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7439U -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7439U
CN209907439U CN201920197854.1U CN201920197854U CN209907439U CN 209907439 U CN209907439 U CN 209907439U CN 201920197854 U CN201920197854 U CN 201920197854U CN 209907439 U CN209907439 U CN 209907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lid
hole
vertical wall
screw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78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欣
肖燃
马宏
温尚涛
祝栋年
刘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978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7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7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74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由井盖、井圈、密封垫、顶升机构、助力开启系统、智能锁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在传统井盖系统上加装了智能锁具系统,实现了防盗功能。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助力开启系统,减少了打开井盖所需要的人力,方便开启;另外助力开启系统设计为2套,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纯机械的无源顶升机构,可用于紧急状态下开启井盖,特别是用于断电和助力开启系统损坏的情况下,实现应急逃生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二次开启功能,可以在气弹簧行程全部释放以后,进一步打开井盖,增加井盖开启角度并减少开启冲击力。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开启方式,方便灵活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具有应急逃生功能的智能井盖,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背景技术
普通的井盖在使用时很容易被开启,不需要认证,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开启常见的井盖,也经常出现井盖丢失,井口内的线缆等物质丢失,甚至有人落入无盖井口的事故。CN2321819Y公开了“两点锁紧式污水防盗井盖”,通过旋转井盖表面中心小孔内的齿轮可使齿杆伸缩,当齿杆伸缩时,齿杆可伸入井座的台沿下边锁住井盖,使井盖不能随意从井座上取出。这种井盖存在以下缺点:1.井盖开启缺少助力设备,操作人员较为费力;2.这种纯机械的防盗结构很容易被破解,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防盗的作用;3.上述“两点锁紧式污水防盗井盖”从内部开启时费时费力,缺少良好的应急逃生的功能。
总之,现有技术产品不能很好的解决井盖安全性和应急逃生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逃生井盖,具备电子防盗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应急逃生和助力开启。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由井盖、井圈、密封垫、顶升机构、助力开启系统、智能锁系统组成;
