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1331U - 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81331U CN209881331U CN201920991070.6U CN201920991070U CN209881331U CN 209881331 U CN209881331 U CN 209881331U CN 201920991070 U CN201920991070 U CN 201920991070U CN 209881331 U CN209881331 U CN 209881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stener
- deformable
- deformable piece
- wire harness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绑带捆绑线束容易晃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卡扣,包括: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的中部设有第一卡线槽;用于和第一扣件扣合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的中部设有第二卡线槽,当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扣合时,所述第一卡线槽和所述第二卡线槽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卡线孔;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扣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一插孔配合的固定插件,所述固定插件设有背向所述第一卡线槽的弯折部,所述固定插件另一端能够插进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扣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扣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弹性公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固定结构领域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电器线束,一般采用绑带式固定结构,此类结构虽然锁紧力较大,但是由于材料较软,固定后容易左右晃动,长期会使塑料绑带变白甚至断裂,其次,由于锁紧力较大,拆卸时也较为不方便甚至只能进行破坏性拆卸,给维修和返修更换线束带来了诸多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绑带捆绑线束容易晃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卡扣,包括:
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的中部设有第一卡线槽;
用于和第一扣件扣合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的中部设有第二卡线槽,当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扣合时,所述第一卡线槽和所述第二卡线槽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卡线孔;
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扣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一插孔配合的固定插件,所述固定插件设有背向所述第一卡线槽的弯折部,所述固定插件一端立向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件上,所述固定插件另一端能够插进所述第一插孔,且当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处于扣合位置时,所述第二扣件的拔出方向的位移能够被所述弯折部限制;
所述第一扣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扣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弹性公扣,所述第一弹性公扣立向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件上,所述第一弹性公扣另一端为能够插进所述第二插孔且卡在所述第二插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公扣包括第一可变形件及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间隔设置的第二可变形件,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均立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扣件上,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卡位凸起,且所述第一卡位凸起外侧设有倾斜导向结构;
当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受到外侧的挤压时,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能够发生相对靠近方向上的弹性变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公扣和所述第二插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位凸起设有拔出角,所述拔出角范围为20°-30°。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在平行于所述线束轴线的方向排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根部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根部的间隔处设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根部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根部固定。
可选的,所述加强块处设有开口朝上的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的最大开口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间隔宽度。
可选的,所述V形缺口最低点和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根部与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根部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2-3mm;所述V形缺口的最大开口处的宽度为2-3mm,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厚度为0.8-1mm。
可选的,所述固定插件的背面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第一扣件和/或所述第二扣件设有若干翻边。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任一所述的线束卡扣,所述第二扣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卡线槽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弹性公扣,
还包括卡座,所述卡座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顶壁,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顶壁围成中空结构,所述卡座的后方设有敞口,所述顶壁上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二弹性公扣能够插进所述第三插孔且卡在所述第三插孔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弹性公扣包括第一立向支撑、和所述第一立向支撑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二立向支撑、悬空固定在所述第一立向支撑末端的第三可变形件、及悬空固定在所述第二立向支撑末端的第四可变形件,所述第三可变形件末端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末端设有倾斜导向结构;
