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9985U - 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29985U CN209929985U CN201920389837.8U CN201920389837U CN209929985U CN 209929985 U CN209929985 U CN 209929985U CN 201920389837 U CN201920389837 U CN 201920389837U CN 209929985 U CN209929985 U CN 2099299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
- contact ring
- phase
- current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运营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包括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负载触环、中心轴、直线驱动装置和方向控制开关,中心轴穿过当前相触环以及目标相触环,中心轴与负载触环固定连接,当前相触环和目标相触环位于负载触环的两侧,负载触环与负载火线端连接,中心轴为绝缘体,直线驱动装置与中心轴连接并驱动中心轴沿轴线方向运动,方向控制开关与直线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手动负荷换相装置能够带电换相,而且能够重复使用,无需在配电网中大量布设,适合推广使用,能够有效减少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度,降低配电网线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运营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低压电网的电能损耗占整个供配电电网损耗中的较大比例,控制和降低低压电网的电能损耗,对降低整个配电网网损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相负荷失衡是影响低压配网线损的主要原因。在三相负荷失衡度较高时,配电变压器损耗及电网损耗将大幅增加。配电网采用三相四线制,负载与其中的一根相线和零线连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目前三根相线所连接的负载分配不合理,相线电流相差较大,这造成三相电流的失衡。情况严重时,会造成通过零线的电流增大,由于零线的截面积一般比相线截面积小,其承载负荷的能力较小,长时间工作,零线会发热,产生比较高的温度,成为隐蔽状态下的电气故障和电器火灾。三配电变压器长期处于三相负荷失衡运行状态将会影响变压器的寿命,增加变压器的损耗,同时导致一系列诸如电网电压下降、闪变、功率因数低、线路损耗增加的问题。
变压器不对称的三相负荷电流可采用对称分量法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组对称分量,如果消除掉负序和零序,三相电流就会对称,但实施较为困难,需额外增加电力电子器件。而目前配电网中存在负荷较稳定,但由于早期线路规划不周、负载变化等原因,造成三相负荷分配失衡问题。对于该类三相负载不平衡并问题的改善,并不需要对三相负荷进行经常性的快速调整,往往只需调整一次便可以保证较长时间的三相平衡。因而适合人工操作将选定的负载进行一次换相。但如果采取传统手动切换的方式,那么负荷的停电时间往往要超过30分钟,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因而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短停电时间或者不停电换相的换相装置。
中国专利CN205283147U,公开日2016年6月1日,一种配电网自动换相装置,单相负载通过换相开关接入三相电源,控制器通过无线中继器控制换相开关,三相电源上连接有采集三相电源每相负载信息的信息采集装置,信息采集装置与控制器通讯,控制器根据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信息控制换相开关,使单相负载接入三相电源中负载最小的一相。其单负载换相十分迅速。但其没有公开换相开关的具体结构,且根据其记载能够推测其使用的是电子式换相开关,电子式换相开关具有成本高、可靠性差和设备投放数量以及成本高的缺点。不适合单次负荷的换相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负载换相引起的负载停电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带电换相以大幅减少或避免负荷停电的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包括相电流监测装置和手动负荷换相装置,电力调度人员根据相电流监测装置监测结果决定配电网部分负荷的换相,现场人员使用手动负荷切换装置实施负荷换相,所述手动负荷换相装置包括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负载触环、中心轴、直线驱动装置和方向控制开关,所述中心轴穿过当前相触环以及目标相触环,所述中心轴与负载触环固定连接,所述当前相触环和目标相触环位于负载触环的两侧,所述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以及负载触环的端面为工作面,当前相触环与当前相线连接,目标相触环与欲换相的目标相线连接,负载触环与负载火线端连接,所述中心轴为绝缘体,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与中心轴连接并驱动中心轴沿轴线方向运动,所述方向控制开关与直线驱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为:A)起始时负载与当前相线连接,人工连接一条支路,支路连接负载触环和负载正极;B)使用方向控制开关使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负载触环与当前相触环接触,而后人工将当前相触环以及目标相触环分别与当前相线和目标相线连接;C)拆除负载直接与当前相线之间的连接;D)使用方向控制开关控制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负载触环与目标相触环接触;E)人工将负载直接与目标相线连接;F)拆除当前相触环以及目标相触环与相线的连接,拆除负载触环与负载的连接,完成换相。通过方向控制开关控制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负载触环沿其轴向移动,切换与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的接触,即可以实现将负载从当前相切换到目标相,完成换相。适当设置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与负载触环之间的距离,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可以获得需要的换相时间,缩短负载脱离相线的时间,实现短时间停电换相。当换相时间足够短时,即小于0.7毫秒时,能够实现负载不停电换相。