井盖的结构包括:铰链端A、加强筋、顶升接触区、读卡器安装区、凸沿、刷卡口、气弹簧套筒、螺钉孔A、气弹簧过孔、导板、导槽、安装工艺孔、锁片安装区、销钉孔A、螺钉孔B、提拉孔、中空封堵,其中井盖设置为多半圆形且一边为直边另一边为圆弧边,直边位于井盖后部,圆弧边位于井盖前部,铰链端A位于井盖的直边外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提拉孔设置在井盖上表面且位于井盖前方,共设置有2个提拉孔且2个提拉孔左右对称布置,井盖下表面设置有加强筋,井盖下表面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凸沿,顶升接触区位于井盖下表面的左后部位且设置为无筋平面,读卡器安装区位于井盖下表面后部正中间,刷卡口设置在凸沿上并位于直边的正中间,气弹簧套筒位于井盖下表面的前部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气弹簧套筒上设置有螺钉孔A,横向布置的加强筋上设计有成组的气弹簧过孔,每组气弹簧过孔位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气弹簧过孔设计为2组且左右对称布置,井盖下表面后部设置有纵向的导板且2块导板为一组,共设置有2组导板且2组导板左右对称布置,每块导板的中间都设置有纵向的导槽,导槽与井盖平行,安装工艺孔设置在纵向布置的加强筋上并位于井盖后部,安装工艺孔设置有2个且左右对称布置,锁片安装区位于井盖下表面的前部且设置为凸台结构,销钉孔A位于锁片安装区,销钉孔A设计有2个且左右对称布置,螺钉孔B位于锁片安装区的中间,中空封堵设置在井盖下表面且位于提拉孔的正下方;
井圈的结构包括:圆形立壁、安装圈、安装孔、安装槽、肋板、直线立壁、井圈盖板、支撑圈、密封槽、刷卡标识、防掉落槽、铰链端B、铰链端C、锁具安装条、螺钉孔C、顶升机构装配槽,其中,圆形立壁设置为无底桶形,圆形立壁外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圈,圆形立壁的外侧和安装圈之间设置有肋板,安装圈上设置有安装孔和安装槽,直线立壁设置在圆形立壁内部,直线立壁的左右两端均与圆形立壁连接,直线立壁上表面与圆形立壁上表面平齐,直线立壁将圆形立壁分割成大半圆弧和小半圆弧两部分,直线立壁和小半圆弧之间设置有井圈盖板,井圈盖板与圆形立壁上表面平齐,井圈盖板设计为小半圆形且井圈盖板与井盖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刷卡标识设置在井圈盖板上表面的中间且位于靠近直线立壁的一侧,铰链端B位于直线立壁外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铰链端B正上方的井圈盖板设有缺口,铰链端B正前方的直线立壁设有缺口,铰链端B和井盖上的铰链端A通过螺栓连接并形成铰链结构,直线立壁的内侧和圆形立壁大半圆弧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圈,支撑圈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垫,防掉落槽设置为“U”形且位于直线立壁内侧的正中间,防掉落槽正上方的支撑圈和密封槽均设置有缺口,防掉落槽正上方的密封垫设置有缺口,铰链端C位于直线立壁内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锁具安装条设置为长条形且位于圆形立壁内侧的前部,锁具安装条与支撑圈连接在一起且锁具安装条的上下表面与支撑圈的上下表面均平齐,锁具安装条上设置有螺钉孔C,顶升机构装配槽设置在圆形立壁上且低于支撑圈,顶升机构装配槽位于圆形立壁的左后方且贯通圆形立壁;
顶升机构包括:螺旋千斤顶、底板、“L”形连接板A、加强板、折叠摇把、滚轮、滚轮支架、通槽、紧定螺钉、螺栓A、螺栓B,其中,螺旋千斤顶竖直设置,螺旋千斤顶的顶部焊接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上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可以自由转动,滚轮位于顶升接触区的正下方,滚轮的方向朝向井盖开启方向,螺旋千斤顶的输入轴与折叠摇把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螺旋千斤顶底部焊接有底板,底板与“L”形连接板A的一端通过螺栓A连接在一起且位于“L”形连接板A的内部,“L”形连接板A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平的通槽,“L”形连接板A的通槽和井圈的顶升机构装配槽对位设置,螺栓B穿过通槽和顶升机构装配槽将“L”形连接板和井圈固定连接,折叠摇把朝向井圈中心,“L”形连接板A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板;
助力开启系统包括:气弹簧、螺钉A、连杆、螺栓C、双螺母、轴套、螺栓D、装配孔A、装配孔B、槽型孔、圆柱孔,其中气弹簧的前端设置有装配孔A,气弹簧的后端设置有装配孔B,气弹簧与井盖平行设置且位于气弹簧过孔内,气弹簧的前端插入气弹簧套筒内,螺钉A依次穿过螺钉孔A和装配孔A将气弹簧与气弹簧套筒固定连接,连杆设置为“L”形,连杆后端设置有槽型孔,槽型孔与铰链端C通过螺栓C连接形成铰链结构,连杆前端设置有圆柱孔,圆柱孔与装配孔B通过螺栓D连接形成铰链结构,螺栓D位于导槽内且螺栓D与导槽接触位置设置有轴套,轴套嵌套在螺栓D上且每个螺栓D上嵌套有2个轴套,轴套设置为凸字形,螺栓D的末端旋合有双螺母,助力开启系统有2套且对称分布在井盖的左右两侧;
