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1475U -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1475U
CN209941475U CN201920400039.0U CN201920400039U CN209941475U CN 209941475 U CN209941475 U CN 209941475U CN 201920400039 U CN201920400039 U CN 201920400039U CN 209941475 U CN209941475 U CN 209941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uide
support
fixe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00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波
范从友
程刚
王波
卞方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00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1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1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14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包括混凝土基座,混凝土基座上设有两组相互对称且呈竖直状分布的支撑柱,每组内的两个支撑柱之间均设有支撑杆,每组内的两个支撑柱上设有承重板,两个承重板上还设有顶板,其中一组中的支撑柱和另一组中的与之对应的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紧固装置,连接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柱上的固定杆以及设置在另外一个支撑柱上的固定柱。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且更加稳定,抗震效果更好,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背景技术
导梁支架常用来支撑桥面,提高桥体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但是一般的导梁支架其不具有抗震性,在受到震动时,导梁支架容易出现开裂甚至倒塌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导梁支架其不具有抗震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包括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上设有两组相互对称且呈竖直状分布的支撑柱,每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固定底座,每组内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均设有支撑杆,每组内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之间相互对称,所述承重板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固定导柱,两个所述承重板上还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正对所述承重板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承重板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壁上正对所述固定导柱的位置设有导向孔,所述固定导柱和与之对应的所述导向孔之间插接配合;
其中一组中的所述支撑柱和另一组中的与之对应的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紧固装置,所述连接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上的固定杆以及设置在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柱上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矩形槽,所述固定杆内还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柱内正对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上设有插柱,所述插柱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上正对所述矩形槽的位置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矩形槽内。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尺寸与所述凹槽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导柱的尺寸与所述导向孔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第二连杆。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基座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一通水槽和第二通水槽,所述第一通水槽与所述第二通水槽之间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支撑杆,来提高每组内的两个支撑柱之间的牢固性,另外通过设置的连接紧固装置,来提高两组之间的支撑柱支撑时的牢固性,从而保证支撑柱支撑地面时更加稳定,使其抗震的效果更好,解决了一般的导梁支架其不具有抗震性,在受到震动时,导梁支架容易出现开裂甚至倒塌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进一步保证其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另外通过设置的第一通水槽以及第二通水槽,使混凝土基座上不易产生积水,避免积水影响混凝土基座的牢固性,解决了一般的导梁支架上的混凝土基座上容易产生积水,进而影响混凝土基座牢固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紧固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座;10、支撑柱;101、固定底座;11、支撑杆;12、承重板;121、固定导柱;13、顶板;131、凹槽;132、导向孔;2、连接紧固装置;20、固定杆;201、矩形槽;202、第一通孔;21、固定柱;211、第二通孔;212、插柱;213、导向块;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一通水槽;6、第二通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混凝土基座1,混凝土基座1上设有两组相互对称且呈竖直状分布的支撑柱10,每组支撑柱10的数量均为两个,支撑柱10的底端设有固定底座101,每组内的两个支撑柱10之间均设有支撑杆11,每组内的两个支撑柱10上设有承重板12,两个承重板12之间相互对称,承重板12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固定导柱121,两个承重板12上还设有顶板13,顶板13上正对承重板12的位置设有凹槽131,承重板12位于与之对应的凹槽131内,凹槽131的槽壁上正对固定导柱121的位置设有导向孔132,固定导柱121和与之对应的导向孔132之间插接配合,其中一组中的支撑柱10和另一组中的与之对应的支撑柱10之间设有连接紧固装置2,连接紧固装置2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柱10上的固定杆20以及设置在另外一个支撑柱10上的固定柱21,固定杆20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矩形槽201,固定杆20内还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02,固定柱21内正对第一通孔202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通孔211,固定杆20与第二通孔211之间插接配合,第二通孔211的孔壁上设有插柱212,插柱212与第一通孔202之间插接配合,第二通孔211的孔壁上正对矩形槽201的位置设有导向块213,导向块213位于与之对应的矩形槽201内。
本实施例中,固定底座101与混凝土基座1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其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具体的,两个支撑杆11之间的夹角为60度,提高每组内的两个支撑柱10之间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承重板12的尺寸与凹槽131的尺寸相适配,保证承重板12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凹槽131内,即保证顶板13的正确安装。
此外,固定导柱121的尺寸与导向孔132的尺寸相适配,保证固定导柱121插入到导向孔132内的时候,固定导柱121的表面与导向孔132的孔壁之间紧密贴合,从而使顶板13不会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
