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0896U -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0896U
CN209930896U CN201920603709.9U CN201920603709U CN209930896U CN 209930896 U CN209930896 U CN 209930896U CN 201920603709 U CN201920603709 U CN 201920603709U CN 209930896 U CN209930896 U CN 209930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placing table
fixed frame
lower extreme
rice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37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陵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zhixia Se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zhixia Se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zhixia Se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zhixia Se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37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0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0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0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抛秧装置,涉及水稻秧苗抛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抛秧机是靠燃烧燃料来获取动力,燃烧的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并且提高了耕作的成本的问题。所述放置台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按压板,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抛射箱,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延伸板,所述固定框的另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放置台的内部设置有入料孔,所述入料孔的下端设置有水稻放置槽,所述水稻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水稻秧苗。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秧苗抛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南方常见的一种主要农作物,其栽培主要是以插秧和抛秧两种方式为主,传统的方式是以插秧为主,到了农忙季节人们在田里一株一株的将培育好的秧苗插在泥土里,但是大面积的田地,靠着长时间的弯腰一株一株的将秧苗插在地里,这种方式给劳动人民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在劳动中人们总结出了更省力的方法那就是抛秧,抛秧是指育成秧苗后改插秧为抛秧的一种省力种稻方法,抛秧方式主要是以人工为主,人们一手抱着秧苗一手抛秧,抛完继续回到田埂抱上秧苗实行继续抛洒,甚至需要围着田埂跑一圈各个角度抛洒,
人工抛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秧苗之间的间距和规整度较差,不利于对秧苗的生长,因此人们又发明了抛秧机代替了人工抛秧的作业方式,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抛秧机,有无人机抛秧,机动抛秧机等等,其中以为机动抛秧机为主,但是机动型抛秧机靠的是燃烧燃料获取动力,燃烧的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农作物本就收入不高,燃烧燃料带来动力实际上是在提高了耕作的成本;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水稻抛秧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抛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抛秧机是靠燃烧燃料来获取动力,燃烧的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并且提高了耕作的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按压板,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抛射箱,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延伸板,所述固定框的另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放置台的内部设置有入料孔,所述入料孔的下端设置有水稻放置槽,所述水稻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水稻秧苗,所述水稻秧苗的下端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抛射箱的内部设置有弹杆,所述弹杆的下端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放置台与固定框焊接连接,所述放置台与支撑架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放置台与抛射箱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延伸板卡入凹槽与固定框连接,所述滑动延伸板与滑动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放置台与连接块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转盘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盘的内部设置有孔洞,所述连接杆穿入孔洞与转盘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按压板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台与入料孔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放置台与水稻放置槽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推动杆与第二套管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套管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套管穿入孔洞与第一套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抛射箱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弹杆通过旋转轴与抛射箱连接,所述弹杆与弹簧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板的设置,操作员可以通过滑动板使装置可以浮在稻田上,这样可以使装置在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滑动板在稻田上进行滑动,使装置对拉力的需求大大的降低,使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
2、该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杆的设置,操作员可以将水稻秧苗放置在水稻放置槽中,当开始抛秧时,第二套管将从第一套管内部伸出,将推动杆向前推动,推动杆的推动使水稻秧苗通过入料孔进入抛射箱内,这样可以无需操作员来对秧苗进行安放,使工作效率更加快捷方便。
3、该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设置,操作员可以在水稻秧苗进入抛射箱后,操作员可以通过拉动装置,使转盘旋转,转盘旋转使连接杆与按压板进行旋转,这样使按压板按压到弹杆,使弹杆将弹簧进行下压收缩,当按压板旋转到下端后,会滑下弹杆,这时弹簧将会回弹,使弹杆向上端回弹将在弹杆上的水稻秧苗进行抛秧,这样无需使用燃料来获取动力,使耕作的成本降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抛秧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抛秧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射箱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放置台;2、固定框;3、滑动延伸板;4、支撑架;5、转盘;6、按压板;7、连接杆;8、抛射箱;9、减震弹簧;10、滑动板;11、连接块;12、水稻放置槽;13、水稻秧苗;14、推动杆;15、第一套管;16、第二套管;17、入料孔;18、弹杆;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包括放置台1,放置台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框2,固定框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下端设置有转盘5,转盘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下端设置有按压板6,转盘5的一侧设置有抛射箱8,固定框2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延伸板3,固定框2的另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9,减震弹簧9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板10,放置台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11,放置台1的内部设置有入料孔17,入料孔17的下端设置有水稻放置槽12,水稻放置槽12的内部设置有水稻秧苗13,水稻秧苗13的下端设置有推动杆14,推动杆1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套管16,第二套管1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管15,抛射箱8的内部设置有弹杆18,弹杆18的下端设置有弹簧19。
