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8380U -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8380U
CN209938380U CN201920282243.7U CN201920282243U CN209938380U CN 209938380 U CN209938380 U CN 209938380U CN 201920282243 U CN201920282243 U CN 201920282243U CN 209938380 U CN209938380 U CN 209938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rame
lifting
adjusting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22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建兵
童剑
李磊
夏高兵
盛立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Guoe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Guoe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Guoe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Guoe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22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8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8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8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座椅调整装置包括:座椅边框、底座边框、锁止机构以及座椅高度调节件;其中,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为弹性件;所述座椅边框与底座边框相对设置;所述锁止机构与座椅高度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座椅边框及底座边框之间,且当所述座椅边框靠近所述底座边框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具有弹性形变;在所述锁止机构的控制下,通过释放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调整所述座椅边框与所述底座边框之间的距离。本申请通过利用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为座椅的升高提供驱动力,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占用座椅内部空间小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作为车内与人身体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积最广的部分,座椅的舒适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驾乘体验。对于驾驶员来说,如果把座椅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例如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椅面的高低、坐垫的俯仰角度、或者靠背的倾角等,都将有助于缓解驾车疲劳,提高驾车的舒适性。
为了调整座椅的高度及坐垫俯仰角度,传统的座椅或者坐垫升高装置都是利用电机或者是升高泵使座椅或坐垫升高,这种装置结构复杂,而且布置在座椅内时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调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整座椅高度及坐垫俯仰角度的装置结构复杂,占用座椅内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包括:座椅边框、底座边框、锁止机构以及座椅高度调节件;其中,
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为弹性件;
所述座椅边框与底座边框相对设置;
所述锁止机构与座椅高度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座椅边框及底座边框之间,且当所述座椅边框靠近所述底座边框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具有弹性形变;
在所述锁止机构的控制下,通过释放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调整所述座椅边框与所述底座边框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座椅边框靠近所述底座边框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具有弹性形变具体是: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产生偏离轴线的线位移。
可选的,以所述座椅边框安装在车辆上时朝向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座椅边框的部分为所述座椅边框的前边框,所述高度调节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侧边框上。
可选的,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座椅边框上。
可选的,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为U型件,U型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侧边框上;
所述U型件包括:直臂部分和弧形部分;
所述座椅边框的前边框的两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带缺口的容纳件,所述弧形部分套设在两个所述容纳件之间;
相应的,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产生偏离轴线的线位移具体是:所述直臂部分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产生偏离轴线的线位移。
可选的,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相应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前锁止机构和后锁止机构;
所述前锁止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座椅边框的前端的升高和降低;所述后锁止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座椅边框的后端的升高和降低。
可选的,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成交叉状,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底座边框中心位置的两侧。
可选的,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底座边框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前锁止机构或所述后锁止机构为升降连杆组件,包括:两个升降连接臂、升降调节齿板和升降锁止板;
所述前锁止机构的具体设置为:靠近所述座椅边框的前端的两个侧边框上开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升降调节齿板的两端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的一端后,伸入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座边框上;
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滑槽内的所述升降调节齿板的一端具有啮合位,配合所述啮合位,所述升降锁止板具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的长度设置为所述啮合位在所述滑槽内移动的距离内,所述啮合齿均能够与所述啮合位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前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两个导向板;