智能锁系统包括:锁片、垫板、沉头螺钉B、沉孔、“L”形连接板B、锁具、感应器、螺钉C、读卡器、“L”形连接板C、销钉、螺钉过孔、销钉过孔、控制系统、解锁按钮,其中锁片背面设计有2个销钉,锁片通过其背后的销钉与锁片安装区的销钉孔A定位,锁片正面设置有沉孔,感应器设置在锁片正面的侧部,锁片与锁片安装区之间设置有垫板,垫板上设计有销钉过孔和螺钉过孔,沉头螺钉B经由锁片上的沉孔和井盖上的螺钉孔B将锁片固定安装在锁片安装区,“L”形连接板B的一端通过螺钉C安装在锁具安装条上,“L”形连接板B的另一端连接有锁具,锁具与锁片对位设置,“L”形连接板C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井盖上的读卡器安装区,“L”形连接板C的另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读卡器,读卡器正对刷卡口,控制系统为工业PLC,控制系统设置在井内的井壁上,解锁按钮设置在井内的井壁上。
上述一种智能逃生井盖,所述凸沿的高度为40毫米。
上述一种智能逃生井盖,所述螺旋千斤顶的最大顶升重量为3.2吨。
上述一种智能逃生井盖,所述圆形立壁的内径为1000毫米。
上述一种智能逃生井盖,所述螺栓B的公称直径为10毫米。
上述一种智能逃生井盖,所述螺钉A为不锈钢螺钉。
上述一种智能逃生井盖,所用部件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均通过公知的途径获得。所述部件的连接方法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井盖系统上加装了智能锁具系统,实现了防盗功能。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助力开启系统,减少了打开井盖所需要的人力,方便开启;另外助力开启系统设计为2套,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纯机械的无源顶升机构,可用于紧急状态下开启井盖,特别是用于断电和助力开启系统损坏的情况下,实现应急逃生功能。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二次开启功能,可以在气弹簧行程全部释放以后,进一步打开井盖,增加井盖开启角度并减少开启冲击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闭合状态仰角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井盖上表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井盖下表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井圈主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井圈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井圈结构仰角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顶升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气弹簧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连杆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助力开启系统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轴套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轴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锁片正面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锁片背面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垫板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锁片安装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的锁具安装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在井上安装的示意图。
