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9733U -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9733U
CN209879733U CN201920260176.9U CN201920260176U CN209879733U CN 209879733 U CN209879733 U CN 209879733U CN 201920260176 U CN201920260176 U CN 201920260176U CN 209879733 U CN209879733 U CN 209879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illumination intensity
npn triode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01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泊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hong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hong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hong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hong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601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9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9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97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包括辅助照明装置,还包括车辆检测装置、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及灯光开关电路,车辆检测装置及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均与灯光开关电路电连接,灯光开关电路与辅助照明装置电连接,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与辅助照明装置之间的距离并输出第一判断信号SIG1至灯光开关电路,光照强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值并输出第二判断信号SIG2至灯光开关电路,灯光开关电路用于判断是否辅助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外界光线较为昏暗时检测到车辆靠近摄像机才开启辅助照明装置,减少了辅助照明装置对驾驶人员的眼睛的刺激,从而具有减少交通事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抓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警察是一种利用自动化检测与测量技术捕获交通违法或交通事故,利用网络将采集的信息传回公安部门进行分析处理,并以此为证据对肇事者进行处罚,以减少事故发生、辅助交警工作的系统。
授权公告号为CN2078956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警察空载违法抓拍系统,上述抓拍系统设置于道路侧边的立柱上,上述抓拍系统包括用于检测道路上的车辆是否空载的激光检测器、用于拍摄道路上的车辆的图像的摄像机、用于检测道路的光照强度的光照强度传感器、辅助照明装置、网络计时器、用于接收光照强度传感器传来的光照强度值并在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辅助照明装置及接收激光检测器传来的激光光斑图片信息和摄像机传来的车辆图像信息且通过网络计时器记录当前时间并在激光检测器发送的信号是空载时将车辆图像信息和对应时间形成空载违法图片合成发送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控制器传来的信息的存储器,上述抓拍系统通过激光检测器检测车辆是否空载,通过摄像机拍摄车辆图像信息,实现对车辆空载状态的监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抓拍系统的辅助照明装置在光照强度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而辅助照明装置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时,在距离摄像机较远的位置辅助照明装置仍会对驾驶人员的眼睛造成较大的刺激,使得驾驶人员无法看清前方路况,使得交通事故频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在外界光线较为昏暗时检测到车辆靠近摄像机才开启辅助照明装置,减少了辅助照明装置对驾驶人员的眼睛的刺激,从而具有减少交通事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包括辅助照明装置,还包括车辆检测装置、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及灯光开关电路,所述车辆检测装置及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均与所述灯光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灯光开关电路与所述辅助照明装置电连接,所述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与辅助照明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并输出第一判断信号SIG1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所述光照强度检测电路用于用于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并输出第二判断信号SIG2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所述灯光开关电路用于在车辆与辅助照明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及外界的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辅助照明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有在车辆与辅助照明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且外界的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时,辅助照明装置才开启进行补光工作,减少了辅助照明装置对驾驶人员的眼睛的刺激,从而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辆检测装置包括地感线圈L、耦合振荡电路及频率检测电路,所述地感线圈L与所述耦合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耦合振荡电路用于检测地感线圈L的电感值的变化,所述频率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耦合振荡电路的频率变化并输出第一判断信号SIG1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车辆通过地感线圈L时,地感线圈L中的单位电流产生的磁通量增加,从而使得地感线圈L中的电感值发生微小变化,进而使得耦合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频率检测电路由LM567芯片及LM567芯片的外围电路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不处于地感线圈L上时,耦合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处于耦合振荡电路的通频带内,频率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判断信号SIG1为低电平。车辆处于地感线圈L上时,耦合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不处于耦合振荡电路的通频带内,频率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判断信号SIG1为高电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光敏电阻RG、滑动变阻器RP1、第一NPN三极管Q1及第二NPN三级管Q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e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R1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G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外接电源VCC的连接节点上,所述光敏电阻RG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RP1的1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P1的2端与滑动变阻器RP1的3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Q1连接在光敏电阻RG与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滑动变阻器RP1的2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e与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节点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外接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NPN三级管Q2的集电极c连接,所述第二NPN三级管Q2的基极b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第一电阻R1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二NPN三级管Q2的发射极e接地,第二判断信号SIG2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NPN三级管Q2的集电极c的连接节点上输出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白天时,光敏电阻RG处于低阻状态,第一NPN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NPN三级管Q2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第二判断信号SIG2为高电平。在夜晚时,光敏电阻RG处于高阻状态,第一NPN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第二NPN三级管Q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二判断信号SIG2为低电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照明装置为补光灯LED。