每个所述导向板分别与每个所述升降连接臂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升降连接臂上,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导向板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座椅边框上。
可选的,所述前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座边框上。
可选的,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前调节手柄和后调节手柄;
所述前调节手柄与所述前锁止机构配合,所述后调节手柄与所述后锁止机构配合;
所述前调节手柄或所述后调节手柄与所述升降锁止板连接,通过调整所述升降锁止板的位移,使所述升降锁止板与所述升降调节齿板相啮合或者分离。
可选的,还包括:两个回复簧,所述前调节手柄和所述后调节手柄分别配合相应的所述回复簧;
所述升降锁止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回复簧穿过的回复位,所述回复簧的两端穿过所述回复位后固定在所述座椅边框上,所述回复簧用于所述调节手柄的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包括:座椅边框、底座边框、锁止机构以及座椅高度调节件;其中,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为弹性件;所述座椅边框与底座边框相对设置;所述锁止机构与座椅高度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底座边框及底座边框之间,且当所述座椅边框靠近所述底座边框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具有弹性形变;在所述锁止机构的控制下,通过释放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调整所述座椅边框与所述底座边框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通过利用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为座椅的升高提供驱动力,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占用座椅内部空间小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座椅调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座椅调整装置处于压缩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座椅边框的仰视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座椅调整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主视图,图2为本申请座椅调整装置处于压缩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包括:座椅边框100、底座边框200、锁止机构300以及座椅高度调节件400。
所述座椅边框100位于底座边框200的上方,二者相对设置,其中,座椅边框100上可安装相应的装置便于驾驶员或者乘客乘坐,底座边框200用于固定座椅。
所述锁止机构300设置在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在所述锁止机构300的控制下,通过释放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弹性形变,调整所述座椅边框100与所述底座边框200之间的距离。
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为弹性件,设置在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当座椅边框100靠近底座边框200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具有弹性形变。例如,座椅高度调节件400为弹簧时,当座椅边框100靠近底座边框200时,弹簧产生弯曲形变储存势能,产生恢复初始形状的回复力,在该回复力的作用下,弹簧释放势能,升高座椅,即增加了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通过利用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为座椅的升高提供驱动力,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占用座椅内部空间小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座椅高度调节件400产生的弹性形变,与通常的扭簧发生扭曲形变不同,也不同于伸缩弹簧在伸缩方向上发生的形变,座椅高度调节件400利用了弹性件的挠度提供一种回复力(所述挠度是指弹性件在受外力的作用下,弹性件轴线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线位移)来实现座椅高度的调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座椅边框靠近所述底座边框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具有弹性形变具体是: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产生偏离轴线的线位移。
例如,对于一根直的弹性杆,在弹性杆的两端施加外力压缩弹性杆后,弹性杆被压缩成弧形,压缩前的弹性杆的轴线到弧形的距离即为该弹性件的挠度,即为弹性杆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形变后的弹性杆具有恢复初始形状的回复力,在此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杆恢复原状。
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U型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弹性杆。下面进一步说明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设置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设置位置,首先,将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的可调距离为最大距离时,称为座椅边框100相对于底座边框200的工作位;将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的可调距离为最小距离时,称为座椅边框100相对于底座边框200的基准位。其次,以所述座椅边框100安装在车辆上时朝向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座椅边框100的部分为所述座椅边框100的前边框,相对于前边框的部分为座椅边框100的后边框,座椅边框100两侧的部分为座椅边框的侧边框,以下涉及到的前边框、后边框以及侧边框均具有相同含义,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为U型件,U型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100的侧边框上,所述U型件包括:直臂部分410和弧形部分420,所述座椅边框100的前边框的两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带缺口的容纳件110(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部分420套设在两个所述容纳件110之间。
所述直臂部分410具有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100的侧边框上的一端部411,端部411优选地设置在侧边框上远离前边框的位置,从而使直臂部分410的长度延长,相对于设置在靠近前边框位置而言(此处的直臂部分410的长度较短),延长直臂部分410可以使驾驶员或乘客在降低座椅高度时,施加较小的力即可使直臂部分产生弹性形变;另一方面,较长的直臂部分410的弯曲弧度较小,从而在升高座椅高度时,直臂部分410弯曲弧度释放的回复力更加的柔和,使座椅更加平稳的升高。
处于工作位时,直臂部分410不产生形变位移,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不排除直臂部分仍具有较小的弹性形变的情况。处于基准位时,直臂部分410产生弹性形变,该弹性形变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直臂部分410利用其挠度提供一种回复力,作用于弧度部分420,通过弧度部分420为座椅边框100的前边框的升高提供驱动力,在锁止机构300释放直臂部分410的弹性形变后,即可完成前边框的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直臂部分410可能出现的局部弯曲程度可以根据座椅的空间大小灵活进行调整,只要可以在工作位向基准位的靠近时,直臂部分410能够产生回复力即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弹性杆,弹性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200的侧边框上,弹性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座椅边框100上。
