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7109U -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7109U
CN209897109U CN201920242633.1U CN201920242633U CN209897109U CN 209897109 U CN209897109 U CN 209897109U CN 201920242633 U CN201920242633 U CN 201920242633U CN 209897109 U CN209897109 U CN 209897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lamping
guide groove
groove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26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he 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he 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he 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he 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26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7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7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7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夹持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包括:外壳;驱动件,包括收容于外壳内的驱动部和显露在外壳外的承托部;第一夹持件,包括收容于外壳内的第一致动部和显露在外壳外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件,包括收容于外壳内的第二致动部和显露在外壳外的第二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外壳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当手机从上往下放置于承托部上使得驱动件向下运动时,驱动部驱动第一制动部和第二制动部在水平方向相向运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紧手机,进而将手机保持在了最佳充电位置,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手机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由于不需要采用充电线连接充电器和手机,用户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只需要将手机放置于无线充电器上,即可对手机进行充电,因而成为手机充电技术中的一个发展趋势。
无线充电存在一个最佳充电位置,在最佳充电位置时,无线充电器对手机的充电效率最好。因此,需要将手机保持在无线充电的最佳位置。
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器通常需要人工将手机调整设置在无线充电器的最佳位置,使得无线充电的操作较为麻烦,大大降低了无线充电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将手即调整设置在无线充电器的最佳位置的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收容腔;
驱动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驱动部和显露在所述收容腔外的承托部,所述驱动件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第一夹持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致动部和显露在所述收容腔外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可相对所述外壳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二夹持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致动部和显露在所述收容腔外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所述外壳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当手机从上往下放置于所述承托部上使得所述驱动件向下运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制动部和所述第二制动部在水平方向相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紧所述手机。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第一拉动槽和第二拉动槽,所述第一拉动槽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拉动槽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拉动槽位于所述第二拉动槽的下方;
所述第一致动部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拉动槽相适配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二致动部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二拉动槽相适配的第二凸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部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致动部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两个第二导向槽;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一导向柱,以及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致动部上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下方的第三导向槽,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所述第二致动部上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上方的第四导向槽,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四导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
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和所述第三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三导向柱,以及和所述第四导向槽相适配的第四导向柱。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和驱动部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和外壳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自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周凸设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和自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周凸设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致动部和所述第二致动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多个散热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的右下方开设有电源输入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只需要将待充电的手机放置在驱动件的承托部上,因手机的重力自动带动驱动件竖直向下运动,驱动部驱动第一制动部和第二制动部在水平方向相向运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紧手机,进而将手机保持在了最佳充电位置,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图;
图3是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驱动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1979196040000031
Figure BDA000197919604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该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主要包括外壳1、连接件2、驱动件3、第一夹持件4、第二夹持件5、电路板组件7和弹性件6。
