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1901U -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1901U
CN209891901U CN201920340165.1U CN201920340165U CN209891901U CN 209891901 U CN209891901 U CN 209891901U CN 201920340165 U CN201920340165 U CN 201920340165U CN 209891901 U CN209891901 U CN 209891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ook
rotating shaft
assembly
han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01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李红霞
张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01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1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1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1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包括拉手总成和与所述拉手总成集成到一起的挂钩总成;在车门内饰板的内侧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拉手总成和所述挂钩总成的安装槽;所述拉手总成包括拉手本体、设置于所述拉手本体左侧的左拉手转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拉手本体右侧的右拉手转动机构;所述左拉手转动机构和所述右拉手转动机构为对称结构,均包括:垂直安装板、转轴外固定套、拉手转轴和扭簧。优点为:(1)拉手总成设计为可转动结构,在非使用状态时,拉手总成为垂直状态并位于车门内饰板的内凹槽中,从而不会占据车内空间。(2)拉手总成上面集成挂钩总成,方便人们在车内悬挂物品。

Description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内饰板拉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车门内拉手采用以下设计方式:拉手固定安装于车门内饰板的表面。此种结构具有以下不足:由于拉手凸出于车门内饰板的内表面,因此,拉手会占用一定的车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包括拉手总成(100)和与所述拉手总成(100)集成到一起的挂钩总成(200);
在车门内饰板(300)的内侧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拉手总成(100)和所述挂钩总成(200)的安装槽(301);
所述拉手总成(100)包括拉手本体(101)、设置于所述拉手本体(101)左侧的左拉手转动机构(102)以及设置于所述拉手本体(101)右侧的右拉手转动机构(103);所述左拉手转动机构(102)和所述右拉手转动机构(103)为对称结构,均包括:垂直安装板(104)、转轴外固定套(105)、拉手转轴(106)和扭簧(107);所述垂直安装板(104)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01)的侧部,所述垂直安装板(104)的前侧固定水平的所述转轴外固定套(105);所述拉手转轴(106)水平穿过所述转轴外固定套(105),所述拉手转轴(106)的两端与所述拉手本体(10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拉手转轴(106)的外面套设安装所述扭簧(107),并且,所述扭簧(107)的一端卡于所述转轴外固定套(105)上面,所述扭簧(107)的另一端卡于所述拉手本体(101)的内壁,用于向所述拉手本体(101)施加垂直向上的推力,在所述扭簧(107)的作用下,所述拉手本体(101)垂直设置且嵌入到所述安装槽(301)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手本体(101)克服所述扭簧(107)的力而绕所述拉手转轴(106)转动;
所述拉手本体(101)一侧的内部安装所述挂钩总成(200);所述挂钩总成(200)包括:挂钩本体(201)、挂钩转轴(202)、弹簧(203)和限位凸起(204);所述挂钩本体(201)的内部形成水平腔体(205);所述挂钩转轴(202)为T形销轴并水平设置,所述挂钩转轴(202)的T形端位于所述水平腔体(205)中,所述挂钩转轴(202)的非T形端固定到所述拉手本体(101)的内部;所述挂钩本体(201)可相对于所述挂钩转轴(202)自由转动;在所述水平腔体(205)内并且位于所述挂钩转轴(202)的外面,套设所述弹簧(203);所述挂钩本体(201)在朝向所述拉手本体(101)的一侧固定所述限位凸起(204),该限位凸起(204)与所述拉手本体(101)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08)相匹配;在挂钩非自由状态下,所述挂钩本体(201)的所述限位凸起(204)嵌入到所述限位槽(108)中,使所述挂钩本体(201)随着所述拉手本体(101)的转动而同步转动;所述挂钩本体(201)水平向外拉动时,压缩所述弹簧(203),而使所述限位凸起(204)脱离所述限位槽(108),然后,所述挂钩本体(201)可绕所述挂钩转轴(202)自由转动。
优选的,在所述所述左拉手转动机构(102)的垂直安装板(104)的内侧设置水平向内的限位柱(10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拉手总成100设计为可转动结构,在非使用状态时,拉手总成100为垂直状态并位于车门内饰板的内凹槽中,从而不会占据车内空间。
(2)拉手总成100上面集成挂钩总成200,方便人们在车内悬挂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拉手闭合时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拉手闭合时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拉手总成和挂钩总成的装配关系图;
