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5481U - 报警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报警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5481U
CN209895481U CN201920646526.5U CN201920646526U CN209895481U CN 209895481 U CN209895481 U CN 209895481U CN 201920646526 U CN201920646526 U CN 201920646526U CN 209895481 U CN209895481 U CN 209895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frame
alarm terminal
frame body
terminal devic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65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梦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465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5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5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5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报警终端设备,该报警终端设备包括:壁挂壳、具有容纳腔的结构框体、以及与所述结构框体转轴连接的翻盖,所述结构框体设置于所述壁挂壳上,所述翻盖闭合于所述结构框体以形成封闭空间;其中,所述报警终端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盖上的密封圈,在所述翻盖闭合于所述结构框体后,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翻盖与所述结构框体之间。本实用新型在报警终端设备的壁挂壳上设有轴接的翻盖,用以保护报警终端设备的电子元器件,并且通过在翻盖上设有密封圈,以使翻盖可以与结构框体密封装配,从而以使报警终端设备具有防水的功能。

Description

报警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报警终端设备是同各种传感器、功能键、探测器及执行器共同构成的安防体系,是安防体系的“大脑”。报警功能可以包括防火、防盗、煤气泄露报警及紧急求助等功能,可以实现对匪情、盗窃、火灾、煤气、紧急求助等意外事故的自动报警。
但是现有报警终端设备不具备防水功能,因此需要将报警终端设备装配于室内或者可以避雨的位置,对报警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报警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终端设备,包括:壁挂壳、具有容纳腔的结构框体、以及与所述结构框体转轴连接的翻盖,所述结构框体设置于所述壁挂壳上,所述翻盖闭合于所述结构框体以形成封闭空间;其中,所述报警终端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盖上的密封圈,在所述翻盖闭合于所述结构框体后,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翻盖与所述结构框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盖包括配合贴合于所述结构框体内侧壁的凸缘,所述密封圈装配于所述凸缘的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盖包括与所述结构框体的端面配合对接的凸缘,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结构框体相对的一端面。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锁扣部,所述翻盖包括与所述锁扣部配合锁定的锁扣件。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扣部为两个,分设于所述结构框体同一侧的两端,所述翻盖上对应两个所述锁扣部设有两个所述锁扣件。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轴接部,所述翻盖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接部配合轴接的第二轴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锁扣部分设于所述结构框体的相对两侧边框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报警终端设备还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结构框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遮挡部凸出所述壁挂壳的尺寸至少大于所述翻盖与所述结构框体的接缝至壁挂壳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遮挡部凸出所述壁挂壳的尺寸大于所述翻盖外表面至所述壁挂壳的尺寸,所述遮挡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报警终端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底框上还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为开口的栅栏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报警终端设备的壁挂壳上设有轴接的翻盖,用以保护报警终端设备的电子元器件,并且通过在翻盖上设有密封圈,以使翻盖可以与结构框体密封装配,从而以使报警终端设备具有防水的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警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警终端设备中翻盖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终端设备100包括壁挂壳12、具有容纳腔的结构框体13、以及与结构框体13转轴连接的翻盖11。该报警终端设备100还包括设置于壁挂壳12上的报警模块20,报警模块20设置于在结构框体13的容纳腔内,通过该结构框体13与翻盖11配合装配该报警模块20,从而保护该报警模块20。其中,该报警模块20包括控制面板、电池以及蜂鸣器等。
其中,该结构框体13设置于壁挂壳12上,该结构框体13从壁挂壳12向外凸伸出,由闭合的侧壁围合成。翻盖11闭合于结构框体13以形成封闭空间,报警模块20装配在该封闭空间内。本实施例中,该结构框体13与壁挂壳12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终端设备100还包括设置于翻盖11上的密封圈14。在翻盖11闭合于结构框体13后,该密封圈14位于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之间,即该密封圈14填充于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之间的缝隙,从而使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闭合后可以形成密封空间,从而可以起到防水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该翻盖11包括配合贴合于结构框体13内侧壁的凸缘,密封圈14装配于凸缘的外侧面。该实施例中,翻盖11通过凸缘嵌入结构框体13以实现与结构框体13装配,在凸缘增加了该密封圈14,从而可以实现报警终端设备100的防水功能。其中,为了避免密封圈14在凸缘滑动,该凸缘上设有凹槽以定位该密封圈14,密封圈14部分位于该凹槽内。
在又一实施例中,该翻盖11包括与结构框体13的端面配合对接的凸缘,密封圈14设置于凸缘与结构框体13相对的一端面。该实施例中,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对接实现装配,通过在凸缘的端面设置了密封圈14以实现报警终端设备100的防水功能。其中,该密封圈14可以通过密封胶粘接在凸缘的端面或者还可以通过嵌接的方式连接于凸缘的端面。
进一步地,该结构框体13的外侧壁设置有锁扣部131,翻盖11包括与锁扣部131配合锁定的锁扣件111,通过将翻盖11的锁扣件111与结构框体13的锁扣部131配合锁定,从而可以保证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装配的稳固性。其中,该锁扣部131可以为锁扣孔,锁扣件111可以为具有弹性按键的连接件,通过对弹性按键的按压,以使时锁扣件111锁定于锁扣孔或者松脱于锁扣孔。此外,该锁扣部131与锁扣件111还可以为门栓、门扣等组配方式。