图中,1.井盖,2.井圈,3.密封垫,4.顶升机构,5.助力开启系统,101.提拉孔,102.铰链端A,103.读卡器安装区,104.刷卡口,105.安装工艺孔,106.导槽,107.导板,108.气弹簧过孔,109.中空封堵,110.气弹簧套筒,111.螺钉孔A,112.凸沿,113.销钉孔A,114.螺钉孔B,115.锁片安装区,116.加强筋,117.顶升接触区,201.圆形立壁,202.安装圈,203.安装孔,204.安装槽,205.肋板,206.支撑圈,207.密封槽,208.铰链端C,209.铰链端B,210.防掉落槽,211.刷卡标识,212.井圈盖板,213.直线立壁,214.锁具安装条,215.螺钉孔C,216.顶升机构装配槽,401.通槽,402.“L”形连接板A,403.加强板,404.螺旋千斤顶,405.螺栓A,406.底板,407.折叠摇把,408.紧定螺钉,409.滚轮支架,410.滚轮,411.螺栓B,501.气弹簧,502.装配孔B,503.装配孔A,504.连杆,505.槽型孔,506.圆柱孔,507.螺钉A,508.螺栓D,509.螺栓C,510.轴套,511.双螺母,601.锁具,602.“L”形连接板B,603.螺钉C,604.读卡器,605.“L”形连接板C,606.锁片,607.沉孔,608.感应器,609.销钉,610.垫板,611.螺钉过孔,612.销钉过孔,613.沉头螺钉B,614.井壁,615.控制系统,616.解锁按钮,617.井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表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由井盖1、井圈2、密封垫3、顶升机构4、助力开启系统5、智能锁系统组成;铰链端B209和井盖1上的铰链端A102通过螺栓连接并形成铰链结构,井盖1可以围绕该铰链结构旋转,密封槽207内设置有密封垫3,密封垫3起密封作用同时可以缓冲井盖1下落时的撞击力,防掉落槽210正上方的密封垫3设置有缺口,滚轮410位于顶升接触区117的正下方,滚轮410的方向朝向井盖1的开启方向,方便顶升过程中滚动顺畅,“L”形连接板A402的通槽401和井圈2的顶升机构装配槽216对位设置,螺栓B411穿过通槽401和顶升机构装配槽216将“L”形连接板和井圈2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对顶升机构4的连接,折叠摇把407朝向井圈2的中心,方便人员操作。
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表明,井盖1的结构包括:铰链端A102、加强筋116、顶升接触区117、读卡器安装区103、凸沿112、刷卡口104、气弹簧套筒110、螺钉孔A111、气弹簧过孔108、导板107、导槽106、安装工艺孔105、锁片安装区115、销钉孔A113、螺钉孔B114、提拉孔101、中空封堵109,其中井盖1设置为多半圆形且一边为直边另一边为圆弧边,直边位于井盖1后部,井盖1上设置直边有利于在井盖1和井圈2之间设置多个铰链结构进而增加井盖1开闭的稳定性,圆弧边位于井盖1前部,铰链端A102位于井盖1的直边外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铰链端A102用于和井圈2配合形成铰链结构,提拉孔101设置在井盖1的上表面且位于井盖1前方,共设置有2个提拉孔101且2个提拉孔101左右对称布置,提拉孔101用于从外部开启井盖1,井盖1下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16,加强筋116用于增加井盖1的承载力,井盖1下表面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凸沿112,凸沿112用于支持井盖1并挤压密封垫3,顶升接触区117位于井盖1下表面的左后部位且设置为无筋平面,顶升接触区117为滚轮410提供通畅的移动空间,读卡器安装区103位于井盖1下表面后部正中间,读卡器安装区103用于安装读卡器604,刷卡口104设置在凸沿112上并位于直边的正中间,刷卡口104用于刷卡,气弹簧套筒110位于井盖1下表面的前部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气弹簧套筒110上设置有螺钉孔A111,横向布置的加强筋116上设计有成组的气弹簧过孔108,每组气弹簧过孔108位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气弹簧过孔108设计为2组且左右对称布置,气弹簧过孔108用于放置气弹簧501,井盖1下表面后部设置有纵向的导板107且2块导板107为一组,共设置有2组导板107且2组导板107左右对称布置,每块导板107的中间都设置有纵向的导槽106,导槽106与井盖1平行,1组导槽106用于引导1条螺栓D508的滑动轨迹,安装工艺孔105设置在纵向布置的加强筋116上并位于井盖1后部,安装工艺孔105设置有2个且左右对称布置,安装工艺孔105用于组装螺栓D508,锁片安装区115位于井盖1下表面的前部且设置为凸台结构,销钉孔A113位于锁片安装区115,销钉孔A113设计有2个且左右对称布置,螺钉孔B114位于锁片安装区115的中间,中空封堵109设置在井盖1下表面且位于提拉孔101的正下方,中空封堵109用于封堵提拉孔101;