进一步,放置台1与固定框2焊接连接,放置台1与支撑架4通过螺丝连接,放置台1与抛射箱8焊接连接。
进一步,固定框2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滑动延伸板3卡入凹槽与固定框2连接,滑动延伸板3与滑动板1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放置台1与连接块1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操作员可以通过滑动板10使装置可以浮在稻田上,这样可以使装置在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滑动板10在稻田上进行滑动,使装置对拉力的需求大大的降低,使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
进一步,支撑架4与转盘5通过转轴连接,转盘5的内部设置有孔洞,连接杆7穿入孔洞与转盘5连接,连接杆7与按压板6焊接连接。
进一步,放置台1与入料孔17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放置台1与水稻放置槽1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推动杆14与第二套管16焊接连接,第一套管15设置为中空结构,第二套管16穿入孔洞与第一套管15连接,操作员可以将水稻秧苗13放置在水稻放置槽12中,当开始抛秧时,第二套管16将从第一套管15内部伸出,将推动杆14向前推动,推动杆14的推动使水稻秧苗13通过入料孔17进入抛射箱8内,这样可以无需操作员来对秧苗进行安放,使工作效率更加快捷方便。
进一步,抛射箱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弹杆18通过旋转轴与抛射箱8连接,弹杆18与弹簧19焊接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操作员可以通过连接块11与水牛或者拖拉机的拉动的东西连接,操作员将水稻秧苗13放置在水稻放置槽12中,当开始抛秧时,第二套管16将从第一套管15内部伸出,将推动杆14向前推动,推动杆14的推动使水稻秧苗13通过入料孔17进入抛射箱8内,这时可以启动拉动装置,因为拉动装置的启动可以使装置进行移动,使转盘5旋转,转盘5旋转使连接杆7与按压板6进行旋转,这样使按压板6按压到弹杆18,使弹杆18将弹簧19进行下压收缩,当按压板6旋转到下端后,会滑下弹杆18,这时弹簧19将会回弹,使弹杆18向上端回弹将在弹杆18上的水稻秧苗13进行抛秧,这样无需使用燃料来获取动力,使耕作的成本降低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包括放置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设置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下端设置有按压板(6),所述转盘(5)的一侧设置有抛射箱(8),所述固定框(2)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延伸板(3),所述固定框(2)的另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9),所述减震弹簧(9)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板(10),所述放置台(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放置台(1)的内部设置有入料孔(17),所述入料孔(17)的下端设置有水稻放置槽(12),所述水稻放置槽(12)的内部设置有水稻秧苗(13),所述水稻秧苗(13)的下端设置有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套管(16),所述第二套管(1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管(15),所述抛射箱(8)的内部设置有弹杆(18),所述弹杆(18)的下端设置有弹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与固定框(2)焊接连接,所述放置台(1)与支撑架(4)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放置台(1)与抛射箱(8)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延伸板(3)卡入凹槽与固定框(2)连接,所述滑动延伸板(3)与滑动板(1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放置台(1)与连接块(1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与转盘(5)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盘(5)的内部设置有孔洞,所述连接杆(7)穿入孔洞与转盘(5)连接,所述连接杆(7)与按压板(6)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与入料孔(17)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放置台(1)与水稻放置槽(1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推动杆(14)与第二套管(16)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5)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套管(16)穿入孔洞与第一套管(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射箱(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弹杆(18)通过旋转轴与抛射箱(8)连接,所述弹杆(18)与弹簧(19)焊接连接。
CN201920603709.9U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Active CN209930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3709.9U CN209930896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3709.9U CN209930896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0896U true CN209930896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30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3709.9U Active CN209930896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08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6143A (zh) * 2020-12-08 2021-04-02 邵阳县合荣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有机优质水稻种植设备及方法
CN113812240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湖南晶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除杂草插秧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2240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湖南晶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除杂草插秧机
CN112586143A (zh) * 2020-12-08 2021-04-02 邵阳县合荣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有机优质水稻种植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30896U (zh) 一种水稻抛秧装置
CN205611173U (zh) 一种新型农田地膜回收机
CN104322188B (zh) 井窖式定量施肥一体装置
CN104855024B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移栽机
CN104855016A (zh) 一种盐碱地定距栽培机
CN106012754B (zh) 一种植草机
CN204669864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移栽机
CN104904384B (zh) 自走式全自动蔬菜多行移栽机
CN204669865U (zh) 一种幼苗栽植器
CN204707411U (zh) 一种旋耕起垄机
CN205232998U (zh) 红薯铺膜机
CN206153828U (zh) 旋耕机刀轴轴头焊接装置
CN212696524U (zh) 一种烤烟井窖式移栽双孔机
CN210900303U (zh) 一种穴盘育苗移栽打孔装置
CN205893865U (zh) 一种植草机
CN204681866U (zh) 一种盐碱地定距栽培机
CN211267791U (zh) 一种电动树苗矫正装置
CN203313653U (zh) 农作物移苗器
CN209299713U (zh) 一种草莓苗定植工具
CN209017438U (zh) 一种幼苗移植装置
CN220858895U (zh) 一种用于移栽秧苗的移栽装置
CN219514620U (zh) 一种烟草幼苗施肥装置
CN204948657U (zh) 一种手推式垂直打孔机
CN219322925U (zh) 一种移苗装置
CN215223065U (zh) 一种移栽机用取苗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