作为优选,还包括盒体和两个触环架,所述盒体呈顶面开口的盒状,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电池、定线圈、动线圈、定线圈架以及动线圈架,所述定线圈架固定在盒体内左侧面,所述定线圈绕制在所述定线圈架上,所述动线圈架固定安装在中心轴左端,所述动线圈绕制在动线圈架上,所述两个触环架均固定安装在盒体内的底部,两个触环架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列,两个触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镶嵌当前相触环和目标相触环,靠近盒体左侧的触环架内镶嵌当前相触环,两个触环架均开有同心的通孔,所述中心轴同心穿过所述两个通孔,所述定线圈与动线圈尺寸相当、绕线方向相同且相对布置,所述定线圈以及动线圈均通过方向控制开关与电池连接。本优选技术方案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直线驱动装置与本实用新型装置集成度不高的问题。定线圈与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相互吸引时,可以带动负载触环向盒体左侧移动,当定线圈与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相互排斥时,可以带动负载触环向盒体右侧移动,电磁场产生的磁场强度高、磁滞低、动作快,只要在定线圈以及动线圈中产生足够的电流,就可以达到足够短的换相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方向控制开关包括开关K1、开关K2、变压器、整流桥B1、电阻R1、限流电阻R4、三端稳压器U1、MOS管M1、集成运算放大器A1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所述变压器输入端与配电网变压器的一根相线和零线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出端与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1输出端正极经过限流电阻R4与开关K2第二端、电阻R1第一端、MOS管M1漏极、集成运算放大器A同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相端连接,整流桥B1输出端负极以及电阻R1第二端连接并均接地,开关K1第一端以及K2第一端均与电池正极Vcc连接,开关K1第二端与定线圈第一端连接,定线圈第二端接地或与电池负极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与电池正极Vcc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A1反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同相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出足够小的正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端与动线圈第一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与动线圈第二端以及MOS管M1栅极连接。
本优选方案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在相线内的电压位于零点附近时执行换相动作的问题。在执行步骤B时,通过闭合开关K1和开关K2,电池正极Vcc的电压作用于集成运算放大器A1同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相端,三端稳压器U1输出足够小的正电压,使得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正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负电压或零电压,此时动线圈存在正向电流,线圈绕组方向使得动线圈与定线圈相互吸引,从而带动负载触环与当前相触环接触。在执行步骤D时,断开开关K2即可完成步骤D。具体过程为:经过变压器和整流桥B1后,相电压被转换为电压合适的半波电压,当开关K2断开时,电池正极Vcc不会作用在集成运算放大器A1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上,当半波电压足够接近零电压,即比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电压还小时,就会引起集成运算放大器A1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转,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负电压或零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正电压,动线圈中的电流反向,由其产生的电磁场磁极方向随之变化,定线圈与动线圈之间由相互吸引转变为相互排斥,在排斥力作用下,动线圈带动中心轴以及负载触环移动,并最终使负载触环与目标相触环接触,MOS管M1的栅极在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的正电压作用下导通,从而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同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相端保持低电位,即使半波电压变化到较大电压值,也不会再引起动线圈中的电流反向。因而只要三端稳压器U1输出足够低的电压,就可以使换相在当前相的电压值较小的时机进行换相,实现不停电换相。