处于工作位时,弹性杆不产生形变位移,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不排除弹性杆已经发生较小的弹性形变的情况。弹性杆的长度大于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的垂直距离,这样弹性杆被安置在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时,弹性杆与座椅边框100或者与底座边框200呈小于90°的夹角,施加外力使座椅边框100靠近底座边框200时更加省力。当固定弹性杆的一端后,例如固定弹性杆在座椅边框100上的位置后,弹性杆在底座边框200上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整,也即通过调整弹性杆的整体长度,调整弹性杆与座椅边框100或底座边框200的夹角,进而调整座椅由工作位向基准位时的外力。同样的,在座椅边框100与底座边框200之间的距离由基准位移向工作位时,弹性杆的长度的不同(与弹性杆两端的位置设置相关)使弹性杆的回复力的大小不同,进而在升高座椅的操作时,具有不同的调整速度与调节灵活度。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直的弹性杆,作为一种变形方式,可以根据座椅的空间大小弹性杆可以发生局部的弯曲或者扭转,只要可以在工作位向基准位的靠近时,座椅高度调节件400产生回复力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数量为两个,相应的,所述锁止机构300包括:前锁止机构310和后锁止机构320,所述前锁止机构310用于调整所述座椅边框100的前端的升高和降低;所述后锁止机构320用于调整所述座椅边框100的后端的升高和降低。
图1示出了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相对位置,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成交叉状,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100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底座边框100中心位置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座椅高度调节件400均优选为U型件,两个U型件的直臂部分410相互交叉却并不接触,这样在单独调整座椅边框100的前边框的高度或后边框的高度时,可以互不影响。另外,两个座椅高度调节件400也可以一个采用U型件,另一个采用弹性杆或者其他不同挠度大小的弹性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两个座椅高度调节件400之间的接触,也可以将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400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100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底座边框100的中心位置。
所述前锁止机构310和所述后锁止机构320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现以前锁止机构310为例进行说明如下: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前锁止机构310为升降连杆组件,包括:两个升降连接臂311、升降调节齿板312、升降锁止板313、第一连杆314和两个导向板315和第二连杆316。
请参考图2,所述前锁止机构310的具体设置为:靠近所述座椅边框100的前端的两个侧边框上开设有对称的滑槽120,所述升降调节齿板312的两端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311的一端后,伸入所述滑槽120内并可在所述滑槽120内滑动,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3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座边框100上;
如图6所示,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滑槽120内的所述升降调节齿板312的一端具有啮合位,配合所述啮合位,所述升降锁止板313具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的长度设置为所述啮合位在所述滑槽120内移动的距离内,所述啮合齿均能够与所述啮合位相啮合。
每个所述导向板315分别与每个所述升降连接臂311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板315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升降连接臂311上,所述导向板315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314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导向板315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座椅边框200上。
所述第二连杆316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31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316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座边框100上。
为了便于调节升降锁止板313与所述升降调节齿板312的啮合或者分离,所述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手柄500和两个回复簧600。请参考图2,所述调节手柄500包括:前调节手柄510和后调节手柄520。所述前调节手柄510和所述后调节手柄520分别配合相应的所述回复簧600。
所述前调节手柄510与所述前锁止机构310配合,所述后调节手柄520与所述后锁止机构320配合,前调节手柄510与后调节手柄520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以前调节手柄51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5、图6,所述前调节手柄510与所述升降锁止板313连接,所述升降锁止板313上设置有供所述回复簧600穿过的回复位,所述回复簧600的两端穿过所述回复位后固定在所述座椅边框200上,所述回复簧用于所述调节手柄500的复位。当驾驶员或者乘客向上扳起调节手柄510时,升降锁止板313就脱离了升降调节齿板312,座椅的前端或后端就在上述的座椅高度调节件400的作用下,向上升起,当驾驶员或者乘客松开调节手柄510时,调节手柄510在回复簧600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升降锁止板313重新与升降调节齿板312相啮合,座椅的前端或后端又被固定了。
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通过在座椅边框的前边框和后边框分别设置座椅高度调节件,通过利用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便于单独调整座椅前端或后端的高度,结构简单、操作稳定。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边框、底座边框、锁止机构以及座椅高度调节件;其中,
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为弹性件;
所述座椅边框与底座边框相对设置;
所述锁止机构与座椅高度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座椅边框及底座边框之间,且当所述座椅边框靠近所述底座边框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具有弹性形变;