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光开关电路包括判断子电路及开关控制子电路,所述判断子电路包括第九电阻R9、第一或非门U1及第二或非门U2,所述车辆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判断信号SIG1通过第九电阻R9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一输入端A1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二输入端B1连接在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一输入端A1与第九电阻R9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或非门U2的第一输入端A2连接,所述光照强度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二判断信号SIG2通过第二或非门U2的第二输入端B2接入,所述第二或非门U2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判断子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在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启所述补光灯LED。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夜晚,且有车辆经过地感线圈L时,第一判断信号SIG1为高电平,第二判断信号SIG2为低电平,此时第一或非门U1输出低电平,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使得开关控制子电路开启补光灯LED。而在白天,即使有车辆经过地感线圈L,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也为低电平;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只要没有车辆经过地感线圈L,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都为低电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及第三NPN三极管Q3,所述补光灯LED的正极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补光灯LED的负极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所述第二或非门U2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连接,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OUT为高电平时,第三NPN三极管Q3处于导通状态,使得补光灯LED处于通电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光开关电路还包括延时子电路,所述延时子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及第九电容C9,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串联在所述第十电阻R10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之间,所述第九电容C9的正极连接在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与第十电阻R10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九电容C9的负极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补光灯LED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开启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检测到车辆靠近摄像机时才开启辅助照明装置,减少了辅助照明装置对驾驶人员的眼睛的刺激,从而具有减少交通事故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外界环境来控制辅助照明装置的间歇性开启,具有节约补光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光照强度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耦合振荡电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频率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灯光开关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包括辅助照明装置,辅助照明装置为补光灯LED,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补光灯LED对驾驶人员的影响,补光灯LED安装在道路的一侧,且补光灯LED的安装高度距离地面5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光灯LED直射驾驶人员。本控制系统还包括车辆检测装置、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及灯光开关电路,车辆检测装置及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均与灯光开关电路电连接,灯光开关电路与补光灯LED电连接。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与补光灯LED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并输出第一判断信号SIG1至灯光开关电路,光照强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并输出第二判断信号SIG2至灯光开关电路。灯光开关电路用于在车辆与补光灯LED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及外界的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开启补光灯LED。
参照图2,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光敏电阻RG、滑动变阻器RP1、第一NPN三极管Q1及第二NPN三级管Q2。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e连接,第二电阻的R1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光敏电阻RG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外接电源VCC的连接节点上,光敏电阻RG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P1的1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P1的2端与滑动变阻器RP1的3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Q1连接在光敏电阻RG与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节点上,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滑动变阻器RP1的2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e与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节点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外接电源VCC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NPN三级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第二NPN三级管Q2的基极b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第一电阻R1的连接节点上,第二NPN三级管Q2的发射极e接地。第二判断信号SIG2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NPN三级管Q2的集电极c的连接节点上输出至灯光开关电路。
在白天时,光敏电阻RG处于低阻状态,第一NPN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NPN三级管Q2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第二判断信号SIG2为高电平。在夜晚时,光敏电阻RG处于高阻状态,第一NPN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第二NPN三级管Q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二判断信号SIG2为低电平。
参照图3、4,车辆检测装置包括地感线圈L、耦合振荡电路及频率检测电路,地感线圈L与耦合振荡电路电连接,耦合振荡电路用于检测地感线圈L的电感值的变化。本实施例中,地感线圈L的埋设深度为80mm,地感线圈L俯视呈方形,尺寸为4X2m,地感线圈L沿车辆行进方向埋设。频率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耦合振荡电路的频率变化并输出第一判断信号SIG1至灯光开关电路,频率检测电路由LM567芯片及LM567芯片的外围电路构成。当有车辆通过地感线圈L时,地感线圈L中的单位电流产生的磁通量增加,从而使得地感线圈L中的电感值发生微小变化,进而使得耦合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车辆不处于地感线圈L上时,耦合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处于频率检测电路的通频带内,频率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判断信号SIG1为低电平。车辆处于地感线圈L上时,耦合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不处于频率检测电路的通频带内,频率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判断信号SIG1为高电平。
参照图5,灯光开关电路包括判断子电路,判断子电路包括第九电阻R9、第一或非门U1及第二或非门U2,本实施例中,使用CD4001芯片集成第一或非门U1和第二或非门U2。车辆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判断信号SIG1通过第九电阻R9的一端接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一或非门U1的第一输入端A1连接,第一或非门U1的第二输入端B1连接在第一或非门U1的第一输入端A1与第九电阻R9的连接节点上。第一或非门U1的输出端与第二或非门U2的第一输入端A2连接,光照强度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二判断信号SIG2通过第二或非门U2的第二输入端B2接入。
