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1592U - 一种导光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1592U
CN209911592U CN201920488994.4U CN201920488994U CN209911592U CN 209911592 U CN209911592 U CN 209911592U CN 201920488994 U CN201920488994 U CN 201920488994U CN 209911592 U CN209911592 U CN 209911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
guide plate
equal
plat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89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运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grade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Shine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pgrade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grade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Upgrade Photoelectr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89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1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1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1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主体和复数导光单元;主体包括出光面、入光面和底面,出光面和底面相对设置;复数导光单元分布于出光面和/或底面,导光单元包括顶部、底部、两斜边和本部,顶部、底部、两斜边围设形成本部,顶部从入光面处指向底部,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其中本部上设有倾斜角为β的复数第一导光面和倾斜角为α的复数第二导光面,第一导光面和第二导光面从一所述斜边延伸至另一所述斜边;其中,1°≤α<β≤30°;这样设置的导光单元使得入光面的光线经过导光面的反射后变得更加均匀,同时由于第一导光面的坡度大于第二导光面,从而使更多的光线经过导光面的反射后从出光面射出,提高导光板的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导光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面引致出光面发出,而现今,为了使光线能够更加均匀、更加多的光线从出光面出来,一般在导光板的出光面或出光面相对面设置微纳结构以及反射层。但是,一般光线经过微纳结构反射后,光线并不能集中从出光面射出,容易发生出光面的亮度不佳或是出现画面不清晰容易出现明暗的效果,不能达到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
主体,其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底面,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底面相对设置;
复数导光单元,其呈分布于所述出光面和/或所述底面,所述导光单元包括顶部、底部、两斜边和本部,所述顶部、底部、两斜边围设形成所述本部,所述顶部从所述入光面处指向所述底部设置,所述顶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底部的宽度;
其中,所述本部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复数导光面,所述导光面从一所述斜边延伸至另一所述斜边,所述导光面包括倾斜角为β的第一导光面和倾斜角为α的第二导光面;其中,1°≤α<β≤30°。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平行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复数导光单元顶部到入光面的距离相等,和/或,不相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导光单元为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设置,各所述导光单元底部的长度相等,在所述底部,各所述导光单元等距和/或不等距间隔排布,所述相邻导光单元之间为无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导光单元的斜边形状为直线、弧线、波浪线或不规则线形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导光单元的两斜边的形状相同设置或不同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第一导光面与所述底部指向所述顶部的方向的夹角β大于10度且小于等于30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第二导光面与所述顶部指向所述底部的方向的夹角α大于等于1度且小于等于10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设置的聚光层,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出光面的相对侧,其中,所述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为连续排列设置和/或间隔排列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高度相等,和/或,不相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宽度相等,和/或,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顶部指向入光面的的导光单元,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的宽度,本部上设有倾斜角为β第一导光面与倾斜角为α第二导光面,且1°≤α<β≤30°,从而给予光线不同角度的反射,使光线尽可能均匀的从出光面出来,提高导光板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的另一种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的另一种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主体和复数导光单元;主体包括出光面、入光面和底面,出光面和底面相对设置;复数导光单元分布于出光面和/ 或底面,导光单元包括顶部、底部、两斜边和本部,顶部、底部、两斜边围设形成本部,顶部从入光面处指向底部设置,顶部的宽度小于底部;其中本部上设有倾斜角为β的复数第一导光面和倾斜角为α的复数第二导光面,第一导光面和第二导光面从一所述斜边延伸至另一所述斜边;其中,1°≤α<β≤30°;导光单元这种设置使得入光面的光线经过导光面的反射后变得更加均匀,同时由于第一导光面的坡度大于第二导光面,从而使更多的光线经过导光面的反射后从出光面射出,提高导光板的亮度。