图4为拉手打开时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拉手打开时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拉手打开时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7为挂钩总成的立体图;
图8为挂钩总成的限位凸起和拉手总成结构的装配关系主视图;
图9为挂钩总成的限位凸起和拉手总成结构的装配关系侧视图;
图10为拉手总成和挂钩总成的装配关系立体图;
图11为拉手总成和挂钩总成的装配关系主视图;
图12为图11沿B-B剖视图;
图13为图11沿A-A剖视图;
图14为图13左侧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包括拉手总成100和与拉手总成100集成到一起的挂钩总成200。
本申请主要创新点为:第一,拉手总成100设计为可转动结构,在非使用状态时,拉手总成100为垂直状态并位于车门内饰板的内凹槽中,从而不会占据车内空间。而当需要使用拉手推开或关闭车门时,只需要手握拉手并转动拉手,使其旋转90度达到水平状态即可;当人手脱离拉手后,拉手又会在扭簧作用力下复位,因此,使用方便。第二,为方便人们乘坐车辆时悬挂包等随身物品,在车门内饰板专门设计挂钩总成200。
下面对拉手总成100和挂钩总成200分别详细介绍:
(一)拉手总成100
在车门内饰板300的内侧设置用于容纳拉手总成100和挂钩总成200的安装槽301;
参考图10-图14,拉手总成100包括拉手本体101、设置于拉手本体101左侧的左拉手转动机构102以及设置于拉手本体101右侧的右拉手转动机构103;左拉手转动机构102和右拉手转动机构103为对称结构,均包括:垂直安装板104、转轴外固定套105、拉手转轴106和扭簧107;垂直安装板104垂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01的侧部,垂直安装板104的前侧固定水平的转轴外固定套105;因此,垂直安装板104和转轴外固定套105形成一个整体,当拉手本体转动时,垂直安装板104和转轴外固定套105固定不动。拉手转轴106水平穿过转轴外固定套105,拉手转轴106的两端与拉手本体101的两端固定;因此,拉手本体101可绕拉手转轴106转动;在拉手转轴106的外面套设安装扭簧107,并且,扭簧107的一端卡于转轴外固定套105上面,扭簧107的另一端卡于拉手本体101的内壁,用于向拉手本体101施加垂直向上的推力,在扭簧107的作用下,拉手本体101垂直设置且嵌入到安装槽301中;在外力作用下,拉手本体101克服扭簧107的力而绕拉手转轴106转动。
所以,在非使用状态时,参考图1和图2,在扭簧107的作用下,拉手本体101垂直设置且嵌入到安装槽301中,从而不会占据车内空间。而当需要使用拉手推开或关闭车门时,手握拉手并转动拉手,使其绕拉手转轴106旋转90度达到水平状态即可。当人手脱离拉手后,拉手又会在扭簧作用力下复位,因此,使用方便。
(二)挂钩总成200
拉手本体101一侧的内部安装挂钩总成200;
参考图14和图10,挂钩总成200包括:挂钩本体201、挂钩转轴202、弹簧203和限位凸起204;
挂钩本体201的内部形成水平腔体205;挂钩转轴202为T形销轴并水平设置,挂钩转轴202的T形端位于水平腔体205中,挂钩转轴202的非T形端固定到拉手本体101的内部;挂钩本体201可相对于挂钩转轴202自由转动;在水平腔体205内并且位于挂钩转轴202的外面,套设弹簧203;挂钩本体201在朝向拉手本体101的一侧固定限位凸起204,该限位凸起204与拉手本体101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08相匹配。
本申请中,挂钩具有两种状态,一种为非自由状态,另一种为自由状态。
挂钩非自由状态是指:挂钩本体201的限位凸起204嵌入到限位槽108中,此时,挂钩本体201和拉手本体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当手握拉手本体转动到打开状态时,挂钩本体201随着拉手本体101的转动而同步转动。如图6所示,为拉手转动到打开状态时,其与挂钩的位置关系图。将挂钩本体201和拉手设计为同步转动结构,此种设计的优点为:在人们需要乘车时,一般顺序为:人在车外,人手拿着手提包,然后,打开车门,人坐到车内座椅上面,然后,人拉动拉手到水平打开状态,再向内转动车门使车门关上;因此,当车门关上的瞬间,人手仍然握着拉手,此时拉手为打开状态,所以,此时挂钩也同样为打开状态,即为图6所示状态。因此,此时另一手可方便的将手提包挂到挂钩上面。然后,当人手离开拉手时,拉手转动到闭合状态,同步带动已挂上手提包的挂钩转动到垂直向上的状态,此时可防止行车过程中由于车辆晃动而使手提包脱落的现象。
可见,此种设计非常方便人们乘车时采用挂钩悬挂手提包等物品,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挂钩自由状态是指:挂钩本体201沿挂钩转轴202水平向外拉动时,压缩弹簧203,而使限位凸起204脱离限位槽108,此时,挂钩本体201可绕挂钩转轴202自由转动。
其使用方式为:在人们乘坐车辆的过程中,当需要单独使用挂钩悬挂物品时,此时为保证行车安全,需要避免使拉手转动。因此,可水平向外拉动挂钩本体201,使限位凸起204脱离限位槽108,然后再向下转动挂钩本体201,使挂钩本体201的挂钩朝向使用者,再将物品挂于挂钩本体201上面。最后,手脱离挂钩本体201,则于物品的重力作用,挂钩本体201位置不动,持续悬挂物品。
另外,为方便安装,在左拉手转动机构102的垂直安装板104的内侧设置水平向内的限位柱109,其与车门内饰板内侧的限位孔对应,从而方便拉手总成结构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拉手总成100设计为可转动结构,在非使用状态时,拉手总成100为垂直状态并位于车门内饰板的内凹槽中,从而不会占据车内空间。
(2)拉手总成100上面集成挂钩总成200,方便人们在车内悬挂物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总成(100)和与所述拉手总成(100)集成到一起的挂钩总成(200);
在车门内饰板(300)的内侧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拉手总成(100)和所述挂钩总成(200)的安装槽(301);
