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6452U -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6452U
CN209926452U CN201920665139.6U CN201920665139U CN209926452U CN 209926452 U CN209926452 U CN 209926452U CN 201920665139 U CN201920665139 U CN 201920665139U CN 209926452 U CN209926452 U CN 209926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xhaust
control valve
air outle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51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锦伦
王美
梁义庚
胡宽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06651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6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6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6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空调器,散热装置用于给待散热部件降温,散热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控制阀门,控制阀门安装在管路组件上,控制阀门具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进气口与管路组件的进气端连通,第一出气口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其中,控制阀门还包括封挡部件,封挡部件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封挡,以控制经进气口流入控制阀门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控制器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普及。
现有的空调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空调的室外机的控制器多采用散热片风冷的形式进行散热,这种方式的散热效果较差。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容易出现室外机控制器温度过高的情况,导致室外机控制器启动温度保护,限制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导致制冷量不足,使空调的制冷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控制器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用于给待散热部件降温,散热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以在新风装置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低于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时,通过散热装置将由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送至待散热部件处,以对待散热部件进行降温;控制阀门,控制阀门安装在管路组件上,控制阀门具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进气口与管路组件的进气端连通,第一出气口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其中,控制阀门还包括封挡部件,封挡部件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封挡,以控制经进气口流入控制阀门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流出。
进一步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新风装置的排气口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控制阀门的进气口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控制阀门的第二出气口连通,第二管路的另一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
进一步地,封挡部件包括挡板,挡板与控制阀门的主体部分可转动地连接,挡板相对于控制阀门的主体部分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当挡板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挡板将第一出气口封挡,当挡板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挡板将第二出气口封挡。
进一步地,封挡部件还包括电机,电机固定设置在控制阀门的主体部分上,电机的输出轴与挡板的转动轴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挡板绕转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新风装置的排气口处,以测量新风装置的排气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待散热部件处,以检测待散热部件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电机的动作。
进一步地,控制阀门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为可拆卸式结构,挡板与支撑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阀门包括连接插头,连接插头为圆筒结构,连接插头的一端与第二出气口连通,连接插头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插接。
进一步地,控制阀门的主体部分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以通过穿设在固定孔内的螺栓将控制阀门固定在隔断部分上。
进一步地,固定部为多个,多个固定部环绕进气口设置。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还包括排气头,排气头包括进气管、第一排气部和第二排气部,进气管内部设有进气通道,进气管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第一排气部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部的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均与进气通道连通,第一排气部上设有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部上设有第二排气孔;第一排气部和第二排气部分别位于待散热部件的两侧,以通过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分别向待散热部件的两侧喷气。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孔朝向第二排气部设置,第二排气孔朝向第一排气部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部和第二排气部均为板状结构;和/或,第一排气孔以及第二排气孔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排气孔和多个第二排气孔呈间隔分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新风装置和散热装置,新风装置设有排气口,以使新风装置通过排气口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散热装置为上述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空调器的室外机控制器设置,以通过散热装置将室内的空气输送到室外机控制器处,以对室外机控制器进行降温。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散热装置用于给待散热部件降温,散热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以在新风装置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低于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时,通过散热装置将由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送至待散热部件处,以对待散热部件进行降温;控制阀门,控制阀门安装在管路组件上,控制阀门具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进气口与管路组件的进气端连通,第一出气口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其中,控制阀门还包括封挡部件,封挡部件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封挡,以控制经进气口流入控制阀门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流出。当用于给空调室外机的室外机控制器进行散热时,待散热部件为室外机控制器,当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时,可通过调节控制阀门的控制模式,使室内的低温空气通过散热装置输送到室外机控制器处,可以有效地对室外机控制器进行降温,避免室外机控制器因为温度过高而启动温度保护,限制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导致空调的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控制器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阀门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阀门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排气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新风装置;4、控制阀门;41、进气口;42、第一出气口;43、第二出气口;44、电机;45、挡板;46、支撑部;47、连接插头;48、固定部;5、排气头;51、进气管;52、第一排气部;53、第二排气部;54、进气通道;55、第一排气通道;56、第二排气通道;57、第一排气孔;58、第二排气孔;6、空调室外机;61、室外机控制器;7、隔断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用于给待散热部件降温,散热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以在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低于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时,通过散热装置将由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送至待散热部件处,以对待散热部件进行降温;控制阀门4,控制阀门4安装在管路组件上,控制阀门4具有进气口41、第一出气口42、第二出气口43,进气口41与管路组件的进气端连通,第一出气口42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二出气口43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其中,控制阀门4还包括封挡部件,封挡部件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出气口42或第二出气口43封挡,以控制经进气口41流入控制阀门4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42或第二出气口43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用于给待散热部件降温,散热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以在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低于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时,通过散热装置将由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送至待散热部件处,以对待散热部件进行降温;控制阀门4,控制阀门4安装在管路组件上,控制阀门4具有进气口41、第一出气口42、第二出气口43,进气口41与管路组件的进气端连通,第一出气口42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二出气口43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其中,控制阀门4还包括封挡部件,封挡部件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出气口42或第二出气口43封挡,以控制经进气口41流入控制阀门4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42或第二出气口43流出。