如图1和图3所示,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本体111和第一侧壁112。第一本体111大体上呈平板状,第一本体11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贯穿第一本体111的相对两侧的多个散热槽1110,第一本体111的外侧凹设有固定槽1111。第一本体111 的内侧凸设有第一导向柱1112、第二导向柱1113、第三导向柱1114和第四导向柱1115。第一导向柱1112和外径和第二导向柱1113的外径相等,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导向柱1112和第二导向柱1113处于同一高度,第一导向柱1112位于第一本体111的左侧,第二导向柱1113位于第一本体111的右侧。
第三导向柱1114的外径小于第四导向柱1115的外径,第三导向柱 1114位于第一导向柱1112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导向柱1112的右侧,第三导向柱1114的外径小于第一导向柱1112的外径。第四导向柱1115位于第二导向柱1113的上方且位于第二导向柱1113的左侧,第四导向柱 1115位于第三导向柱1114的右侧。
第一侧壁112自第一本体111的外周凸设而成,第一侧壁11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1121和第二缺口1122,第一侧壁112的下方开设有通槽1123,第一侧壁112的右下方开设有电源输入接口1124。
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本体121和第二侧壁122,第二本体121大致成平板状,第二侧壁122自第二本体121的外周凸设而成,第二壳体12 和第一壳体11相互扣合,第二侧壁122位于第一侧壁112的内侧,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扣合在一起后,内部形成收容腔10,第二壳体 12和第一壳体11通过螺栓连接或卡扣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为管状,其外周开设有外螺纹,连接件 2的一端收容在第一本体111上的固定槽1111内,连接件2的另一端和设置有内螺纹的固定座(未图示)相适配,从而将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固定座上,譬如,固定座固定在墙壁上,通过连接件 2将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连接在固定座上,从而将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悬挂在墙壁上。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驱动件3包括平板状的驱动部31和自驱动部31弯折延伸的承托部32,驱动部31穿经第一侧壁112的通槽1123 而可动的收容于外壳1的收容腔10内,承托部32显露在收容腔10外,驱动件3相对第一壳体11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驱动部31上开设有贯穿驱动部3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拉动槽311、第二拉动槽312和收容槽 313,第一拉动槽311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第二拉动槽312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第二拉动槽312位于第一拉动槽311的上方。收容槽 313位于第一拉动槽311的下方,收容槽313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拉动槽311的宽度等于第二拉动槽312的宽度,第一拉动槽311的宽度小于收容槽313的宽度。
第一夹持件4包括第一致动部41和第一夹持部42,第一致动部41 穿经第一缺口1121可动的收容于外壳1的收容腔10中,第一夹持部42 显露在收容腔10外,第一夹持部42可相对第一壳体11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一致动部41呈平板状,第一致动部41上凹设有平行且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向槽411和第三导向槽412,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导向槽411的宽度大于第三导向槽412的宽度。第三导向槽412位于第一导向槽411的下方,在竖直方向上,第三导向槽412与第一导向槽411部分重叠,且第三导向槽412相对于第一导向槽411向右侧偏移。第一致动部41上开设有第一凸柱413,第一凸柱413收容于第一拉动槽311内,用于和第一拉动槽311相适配,从而使得驱动件3驱动第一夹持部42 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一凸柱413位于第三导向槽412的右侧。
第一导向槽411和第一导向柱1112相适配,第三导向槽412和第三导向柱1114相适配,具体的,第一导向柱1112收容于第一导向槽411 内,第三导向柱1114收容于第三导向槽412内,使得第一致动部41稳定的相对第一壳体11水平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夹持件4稳定的相对于第一壳体11水平运动。
第二夹持件5包括第二致动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第二致动部51 穿经第二缺口1122可动的收容于外壳1的收容腔10中,第二夹持部52 显露在收容腔10外,第二夹持部52可相对第二壳体12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致动部51呈平板状,第二致动部51上凹设有平行且水平布置的第二导向槽511和第四导向槽512,在竖直方向上,第二导向槽511和第一导向槽411处于同一高度,第二导向槽511的宽度大于第四导向槽512的宽度。第四导向槽512位于第二导向槽511的上方,在竖直方向上,第四导向槽512与第二导向槽511部分重叠,且第四导向槽512相对于第二导向槽511向左侧偏移。第二致动部51上开设有第二凸柱513,第二凸柱513收容于第二拉动槽312内,用于和第二拉动槽312相适配,从而使得驱动件3驱动第二夹持部52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凸柱513位于第四导向槽512的左侧。
第二导向槽511和第二导向柱1113相适配,第四导向槽512和第四导向柱1115相适配,具体的,第二导向柱1113收容于第二导向槽511 内,第四导向柱1115收容于第四导向槽512内,使得第二致动部51稳定的相对第一壳体11水平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夹持件5稳定的相对第一壳体11水平运动。
弹性件6为压缩弹簧,弹性件6收容于驱动部31的收容槽313内,弹性件6的上端抵接在驱动部31上,弹性件6的下端抵接在第一壳体 11上。弹性件6用于待充电的手机移除后,弹性件6因恢复自由状态而给驱动件3一个竖直向上的弹力,使得驱动件3竖直向上运动,而回到初始位置。
电路板组件7大体上呈板状,电路板组件7收容于收容腔10内,驱动部31、第一致动部41和第二致动部51位于第一本体111和所述电路板组件7之间。由于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给手机充电属于现有技术,关于无线充电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组装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时,首先,将第一致动部41和第二致动部51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然后将驱动部31经由通槽1123插入第一壳体11内,且将第一致动部41上的第一凸柱413插入第一拉动槽311 内,将第二致动部51上的第二凸柱513插入第二拉动槽312内;接着将弹性件6置于收容槽313内;然后将电路板组件7放置在第一壳体11 内;接着扣上第二壳体12;最后将连接件2设置在固定槽1111内,然后通过连接件2在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连接在固定座上,使得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处于悬挂状态。
使用本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前,先将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接通电源,用户将待充电和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相适配的手机从上方放置于驱动部31的承托部32上后,因手机自身的重力带动承托部32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由于第一拉动槽311和第一凸柱413的配合作用,驱动部31驱动第一致动部41水平向右运动,即带动第一夹持部42水平向右运动,由于第二拉动槽312和第二凸柱513的配合作用,驱动部31 驱动第二致动部51水平向左运动,即带动第二夹持部52水平向左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52夹紧手机,使得手机保持在充电的最佳位置,使得手机调整到最佳位置变得简单,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中的驱动件 3、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的尺寸做出适用性的改变,也可以适用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的夹持以及无线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收容腔;