所述拉手总成(100)包括拉手本体(101)、设置于所述拉手本体(101)左侧的左拉手转动机构(102)以及设置于所述拉手本体(101)右侧的右拉手转动机构(103);所述左拉手转动机构(102)和所述右拉手转动机构(103)为对称结构,均包括:垂直安装板(104)、转轴外固定套(105)、拉手转轴(106)和扭簧(107);所述垂直安装板(104)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01)的侧部,所述垂直安装板(104)的前侧固定水平的所述转轴外固定套(105);所述拉手转轴(106)水平穿过所述转轴外固定套(105),所述拉手转轴(106)的两端与所述拉手本体(10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拉手转轴(106)的外面套设安装所述扭簧(107),并且,所述扭簧(107)的一端卡于所述转轴外固定套(105)上面,所述扭簧(107)的另一端卡于所述拉手本体(101)的内壁,用于向所述拉手本体(101)施加垂直向上的推力,在所述扭簧(107)的作用下,所述拉手本体(101)垂直设置且嵌入到所述安装槽(301)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拉手本体(101)克服所述扭簧(107)的力而绕所述拉手转轴(106)转动;
所述拉手本体(101)一侧的内部安装所述挂钩总成(200);所述挂钩总成(200)包括:挂钩本体(201)、挂钩转轴(202)、弹簧(203)和限位凸起(204);所述挂钩本体(201)的内部形成水平腔体(205);所述挂钩转轴(202)为T形销轴并水平设置,所述挂钩转轴(202)的T形端位于所述水平腔体(205)中,所述挂钩转轴(202)的非T形端固定到所述拉手本体(101)的内部;所述挂钩本体(201)可相对于所述挂钩转轴(202)自由转动;在所述水平腔体(205)内并且位于所述挂钩转轴(202)的外面,套设所述弹簧(203);所述挂钩本体(201)在朝向所述拉手本体(101)的一侧固定所述限位凸起(204),该限位凸起(204)与所述拉手本体(101)对应位置的限位槽(108)相匹配;在挂钩非自由状态下,所述挂钩本体(201)的所述限位凸起(204)嵌入到所述限位槽(108)中,使所述挂钩本体(201)随着所述拉手本体(101)的转动而同步转动;所述挂钩本体(201)水平向外拉动时,压缩所述弹簧(203),而使所述限位凸起(204)脱离所述限位槽(108),然后,所述挂钩本体(201)可绕所述挂钩转轴(202)自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拉手转动机构(102)的垂直安装板(104)的内侧设置水平向内的限位柱(109)。
CN201920340165.1U 2019-03-18 2019-03-18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Active CN209891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0165.1U CN209891901U (zh) 2019-03-18 2019-03-18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0165.1U CN209891901U (zh) 2019-03-18 2019-03-18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1901U true CN209891901U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0165.1U Active CN209891901U (zh) 2019-03-18 2019-03-18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1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R201810883T4 (tr) Soğutma cihazı ve buna ait iki parçalı kilit aracı düzeneği.
CN209891901U (zh) 车门内饰板拉手总成结构
CN206548178U (zh) 一种易于抽拉的弹簧抽屉
CN205186009U (zh) 一种可翻转挂钩
CN202959248U (zh) 一种全自动化妆盒
CN203064957U (zh) 一种电梯折叠挂钩
CN201712516U (zh) 车载纸巾盒
KR200437756Y1 (ko) 사물함용 도어 잠금장치
CN203590987U (zh) 一种旅行箱的隐藏式固定装置
KR20150063992A (ko) 회전 선반이 구비된 공중 화장실용 도어 잠금장치
CN103355905B (zh) 一种旅行箱的隐藏式固定装置
CN210416426U (zh) 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与车辆
CN203476016U (zh) 平开窗限位锁
CN207311287U (zh) 用于车辆的遮物帘组件和车辆
CN206383900U (zh) 车用挂钩和车辆
CN203374618U (zh) 一种电梯用挂钩
CN203374620U (zh) 一种电梯用折叠挂物钩
CN218661508U (zh) 拉手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305793U (zh) 一种酒店装饰用便于观察的安全门
CN220477073U (zh) 一种适用于遮阳伞开合伞用稳定型摇手机构
CN213269518U (zh) 一种铝合金平面外推窗
JP6682164B1 (ja) 一種の引っ張り式ジャック及び当該ジャックを含有する車載ハンガー
JP3142083U (ja) 物掛け具
CN217592508U (zh) 一种隐藏式挂钩及淋浴龙头
CN102960934A (zh) 一种全自动化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6

Address after: No. 88, Beiyuan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Wangjing Garden 609 Build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Level 11, 203

Patentee before: ZHONGRUI DEKE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