所述第三可变形件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外侧均各自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位凸起;
所述第三可变形件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在被挤压的状态下能够从所述第三插孔插入到所述卡座的空腔内,所述第三可变形件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在弹性回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卡位凸起能够卡在所述卡座的空腔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配合实现对线束的固定,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比绑带硬度更高,对线束的约束力稳定,有效解决线束捆绑的晃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和线束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扣件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扣件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座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性公扣和第二插孔配合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第一扣件
2 第二扣件
11 第一卡线槽
21 第二卡线槽
13 第一插孔
23 固定插件
231 弯折部
12 第二插孔
22 第一弹性公扣
221 第一可变形件
222 第二可变形件
223 第一卡位凸起
2231 倾斜导向结构
α 拔出角
224 加强块
2241 V形缺口
232 加强筋
24 翻边
3 第二弹性公扣
4 卡座
41 左侧壁
42 右侧壁
43 前侧壁
44 顶壁
45 敞口
441 第三插孔
31 第一立向支撑
32 第二立向支撑
33 第三可变形件
34 第四可变形件
2231 倾斜导向结构
35 第二卡位凸起
5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5卡扣,可由塑料制成,包括:第一扣件1、用于和第一扣件1扣合的第二扣件2,所述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均可以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能够增加受力面积,对线束5的固定更加可靠,所述第一扣件1的中部设有第一卡线槽11,第一卡线槽11可以为半圆形状;所述第二扣件2的中部设有第二卡线槽21,第二卡线槽21可以为半圆形状,当所述第一扣件1和所述第二扣件2扣合时,所述第一卡线槽11和所述第二卡线槽21形成用于容纳线束5的卡线孔,请参阅图1至图3,卡线孔可以为圆形,在对线束5的进行固定时,线束5置于卡线孔内。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扣件1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孔13,所述第二扣件2的一端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一插孔13配合的固定插件23,当固定插件23为板状结构时,对应的第一插孔13为条形孔,所述固定插件23设有背向所述第一卡线槽11的弯折部231,所述固定插件23一端立向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件2上,所述固定插件23另一端能够插进所述第一插孔13,且当所述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处于扣合位置时,所述第二扣件2的拔出方向的位移能够被所述弯折部231限制;弯折部231使得固定插件23背向所述第一卡线槽11,当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扣合时,第一扣件1的第一插孔13以适应固定插件23的弯折方向套入,当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平行时,弯折部231能够有效避免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的滑脱。为了达到更好的卡位的效果,固定插件23的根部也可以设置为背向所述第一卡线槽11的倾斜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扣件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12,所述第二扣件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弹性公扣22,所述第一弹性公扣22立向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件2上,所述第一弹性公扣22另一端为能够插进所述第二插孔12且卡在所述第二插孔12内。所述第一弹性公扣22可以包括第一可变形件221及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间隔设置的第二可变形件222,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均立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扣件2上,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卡位凸起223,且所述第一卡位凸起223外侧设有倾斜导向结构2231;当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受到外侧的挤压时,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能够发生相对靠近方向上的弹性变形。在扣合时,第一可变形件221和第二可变形件222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使得两者的间隔变小,此时可以插入到第二插孔12内,第一卡位凸起223穿过第一插孔13后,第一可变形件221和第二可变形件222弹性回位,此时两个第一卡位凸起223卡在第一扣件1的上方,实现扣合。此时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的扣合是不可拉拔拆卸的。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弹性公扣22和所述第二插孔12可拉拔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位凸起223设有拔出角α,所述拔出角α范围可以为20°-30°。通过对拔出角α的设置,在外力对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进行分离时,使得其可以通过拔出角α处的倾斜结构实现导向拔出,即此范围的拔出角α能有效保证卡合的力度,同时也能够实现可拉拔拆卸。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在平行于所述线束5轴线的方向排列,即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的变形方向平行于所述线束5轴线的方向,由于固定插件23是背向所述第一卡线槽11的,第一可变形件221和第二可变形件222的变形不影响到固定插件23的安装行程,能够避免固定插件23和第一弹性公扣22在装配时的不利影响,使得装配更加容易。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的根部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的根部的间隔处设有加强块224,所述加强块224分别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的根部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的根部固定。