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3157U -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3157U
CN209913157U CN201921256013.XU CN201921256013U CN209913157U CN 209913157 U CN209913157 U CN 209913157U CN 201921256013 U CN201921256013 U CN 201921256013U CN 209913157 U CN209913157 U CN 209913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bending part
contact pin
bending portion
plastic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60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永生
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19212560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3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3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3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屏蔽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通,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折弯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紧贴,第四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紧贴,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间隔设置有与接地插针接触的弹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背板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背板连接器的接地插针的接地性能,保证了背板连接器的屏蔽效果,有效的降低了信号串扰。

Description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连接器,特别是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板连接器的传输速率逐渐加快,随之带来的串扰也逐渐增加。为减小串扰,大多数连接器都会设置屏蔽件结构将模块之间的串扰降低,但是位于基座上的串扰还是存在。
为降低串扰,传统的做法是将基座整体设置为导电结构,将所有的接地连接导通,从而降低串扰,但是整体导电,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而现有的做法是,在基座上卡接连接片,将所有的接地导通,降低串扰;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接地片具有接触不可靠、加工工艺复杂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连接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地片接触不可靠的缺点;
还提供一种背板连接器,以解决现有背板连接器接地性能不可靠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屏蔽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通,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折弯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同,第四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三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紧贴,第四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紧贴,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间隔设置有与接地插针接触的弹片。
优选的,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上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弹性顶料块。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弹性顶料块。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间隔设置有弯折的卡扣,且相邻卡扣的弯折方向相反。
背板连接器,包括壳体、信号插针、接地插针和塑封模块,塑封模块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塑封模块并排安装在壳体上,塑封模块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插针孔,信号插针和接地插针插接在插针孔内,且信号插针的一侧均有一接地插针,还包括上述屏蔽连接结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均安装有塑封模块,且第一弹性顶料块顶在对应的塑封模块上,塑封模块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位于接地插针的一侧,且连接槽与接地插针所在的插针孔连通,弹片位于连接槽内,且弹片与对应接地插针连接。
优选的,塑封模块上开设有固定槽,卡扣卡在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屏蔽连接结构,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板连通,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与接地插针始终接触的弹片,当任意一接地插针或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接地,则会导致所有接地插针和屏蔽连接结构接地,从而保证了背板连接器的接地插针的接地性能,保证了背板连接器的屏蔽效果,有效的降低了信号串扰。
附图说明
图1 为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 为塑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背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图5中去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塑封模块,4-接地插针,5-信号插针,6-壳体,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弹性顶料块,13-卡扣,14-弹片,15-第一折弯部,16-第二折弯部,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折弯部,23-第四折弯部,24-第二弹性顶料块,31-插针孔,32-连接槽,33-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5和图6所示,背板连接器,包括壳体6、信号插针5、接地插针4和塑封模块3,塑封模块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塑封模块3并排安装在壳体6上,塑封模块3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插针孔31,信号插针5和接地插针4插接在插针孔31内,且信号插针5的一侧均有一接地插针4,该背板连接器还包括屏蔽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屏蔽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1和多个第二连接件2,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件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2连通,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内均安装有塑封模块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15,第一连接板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16,第一折弯部15和第二折弯部16的弯折方向相反,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件2包括第二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折弯部22,第二连接板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折弯部23,第三折弯部22与第二折弯部16的弯折方向相同,第四折弯部23与第一折弯部15的弯折方向相同,第三折弯部22与第一折弯部15紧贴,第四折弯部23与第二折弯部16紧贴,为保证第四折弯部23与第二折弯部16的接触稳定性以及第三折弯部22与第一折弯部15的接触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折弯部22和第四折弯部23上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弹性顶料块24,并且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21上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弹性顶料块12,优选的,在第三折弯部22和第四折弯部23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二弹性顶料块24的固定端安装在通孔的侧壁上,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21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弹性顶料块12固定端安装在通孔的侧壁上,进一步的