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3364U - 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73364U CN209873364U CN201920040562.7U CN201920040562U CN209873364U CN 209873364 U CN209873364 U CN 209873364U CN 201920040562 U CN201920040562 U CN 201920040562U CN 209873364 U CN209873364 U CN 2098733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rod
- fixed
- workbench
- brac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29910000617 Mang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44 hand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针织设备和套筒,所述工作台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腿,所述套筒的顶部贯穿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两侧固定有齿块,且所述套杆的底端延伸至套筒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杆,该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还设置有滚筒、弹簧、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在畸形杆向下运动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带动滚筒向外撑开,滚筒滚动将布匹的褶皱撑平,在弹簧的拉动下使得布匹被压的更紧,提高了布匹的张力,避免褶皱影响加工质量,并且通过滚筒和底座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拉动布匹进行工作,又避免了布匹压紧后不便于拉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设备:编织“针织物”的机器。1589年英国牧师威廉·李(William Lee)发明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19世纪70年代随着电动机的发明,手摇针织机进而被高速运转的电动针织机所取代。
压紧装置(presser bar mechanisms),是指在缝料表面上施加压力的机构。
现有的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影响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布料容易出现褶皱,而压紧装置无法对褶皱进行压平,从而影响加工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作效率低和褶皱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针织设备和套筒,所述工作台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腿,所述套筒的顶部贯穿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两侧固定有齿块,且所述套杆的底端延伸至套筒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杆,所述套筒的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限位杆通过滑动轮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丝杆,且所述丝杆的顶端延伸至套杆的内部,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从动锥齿,所述套筒的一侧贯穿有摇柄,且所述摇柄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内部并固定有主动锥齿,且所述主动锥齿与从动锥齿相啮合,所述套杆的一侧上方固定有畸形杆,所述畸形杆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通过第一转轴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均通过第二转轴固定有滚筒,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弹簧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摇柄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与齿块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弹簧采用锰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呈“八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设置有套杆、丝杆、畸形杆,在对布匹压紧时,工作人员先顺时针摇动摇柄,摇柄转动使得主动锥齿转动,主动锥齿转动使得从动锥齿转动,从动锥齿转动使得丝杆旋转,由于丝杆与齿块相啮合,丝杆转动进而使得套杆带动畸形杆向下运动,使得滚筒向下对布匹进行压紧,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该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还设置有滚筒、弹簧、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在畸形杆向下运动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带动滚筒向外撑开,滚筒滚动将布匹的褶皱撑平,在弹簧的拉动下使得布匹被压的更紧,提高了布匹的张力,避免褶皱影响加工质量,并且通过滚筒和底座的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拉动布匹进行工作,又避免了布匹压紧后不便于拉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针织设备;3、支撑腿;4、套筒;5、摇柄;6、套杆;7、畸形杆;8、连接块;9、第一支撑杆;10、滚筒;11、凹槽;12、主动锥齿;13、第一转轴;14、第二支撑杆;15、第二转轴;16、丝杆;17、限位杆;18、滑动轮;19、滑槽;20、从动锥齿;21、齿块;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1、针织设备2、支撑腿3、套筒4、摇柄5、套杆6、畸形杆7、连接块8、第一支撑杆9、滚筒10、凹槽11、主动锥齿12、第一转轴13、第二支撑杆14、第二转轴15、丝杆16、限位杆17、滑动轮18、滑槽19、从动锥齿20、齿块21和弹簧22,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针织设备2和套筒4,工作台1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腿3,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套筒4的顶部贯穿有套杆6,套杆6的内部两侧固定有齿块21,且套杆6的底端延伸至套筒4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杆17,套筒4的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19,且限位杆17通过滑动轮18与滑槽滑动配合,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丝杆16,且丝杆16的顶端延伸至套杆6的内部,丝杆16的外表面固定有从动锥齿20,套筒4的一侧贯穿有摇柄5,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且摇柄5的一端延伸至套筒4的内部并固定有主动锥齿12,且主动锥齿12与从动锥齿20相啮合,套杆6的一侧上方固定有畸形杆7,畸形杆7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两侧通过第一转轴13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4,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4的顶端均通过第二转轴15固定有滚筒10,且第一支撑杆9的一侧通过弹簧22与第二支撑杆14相连接。
