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1278U - 一种热熔胶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熔胶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1278U
CN209871278U CN201920649048.3U CN201920649048U CN209871278U CN 209871278 U CN209871278 U CN 209871278U CN 201920649048 U CN201920649048 U CN 201920649048U CN 209871278 U CN209871278 U CN 209871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lt
melt adhesive
opening
wall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90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uer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uer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uer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uer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490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1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1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12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Tub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胶容器,热熔胶容器包括:料筒,料筒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料筒的两端,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筒体形成一容纳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与容纳腔连通;推杆,推杆的连接端从第二开口伸入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滑动连接,且内壁与推杆的抵接处形成密封,容纳腔的内壁及推杆的连接端上贴设有防粘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熔胶容器在热熔胶熔化后不与推杆或内壁黏结,推杆可轻易地将热熔胶推出容纳腔,不会在内壁或推杆的连接端存在残留,防止溶化后的热熔胶再次凝固后将内壁与推杆的连接端黏结在一起,有利于在容纳腔内的热熔胶用完后再次填入热熔胶,实现热熔胶容器的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热熔胶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熔胶容器。
背景技术
热熔胶在常温下为固态,是生活中常用的修补、黏合工具,使用热熔胶时需要先将热熔胶加热为液态,再将液态热熔胶涂覆于需要黏合的部位。在现有技术中,热熔胶加热为液态后通常用活塞将热熔胶推出容器,由于活塞以及容纳热熔胶的腔体与热熔胶直接接触,在热熔胶冷却后,活塞、热熔胶及容纳热熔胶的腔体容易黏结为一体,不便于重新放入热熔胶,导致热容器无法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熔胶容器,旨在解决注射型热熔胶容器在热熔胶冷却后,活塞、热熔胶及容纳热熔胶的腔体容易黏结为一体,不便于重新放入热熔胶,导致热容器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熔胶容器,所述热熔胶容器包括:料筒,所述料筒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料筒的两端,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筒体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推杆,所述推杆的连接端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滑动连接,且所述内壁与所述推杆的抵接处形成密封,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及所述推杆的连接端上贴设有防粘层。
优选的,所述防粘层为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按照预设的规则排列设置有若干凸起,且各个凸起的根部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1um,且各个相邻凸起之间的间距介于1um与10um之间。
优选的,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积由根部向顶部递减。
优选的,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料筒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壁形成一环形空间;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环形空间内,并环绕在所述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绝缘绝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内壁为铝。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接线口,导线通过所述接线口实现所述热熔胶容器与外接电源的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连接端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内壁之间,所述推杆与所述内壁通过所述弹性件抵接并形成密封。