图6、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表明,井圈2的结构包括:圆形立壁201、安装圈202、安装孔203、安装槽204、肋板205、直线立壁213、井圈盖板212、支撑圈206、密封槽207、刷卡标识211、防掉落槽210、铰链端B209、铰链端C208、锁具安装条214、螺钉孔C215、顶升机构装配槽216,其中,圆形立壁201设置为无底桶形,圆形立壁201外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圈202,安装圈202用于安装井圈2,圆形立壁201的外侧和安装圈202之间设置有肋板205,肋板205用于加强井圈2的强度,安装圈202上设置有安装孔203和安装槽204,直线立壁213设置在圆形立壁201内部,直线立壁213的左右两端均与圆形立壁201连接,直线立壁213上表面与圆形立壁201上表面平齐,直线立壁213用于支撑铰链端B209和铰链端C208,直线立壁213将圆形立壁201分割成大半圆弧和小半圆弧两部分,直线立壁213和小半圆弧之间设置有井圈盖板212,井圈盖板212与圆形立壁201上表面平齐,井圈盖板212设计为小半圆形且井圈盖板212与井盖1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井圈盖板212对圆形立壁201的小半圆弧部分进行密封遮盖,刷卡标识211设置在井圈盖板212上表面的中间且位于靠近直线立壁213的一侧,刷卡标识211用于提示刷卡操作的位置,铰链端B209位于直线立壁213外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铰链端B209正上方的井圈盖板212设有缺口,铰链端B209正前方的直线立壁213设有缺口,铰链端B209用于和井盖1配合形成铰链结构,直线立壁213的内侧和圆形立壁201大半圆弧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圈206,支撑圈206用于支撑井盖1闭合后的压力,支撑圈206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207,密封槽207用于安装密封垫3,防掉落槽210设置为“U”形且位于直线立壁213内侧的正中间,防掉落槽210用于防止操作不慎将卡片掉落井内,防掉落槽210正上方的支撑圈206和密封槽207均设置有缺口,以方便卡片通过,铰链端C208位于直线立壁213内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铰链端C208用于和连杆504配合形成铰链结构,锁具安装条214设置为长条形且位于圆形立壁201内侧的前部,锁具安装条214与支撑圈206连接在一起且锁具安装条214的上下表面与支撑圈206的上下表面均平齐,锁具安装条214上设置有螺钉孔C215,锁具安装条214用于安装锁具601,顶升机构装配槽216设置在圆形立壁201上且低于支撑圈206,顶升机构装配槽216位于圆形立壁201的左后方且贯通圆形立壁201,顶升机构装配槽216用于连接顶升机构4;
图9所示实施例表明,顶升机构4包括:螺旋千斤顶404、底板406、“L”形连接板A402、加强板403、折叠摇把407、滚轮410、滚轮支架409、通槽401、紧定螺钉408、螺栓A405、螺栓B411,其中,螺旋千斤顶404竖直设置,螺旋千斤顶404的顶部焊接有滚轮支架409、滚轮支架409上设置有滚轮410且滚轮410可以自由转动,螺旋千斤顶404用于顶起滚轮410进而顶起井盖1,螺旋千斤顶404的输入轴与折叠摇把407通过紧定螺钉408固定连接,折叠摇把407可以将转矩输入到螺旋千斤顶404进而带动螺旋千斤顶404升起,螺旋千斤顶404底部焊接有底板406,底板406与“L”形连接板A402的一端通过螺栓A405连接在一起且位于“L”形连接板A402的内部,螺栓连接结构方便拆装和维护,“L”形连接板A402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平的通槽401,通槽401用于将顶升机构4连接至井圈2,“L”形连接板A402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板403;
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实施例表明,助力开启系统5包括:气弹簧501、螺钉A507、连杆504、螺栓C509、双螺母511、轴套510、螺栓D508、装配孔A503、装配孔B502、槽型孔505、圆柱孔506,其中气弹簧501的前端设置有装配孔A503,气弹簧501的后端设置有装配孔B502,气弹簧501与井盖1平行设置且位于气弹簧过孔108内,气弹簧501的前端插入气弹簧套筒110内,螺钉A507依次穿过螺钉孔A111和装配孔A503将气弹簧501与气弹簧套筒110固定连接,实现了将气弹簧501前端与井盖1固定连接,连杆504设置为“L”形,连杆504后端设置有槽型孔505,槽型孔505与铰链端C208通过螺栓C509连接形成铰链结构,槽型孔505嵌套在螺栓C509上,连杆504可以在槽型孔505的范围内滑动和转动,在连杆504前端设置有圆柱孔506,圆柱孔506与装配孔B502通过螺栓D508连接形成铰链结构,螺栓D508位于导槽106内且螺栓D508与导槽106接触位置设置有轴套510,轴套510嵌套在螺栓D508上且每个螺栓D508上嵌套有2个轴套510,轴套510设置为凸字形,螺栓D508的末端旋合有双螺母511,双螺母511起到防松效果;螺栓D508只能在导槽106限定的范围内滑动,进而限定了气弹簧501后端和连杆504前端的活动轨迹,助力开启系统5有2套,对称分布在井盖1的左右两侧,左右对称布置的助力开启系统5用于保持井盖1助力系统的左右平衡和提高安全系数;
