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8512U - 无线充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8512U
CN219918512U CN202320146518.0U CN202320146518U CN219918512U CN 219918512 U CN219918512 U CN 219918512U CN 202320146518 U CN202320146518 U CN 202320146518U CN 219918512 U CN219918512 U CN 219918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structure
shell
sliding
charg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65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梦良
杨道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65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8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8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8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结构,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滑槽;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调节支架连接,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以驱动所述调节支架移动,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将滑动按钮与调节支架连接,通过使滑动按钮在滑槽内滑动,带动调节支架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无线充电线圈移动,使得无线充电线圈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产品接收端的线圈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可以兼容多种电子产品,提高了无线充电结构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平板、手机、智能手表、耳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给这些电子产品充电,无线充电技术也得到了阶段性的发展。
现有的产品通常采用固定式线圈,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接收端的线圈位置有差异,造成固定式线圈结构对手机等产品的兼容性差,充电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结构存在兼容性差,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结构,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滑槽;
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
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调节支架连接,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以驱动所述调节支架移动,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移动。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前壳包括与所述后壳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槽,所述调节支架靠近所底壁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当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以驱动所述调节支架移动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槽卡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在多个位置固定。
可选的,所述滑槽包括沿所述前壳的长边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时,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沿所述前壳的长边方向移动,所述多个固定槽在所述前壳上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前壳的长边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和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固定槽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调节支架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滑动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
可选的,所述凸起的一端与所述前壳靠近所述后壳的一侧接触,所述凸起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前壳的一侧接触。
可选的,所述滑槽还包括沿所述前壳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时,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沿所述前壳的厚度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调节支架和所述滑动按钮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前壳相对倾斜设置以形成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用于横向放置或者竖向放置手机。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结构包括壳体、调节支架、无线充电线圈和滑动按钮,壳体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壳体上设置有滑槽,调节支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调节支架上,滑动按钮设置在滑槽内且与调节支架连接,滑动按钮在滑槽内滑动以驱动调节支架移动,以使无线充电线圈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将滑动按钮与调节支架连接,通过使滑动按钮在滑槽内滑动,带动调节支架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无线充电线圈移动,使得无线充电线圈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产品接收端的线圈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可以兼容多种电子产品,提高了无线充电结构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中调节支架、无线充电线圈和滑动按钮的正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中前壳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第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第二种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有的产品无论是采用平板式充电还是立式无线充,通常线圈位置均是固定不可调的,对不同款式的电子产品等兼容性差,易出现电子产品接收端线圈和无线充线圈对位偏位,造成充电效率差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中调节支架、无线充电线圈和滑动按钮的正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结构100,无线充电结构100包括壳体10、调节支架30、无线充电线圈40和滑动按钮20,壳体10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壳体10上设置有滑槽140,调节支架3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无线充电线圈40设置在调节支架30上,滑动按钮20设置在滑槽140内且与调节支架30连接,滑动按钮20在滑槽140内滑动以驱动调节支架30移动,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将滑动按钮20与调节支架30连接,通过使滑动按钮20在滑槽140内滑动,带动调节支架30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无线充电线圈40移动,使得无线充电线圈40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产品接收端的线圈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可以兼容多种电子产品,提高了无线充电结构100的利用率。