当用于给空调室外机6的室外机控制器61进行散热时,待散热部件为室外机控制器61,当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时,可通过调节控制阀门4的控制模式,使室内的低温空气通过散热装置输送到室外机控制器61处,可以有效地对室外机控制器61进行降温,避免室外机控制器61因为温度过高而启动温度保护,限制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导致空调的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控制器效果差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2,第一管路1的一端与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第一管路1的另一端与控制阀门4的进气口41连通;第二管路2的一端与控制阀门4的第二出气口43连通,第二管路2的另一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通过使用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2,可以方便、灵活地将新风装置3、控制阀门4连接,并将新风装置3排出的气体输送到待散热部件处,也可以方便对控制阀门4的拆卸更换和维护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封挡部件包括挡板45,挡板45与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可转动地连接,挡板45相对于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当挡板45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挡板45将第一出气口42封挡,当挡板45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挡板45将第二出气口43封挡。这样,可以方便地切换控制阀门4的工作模式,从而根据需求使控制阀门4通过不同的出气口出气,从而根据需要控制新风装置3的排气是否输送到待散热部件处。
为了方便对控制阀门4的工作模式进行调节,封挡部件还包括电机44,电机44固定设置在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上,电机44的输出轴与挡板45的转动轴连接,以通过电机44驱动挡板45绕转动轴转动。
具体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处,以测量新风装置3的排气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待散热部件处,以检测待散热部件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44电连接,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电机44的动作。这样,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及时、准确地检测到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以及待散热部件处的温度,控制器根据两个温度的高低判断是否使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的空气输送到待散热部件处,并控制电机44将控制阀门4切换到响应的模式。
具体工作时,当控制器监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处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传感器处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机44将挡板45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将第一出气口42封挡,第二出气口43打开,此时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的空气经控制阀门4的第二出气口43输送到待散热部件处,给待散热部件进行降温;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处的温度等于或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处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机44将挡板45转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将第二出气口43封挡,第一出气口42打开,此时新风装置的排气口的空气经控制阀门4的第一出气口42输送到室外。
如图2所示,控制阀门4还包括支撑部46,支撑部46为可拆卸式结构,挡板45与支撑部46转动连接。这样,可以在支撑部46与挡板45连接处发生磨损时,方便地对支撑部46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控制阀门4,减少维护成本。
具体地,控制阀门4包括连接插头47,连接插头47为圆筒结构,连接插头47的一端与第二出气口43连通,连接插头47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2插接。这样可以简化控制阀门4与第二管路2的连接操作,当进入环境温度不高的季节时,不需要在使用散热装置对室外机控制器61进行散热,此时可方便地将第二管路2拆卸,减小第二管路2对空间的占用,避免第二管路长期暴露在外而老。优选地,连接插头47与控制阀门4可拆卸连接,从而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第二管路2方便地更换不同的连接插头47,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如图2所示,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上设有固定部48,固定部48上设有固定孔,以通过穿设在固定孔内的螺栓将控制阀门4固定在隔断部分7上。从而方便对控制阀门4和管路组件进行固定,减小控制阀门和管路组件的振动,减小噪音。
优选地,固定部48为多个,多个固定部48环绕进气口41设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散热装置还包括排气头5,排气头5包括进气管51、第一排气部52和第二排气部53,进气管51内部设有进气通道54,进气管51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第一排气部52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气通道55,第二排气部53的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56;第一排气通道55和第二排气通道56均与进气通道54连通,第一排气部52上设有第一排气孔57,第二排气部53上设有第二排气孔58;第一排气部52和第二排气部53分别位于待散热部件的两侧,以通过第一排气孔57和第二排气孔58分别向待散热部件的两侧喷气。这样,可以同时对待散热部件的两侧进行喷气降温,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第一排气孔57朝向第二排气部53设置,第二排气孔58朝向第一排气部52设置。这样,可以实现对散热部件相对的两个面进行喷气散热,对于常见的结构为扁平状的控制器散热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部52和第二排气部53均为板状结构;和/或,第一排气孔57以及第二排气孔58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排气孔57和多个第二排气孔58呈间隔分布设置。将扁平结构的待散热部件放置在板状结构的第一排气部52和第二排气部53之间后,可以均匀地将空气喷射到待散热部件的表面各处,对待散热部件的覆盖效果更好,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新风装置和散热装置,新风装置设有排气口,以使新风装置通过排气口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散热装置为上述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空调器的室外机控制器61设置,以通过散热装置将室内的空气输送到室外机控制器61处,以对室外机控制器61进行降温。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用于给待散热部件降温,散热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待散热部件设置,以在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低于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时,通过散热装置将由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送至待散热部件处,以对待散热部件进行降温;控制阀门4,控制阀门4安装在管路组件上,控制阀门4具有进气口41、第一出气口42、第二出气口43,进气口41与管路组件的进气端连通,第一出气口42与室外空间连通,第二出气口43与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其中,控制阀门4还包括封挡部件,封挡部件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出气口42或第二出气口43封挡,以控制经进气口41流入控制阀门4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42或第二出气口43流出。当用于给空调室外机6的室外机控制器61进行散热时,待散热部件为室外机控制器61,当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时,可通过调节控制阀门4的控制模式,使室内的低温空气通过散热装置输送到室外机控制器61处,可以有效地对室外机控制器61进行降温,避免室外机控制器61因为温度过高而启动温度保护,限制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导致空调的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控制器效果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用于给待散热部件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所述待散热部件设置,以在所述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低于所述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时,通过所述散热装置将由所述排气口排出的空气送至所述待散热部件处,以对所述待散热部件进行降温;