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和图20所示实施例表明,智能锁系统包括:锁片606、垫板610、沉头螺钉B613、沉孔607、“L”形连接板B602、锁具601、感应器608、螺钉C603、读卡器604、“L”形连接板C605、销钉609、螺钉过孔611、销钉过孔612、控制系统615、解锁按钮616,其中锁片606背面设计有2个销钉609,锁片606通过其背后的销钉609与锁片安装区115的销钉孔A113定位,锁片606正面设置有沉孔607,锁片606与锁片安装区115之间设置有垫板610,垫板610上设计有销钉过孔612和螺钉过孔611,垫板610用于调整锁片606和锁具601的距离并吸收冲击力,沉头螺钉B613经由锁片606上的沉孔607和井盖1上的螺钉孔B114将锁片606固定安装在锁片安装区115,沉头螺钉B613完全没入沉孔607,“L”形连接板B602的一端通过螺钉C603安装在锁具安装条214上,“L”形连接板B602的另一端连接有锁具601,锁具601与锁片606对位设置且用于相互吸合,感应器608设置在锁片606正面的侧部,感应器608与锁具601配合用于感知智能锁系统的锁定状态,“L”形连接板C605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井盖1上的读卡器安装区103,“L”形连接板C605的另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读卡器604,读卡器604正对刷卡口104,读卡器604用于接收卡片信息,控制系统615为工业PLC,控制系统615设置在井内的井壁614上,解锁按钮616设置在井内的井壁614上,解锁按钮616用于锁具601的解锁。
实施例1
按照上述图1~图19所示,制得一种智能逃生井盖1,其中凸沿112的高度为40毫米,螺旋千斤顶404的最大顶升重量为3.2吨,圆形立壁201的内径为1000毫米,螺栓B411的公称直径为10毫米,螺钉A507为不锈钢螺钉。
下面以将以井盖防盗和开闭为例;首先将本智能逃生井盖通过安装圈202安装在井口617上,然后闭合井盖1并锁定。
第一,防盗功能
操作人员对照刷卡标识211的指示,将卡片插入井盖1和井圈2的缝隙内,读卡器604识别卡内信息并将其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锁具601解锁,完成正常解锁。如果不经过解锁,锁具601保持强力吸合状态,将井盖1锁定,实现防盗。当外界力量未经解锁直接暴力开启井盖1,锁具601和感应器608异常分离,直接向控制系统报警。井内人员也可以直接按下解锁按钮616完成锁具601正常解锁。
第二,助力开启
正常解锁后,操作人员从外部用钩子一类的工具,勾住井盖1上的提拉孔101向上提拉井盖1,气弹簧501释放弹力,借助螺栓D508、连杆504和导槽106的引导,从铰链端C208处获得支持力,辅助井盖1开启,使得开启过程更加省力。操作人员也可以从井内直接向上推动井盖1的前部,借助助力开启系统5的辅助打开井盖1。
第三,应急逃生。
应急逃生功能用于井内人员紧急情况下从井内逃生,逃生人员直接在井内顺时针旋转折叠摇把407,折叠摇把407将扭矩传递至螺旋千斤顶404使滚轮410向上顶升,滚轮410顶动井盖1上的顶升接触区117,进而顶动井盖1开启,实现逃生。
第四,二次开启
当气弹簧501行程全部释放,井盖1开启一定角度,人工可以继续开启井盖1,此时连杆504的槽型孔505和螺栓C509的发生相对滑动,可以进一步释放开启距离,进而进一步增加井盖1的开启角度,也可避免气弹簧501直接大角度顶开井盖1带来的较大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智能逃生井盖,由井盖、井圈、密封垫、顶升机构、助力开启系统、智能锁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井盖的结构包括:铰链端A、加强筋、顶升接触区、读卡器安装区、凸沿、刷卡口、气弹簧套筒、螺钉孔A、气弹簧过孔、导板、导槽、安装工艺孔、锁片安装区、销钉孔A、螺钉孔B、提拉孔、中空封堵,其中井盖设置为多半圆形且一边为直边另一边为圆弧边,直边位于井盖后部,圆弧边位于井盖前部,铰链端A位于井盖的直边外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提拉孔设置在井盖上表面且位于井盖前方,共设置有2个提拉孔且2个提拉孔左右对称布置,井盖下表面设置有加强筋,井盖下表面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凸沿,顶升接触区位于井盖下表面的左后部位且设置为无筋平面,读卡器安装区位于井盖下表面后部正中间,刷卡口设置在凸沿上并位于直边的正中间,气弹簧套筒位于井盖下表面的前部