本实施例中,锁扣部131为两个,分设于结构框体13同一侧的两端,翻盖11上对应两个锁扣部131设有两个锁扣件111。该实施例通过两组锁扣件111与锁扣部131的装配,可以进一步保证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装配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满足报警终端设备100的整体密封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扣件111与锁扣部131的组合也可以为一组或者两组以上,具体可以根据结构框体13的尺寸而定。
为了满足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的轴接,该结构框体13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轴接部132,翻盖11的侧边设置有与第一轴接部132配合轴接的第二轴接部112。其中,第一轴接部132与锁扣部131分设于结构框体13的相对两侧边框的外侧壁上,通过将第一轴接部132和锁扣部131设置在结构框体13的外边框,从而可以满足结构框体13的密封需求,避免因第一轴接部132和锁扣部131而影响报警终端设备100的密封性。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轴接部132与第二轴接部112的配合方式,可以为转轴与转轴孔的配合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轴接部132和第二轴接部112可以为相对应的轴接孔,而后通过销轴插接配合以实现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的轴接。
进一步地,该报警终端设备100还包括遮挡部15,遮挡部15设置于结构框体13的上方。其中,遮挡部15凸出壁挂壳12的尺寸至少大于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的接缝至壁挂壳12的距离,如此可以通过该遮挡部15避免水滴到翻盖11与结构框体13的接缝处,减少结构框体13内进水的风险。优选地,该遮挡部15凸出壁挂壳12的尺寸大于翻盖11外表面至壁挂壳12的尺寸,并且遮挡部15的宽度大于结构框体13的宽度,简单来说,该遮挡部15可以类似于雨棚,如此以使遮挡部15覆盖整个结构框体13,该遮挡部15可以将水引流向其他结构,从而可以大大减小进水的概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框体13的底框上还设有穿线孔133,通过外接线通过穿设该穿线孔133后与报警模块20电性连接,从而进行信号的传输。本实施例中,将穿线孔133设置结构框体13的底框上,如此可以避免水从穿线孔133流入结构框体13内。其中,该穿线孔133设置为开口的栅栏状,如此以便于外接线穿设于结构框体13,而且该结构的设计可以减小穿线孔133的尺寸,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
本实用新型在报警终端设备的壁挂壳上设有轴接的翻盖,用以保护报警终端设备的电子元器件,并且通过在翻盖上设有密封圈,以使翻盖可以与结构框体密封装配,从而以使报警终端设备具有防水的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挂壳、具有容纳腔的结构框体、以及与所述结构框体转轴连接的翻盖,所述结构框体设置于所述壁挂壳上,所述翻盖闭合于所述结构框体以形成封闭空间;其中,所述报警终端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盖上的密封圈,在所述翻盖闭合于所述结构框体后,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翻盖与所述结构框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包括配合贴合于所述结构框体内侧壁的凸缘,所述密封圈装配于所述凸缘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包括与所述结构框体的端面配合对接的凸缘,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结构框体相对的一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锁扣部,所述翻盖包括与所述锁扣部配合锁定的锁扣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为两个,分设于所述结构框体同一侧的两端,所述翻盖上对应两个所述锁扣部设有两个所述锁扣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轴接部,所述翻盖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接部配合轴接的第二轴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锁扣部分设于所述结构框体的相对两侧边框的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终端设备还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结构框体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凸出所述壁挂壳的尺寸至少大于所述翻盖与所述结构框体的接缝至壁挂壳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凸出所述壁挂壳的尺寸大于所述翻盖外表面至所述壁挂壳的尺寸,所述遮挡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体的底框上还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为开口的栅栏状。
CN201920646526.5U 2019-05-07 2019-05-07 报警终端设备 Active CN209895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6526.5U CN209895481U (zh) 2019-05-07 2019-05-07 报警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6526.5U CN209895481U (zh) 2019-05-07 2019-05-07 报警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5481U true CN209895481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2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6526.5U Active CN209895481U (zh) 2019-05-07 2019-05-07 报警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5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6988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CN209895481U (zh) 报警终端设备
CN201794388U (zh) 一种防盗防水门锁
CN211342603U (zh) 一种拼装式多功能安全室用隔热安全门
JP200101578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配線構造
JP2738377B2 (ja) 防水機能付き屋外設置筐体
CN212519721U (zh) 一种室外机柜双开门防水结构
CN2914391Y (zh) 改进的防水快速接头结构
CN212034548U (zh) 一种一体化水电控制箱
CN211701370U (zh) 一种应用于5g基站的接线盒密封结构
CN217545272U (zh) 一种双门防尘防水电控箱
JP3041148B2 (ja) 密閉型マンホール蓋
CN212927420U (zh) 一种挂锁锁体窗口封盖结构
CN110700739A (zh) 一种拼装式多功能安全室用隔热安全门
CN216491593U (zh) 一种防水罩
CN215859803U (zh) 一种多功能入户门
CN211456095U (zh) 一种防水插座密闭结构及防水插座
CN219754674U (zh) 一种新型的具备防水功能的egr防尘盖
CN215859585U (zh) 一种智能房车锁的壳体防水机构
CN220066441U (zh) 一种配电箱防尘防液体密封结构
CN207761432U (zh) 一种锁具主控盒的防水密封结构
CN210274785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别墅电梯控制柜
CN217009796U (zh) 一种信号转接板
CN219917384U (zh) 一种储能电池的外壳结构
CN214256327U (zh) 一体化紧急电话广播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