其中一实施例中,复数导光单元为三角形设置、梯形设置或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的其他多边形设置。
其中一实施例中,复数导光单元的顶部到入光面的距离相等、部分相等、或以点光源为对称中心呈弧形设置的对称性相等。
其中一实施例中,导光单元的斜边为直线、曲线、弧线、波浪线或不规则线形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各导光单元的两斜边的形状相同设置或不同设置。
其中一实施例中,复数导光单元为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设置,且其间隔排列,相邻导光单元之间无结构设置,在所述底部,任两个相邻导光单元的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
其中一实施例中,复数第一导光面与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的夹角β大于10 度且小于30度,复数第二导光面与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的夹角α大于1度且小于10度;第一导光面与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的夹角β大于第二导光面与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的夹角α,使得更多的光线被反射。
其中一实施例中,复数第一导光面和复数第二导光面下连接处为V形结构设置且上连接处为倒V形结构设置,其他方式中,复数第一导光面与复数第二导光面下连接处或上连接处为弧形、S形、波浪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一实施例中,导光板还包括聚光层,所述聚光层为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设置,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出光面相对侧,其中,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间隔和/或连续排列,且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宽度与高度可连续相同、间隔相同或部分相同;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截面为弧形、半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可为整根柱面镜设置、小短线排列设置或微透镜排列设置。
以下请参图示,举例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光板100,其包括主体110,主体110包括入光面111、出光面112和底面113,如图2所示,图2为图1的俯视图;导光板100还包括梯形状复数导光单元120,复数导光单元120位于出光面112侧;单个导光单元包括顶部1201、底部1202、两斜边1203及本部1204,顶部1201、底部1202及两斜边1203围城本部1204,图中两斜边1203为直线,顶部1202指向入光面111,复数导光单元120间隔设置,相邻导光单元120之间无结构设置。优选的,复数导光单元120为凸起设置,本部1204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复数导光面,复数导光面包括复数第一导光面和复数第二导光面。导光板100还包括设于底面113侧的聚光层130,聚光层130包括复数凸起结构1301,优选的,复数凸起结构1301是一根柱面镜设置且其连续排列,且复数凸起结构 1301的截面为弧形。
其他方式中,复数凸起结构1301的截面也可为V形、梯形或多边形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请参阅图3,图3为图2中BB’的一种局部剖视图,复数导光面包括复数第一导光面140和复数第二导光面150,第一导光面140与底部1202指向顶部1201 的方向的夹角为β,第二导光面150与顶部1201指向底部1202的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α角的范围为1°到10°,β角大于10°小于等于30°,β角大于α角,从而能够使入射的光线被反射的更多,增加导光板100的亮度。其中,第一导光面140和第二导光面150的下连接处为弧形,上连接处为倒V形;在其他方式中,如图4所示,图4为图2中BB’的另一种局部剖视图,第一导光面140 和第二导光面150的下连接处为V形,上连接处也为倒V形;其中,第一导光面140与第二导光面150开口处宽度W相等,其开口处到第一导光面140与第二导光面150连接处的深度H也相等。
请参阅图5,第一导光面140与第二导光面150的上连接处为弧形,在其他方式中,所述上连接处或下连接处为S形、波浪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要依据工艺要求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6,图6为图2中AA’的一种局部侧视图,导光单元120的间隔的距离为P1,其中距离P1大小相等;单个导光单元120的宽度为P2,其中导光单元120的宽度P2相等。在其他方式中,导光单元120的间距P1也可不等,从而导光单元120的宽度P2也不相等,利用间距P1从而调整导光单元120之间的疏密程度从而改变导光板100的亮度,进而提高出光面112光线的均匀度。导光板100还包括聚光层130,其设于导光板100的底面113侧;聚光层130包括复数凸起结构1301,复数凸起结构1301为弧形且其连续排列;图中每个凸起结构1301的宽度w1相等且其高度h1也相等,可防止光线在导光板100内全反射。在其他方式中,如图7所示,聚光层130包括第一复数凸起结构1301和第二复数凸起结构1302,第一复数凸起结构1301间隔设置,第二复数凸起结构 1302位于第一复数凸起结构1301的之间。第一复数凸起结构1301的宽度w1 和第二复数凸起结构1302的宽度w2不相等,同样,第一复数凸起结构1301的高度h1和第二复数凸起结构1302的高度h2不相等。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种导光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导光板200包括主体210和复数导光单元220,主体210包括入光面211、出光面 212及底面213,出光面212和底面213相对设置;导光单元220包括顶部2201、底部2202、两斜边2203及主体2204,同样的,顶部2201、底部2202与两斜边 2203围设成本部2204,本部2204上设有复数第一导光面140和复数第二导光面150,第一导光面140和第二导光面150相邻设置。导光单元220设于出光面 212上且其间隔设置,相邻导光单元220之间无结构设置。其中,一斜边22031 为波浪线设置,另一斜边22032为直线设置;相邻导光单元220的相邻两条斜边2203的形状相同,从而相邻导光单元220相邻的两条斜边2203之间存在互补情形,调节导光单元220的斜边2203形状从而调节导光板220的亮度和光线均匀度。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导光板300的结构示意图。导光板300包括主体310和复数导光单元320,其中主体310包括入光面311、出光面312和底面313,光源位于入光面311侧。复数导光单元320为凹陷设置,且其呈现梯形,其包括顶部3201、底部3202、两斜边3203及本部3204,顶部 3201指向入光面311,顶部3201的宽度小于底部宽度3202,导光单元320间隔排列且其位于出光面312侧,其他方式中,也可位于底面313上。