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气弹簧套筒上设置有螺钉孔A,横向布置的加强筋上设计有成组的气弹簧过孔,每组气弹簧过孔位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气弹簧过孔设计为2组且左右对称布置,井盖下表面后部设置有纵向的导板且2块导板为一组,共设置有2组导板且2组导板左右对称布置,每块导板的中间都设置有纵向的导槽,导槽与井盖平行,安装工艺孔设置在纵向布置的加强筋上并位于井盖后部,安装工艺孔设置有2个且左右对称布置,锁片安装区位于井盖下表面的前部且设置为凸台结构,销钉孔A位于锁片安装区,销钉孔A设计有2个且左右对称布置,螺钉孔B位于锁片安装区的中间,中空封堵设置在井盖下表面且位于提拉孔的正下方;井圈的结构包括:圆形立壁、安装圈、安装孔、安装槽、肋板、直线立壁、井圈盖板、支撑圈、密封槽、刷卡标识、防掉落槽、铰链端B、铰链端C、锁具安装条、螺钉孔C、顶升机构装配槽,其中,圆形立壁设置为无底桶形,圆形立壁外侧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圈,圆形立壁的外侧和安装圈之间设置有肋板,安装圈上设置有安装孔和安装槽,直线立壁设置在圆形立壁内部,直线立壁的左右两端均与圆形立壁连接,直线立壁上表面与圆形立壁上表面平齐,直线立壁将圆形立壁分割成大半圆弧和小半圆弧两部分,直线立壁和小半圆弧之间设置有井圈盖板,井圈盖板与圆形立壁上表面平齐,井圈盖板设计为小半圆形且井圈盖板与井盖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刷卡标识设置在井圈盖板上表面的中间且位于靠近直线立壁的一侧,铰链端B位于直线立壁外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铰链端B正上方的井圈盖板设有缺口,铰链端B正前方的直线立壁设有缺口,铰链端B和井盖上的铰链端A通过螺栓连接并形成铰链结构,直线立壁的内侧和圆形立壁大半圆弧的内侧均设置有支撑圈,支撑圈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垫,防掉落槽设置为“U”形且位于直线立壁内侧的正中间,防掉落槽正上方的支撑圈和密封槽均设置有缺口,防掉落槽正上方的密封垫设置有缺口,铰链端C位于直线立壁内侧且左右对称设置有2个,锁具安装条设置为长条形且位于圆形立壁内侧的前部,锁具安装条与支撑圈连接在一起且锁具安装条的上下表面与支撑圈的上下表面均平齐,锁具安装条上设置有螺钉孔C,顶升机构装配槽设置在圆形立壁上且低于支撑圈,顶升机构装配槽位于圆形立壁的左后方且贯通圆形立壁;顶升机构包括:螺旋千斤顶、底板、“L”形连接板A、加强板、折叠摇把、滚轮、滚轮支架、通槽、紧定螺钉、螺栓A、螺栓B,其中,螺旋千斤顶竖直设置,螺旋千斤顶的顶部焊接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上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可以自由转动,滚轮位于顶升接触区的正下方,滚轮的方向朝向井盖开启方向,螺旋千斤顶的输入轴与折叠摇把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螺旋千斤顶底部焊接有底板,底板与“L”形连接板A的一端通过螺栓A连接在一起且位于“L”形连接板A的内部,“L”形连接板A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平的通槽,“L”形连接板A的通槽和井圈的顶升机构装配槽对位设置,螺栓B穿过通槽和顶升机构装配槽将“L”形连接板和井圈固定连接,折叠摇把朝向井圈中心,“L”形连接板A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板;助力开启系统包括:气弹簧、螺钉A、连杆、螺栓C、双螺母、轴套、螺栓D、装配孔A、装配孔B、槽型孔、圆柱孔,其中气弹簧的前端设置有装配孔A,气弹簧的后端设置有装配孔B,气弹簧与井盖平行设置且位于气弹簧过孔内,气弹簧的前端插入气弹簧套筒内,螺钉A依次穿过螺钉孔A和装配孔A将气弹簧与气弹簧套筒固定连接,连杆设置为“L”形,连杆后端设置有槽型孔,槽型孔与铰链端C通过螺栓C连接形成铰链结构,连杆前端设置有圆柱孔,圆柱孔与装配孔B通过螺栓D连接形成铰链结构,螺栓D位于导槽内且螺栓D与导槽接触位置设置有轴套,轴套嵌套在螺栓D上且每个螺栓D上嵌套有2个轴套,轴套设置为凸字形,螺栓D的末端旋合有双螺母,助力开启系统有2套且对称分布在井盖的左右两侧;智能锁系统包括:锁片、垫板、沉头螺钉B、沉孔、“L”形连接板B、锁具、感应器、螺钉C、读卡器、“L”形连接板C、销钉、螺钉过孔、销钉过孔、控制系统、解锁按钮,其中锁片背面设计有2个销钉,锁片通过其背后的销钉与锁片安装区的销钉孔A定位,锁片正面设置有沉孔,感应器设置在锁片正面的侧部,锁片与锁片安装区之间设置有垫板,垫板上设计有销钉过孔和螺钉过孔,沉头螺钉B经由锁片上的沉孔和井盖上的螺钉孔B将锁片固定安装在锁片安装区,“L”形连接板B的一端通过螺钉C安装在锁具安装条上,“L”形连