请参阅图1、3和4,摇柄5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这样摇动摇柄5时不易打滑,更加方便,丝杆16的外表面与齿块21螺纹连接,这样便于丝杆16转动时使得套杆6向下或向上移动。
请参阅图2,弹簧2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弹簧22采用锰钢材料制作而成,这样使得弹簧22的拉力更强,不易变形。
请参阅图1、2和4,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1,这样使得针织设备在工作时更加方便,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4的侧面呈“八字形”,从而可以使得两个滚筒10向外滑动,将褶皱压平,并且提高布匹的张力。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先检查该装置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及时进行维修,接着使用者将布匹平铺在工作台1上,然后工作人员先顺时针摇动摇柄5,摇柄5转动使得主动锥齿12转动,主动锥齿12顺时针转动使得从动锥齿20顺时针转动,从动锥齿20顺时针转动使得丝杆16顺时针旋转,由于丝杆16与齿块21相啮合,丝杆16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套杆6带动畸形杆7向下运动,畸形杆7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4带动滚筒10向外撑开,滚筒10滚动将布匹的褶皱撑平,在弹簧22的拉动下使得布匹被压的更紧,在需要更换布匹,工作人员逆时针摇动摇柄5,摇柄5逆时针转动使得使得主动锥齿12带动从动锥齿20逆时针旋转,从动锥齿20逆时针旋转使得丝杆16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套杆6带动畸形杆7向上运动,这时由于弹簧22的拉力使得两个滚筒10合拢向上运动,这时工作人员将新的布料平铺在工作台1上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针织设备(2)和套筒(4),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腿(3),所述套筒(4)的顶部贯穿有套杆(6),所述套杆(6)的内部两侧固定有齿块(21),且所述套杆(6)的底端延伸至套筒(4)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杆(17),所述套筒(4)的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19),且所述限位杆(17)通过滑动轮(18)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丝杆(16),且所述丝杆(16)的顶端延伸至套杆(6)的内部,所述丝杆(16)的外表面固定有从动锥齿(20),所述套筒(4)的一侧贯穿有摇柄(5),且所述摇柄(5)的一端延伸至套筒(4)的内部并固定有主动锥齿(12),且所述主动锥齿(12)与从动锥齿(20)相啮合,所述套杆(6)的一侧上方固定有畸形杆(7),所述畸形杆(7)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两侧通过第一转轴(13)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4)的顶端均通过第二转轴(15)固定有滚筒(10),且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一侧通过弹簧(22)与第二支撑杆(1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5)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6)的外表面与齿块(2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弹簧(22)采用锰钢材料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14)的侧面呈“八字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40562.7U CN209873364U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40562.7U CN209873364U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73364U true CN209873364U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5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405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3364U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73364U (zh) |
-
2019
- 2019-01-10 CN CN201920040562.7U patent/CN2098733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83709A (zh) | 一种张紧度可调型双面防褶皱式纺织加工用熨烫装置 | |
CN110745607B (zh) | 一种纺织机械用收卷导辊设备的工作方法 | |
CN208700273U (zh) | 一种钢丝绳快速缠绕收集装置 | |
CN209941301U (zh) | 一种用于丝绸织造拉幅机的布铗结构 | |
CN202499986U (zh) | 连续织物带的缝合包边装置 | |
CN209873364U (zh) | 一种针织设备的压紧装置 | |
CN110745609B (zh) | 一种纺织机械用收卷导辊设备 | |
CN210458558U (zh) | 一种手套自动缝纫机 | |
CN206337453U (zh) | 一种切口平整的无纺布生产装置 | |
CN107327662A (zh) | 一种便于使用者移动的纺织机 | |
CN203392023U (zh) | 塑料袋自动折叠捆扎机的一种尾部折叠装置 | |
CN205973197U (zh) | 一种方便可调式的切布机 | |
CN212831837U (zh) | 一种仓库用的面料打包装置 | |
CN209798246U (zh) | 一种用于被絮加工的往复压整装置 | |
CN204124881U (zh) | 一种大圆机上的布料卷收装置 | |
CN112895601A (zh) | 一种塑料编织袋制备成型加工系统 | |
CN204802171U (zh) | 一种卷被机 | |
CN211546979U (zh) | 一种家纺用无纺布轧花装置 | |
CN210141444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纺织机械用支撑架 | |
CN207046515U (zh) | 一种纺织用布料高效收卷装置 | |
CN205973175U (zh) | 一种新型布料打卷机 | |
CN109335774A (zh) | 一种卷布用纺织机械 | |
CN209940045U (zh) | 一种涤纶布生产用牵引装置 | |
CN210621303U (zh) | 一种可调整的衣服加工用布料裁边装置 | |
CN214694843U (zh) | 一种可切割不同规格的无纺布裁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