壳体10包括前壳110和后壳120,前壳110和后壳120形状相似,前壳110和后壳1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前壳110包括与后壳120相对设置的底壁和环绕底壁设置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槽111,调节支架30朝向前壳110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50,当滑动按钮20在滑槽140内滑动以驱动调节支架30移动时,弹性件50分别与多个固定槽111卡接,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在多个位置固定。通过弹性件50与固定槽111卡接以对无线充电线圈40进行限位,可以保证在电子产品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线圈40与电子产品的接收线圈之间对位准确,并且还可以避免在充电过程中由于无线充电线圈40的移动而导致充电不稳定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充电效率。另外,多个不同的固定槽111卡接以对无线充电线圈40在不同位置分别进行限位,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可以适配不同的电子产品,提高了实用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弹性件50,调节支架30朝向前壳1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111,当滑动按钮20在滑槽140内滑动以驱动调节支架30移动时,固定槽111分别与多个弹性件50卡接,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在多个位置固定。通过在底壁上设置多个弹性件50,在调节支架30上设置有固定槽111,通过弹性件50和固定槽111之间的配合以实现无线充电线圈40在多个位置固定。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槽111和弹性件50设置的具体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制,在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以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槽111,调节支架30朝向前壳110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50为例进行说明,而不应理解为对此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固定槽111在底壁上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市场上不同的电子产品的型号设计,也可以根据前壳110和后壳12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设置,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制,只需要满足无线充电结构100可适配多种电子产品充电即可。
其中,多个固定槽111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40包括沿前壳11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41,滑动按钮20在第一滑槽141内滑动时,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沿前壳110的长边方向移动。其中,多个固定槽111在前壳110上的排列方向与前壳110的长边方向一致。其中,多个固定槽111在前壳110上的排列方向与前壳110的长边方向一致可以理解为多个固定槽111沿一条直线排列,且该直线与前壳110的长边平行。通过将多个固定槽111在前壳110上的排列方向与前壳110的长边方向一致,以在滑动按钮20在第一滑槽141内滑动时,固定槽111可以与弹性件50精准配合以固定无线充电线圈40,以避免固定槽111与弹性件50不能完全卡接从而导致无线充电线圈40不稳的情况。
弹性件50包括弹簧520和推杆510,推杆510设置在靠近固定槽111的一侧,弹簧520设置在推杆510远离固定槽111的一侧。通过弹簧520和推杆510的配合,在调节支架30转动中,当弹性件50未与固定槽111接触时,弹簧520被压缩以使推杆510与底壁可以相对运动。当弹性件50与固定槽111接触时,弹簧520释放弹性形变以使推杆510抵接固定槽111,以固定无线充电线圈40。另外,弹簧520和推杆510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支架30朝向前壳110的一侧设置有凸起310,凸起310具有滑动腔,弹性件50设置在滑动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310的一端与前壳110靠近后壳120的一侧接触,凸起310的另一端与后壳120靠近前壳110的一侧接触。通过将凸起310分别与前壳110和后壳120接触,可以在调节支架30的转动过程中,保证调节支架3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支架30与无线充电线圈40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链接可以在无线充电线圈40损坏时,直接更换无线充电线圈40以保证无线充电结构100的使用,提高了无线充电结构100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支架30和滑动按钮20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成型设置可以减化制作工序和安装程序。
无线充电线圈40为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环形线圈,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结构100还包括用于与环形线圈电连接的电路板。
请继续参阅图7,图7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中前壳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滑槽140还包括沿前壳110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142,第二滑槽142与第一滑槽141连通,滑动按钮20在第二滑槽142内滑动时,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沿前壳110的厚度方向移动。通过使无线充电线圈40沿前壳110的厚度方向移动,可以在电子产品需要充电时,将无线充电线圈40沿前壳110的厚度方向且向远离后壳120的方向运动,以使电子产品与无线充电线圈40的距离更近以提高充电效率。也可以在电子产品不需要充电时,将无线充电线圈40沿前壳110的厚度方向且向靠近后壳120的方向运动,以使电子产品与无线充电线圈40的距离更远以可以在电子产品不需要充电时,将其无线充电结构100充当支架进行使用。另外,还可避免电子产品在非充电模式下使用无线充电结构100时产生磁性而对其它磁性物件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够避免电子产品吸附杂质,保证电子产品的洁净。
其中,第二滑槽14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一个,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40包括一个第二滑槽142,第二滑槽142的位置可以与其中一个固定槽111的位置相对应,也可以与第一滑槽141的任意位置相连通,在调节过程中,可以使滑槽140先从第一滑槽141滑动到与第二滑槽142的连通点,在从连通点进入第二滑槽142以驱动无线充电线圈40沿前壳110的厚度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滑槽142设置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地限制,只需要保证无线充电线圈40可以沿前壳110的厚度方向移动即可。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槽142的数量与固定槽111的数量一样,一个第二滑槽142的位置对应一个固定槽111的位置,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在不同位置上均可以直接沿着前壳110的厚度方向移动,简化了调节方式。