控制阀门(4),所述控制阀门(4)安装在所述管路组件上,所述控制阀门(4)具有进气口(41)、第一出气口(42)、第二出气口(43),所述进气口(41)与所述管路组件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42)与室外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43)与所述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阀门(4)还包括封挡部件,所述封挡部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出气口(42)或所述第二出气口(43)封挡,以控制经所述进气口(41)流入所述控制阀门(4)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出气口(42)或所述第二出气口(43)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2),所述第一管路(1)的一端与所述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阀门(4)的所述进气口(41)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门(4)的所述第二出气口(43)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待散热部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挡部件包括挡板(45),所述挡板(45)与所述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挡板(45)相对于所述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当所述挡板(45)转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挡板(45)将所述第一出气口(42)封挡,当所述挡板(45)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挡板(45)将所述第二出气口(43)封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挡部件还包括电机(44),所述电机(44)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上,所述电机(44)的输出轴与所述挡板(45)的转动轴连接,以通过所述电机(44)驱动所述挡板(45)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新风装置(3)的排气口处,以测量所述新风装置(3)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待散热部件处,以检测所述待散热部件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44)电连接,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电机(44)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4)还包括支撑部(46),所述支撑部(46)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挡板(45)与所述支撑部(46)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4)包括连接插头(47),所述连接插头(47)为圆筒结构,所述连接插头(4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43)连通,所述连接插头(4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2)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4)的主体部分上设有固定部(48),所述固定部(48)上设有固定孔,以通过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的螺栓将所述控制阀门(4)固定在隔断部分(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8)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48)环绕所述进气口(41)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排气头(5),所述排气头(5)包括进气管(51)、第一排气部(52)和第二排气部(53),所述进气管(51)内部设有进气通道(54),所述进气管(51)与所述管路组件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部(52)的内部设有第一排气通道(55),所述第二排气部(53)的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56);所述第一排气通道(55)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56)均与所述进气通道(54)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部(52)上设有第一排气孔(57),所述第二排气部(53)上设有第二排气孔(58);所述第一排气部(52)和所述第二排气部(53)分别位于所述待散热部件的两侧,以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孔(57)和所述第二排气孔(58)分别向所述待散热部件的两侧喷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57)朝向所述第二排气部(53)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孔(58)朝向所述第一排气部(52)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部(52)和所述第二排气部(53)均为板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一排气孔(57)以及所述第二排气孔(58)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排气孔(57)和多个所述第二排气孔(58)呈间隔分布设置。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装置(3)和散热装置,所述新风装置(3)设有排气口,以使所述新风装置(3)通过所述排气口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所述散热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管路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新风装置(3)的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管路组件的出气端朝向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控制器(61)设置,以通过所述散热装置将室内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室外机控制器(61)处,以对所述室外机控制器(61)进行降温。
CN201920665139.6U 2019-05-09 2019-05-09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09926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5139.6U CN209926452U (zh) 2019-05-09 2019-05-09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5139.6U CN209926452U (zh) 2019-05-09 2019-05-09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6452U true CN209926452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5139.6U Active CN209926452U (zh) 2019-05-09 2019-05-09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64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100A (zh) * 2019-05-09 2019-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15289673A (zh) * 2022-07-28 2022-1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散热装置、空调及空调散热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100A (zh) * 2019-05-09 2019-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15289673A (zh) * 2022-07-28 2022-1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散热装置、空调及空调散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6452U (zh)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US8876581B2 (en) Supply air terminal device
CN207350601U (zh) 一种气流冷暖调温装置
CN21032035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7027274A (zh) 一种机柜半导体冷却装置
JP2005172309A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室用空調システム
KR101031788B1 (ko) 이중관을 이용한 급/배기장치
JP2000018646A5 (zh)
RU2010100754A (ru) Модульная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WO1998051971A1 (fr) Systeme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CN209358419U (zh) 变频器
CN110006100A (zh) 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KR20070053950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의 덕트
KR100309710B1 (ko) 공기온돌 냉.난방 설비방법
CN205807640U (zh) 一种地板空气调节系统
CN210892089U (zh) 一种建筑用暖通节能设备
JP2004197988A (ja) 冷暖房装置
CN111442444A (zh) 半导体空调器
KR200252748Y1 (ko) 차량의에어컨설치장치
KR100732702B1 (ko) 냉기 분배 시스템
KR100870924B1 (ko) 환기시스템용 분배장치
CN212081526U (zh) 半导体空调器
KR102155038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용 회전유닛
CN212081525U (zh) 半导体天井机
CN215805422U (zh) 一种具有低噪音高效率风机的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