值得说明的是,固定杆20的表面与第二通孔211的孔壁之间紧密贴合,插柱212的表面与第一通孔202的孔壁之间紧密贴合,从而保证固定杆20与固定柱21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值得注意的是,矩形槽201的长度大于导向块213的长度,矩形槽201的宽度等于导向块213的宽度,矩形槽201的高度等于导向块213的高度,即矩形槽201内留有让导向块213相对滑动的间隙,使固定柱21在受到挤压的时候,能够沿着矩形槽201相对滑动,使固定柱21上的内应力能够得到释放,从而避免固定柱21与固定杆20之间连接的过于紧密,造成固定柱21受压后损坏。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杆11,由于支撑杆11与支撑柱10之间构成一个相对三角形,且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牢固,保证支撑柱10支撑的更加牢固稳定,另外通过设置的固定杆20以及固定柱21,来提高两组中的支撑柱10的牢固性,使四个支撑柱10受力均匀,从而提高该装置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解决了一般的导梁支架其不具有抗震性,在受到震动时,导梁支架容易出现开裂甚至倒塌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支撑柱10支撑时的牢固性,同时避免混凝土基座1上产生积水,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伸缩装置4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两个固定杆20之间设有第一连杆3,两个固定柱21之间设有第二连杆4,混凝土基座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一通水槽5和第二通水槽6,第一通水槽5与第二通水槽6之间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杆3保证两个固定杆20之间的牢固性,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杆4保证两个固定柱21之间的牢固性,进一步保证支撑柱10支撑时更加牢固。
具体的,第一通水槽5以及第二通水槽6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结构,保证积水能够正常排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通水槽5以及第二通水槽6,便于积水的及时排出,避免混凝土基座1上产生积水,对混凝土基座1的牢固性造成影响,解决了一般的导梁支架上的混凝土基座上容易产生积水,进而影响混凝土基座牢固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抗震型导梁支架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支撑杆11,保证支撑柱10支撑的更加牢固稳定,另外通过设置的固定杆20以及固定柱21,来提高两组中的支撑柱10的牢固性,使四个支撑柱10受力均匀,从而提高该装置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另外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杆3以及第二连杆4,进一步保证支撑柱10支撑时更加牢固,最后通过设置的第一通水槽5以及第二通水槽6,便于积水的及时排出,避免混凝土基座1上产生积水,对混凝土基座1的牢固性造成影响,解决了一般的导梁支架其不具有抗震性,在受到震动时,导梁支架容易出现开裂甚至倒塌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包括混凝土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1)上设有两组相互对称且呈竖直状分布的支撑柱(10),每组所述支撑柱(10)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支撑柱(10)的底端设有固定底座(101),每组内的两个所述支撑柱(10)之间均设有支撑杆(11),每组内的两个所述支撑柱(10)上设有承重板(12),两个所述承重板(12)之间相互对称,所述承重板(12)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固定导柱(121),两个所述承重板(12)上还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上正对所述承重板(12)的位置设有凹槽(131),所述承重板(12)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凹槽(131)内,所述凹槽(131)的槽壁上正对所述固定导柱(121)的位置设有导向孔(132),所述固定导柱(121)和与之对应的所述导向孔(132)之间插接配合;
其中一组中的所述支撑柱(10)和另一组中的与之对应的所述支撑柱(10)之间设有连接紧固装置(2),所述连接紧固装置(2)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10)上的固定杆(20)以及设置在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柱(10)上的固定柱(21),所述固定杆(20)上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矩形槽(201),所述固定杆(20)内还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02),所述固定柱(21)内正对所述第一通孔(202)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二通孔(211),所述固定杆(20)与所述第二通孔(211)之间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通孔(211)的孔壁上设有插柱(212),所述插柱(212)与所述第一通孔(202)之间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通孔(211)的孔壁上正对所述矩形槽(201)的位置设有导向块(213),所述导向块(213)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矩形槽(2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导梁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1)之间的夹角为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导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2)的尺寸与所述凹槽(131)的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导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柱(121)的尺寸与所述导向孔(132)的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导梁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20)之间设有第一连杆(3),两个所述固定柱(21)之间设有第二连杆(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导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一通水槽(5)和第二通水槽(6),所述第一通水槽(5)与所述第二通水槽(6)之间相互垂直。
CN201920400039.0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1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0039.0U CN20994147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0039.0U CN20994147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1475U true CN209941475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003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147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1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9692B (zh) 一种轻钢房屋连接结构
CN201428249Y (zh) 建筑模板支撑结构
CN209941475U (zh) 一种抗震型导梁支架
CN206780344U (zh) 一种多边形桁架制作工装胎架
CN216840604U (zh) 用于梁模板的平面支撑单元及模板支撑体系
CN211342010U (zh) 一种具有抗震性的厂房钢结构
CN211689918U (zh) 盖梁骨架定位装置
CN209958495U (zh) 一种仿古建筑的支撑结构
CN209817127U (zh) 一种夹片式节点连接构造
CN111719428A (zh) 一种桥塔横梁装配式施工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2323835A (zh) 基础筏板马凳筋的施工方法
CN214238721U (zh) 一种组装式t梁模板
CN210976661U (zh) 桩接柱施工用定位架
CN214885771U (zh) 一种建筑边梁混凝土加固装置
CN217246599U (zh) 篮球架的基底结构
CN205840001U (zh) 一种轻钢房屋连接结构
CN220978377U (zh) 一种土建施工预埋结构
CN219316037U (zh) 混凝土斜梁与箱型钢骨柱连接节点
CN216587366U (zh) 梁底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CN21181797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模板
CN220116971U (zh) 一种隧洞路面混凝土快速施工装置
CN22097879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立柱模块
CN211447348U (zh) 一种高抗震性剪力墙
CN21689352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11395961U (zh) 一种单层多跨抗震钢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88, Chengyang Road, Yuanhe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380 Tong Jing North Road, Suzhou District,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ZHONGYIF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