作为优选,所述方向控制开关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开关K3,所述电阻R3串联接入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端与动线圈第一端之间,所述电阻R2与开关K3串联后与电阻R3并联连接。当前相与目标相的相位差存在120度和240度两个值,当闭合开关K3时,动线圈能够得到较大的电流驱动产生磁场,动线圈与定线圈产生的磁场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较大,换相时间短,当前相与目标相之间的相位差为120时,通过合理设置电池电压、电阻R2和电阻R3的阻值,可以从当前相的零电压开始切换,切换完成时正好赶上目标相的零电压。当前相与目标相之间的相位差为240度时,将开关K3断开,动线圈得到的驱动电流较小,完成换相需要的时间更长,因而同样能够在当前相的零电压开始换相,到目标相的零电压时完成换相,降低换相时的电流,以及对负载的影响。
作为优选,还包括拉簧,所述中心轴右端设有凸起,所述拉簧套接在所述中心轴上并位于中心轴右端以及触环座之间,所述拉簧两端分别与触环做以及中心轴右端固定连接。拉簧可以使负载触环初始状态下与当前相触环接触,避免在将目标相触环与目标相线连接时,因忘记闭合开关K1和开关K2的误操作,导致当前相线与目标相线之间产生相间电流。
作为优选,所述当前相触环以及目标相触环凹入所镶嵌的触环架,所述负载触环两端面加工有高度与凹入深度匹配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外径略小于对应侧当前相触环或目标相触环的外径。本优选方案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相过程中产生电弧或电火花放电的问题。当负载触环接近目标相触环时,台阶首先插入触环架超出目标相触环的部分,挤压那里的空气,使其从台阶与触环架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产生空气流动,起到阻碍负载触环与目标触环之间电弧的产生或者发展。当负载触环与当前相触环脱离接触时,会在台阶与当前相触环之间形成较为稀薄的空气层,增大电弧产生和发展的难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负载触头以及负载触头座,所述负载触头第一端加工有与所述负载触环外缘匹配的凹面,所述凹面与负载触环外缘抵接,所述负载触头第二端与负载触头座卡接连接,所述负载触头座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负载触头与负载触头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本优选方案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负载触环与负载的连接线在频繁的往复移动中,容易断裂的问题。通过负载触头保持与负载触环的接触,避免导线随之往复移动,避免导线断裂。
作为优选,还包括盒盖、当前相接线柱、目标相接线柱以及负载接线柱,所述盒盖与盒体顶面开口匹配,所述当前相接线柱、目标相接线柱以及负载接线柱均安装在盒盖顶面,所述当前相接线柱、目标相接线柱以及负载接线柱分别与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以及负载触环连接。本优选方案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人员保护措施的问题。盒盖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使其在操作时,不容易误碰带电部位,避免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手动负荷换相装置能够带电换相,而且能够重复使用,无需在配电网中大量布设,适合推广使用,能够有效减少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度,降低配电网线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手动负荷换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手动负荷换相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手动负荷换相装置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手动负荷换相装置剖视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方向控制开关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6至9为实施例一手动负荷换相装置完成换相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当前相接线柱,2、盒盖,3、盒体,4、目标相接线柱,5、负载接线柱,6、当前相引线,7、动线圈,8、定线圈,9、触环架,10、目标相引线,11、拉簧,12、负载触环,13、负载触头,14、负载触头座,15、中心轴,16、定线圈架,17、动线圈架,18、当前相触环,19、目标相触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包括相电流监测装置和手动负荷换相装置,电力调度人员根据相电流监测装置监测结果决定配电网部分负荷的换相,现场人员使用手动负荷切换装置实施负荷换相,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手动负荷换相装置包括盒体3、两个触环架9、拉簧11、当前相触环18、目标相触环19、负载触环12、中心轴15、负载触头13、负载触头座14、直线驱动装置、方向控制开关、盒盖2、当前相接线柱1、目标相接线柱4以及负载接线柱5,盒体3呈顶端开口的盒状,盒盖2与盒体3顶面开口匹配,当前相接线柱1、目标相接线柱4以及负载接线柱5均安装在盒盖2顶面。当前相接线柱1通过当前相引线6与当前相触环18连接,目标相接线柱4通过目标相引线10与目标相触环19连接,负载接线柱5负载触环12连接。盒盖2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使其在操作时,不容易误碰带电部位,避免事故发生。