壳体10还包括底座,底座与后壳120可拆卸连接,底座与前壳110相对倾斜设置以形成放置台150,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时起到支撑手机的作用,其中,放置台150用于横向放置或者竖向放置电子产品。
其中,电子产品可以为有充电需求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移动电源,例如充电宝、旅充等、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电子烟、智能电子产品和小型电子产品等。智能电子产品例如可以包括手表、手环、智能眼镜和扫地机器人等。小型电子产品例如可以包括无线耳机、蓝牙音响、电动牙刷和可充电无线鼠标等。在此,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成品为手机为例进行示例,而不应为对电子设备的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8和图9,图8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第一种应用场景图。图9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第二种应用场景图。如图8,当用户在运用无线充电结构100对第一款手机200进行充电时,滑动按钮20位于滑槽140的第一位置,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位于与第一款手机200中接收线圈相对的位置。如图9,当用户在运用无线充电结构100对第二款手机300进行充电时,滑动按钮20位于滑槽140的第二位置,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位于与第二款手机300中接收线圈相对的位置。其中,第一款手机200中接收线圈的位置和第二款手机300中接收线圈的位置不同,其滑槽14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也不同,以此通过调整无线充电线圈40的位置以使无线充电线圈40满足不同型号的手机进行充电。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滑槽;
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
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调节支架连接,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以驱动所述调节支架移动,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移动;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前壳包括与所述后壳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槽,所述调节支架靠近所底壁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当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以驱动所述调节支架移动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槽卡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在多个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沿所述前壳的长边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时,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沿所述前壳的长边方向移动,所述多个固定槽在所述前壳上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前壳的长边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和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固定槽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滑动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一端与所述前壳靠近所述后壳的一侧接触,所述凸起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壳靠近所述前壳的一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还包括沿所述前壳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滑动按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时,以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沿所述前壳的厚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和所述滑动按钮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前壳相对倾斜设置以形成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用于横向放置或者竖向放置手机。
CN202320146518.0U 2023-01-16 2023-01-16 无线充电结构 Active CN219918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6518.0U CN219918512U (zh) 2023-01-16 2023-01-16 无线充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6518.0U CN219918512U (zh) 2023-01-16 2023-01-16 无线充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8512U true CN219918512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6518.0U Active CN219918512U (zh) 2023-01-16 2023-01-16 无线充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8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85542B1 (en) Mobile charger
EP3007312A1 (en) Wireless charger
CN219918512U (zh) 无线充电结构
KR101659215B1 (ko) 무선 충전기
US9239602B2 (en) Portable electrical energy source with increased power supply efficiency
KR20170040909A (ko) 휴대용 배터리 및 충전기구
US8481189B2 (en) Battery receptacle
KR200491593Y1 (ko) 차량용 부착형 스마트폰 회전용 거치대를 겸하는 무선충전기
CN202333873U (zh) 一种万能手机电池充电器
KR101658200B1 (ko) 모바일 단말을 위한 휴대용 무선 충전 장치
CN211296214U (zh) 一种手机和手表二合一无线充电器
CN208445312U (zh) 易于拆装的充电装置
CN203312844U (zh) 充电器及与其适配的集线器
JP3169098U (ja) ドッキングステーション
CN105048592A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供电系统及电子产品
CN219717951U (zh) 一种无线充电主体件、配件和组件
CN218348306U (zh) 连接壳体及支架
CN214412334U (zh) 无线充电支架
JP2015002602A (ja) 携帯式の充電器
CN219893028U (zh) 一种可分离的带支架的磁吸式无线移动电源
CN218569263U (zh) 充电器
CN2188971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8386909U (zh) 适用于多设备同时无线充电的装置
CN219938000U (zh) 一种分离式快充装置
CN219477109U (zh) 充电座及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