,当将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21以及对应的塑封模块3安装好后,此时第一弹性顶料块12和第二弹性顶料块24被压缩,因此第一弹性顶料块12和第二弹性顶料块24均具有回弹力,因此第一弹性顶料块12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始终顶在塑封模块3上,由于塑封模块3的一侧被第一弹性顶料块12顶住,从而使得塑封模块3被夹持在对应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内,而第二弹性顶料块24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始终顶在第一连接件1上,即第三折弯部22上的第二弹性顶料块24顶在第一折弯部15的内侧,第四折弯部23上的第二弹性顶料块24顶在第二折弯部16的内侧,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2通过第一连接件1连通,且连通性能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21上均间隔设置有与接地插针4接触的弹片14,如图4所示,塑封模块3上开设有连接槽32,连接槽32位于接地插针4的一侧,且连接槽32与接地插针4所在的插针孔31连通,弹片14位于连接槽32内,且弹片14与对应接地插针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片具有一弯折部,即弹片呈U型结构,弹性的一侧壁端部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21连接,弹片14的另一端的侧壁端部具有触点,且始终抵在接地插针上,在安装塑封模块3时,塑封模块3会挤压对应的弹片14,从而使得弹片14被压缩,使得弹片14产生回弹力,从而使得弹片14的触点始终与接地插针4接触,从而实现了接地插针4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连通,而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之间又是相互连通的,因此所有接地插针4均通过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连通,所以当任意一接地插针4或第一连接件1或第二连接件2接地,则会让所有接地插针4和屏蔽连接结构接地,从而保证了背板连接器的接地插针4的接地性能,保证了背板连接器的屏蔽效果,有效的降低了信号串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塑封模块3上开设有固定槽33,卡扣13卡在固定槽33内,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21上均间隔设置有弯折的卡扣13,且相邻卡扣13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塑封模块3的两侧均通过卡扣13卡住,从而对塑封模块3的安装起到了加固作用,提高了塑封模块3安装的稳固度,因此提升了背板连接器的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四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紧贴,所述第四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紧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间隔设置有与接地插针接触的弹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上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弹性顶料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弹性顶料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间隔设置有弯折的卡扣,且相邻所述卡扣的弯折方向相反。
5.背板连接器,包括壳体、信号插针、接地插针和塑封模块,所述塑封模块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塑封模块并排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塑封模块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插针孔,所述信号插针和所述接地插针插接在所述插针孔内,且所述信号插针的一侧均有一所述接地插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塑封模块,且所述第一弹性顶料块顶在对应所述的塑封模块上,所述塑封模块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接地插针的一侧,且所述连接槽与所述接地插针所在的插针孔连通,所述弹片位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所述弹片与对应所述接地插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模块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卡扣卡在所述固定槽内。
CN201921256013.XU 2019-08-05 2019-08-05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Active CN209913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6013.XU CN209913157U (zh) 2019-08-05 2019-08-05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6013.XU CN209913157U (zh) 2019-08-05 2019-08-05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3157U true CN209913157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5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6013.XU Active CN209913157U (zh) 2019-08-05 2019-08-05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3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023A (zh) * 2020-10-09 2020-12-29 江苏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Sfp插座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023A (zh) * 2020-10-09 2020-12-29 江苏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Sfp插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1550B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673665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011957B2 (en) Press-fit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55554B2 (en) EMI shroud with bidirectional contact members
US78111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plate
CN100561895C (zh) 一种收发模块壳体及其接地装置
JP4511054B2 (ja) ジャック・アクセス・カード
US7841900B2 (en)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using for harboring preloaded contact
US10476210B1 (en) Ground shield for a contact module
CN110011095B (zh) 屏蔽板、模块结构及电连接器
IE76469B1 (en) Stacked circular din connector
CN112636092B (zh) 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
US523063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o be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CN209913157U (zh) 屏蔽连接结构及背板连接器
CN116526192A (zh) 电连接器
US2013017810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ging plate
CN112909662B (zh) 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US8303319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20110053396A1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housing for assembling a switch terminal thereof favorably
CN112909660A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US2008002064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inner shileding plate
US20040121654A1 (en) Battery connector
US20220302608A1 (en) Self-coupled wire connector using bend spring sheet and conductor sheet
US4878153A (en) Electronic shelf assembly
US7547229B2 (en) Stacke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stand of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