优选的,所述料筒的开设有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部为锥形,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锥形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料筒的两端开设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间的筒体形成一容纳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推杆的连接端从第二开口伸入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滑动连接,其中,内壁与推杆的抵接处形成密封,容纳腔的内壁及推杆的连接端上贴设有防粘层;使得热熔胶熔化后不与推杆或内壁黏结,推杆可轻易地将热熔胶推出容纳腔,不会在内壁或推杆的连接端存在残留,防止溶化后的热熔胶再次凝固后将内壁与推杆的连接端黏结在一起,有利于在容纳腔内的热熔胶用完后再次填入热熔胶,实现热熔胶容器的重复利用,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熔胶容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防粘层的一实施例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推杆 26 第二开口
20 料筒 30 导线
21 壳体 40 加热管
22 内壁 50 防粘层
23 接线口 51 凸起
24 容纳腔 60 弹性件
25 第一开口 70 盖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熔胶容器,所述热熔胶容器包括:料筒20,所述料筒20包括第一开口25(图中未标示)与第二开口26 (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开口25与第二开口26分别位于所述料筒20的两端,所述第一开口25与第二开口26之间的料筒20形成一容纳腔24(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开口25与所述第二开口26均与所述容纳腔24连通;推杆 10,所述推杆10的连接端从所述第二开口26伸入所述容纳腔24内,并与所述容纳腔24的内壁22形成滑动连接,且所述内壁22与所述推杆10的抵接处形成密封,所述容纳腔24的内壁22及所述推杆10的连接端上贴设有防粘层50。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10的连接端从第二开口26伸入容纳腔24内,并与空纳腔的内壁22形成滑动连接,且于抵接处形成密封,容纳腔24内的热熔胶熔化后可直接由推杆10的连接端向第一开口25的方向推送,液态的热熔胶在推杆10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开口25流出。内壁22与推杆10的抵接处形成的密封使得推杆10的连接端与内壁22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推杆10 在推送热熔胶时,热熔胶只能向第一开口25的方向移动,并从第一开口25 排出容纳腔24,不会在容纳腔24内形成残留。
在较佳实施例中,料筒20为中空的圆柱体,推杆10的长度大于料筒20 的轴向长度,推杆10的连接端可从第二开口26推至第一开口25,将容纳腔 24内的热熔胶从第一开口25尽数排出容纳腔24。
容纳腔24的内壁22及推杆10的连接端上贴设有防粘层50,防粘层50 能够防止液态的热熔胶黏着在推杆10或内壁22的表面,当推杆10将热熔胶推向第一开口25时,内壁22对热熔胶的阻力极小,热熔胶能够轻易地被推杆10推出容纳腔24,同时,不会在内壁22或推杆10的连接端存在残留,防止熔化后的热熔胶再次凝固后将内壁22与推杆10的连接端黏结在一起,有利于在容纳腔24内的热熔胶用完后再次填入热熔胶,实现热熔胶容器的重复利用,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防粘层50为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按照预设的规则排列设置有若干凸起51,且各个凸起51的根部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1um,且各个相邻凸起51之间的间距介于1um与10u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预设的规则可由生产商进行设定,例如各个凸起51可呈不规则排列,或者按照预设的矩阵排列,仅需要保证各个相邻凸起51之间的间距介于1um至10um之间即可,其中,横截面的最大宽度是指横截面上最宽的地方对应的宽度。在较佳实施例中,凸起51按矩阵式排列,使得纳米材料易于加工。
上述结构使得空气大量地存储在微小的凹凸之间,热熔胶与凸起51的顶部接触,扩大了热熔胶与空气界面的接触角,因此液态的热熔胶附着在防粘层50的表面不会自动扩散,因而保持球体状,易于推动,并不会黏结在推杆 10的连接端或是容纳腔24内壁22上。
具体地,所述凸起51的横截面积由根部向顶部递减;所述凸起51的横截面为圆形。
为进一步提高纳米材料的防粘结效果,在较佳实施例中,凸起51的横截面为圆形,形状近似锥形,顶部较细底部较粗,在保证了较小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能够避免凸起51断裂,提高纳米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纳米结构在推杆10 的推动下产生损伤。
可选地,所述料筒20还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与所述内壁22形成一环形空间;加热管40,所述加热管40设置于所述环形空间内,并环绕在所述内壁22上。
热熔胶在常温下为固态,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40环绕处于环形空间内并环绕于内壁22上,对处于容纳腔24内的热熔胶加热,热熔胶加热后由固态熔化为液态,在推杆10的推动下向第一开口25移动,并从第一开口25排出容纳腔24。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1为绝缘绝热材料,所述内壁22为铝。
在较佳实施例中,内壁22为铝制材料,以使内壁22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理解的,内壁22并不仅限于铝制材料,所述内壁22还可以由钢或锌等制成,只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即可。壳体21为绝缘绝热材料以隔绝环形空间内的热空气,防止用户在使用时烫伤。
具体地,所述壳体21的表面设置有接线口23,导线30通过所述接线口 23实现所述热熔胶容器与外接电源的电连接。
通过所述接线口23,热熔胶容器与外接电源的电连接,加热管40通过导线30与外接电源连接后加热管40开始发热。作为一种实施例,壳体21或导线30上还设置有开关(图中未标示),导线30插入外接电源后可由开关控制电源的连通与断开。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推杆10的连接端上设置有弹性件60,所述弹性件 60位于所述推杆10与所述内壁22之间,所述推杆10与所述内壁22通过所述弹性件60抵接并形成密封。
弹性件60的形变使得连接端与内壁22间形成密封,使得推杆10的连接端与内壁22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推杆10在推送热熔胶时,热熔胶只能向第一开口25的方向移动,并从第一开口25排出容纳腔24,不会在容纳腔 24内形成残留。在较佳实施例中,弹性件60为塑胶。
可选地,所述料筒20的开设有所述第一开口25的端部为锥形(如图2 所示),所述第一开口25位于所述锥形的顶端。