增加了第一可变形件221的根部和第二可变形件222的根部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为了保证第一可变形件221和第二可变形件222的弹性,保证第一弹性公扣22和第二插孔12过的可拆卸配合,所述加强块224处可以开设开口朝上的V形缺口2241,所述V形缺口2241的最大开口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的间隔宽度。所述V形缺口2241最低点和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的根部、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的根部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可以为2-3mm;所述V形缺口2241的最大开口处的宽度可以为2-3mm,所述第一可变形件221的垂直于变形方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222的垂直于变形方向的厚度可以为0.8-1mm。通过V形缺口2241具体结构的设计,一方面保证了第一可变形件221和第二可变形件222的强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其弹性变形能力,特别是当设置拔出角α时,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能够让拆卸更加容易。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插件23的背面设有若干加强筋232,加强筋232沿固定插件23的长度方向设置,增加了固定插件23的结构强度,为了避免加强筋232对装配动作的阻碍,可以将加强筋232方式设置为和固定插件23背面平滑过渡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扣件1和所述第二扣件2均设有若干翻边24。翻边24结构有效增加了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的结构强度。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扣件1和所述第二扣件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若干翻边24。翻边24结构有效增加了第一扣件1或第二扣件2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一种线束5固定装置,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及组合实施例所述的线束5卡扣,所述第二扣件2的远离所述第二卡线槽21的一面上通过一体成型有第二弹性公扣3,线束5固定装置还包括卡座4,所述卡座4包括左侧壁41、右侧壁42、前侧壁43和顶壁44,所述左侧壁41、右侧壁42、前侧壁43和顶壁44围成中空结构,所述卡座4的后方设有敞口45,所述顶壁44上设有第三插孔441,所述第二弹性公扣3能够插进所述第三插孔441且卡在所述第三插孔441内。所述第二弹性公扣3可以包括第一立向支撑31、和所述第一立向支撑31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二立向支撑32、悬空固定在所述第一立向支撑31末端的第三可变形件33、及悬空固定在所述第二立向支撑32末端的第四可变形件34,所述第三可变形件33末端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34末端设有倾斜导向结构2231;所述第三可变形件33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34外侧均各自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位凸起35,在图3中,第二卡位凸起35有3个,且各个第二卡位凸起35之间呈阶梯状,阶梯状的第二卡位凸起35能够实现不同卡紧程度的卡合,从而提高其适应性;所述第三可变形件33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34在被挤压的状态下能够从所述第三插孔441插入到所述卡座4的空腔内,所述第三可变形件33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34在弹性回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卡位凸起35能够卡在所述卡座4的空腔内。
卡座4设置敞口45,使得在通过注塑模具进行制造时,其能够方便拨模,同时方便第二弹性公扣3和第三插孔441的可拆卸配合,具体拆卸方法为,从敞口45位置进入到卡座4内腔将第三可变形件33和第四可变形件34捏紧,使得第二弹性公扣3能够拔出第三插孔441。
具体到汽车领域时,卡座4可以和汽车的内饰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其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配合实现对线束5的固定,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比绑带硬度更高,对线束5的约束力稳定,有效解决线束5捆绑的晃动问题。通过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的可拆卸配合,使得使用和维修方便,特别是在线束5固定位置需要调整时,同时可拆卸结构能够提高其适应性。通过卡座4和第二弹性公扣3的可拆卸配合,实现了卡座4和汽车内饰件一体成型,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再采用另外的模具分别成型,有效节约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扣件,所述第一扣件的中部设有第一卡线槽;
用于和第一扣件扣合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的中部设有第二卡线槽,当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扣合时,所述第一卡线槽和所述第二卡线槽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卡线孔;
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扣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和所述第一插孔配合的固定插件,所述固定插件设有背向所述第一卡线槽的弯折部,所述固定插件一端立向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件上,所述固定插件另一端能够插进所述第一插孔,且当所述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处于扣合位置时,所述第二扣件的拔出方向的位移能够被所述弯折部限制;
所述第一扣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扣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弹性公扣,所述第一弹性公扣立向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件上,所述第一弹性公扣另一端为能够插进所述第二插孔且卡在所述第二插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公扣包括第一可变形件及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间隔设置的第二可变形件,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均立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扣件上,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卡位凸起,且所述第一卡位凸起外侧设有倾斜导向结构;