驱动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驱动部和显露在所述收容腔外的承托部,所述驱动件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第一夹持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致动部和显露在所述收容腔外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可相对所述外壳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二夹持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致动部和显露在所述收容腔外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对所述外壳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当手机从上往下放置于所述承托部上使得所述驱动件向下运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致动部和所述第二致动部在水平方向相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紧所述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第一拉动槽和第二拉动槽,所述第一拉动槽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拉动槽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拉动槽位于所述第二拉动槽的下方;
所述第一致动部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拉动槽相适配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二致动部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二拉动槽相适配的第二凸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部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致动部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两个第二导向槽;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一导向柱,以及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部上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下方的第三导向槽,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所述第二致动部上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上方的第四导向槽,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四导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
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和所述第三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三导向柱,以及和所述第四导向槽相适配的第四导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和驱动部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和外壳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自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周凸设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和自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周凸设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致动部和所述第二致动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多个散热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右下方开设有电源输入接口。
CN201920242633.1U 2019-02-26 2019-02-26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Active CN209897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2633.1U CN209897109U (zh) 2019-02-26 2019-02-26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2633.1U CN209897109U (zh) 2019-02-26 2019-02-26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7109U true CN209897109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6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2633.1U Active CN209897109U (zh) 2019-02-26 2019-02-26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7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6989A (zh) * 2023-09-14 2023-11-21 深圳创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墙插式电源适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6989A (zh) * 2023-09-14 2023-11-21 深圳创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墙插式电源适配器
CN117096989B (zh) * 2023-09-14 2024-05-03 深圳创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墙插式电源适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4346B2 (en)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harger thereof
CN209897109U (zh) 无线充电夹持支架装置
US20090072786A1 (en) Cradle for differently siz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09982110U (zh) 一种墙壁式无线充电插座
CN213938018U (zh) 终端支架
CN209948722U (zh) 一种多定位无线充电壳
US8481189B2 (en) Battery receptacle
US8076902B2 (en) Charger
CN108808365B (zh) 芯片卡固定组件及应用该芯片卡固定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1014291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9994138U (zh) 多功能充电器
KR100911684B1 (ko) 삽입방식의 배터리 착탈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휴대폰
CN209860904U (zh) 一种夹具及手持终端
CN215185896U (zh) 一种支持magsafe无线充的充电器支架
CN220155912U (zh) 一种usb接口盒
CN212969757U (zh) 一种手机壳
CN211655758U (zh) 一种无线充电背夹
CN211551091U (zh) 移动终端支架
KR102628268B1 (ko) 휴대폰 거치대
CN217387613U (zh) 一种充电头
CN217824327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座
CN217770141U (zh) 一种新型手机支架
CN218448548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9918512U (zh) 无线充电结构
CN212361352U (zh) 一种终端设备夹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