如图2所示,两个触环架9均固定安装在盒体3内的底部,两个触环架9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列,两个触环架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镶嵌当前相触环18和目标相触环19,靠近盒体3左侧的触环架9内镶嵌当前相触环18,两个触环架9均开有同心的通孔,中心轴15同心穿过两个通孔,定线圈8与动线圈7尺寸相当、绕线方向相同且相对布置,定线圈8以及动线圈7均通过方向控制开关与电池连接。定线圈架16固定在盒体3内左侧面,定线圈8绕制在定线圈架16上,动线圈架17固定安装在中心轴15左端,动线圈7绕制在动线圈架17上。定线圈8与动线圈7产生的电磁场相互吸引时,可以带动负载触环12向盒体3左侧移动,当定线圈8与动线圈7产生的电磁场相互排斥时,可以带动负载触环12向盒体3右侧移动,电磁场产生的磁场强度高、磁滞低、动作快,只要在定线圈8以及动线圈7中产生足够的电流,就可以达到足够短的换相时间。
如图3、图4所示,当前相触环18以及目标相触环19凹入所镶嵌的触环架9,负载触环12两端面加工有高度与凹入深度匹配的台阶,台阶的外径略小于对应侧当前相触环18或目标相触环19的外径。当负载触环12接近目标相触环19时,台阶首先插入触环架9超出目标相触环19的部分,挤压那里的空气,使其从台阶与触环架9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产生空气流动,起到阻碍负载触环12与目标触环之间电弧的产生或者发展。当负载触环12与当前相触环18脱离接触时,会在台阶与当前相触环18之间形成较为稀薄的空气层,增大电弧产生和发展的难度。中心轴15右端设有凸起,拉簧11套接在中心轴15上并位于中心轴15右端以及触环座之间,拉簧11两端分别与触环做以及中心轴15右端固定连接,拉簧11可以使负载触环12初始状态下与当前相触环18接触,避免在将目标相触环19与目标相线连接时,因忘记闭合开关K1和开关K2的误操作,导致当前相线与目标相线之间产生相间电流。负载触头13第一端加工有与负载触环12外缘匹配的凹面,凹面与负载触环12外缘抵接,负载触头13第二端与负载触头座14卡接连接,负载触头座14固定在盒体3上,负载触头13与负载触头座14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为弹簧、橡胶球、弹簧片或金属弹片。通过负载触头13保持与负载触环12的接触,避免导线随之往复移动,避免导线断裂。
通过方向控制开关控制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负载触环12沿其轴向移动,切换与当前相触环18、目标相触环19的接触,即可以实现将负载从当前相切换到目标相,完成换相。适当设置当前相触环18、目标相触环19与负载触环12之间的距离,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速度,可以获得需要的换相时间,缩短负载脱离相线的时间,实现短时间停电换相。当换相时间足够短时,即小于0.7毫秒时,能够实现负载不停电换相。
如图5所示,方向控制开关包括开关K1、开关K2、变压器、整流桥B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限流电阻R4、三端稳压器U1、MOS管M1、集成运算放大器A1、集成运算放大器A2和开关K3,变压器输入端与配电网变压器的一根相线和零线连接,变压器输出端与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1输出端正极经过限流电阻R4与开关K2第二端、电阻R1第一端、MOS管M1漏极、集成运算放大器A同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相端连接,整流桥B1输出端负极以及电阻R1第二端连接并均接地,开关K1第一端以及K2第一端均与电池正极Vcc连接,开关K1第二端与定线圈8第一端连接,定线圈8第二端接地或与电池负极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与电池正极Vcc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A1反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同相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出足够小的正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端与动线圈7第一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与动线圈7第二端以及MOS管M1栅极连接,电阻R3串联接入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端与动线圈7第一端之间,电阻R2与开关K3串联后与电阻R3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为:A)起始时负载与当前相线B相线连接,人工连接一条支路,支路连接负载触环12和负载正极。B)使用方向控制开关使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负载触环12与当前相触环18接触,而后人工将当前相触环18以及目标相触环19分别与当前相线B相线和目标相线C相线连接,具体为闭合开关K1和开关K2,电池正极Vcc的电压作用于集成运算放大器A1同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相端,三端稳压器U1输出足够小的正电压,使得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正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负电压或零电压,此时动线圈7存在正向电流,线圈绕组方向使得动线圈7与定线圈8相互吸引,从而带动负载触环12与当前相触环18接触,如图6所示。C)拆除负载直接与当前相线B相线之间的连接,如图7所示。