在本实施例中,料筒20的开设有所述第一开口25的端部为锥形,其中锥形从第二开口26的方向向第一开口25缩小,使得热熔胶能够流畅地从第一开口25排出;第一开口25位于锥形的顶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的顶点对应于锥形底圆的圆心位置。可以理解的,所述锥形的顶点也可偏心设置,此时,第一开口25与圆锥底圆的圆心不重合,由于加热管40环绕于内壁22上,因此,固体状的热熔胶从外由内开始熔化,第一开口25偏心设置使得外围的热熔胶熔化后就可从第一开口25流出,而不必等到热熔胶全部熔化后才可使用。
在较佳实施例中,推杆10的连接端亦为锥形,当推杆10的连接端向第一开口25推至极限位置后,推杆10的连接端与容纳腔24的第一开口25端相互配合,此时,容纳腔24内所有的热熔胶均排出了容纳腔2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熔胶容器还可以包括一个盖体70,盖体70盖设于第一开口25上。在较佳实施例中,盖体70由绝热材料制成,当用户在使用热熔胶的过程中需要暂停使用时,可以在将盖体70盖设于第一开口25上,使得处于第一开口25内的热熔胶不会因接触到冷空气而凝固,导致重新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容器包括:
料筒,所述料筒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料筒的两端,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筒体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推杆,所述推杆的连接端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形成滑动连接,且所述内壁与所述推杆的抵接处形成密封,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及所述推杆的连接端上贴设有防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为纳米材料,所述纳米材料的表面按照预设的规则排列设置有若干凸起,且各个凸起的根部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1um,且各个相邻凸起之间的间距介于1um与10u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积由根部向顶部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壁形成一环形空间;
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环形空间内,并环绕在所述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绝缘绝热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为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连接端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内壁之间,所述推杆与所述内壁通过所述弹性件抵接并形成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容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开设有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部为锥形,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锥形的顶端。
CN201920649048.3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热熔胶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1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9048.3U CN209871278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热熔胶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9048.3U CN209871278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热熔胶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1278U true CN209871278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90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1278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热熔胶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1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31126B2 (en) Method and combination for heating hot melt adhesives
CN111097115B (zh) 一种电池包的喷淋系统及电池包
CN104048156B (zh) 密封组件以及包括该密封组件的加压流体容器
CN209871278U (zh) 一种热熔胶容器
CN110421850B (zh) 一种防物料残留的3d打印机喷头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61733U (zh) 集火灾探测及灭火于一体的自动灭火装置
JP5075251B2 (ja) 流体輸送管連結装置
CN210630648U (zh) 基于平衡强度与发热功率的加热不燃烧器件
CN102225227B (zh) 集火灾探测及灭火于一体的自动灭火装置
CN217098932U (zh) 一种快装式高温气动直写式生物打印喷头
CN216796495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515035U (zh) 一种防滴胶的挤胶器
US20060081610A1 (en) Heating element opening on a hot nozzle
CN203584746U (zh) 空调机组、压缩机及其机壳
CN204099674U (zh) 安全泄压装置
CN214239552U (zh) 一种挤压成型3d打印机的可加热多轴打印喷头
JP2003343788A (ja) 管継手
CN219873992U (zh) 电池
CN210103837U (zh) 热熔胶棒
CN219287740U (zh) 一种密封型加热条
KR200256793Y1 (ko) 로켓 추진기관의 열부하 분산형 노즐
CN113565851B (zh) 一种防螺栓孔开裂的溢胶修缝型螺栓
CN218219113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1828345U (zh) 应用于摇摆婴儿床的大功率电抗器
JP2003322287A (ja) プラスチック管端部の鍔部形成方法及び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