相邻导光单元320之间无结构设置,本部3204设有倾斜设置的复数第一导光面140及复数第二导光面150。导光板300还包括反射层330,其位于底面313侧,反射层330 包括复数柱面镜3301,复数柱面镜3301连续排列,其为整根柱面镜设置,其截面为弧形,可防止光线的全反射,调整不同的复数导光单元320的间距P1、宽度W以及深度H,可使导光板300产生不同的效果。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导光板400的结构示意图。导光板400包括主体410和复数导光单元420,其中主体410包括入光面411、出光面412和底面413,光源为点光源,其位于入光面411侧。复数导光单元 420为凸起设置,且其呈现梯形,导光单元120包括顶部4201、底部4202、两斜边4203及本部4204,顶部4201指向入光面411,导光单元420间隔排列且其位于出光面412侧。在入光面411处,复数导光单元420沿点光源光线呈弧形排布,光线越强,导光单元420的顶部4201到入光面411的距离越大;光线越弱,导光单元420的顶部4201到入光面411的距离越小,从而可以使光线更加均匀从出光面412射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主体,其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底面,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底面相对设置;
复数导光单元,其呈分布于所述出光面和/或所述底面,所述导光单元包括顶部、底部、两斜边和本部,所述顶部、底部、两斜边围设形成所述本部,所述顶部从所述入光面处指向所述底部设置,所述顶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底部的宽度;
其中,所述本部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复数导光面,所述导光面从一所述斜边延伸至另一所述斜边,所述导光面包括倾斜角为β的第一导光面和倾斜角为α的第二导光面;其中,1°≤α<β≤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平行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复数导光单元顶部到入光面的距离相等,和/或,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导光单元为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设置,各所述导光单元底部的长度相等,在所述底部,各所述导光单元等距和/或不等距间隔排布,所述相邻导光单元之间为无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导光单元的斜边形状为直线、弧线、波浪线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光单元的两斜边的形状相同设置或不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第一导光面与所述底部指向所述顶部的方向的夹角β大于10度且小于等于3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第二导光面与所述顶部指向所述底部的方向的夹角α大于等于1度且小于等于1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设置的聚光层,所述聚光层位于所述出光面的相对侧,其中,所述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为连续排列设置和/或间隔排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高度相等,和/或,不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宽度相等,和/或,不相等。
CN201920488994.4U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导光板 Active CN209911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8994.4U CN209911592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导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8994.4U CN209911592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导光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1592U true CN209911592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8994.4U Active CN209911592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导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1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9459B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226640C (zh) 面光源装置、漫射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93282B (zh) 背光模组及其棱镜片
JP2013065521A (ja) 配光制御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00430794C (zh) 导光板、使用导光板的表面发光装置和导光板制造方法
CN104049296A (zh) 导光板及光源模组
JP6380739B2 (ja) 面光源装置
US8979292B2 (en) Display, television set, and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set
JP2011233416A (ja) コリメート光源及び面光源装置
JPWO2008032775A1 (ja) 面光源素子、これに用いる光制御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10739508B2 (en) Light guide plate with toothed light incident surface
CN201487825U (zh) 一种导光膜及背光模组
CN102537762A (zh) 一体化微光学背光模组
CN209911592U (zh) 一种导光板
CN1756970A (zh) 光偏转元件及光源装置
CN105116598B (zh) 一种背光模组、棱镜片以及电视机
CN104820258B (zh) 一种具有光扩散功能的一体式导光板
JPH06123885A (ja) 面光源装置
CN209911591U (zh) 一种导光板
CN111812767B (zh) 一种导光板
CN104090327A (zh) 入光侧具锥体结构的导光板
CN102434826B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CN209911590U (zh) 一种导光板
JP2010067565A (ja) 採光用プリズムシート及び採光装置
CN211083964U (zh) 一种透镜、盖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