在夜晚,且有车辆经过地感线圈L时,第一判断信号SIG1为高电平,第二判断信号SIG2为低电平,此时第一或非门U1输出低电平,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使得开关控制子电路开启补光灯LED。而在白天,即使有车辆经过地感线圈L,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也为低电平;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只要没有车辆经过地感线圈L,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都为低电平。
参照图5,灯光开关电路还包括开关控制子电路及延时子电路,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及第三NPN三极管Q3,补光灯LED的正极与外接电源连接,补光灯LED的负极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第二或非门U2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第二或非门U2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三NPN三极管Q3处于导通状态,使得补光灯LED处于通电开启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包括辅助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检测装置、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及灯光开关电路,所述车辆检测装置及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均与所述灯光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灯光开关电路与所述辅助照明装置电连接,
所述车辆检测装置包括地感线圈L、耦合振荡电路及频率检测电路,所述地感线圈L与所述耦合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频率检测电路由LM567芯片及LM567芯片的外围电路构成;所述耦合振荡电路用于检测地感线圈L的电感值的变化,所述频率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耦合振荡电路的频率变化并输出第一判断信号SIG1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
所述光照强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光敏电阻RG、滑动变阻器RP1、第一NPN三极管Q1及第二NPN三级管Q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G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外接电源VCC的连接节点上,所述光敏电阻RG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变阻器RP1的1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P1的2端与滑动变阻器RP1的3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Q1连接在光敏电阻RG与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滑动变阻器RP1的2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e与滑动变阻器RP1的连接节点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外接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NPN三级管Q2的集电极c连接,所述第二NPN三级管Q2的基极b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第一电阻R1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二NPN三级管Q2的发射极e接地,第二判断信号SIG2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NPN三级管Q2的集电极c的连接节点上输出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
所述灯光开关电路包括判断子电路及开关控制子电路,所述判断子电路包括第九电阻R9、第一或非门U1及第二或非门U2,所述车辆检测装置输出的第一判断信号SIG1通过第九电阻R9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一输入端A1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二输入端B1连接在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一输入端A1与第九电阻R9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或非门U2的第一输入端A2连接,所述光照强度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二判断信号SIG2通过第二或非门U2的第二输入端B2接入,所述第二或非门U2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判断子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在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启所述辅助照明装置;
所述车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与辅助照明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并输出第一判断信号SIG1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所述光照强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并输出第二判断信号SIG2至所述灯光开关电路,所述灯光开关电路用于在车辆与辅助照明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阈值及外界的光照强度值小于设定的光照强度阈值时开启所述辅助照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照明装置为补光灯LE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及第三NPN三极管Q3,所述补光灯LED的正极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补光灯LED的负极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所述第二或非门U2的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连接,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开关电路还包括延时子电路,所述延时子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及第九电容C9,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串联在所述第十电阻R10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b之间,所述第九电容C9的正极连接在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与第十电阻R10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九电容C9的负极接地。
CN201920260176.9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9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0176.9U CN209879733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0176.9U CN209879733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9733U true CN209879733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017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9733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9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PQ281299A0 (en) Improvements i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523224U (zh) 用于公路急弯路段及高速公路匝道的会车警示装置
CN112509344A (zh) 智慧道路安全预警方法
CN106910345A (zh) 电子警察补光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4596157U (zh)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智能交通灯
CN209879733U (zh) 一种道路电子警察补光控制系统
CN108470450A (zh) 电子警察智能补光系统
CN108087809B (zh) 故障自检自动开闭路灯
WO2020155580A1 (zh)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CN201571227U (zh) 机动车前照灯自动变光控制器
CN109147337A (zh) 基于光敏电阻的车辆远光灯抓拍装置
CN207389035U (zh) 一种基于时间和位置的汽车灯光控制系统
CN204680203U (zh) 电子警察防眩光装置
CN206983839U (zh) 汽车远近光灯智能切换装置
CN207416684U (zh) 一种后车远光灯警示装置
CN213399988U (zh) 智慧道路安全预警系统
CN104732773A (zh) 电子警察防眩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2772073U (zh) 一种可靠感应车辆驶离的车位锁
CN21045460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大灯的感应控制系统
CN209738928U (zh) 汽车智能远光灯控制开关
CN2438118Y (zh) 汽车车灯故障监测装置
CN207135330U (zh) 一种基于led的智能路灯
CN212772074U (zh) 一种夜间亮灯的车位锁
CN209879734U (zh) 一种公交站台停车道占用检测系统
CN105096627A (zh) 基于稳频振荡式红外定位的信号灯用模式识别提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