D)使用方向控制开关控制直线驱动装置带动负载触环12与目标相触环19接触,如图8所示,即断开开关K2,具体过程为:经过变压器和整流桥B1后,相电压被转换为电压合适的半波电压,当开关K2断开时,电池正极Vcc不会作用在集成运算放大器A1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上,当半波电压足够接近零电压,即比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电压还小时,就会引起集成运算放大器A1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转,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负电压或零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正电压,动线圈7中的电流反向,由其产生的电磁场磁极方向随之变化,定线圈8与动线圈7之间由相互吸引转变为相互排斥,在排斥力作用下,动线圈7带动中心轴15以及负载触环12移动,并最终使负载触环12与目标相触环19接触,MOS管M1的栅极在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的正电压作用下导通,从而使集成运算放大器A1同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相端保持低电位,即使半波电压变化到较大电压值,也不会再引起动线圈7中的电流反向。因而只要三端稳压器U1输出足够低的电压,就可以使换相在当前相的电压值较小的时机进行换相,实现不停电换相。E)人工将负载直接与目标相线C相线连接,如图9所示;F)拆除当前相触环18以及目标相触环19与相线的连接,拆除负载触环12与负载的连接,完成换相。
同时进行以下操作:当前相与目标相的相位差存在120度和240度两个值,当闭合开关K3时,动线圈7能够得到较大的电流驱动产生磁场,动线圈7与定线圈8产生的磁场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较大,换相时间短,当前相与目标相之间的相位差为120时,通过合理设置电池电压、电阻R2和电阻R3的阻值,可以从当前相的零电压开始切换,切换完成时正好赶上目标相的零电压。当前相与目标相之间的相位差为240度时,将开关K3断开,动线圈7得到的驱动电流较小,完成换相需要的时间更长,因而同样能够在当前相的零电压开始换相,到目标相的零电压时完成换相,降低换相时的电流,以及对负载的影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8)
1.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包括相电流监测装置和手动负荷换相装置,电力调度人员根据相电流监测装置监测结果决定配电网部分负荷的换相,现场人员使用手动负荷切换装置实施负荷换相,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负荷换相装置包括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负载触环、中心轴、直线驱动装置和方向控制开关,所述中心轴穿过当前相触环以及目标相触环,所述中心轴与负载触环固定连接,所述当前相触环和目标相触环位于负载触环的两侧,所述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以及负载触环的端面为工作面,当前相触环与当前相线连接,目标相触环与欲换相的目标相线连接,负载触环与负载火线端连接,所述中心轴为绝缘体,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与中心轴连接并驱动中心轴沿轴线方向运动,所述方向控制开关与直线驱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负荷换相装置还包括盒体和两个触环架,所述盒体呈顶面开口的盒状,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电池、定线圈、动线圈、定线圈架以及动线圈架,所述定线圈架固定在盒体内左侧面,所述定线圈绕制在所述定线圈架上,所述动线圈架固定安装在中心轴左端,所述动线圈绕制在动线圈架上,所述两个触环架均固定安装在盒体内的底部,两个触环架沿左右方向并排排列,两个触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镶嵌当前相触环和目标相触环,靠近盒体左侧的触环架内镶嵌当前相触环,两个触环架均开有同心的通孔,所述中心轴同心穿过所述两个通孔,所述定线圈与动线圈尺寸相当、绕线方向相同且相对布置,所述定线圈以及动线圈均通过方向控制开关与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控制开关包括开关K1、开关K2、变压器、整流桥B1、电阻R1、限流电阻R4、三端稳压器U1、MOS管M1、集成运算放大器A1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所述变压器输入端与配电网变压器的一根相线和零线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出端与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1输出端正极经过限流电阻R4与开关K2第二端、电阻R1第一端、MOS管M1漏极、集成运算放大器A同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反相端连接,整流桥B1输出端负极以及电阻R1第二端连接并均接地,开关K1第一端以及K2第一端均与电池正极Vcc连接,开关K1第二端与定线圈第一端连接,定线圈第二端接地或与电池负极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与电池正极Vcc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A1反相端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A2同相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1输出足够小的正电压,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端与动线圈第一端连接,集成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与动线圈第二端以及MOS管M1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控制开关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开关K3,所述