在所述锁止机构的控制下,通过释放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弹性形变,调整所述座椅边框与所述底座边框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座椅边框靠近所述底座边框时,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具有弹性形变具体是: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产生偏离轴线的线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座椅边框安装在车辆上时朝向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座椅边框的部分为所述座椅边框的前边框,所述高度调节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侧边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座椅边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为U型件,U型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侧边框上;
所述U型件包括:直臂部分和弧形部分;
所述座椅边框的前边框的两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带缺口的容纳件,所述弧形部分套设在两个所述容纳件之间;
相应的,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产生偏离轴线的线位移具体是:所述直臂部分在其弹性极限范围内产生偏离轴线的线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相应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前锁止机构和后锁止机构;
所述前锁止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座椅边框的前端的升高和降低;所述后锁止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座椅边框的后端的升高和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成交叉状,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底座边框中心位置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座椅高度调节件安装在所述底座边框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底座边框的中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止机构或所述后锁止机构为升降连杆组件,包括:两个升降连接臂、升降调节齿板和升降锁止板;
所述前锁止机构的具体设置为:靠近所述座椅边框的前端的两个侧边框上开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升降调节齿板的两端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的一端后,伸入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座边框上;
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滑槽内的所述升降调节齿板的一端具有啮合位,配合所述啮合位,所述升降锁止板具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的长度设置为所述啮合位在所述滑槽内移动的距离内,所述啮合齿均能够与所述啮合位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两个导向板;
每个所述导向板分别与每个所述升降连接臂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升降连接臂上,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导向板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座椅边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连接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座边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前调节手柄和后调节手柄;
所述前调节手柄与所述前锁止机构配合,所述后调节手柄与所述后锁止机构配合;
所述前调节手柄或所述后调节手柄与所述升降锁止板连接,通过调整所述升降锁止板的位移,使所述升降锁止板与所述升降调节齿板相啮合或者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回复簧,所述前调节手柄和所述后调节手柄分别配合相应的所述回复簧;
所述升降锁止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回复簧穿过的回复位,所述回复簧的两端穿过所述回复位后固定在所述座椅边框上,所述回复簧用于所述调节手柄的复位。
CN201920282243.7U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Active CN209938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2243.7U CN209938380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2243.7U CN209938380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8380U true CN209938380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2243.7U Active CN209938380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8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0694A (zh) * 2019-03-06 2019-06-21 日照国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0694A (zh) * 2019-03-06 2019-06-21 日照国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CN109910694B (zh) * 2019-03-06 2024-08-09 日照国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17601B1 (en) Seat lifter device
EP1053907A1 (en) Seat structure for vehicle
EP1382481A1 (en) Vehicular seat including forward movable headrest
EP1914111A1 (en)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headrest of vehicle seat
CN214230619U (zh) 一种舒适椅的腿托支架
CN209938380U (zh)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KR102057461B1 (ko) 럼버 서포트 어셈블리
CN214564817U (zh)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CN112428900A (zh)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
CN109910694A (zh) 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CN214189413U (zh) 一种四向调节汽车头枕骨架
KR102164044B1 (ko) 윙아웃 헤드레스트 장치
CN214396509U (zh)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
CN203623433U (zh) 车辆用座椅
CN211048882U (zh) 老人椅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老人椅
CN114009999A (zh) 一种滑动翻转机构、头枕调节装置及头枕支架
CN216805196U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部倾角调节机构
CN219056047U (zh) 汽车座椅靠背扭力杆回位机构
CN114655087B (zh) 一种电动调节式汽车后排靠背
KR20200132139A (ko) 헤드레스트의 병진 변위장치
CN116424191B (zh) 一种汽车座椅手动调节腿托机构
CN221293141U (zh) 一种座椅头靠角度调节机构
CN210437110U (zh) 一种智能屏倾斜滑动机构
CN216675253U (zh) 一种靠背调整机构
CN211632189U (zh) 可调节的锁定机构及相应的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