接板B的另一端连接有锁具,锁具与锁片对位设置,“L”形连接板C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井盖上的读卡器安装区,“L”形连接板C的另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读卡器,读卡器正对刷卡口,控制系统为工业PLC,控制系统设置在井内的井壁上,解锁按钮设置在井内的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的高度为4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千斤顶的最大顶升重量为3.2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立壁的内径为100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B的公称直径为1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逃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A为不锈钢螺钉。
CN201920197854.1U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07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7854.1U CN209907439U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7854.1U CN209907439U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7439U true CN209907439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0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7854.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07439U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7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9607A (zh) * 2019-02-14 2019-04-16 赵欣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9607A (zh) * 2019-02-14 2019-04-16 赵欣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CN109629607B (zh) * 2019-02-14 2024-03-12 赵欣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9607B (zh)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CN209907439U (zh) 一种智能逃生井盖
CN110051148B (zh) 一种防变形多功能智能综合枪弹柜
CN111706187A (zh) 一种用于危险固废转运容器的手动锁结构及解锁方法
CN108952799A (zh) 隧道施工用救生舱
CN114086603B (zh) 一种具有危险报警功能的智能电子井盖
CN209911974U (zh) 安全防盗计算机机箱
CN108824611B (zh) 一种市政用防盗井盖
CN209585894U (zh) 一种井盖锁
CN207774567U (zh) 一种简易升降机手动厅门安全开锁装置
CN203161073U (zh) 一种应急逃生伸缩梯
CN214616628U (zh) 一种气动同向开启式巷道风门
CN210176410U (zh) 气动棘爪齿条限位机械锁及运输车
CN214783467U (zh) 一种高效拦截潜埋式升降路桩
CN208138249U (zh) 一种用于液压缸的机械锁定装置
CN210797647U (zh) 一种推拉式智能锁井盖
CN212154091U (zh) 高空可移动式圆盘脚手架
CN209538369U (zh) 钩锁式自锁封头盖储罐与采用钩锁式自锁封头盖储罐的吸污车
CN103643697A (zh) 双层带滑动轨道防护井盖
CN219528981U (zh) 一种采油平台井盖转移装置
CN204238653U (zh) 用于警用穿戴设备的组合锁及其锁芯转动件
CN205661875U (zh) 安全型自调节内压储油罐
CN206031030U (zh) 车载方舱手动顶盖
CN206142718U (zh) 无极绳绞车的防绳弹装置
CN220791056U (zh) 井下避难硐室用防爆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