电阻R3串联接入集成运算放大器A1输出端与动线圈第一端之间,所述电阻R2与开关K3串联后与电阻R3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拉簧,所述中心轴右端设有凸起,所述拉簧套接在所述中心轴上并位于中心轴右端以及触环座之间,所述拉簧两端分别与触环做以及中心轴右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相触环以及目标相触环均嵌入所镶嵌的触环架内,所述负载触环两端面加工有高度与嵌入所深度匹配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外径略小于对应侧当前相触环或目标相触环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负荷换相装置还包括负载触头以及负载触头座,所述负载触头第一端加工有与所述负载触环外缘匹配的凹面,所述凹面与负载触环外缘抵接,所述负载触头第二端与负载触头座卡接连接,所述负载触头座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负载触头与负载触头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负荷换相装置还包括盒盖、当前相接线柱、目标相接线柱以及负载接线柱,所述盒盖与盒体顶面开口匹配,所述当前相接线柱、目标相接线柱以及负载接线柱均安装在盒盖顶面,所述当前相接线柱、目标相接线柱以及负载接线柱分别与当前相触环、目标相触环以及负载触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89837.8U CN209929985U (zh) | 2019-03-26 | 2019-03-26 | 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89837.8U CN209929985U (zh) | 2019-03-26 | 2019-03-26 | 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29985U true CN209929985U (zh) | 2020-01-10 |
Family
ID=6907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89837.8U Active CN209929985U (zh) | 2019-03-26 | 2019-03-26 | 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299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82352A (zh) * | 2021-09-13 | 2021-12-10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一种三进一出换相开关 |
-
2019
- 2019-03-26 CN CN201920389837.8U patent/CN2099299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82352A (zh) * | 2021-09-13 | 2021-12-10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一种三进一出换相开关 |
CN113782352B (zh) * | 2021-09-13 | 2023-08-04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一种三进一出换相开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53696B (zh) | 在线互动式不间断电源 | |
CN209929985U (zh) | 一种配电网三相负荷失衡调整系统 | |
CN202513105U (zh) | 具有过流和短路保护的限流保险器 | |
CN104303251A (zh) | 线路保护开关 | |
NO20015371L (no) | Elektrisk sterkströmbryter | |
CN103645440A (zh) | 一种应用于多通道电池测试的切换装置 | |
US3242411A (en) | Control system to terminate battery charging | |
CN219406357U (zh) | 新能源电动车及其开关控制电路 | |
CN206595203U (zh) | 一种结构简单的继电器 | |
CN114977401A (zh) | 一种泳池清洁机快速充电的方法 | |
CN205647225U (zh) | 摆动电机及剃须刀 | |
CN202067728U (zh) | 断电吸持型永磁式接触器 | |
CN113963990A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 | |
CN220305670U (zh) | 延时控制装置 | |
CN207611719U (zh) | 一种永磁双线圈接触器控制电路 | |
CN112968485A (zh) | Ups锂电池浮充控制电路、锂电池系统、ups锂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 |
CN207572317U (zh) | 一种永磁双线圈接触器 | |
CN206820452U (zh) | 一种变电站断路器控制回路中的控制开关 | |
CN217332541U (zh) |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接触测试设备 | |
CN205911597U (zh) | 一种掺铒光纤激光器的驱动电路 | |
CN209981021U (zh) | 一种直流屏用可靠性高的磁吸式合闸模块 | |
CN219716762U (zh) | 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结构 | |
CN210467711U (zh) | 一种改善磁通过零现象的接触器 | |
CN205301422U (zh) |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输入过欠压及过流检测电路 | |
CN220553391U (zh) | 用于接触器的开关模块及接触器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