纳腔的高度以防止水的溢出等。
第三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火锅10及其锅具20。其中,锅具20包括锅体100与盖体200,所述盖体200可以盖设在所述锅体100上。
如图9所示,锅体100包括底板110与侧环板120,底板110与侧环板120围合形成一个容纳腔以用于容纳烹饪物。
其中,底板110具有相对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内表面即朝向容纳腔的一面,内表面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纹理结构111,多个凸起的纹理结构111相互连接或相互间隔设置。其中,纹理结构111中心的高度相对多个纹理结构111边缘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5mm,或者小于或等于2mm,具体可以为0.5mm、1mm或者2mm等等。纹理结构111的具体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者条形结构等等。
纹理结构111可采用多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可呈棱锥状,包括多边形底圈和中心高凸的顶点,多边形底圈的各边与顶点形成多个三角形平面,如图10所示以菱形结构为例,多个菱形结构相邻设置,均匀排列在内表面上,相邻的菱形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其包括中心高凸点1111与四条边1112,其中心高凸点1111即为几何中心点,中心高凸点1111与菱形结构的四条边1112形成四个三角形平面,特别的,中心高凸点1111的高度大于四条边1112的高度,且其高度在四条边1112到中心高凸点1111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如图11所示,这里的多边形结构还可以是正六边形结构,其包括中心高凸点1111与六条边1112,使得中心高凸点1111与六条边1112形成六个三角形平面,且高度也可以在六个边到中心高凸点1111逐渐增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多边形结构,这里不做限制。
纹理结构111采用条形结构,如图12所示,其条形结构可以间隔平行设置在内表面上,其间隔距离可以依靠具体情况而定,条形结构包括两侧边与中心线,其两侧边到中心线方向上的高度可以逐渐增加,也可以保持不变。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采用圆形结构,则包括圆心以及圆周,整个圆形结构的高度在圆周到圆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加,且整个圆形结构中圆心的高度最高。
优选的,容纳腔的深度L大于或等于90mm,容纳腔腔底D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70mm。容纳腔开口直径D2大于或等于300mm。
侧环板120的顶部进一步设置有承载台121,盖体200的边沿设置有包边210,当盖体200盖设在锅体100上时,包边210搭扣在承载台121上实现对盖体200的支撑。
其承载台121与包边210具体的结构如第一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多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板110的内表面阵列设置多个凸起的纹理结构111,由于纹理结构111的规则性与均匀性,一方面提升了整个锅体100的美感,一方面由于纹理结构111具有一定的高度,则烹饪物不容易粘在锅底,且利于对锅体100的内部进行清洗。
第四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锅体100与一体成型的防烫把手300,其中防烫把手300包括一体连接的安装端310与自由端320。
其中,安装端310上设置有防烫挡筋350,以防止用户进行持握时碰到锅体100,防烫挡筋350包括有上挡筋351、第一下挡筋352以及第二下挡筋353。
安装端310用于与锅体100进行固定,具体的可以通过在安装端310上设置沉孔,并通过在沉孔中安装固定螺钉360实现与锅体100固定,固定螺钉360沉头于沉孔中。
如图14-17所示,防烫把手300包括面板330及设置于面板330周围的围板340,面板330与围板340形成下腔体,其中面板330上凸出设置有上挡筋351,其中上挡筋35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mm,以防止用户在进行持握时,手触碰到锅体100的顶部。
优选的,上挡筋350可以设置在面板330临近锅体100的一侧。
如图15和图17所示,防烫挡筋350还包括第一下挡筋352与第二下挡筋353,其中,第一下挡筋352为围板340上位于安装端310的部分,第二下挡筋353则设置在下腔体的内部,第一下挡筋352与第二下挡筋353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354,以加强整个防烫把手300的整体强度。第一下挡筋352与第二下挡筋353组合一起用于在用户进行持握时,防止手触碰到锅体100上。
优选地,第一下挡筋352与第二下挡筋35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3mm。
第二下挡筋353、面板330以及围板340一起围合形成扣手腔,以方便于进行持握。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烫把手300,通过在防烫把手300设置防烫挡筋350,以防止在进行持握手指触碰到锅体,且整个防烫把手300设置多个腔体,从而可以有效的阻挡热量的传导,而且固定螺钉360是下沉于防烫把手300中,防止手碰到固定螺钉360。进一步的,防烫把手300为一体成型件,以及在腔体中设置有加强筋354,从而极大了增强了整个防烫把手300的强度。整个防烫把手300不仅满足安规的要求,对防烫、强度以及美观都进行了改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火锅,该电火锅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锅具或者锅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一方面通过在防烫把手的安装端设置多个防烫挡筋,以防止在进行持握手指触碰到锅体,一方面将固定螺钉沉头安装,符合安装标准,另一方面防烫把手的内部设置多个腔体以及在腔体中设置加强筋,从而可以有效的阻挡热量的传导,使得整个防烫把手不仅满足安规的要求,对防烫、强度以及美观都进行了改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烫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把手具有安装端和自由端,所述安装端设有防烫挡筋;
其中,所述安装端设有沉孔以收固定螺钉沉头装配;
所述防烫把手包括面板,所述防烫挡筋包括凸设于所述面板上的上挡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筋的高度大于1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把手还包括设于所述面板周围的围板,所述防烫挡筋还包括第一下挡筋,所述第一下挡筋为所述围板位于所述安装端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烫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围板构成下腔体,所述防烫挡筋还包括设于所述下腔体内的第二下挡筋,所述第二下挡筋与所述面板及所述围板连接围合形成扣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烫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挡筋与所述第二下挡筋之间进一步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把手为一体成型件。
7.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烫把手。
8.一种电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锅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体。
CN201821074328.8U 2018-07-06 2018-07-06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Active CN209951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328.8U CN209951116U (zh) 2018-07-06 2018-07-06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328.8U CN209951116U (zh) 2018-07-06 2018-07-06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1116U true CN209951116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4328.8U Active CN209951116U (zh) 2018-07-06 2018-07-06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1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1116U (zh) 电火锅、锅体及其防烫把手
CN209950997U (zh) 电火锅及其锅具
CN209404365U (zh) 电火锅及其锅具
CN209404366U (zh) 电火锅及其锅体
CN211408610U (zh) 面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721368U (zh) 锅具
CN204970793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7640219U (zh)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烹饪器具
CN208658710U (zh) 一种炒锅
CN205866625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383604U (zh) 改良型单人养生壶
CN205606667U (zh) 盛物器皿和微波炉
CN212015282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厨具
CN210354291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5686648U (zh) 烹饪器具
KR20140004586U (ko) 조리용기 뚜껑 손잡이
CN211432290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盖
CN21384999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387148U (zh) 一种多功能炒锅
CN214180056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08404165U (zh) 易于清洁的电饭煲
CN209377376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09031974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19538125U (zh) 锅具
CN210077416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