当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受到外侧的挤压时,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能够发生相对靠近方向上的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凸起设有拔出角,所述拔出角范围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在平行于所述线束轴线的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根部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根部的间隔处设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根部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根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设有开口朝上的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的最大开口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间隔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形件、所述第二可变形件和所述加强块均为塑料结构,所述V形缺口最低点和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根部与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根部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2-3mm;所述V形缺口的最大开口处的宽度为2-3mm,所述第一可变形件的在垂直于变形方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可变形件的在垂直于变形方向的厚度为0.8-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件的背面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第一扣件和/或所述第二扣件设有若干翻边。
9.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线束卡扣,所述第二扣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卡线槽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弹性公扣,
还包括卡座,所述卡座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顶壁,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和顶壁围成中空结构,所述卡座的后方设有敞口,所述顶壁上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二弹性公扣能够插进所述第三插孔且卡在所述第三插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公扣包括第一立向支撑、和所述第一立向支撑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二立向支撑、悬空固定在所述第一立向支撑末端的第三可变形件、及悬空固定在所述第二立向支撑末端的第四可变形件,所述第三可变形件末端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末端设有倾斜导向结构;
所述第三可变形件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外侧均各自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位凸起;
所述第三可变形件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在被挤压的状态下能够从所述第三插孔插入到所述卡座的空腔内,所述第三可变形件和所述第四可变形件在弹性回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卡位凸起能够卡在所述卡座的空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91070.6U CN209881331U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91070.6U CN209881331U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81331U true CN209881331U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4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91070.6U Active CN209881331U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8133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7493A (zh) * | 2020-05-15 | 2020-08-25 |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万向线束卡扣的进气歧管 |
CN114665420A (zh) * | 2020-12-22 | 2022-06-24 | 海尔曼太通股份有限公司 | 线材槽和安装插入件组件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20991070.6U patent/CN2098813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7493A (zh) * | 2020-05-15 | 2020-08-25 |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万向线束卡扣的进气歧管 |
CN111577493B (zh) * | 2020-05-15 | 2022-02-15 |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万向线束卡扣的进气歧管 |
CN114665420A (zh) * | 2020-12-22 | 2022-06-24 | 海尔曼太通股份有限公司 | 线材槽和安装插入件组件 |
US12119627B2 (en) | 2020-12-22 | 2024-10-15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Wire tray and mounting insert assembli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81331U (zh) | 线束卡扣及线束固定装置 | |
CN206517695U (zh) | 安装盒和电控盒 | |
CN101871632B (zh) | 一种挂扣结构 | |
CN218632544U (zh) | 一种保护型固线夹连接结构 | |
CN207398530U (zh) | 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 | |
CN211211687U (zh) | 一种双重扣合插扣 | |
CN202885163U (zh) | 电控盒固定装置及空调器 | |
CN205371219U (zh) | 卡扣结构 | |
CN110581406B (zh) | 一种线束连接器二次互锁组件 | |
CN209638163U (zh) | 一种距离可调节的卡扣 | |
CN202840042U (zh) |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连接的接插件 | |
US20100050374A1 (en) | Grommet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 |
JPS5914544A (ja) | 樹脂製バンパ−のハ−ネス保持構造 | |
CN215487089U (zh) | 一种集成式卡扣 | |
CN219459516U (zh) | Led显示装置的箱体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 |
CN212619191U (zh) | 一种卡扣结构及空调器 | |
KR20080003675U (ko) | 커넥터하우징 | |
CN211743457U (zh) | 一种防冲胶的mini-fit型90度电线端子 | |
CN215831753U (zh) | 一种灯体的无缝拼接连接件及使用其的灯具 | |
CN212062767U (zh) | 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 | |
CN210841085U (zh) | 一种拼装式宠物笼体 | |
CN204921562U (zh) | 卡扣 | |
CN216384522U (zh) | 传感器安装支架以及空调器 | |
CN211420648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晾杆 | |
CN210758947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外壳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