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6516U -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6516U
CN209866516U CN201920198836.5U CN201920198836U CN209866516U CN 209866516 U CN209866516 U CN 209866516U CN 201920198836 U CN201920198836 U CN 201920198836U CN 209866516 U CN209866516 U CN 209866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haft
roller
roller supporting
foil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88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秀水
王庆勇
张龙
焦彬
张永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uy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shen Battery JSC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shen Battery JSC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shen Battery JSCL
Priority to CN2019201988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6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6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6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包括横向分布的过辊(1);所述过辊(1)左右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10);所述过辊(1)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过辊支撑轴(10),与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相连接;所述过辊(1)的底面与纵向传送的电池极片箔材的顶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能够在箔材进入电池极片涂布机进行喷头的挤压涂布过程中,保证箔材的平整度,从而有效避免箔材起褶,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有利于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极片的浆料涂敷过程是整个锂电池制造的瓶颈环节,随着涂敷过程的涂布速度不断提升,所使用的箔材型号也逐步增多,随之箔材起褶异常增多,已成为涂布过程中的频繁异常点,从而造成的极片废品,箔材废品,接带废品直线上升,材料利用率、设备稼动率下降。
因此,消除由于箔材起褶引起的所有不良,成为新的课题。经过研究分析和实验论证,箔材在进入电池极片涂敷机进行喷头的挤压涂布过程中,箔材的平整度成为决定因素和指标。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装置,其能够在箔材进入电池极片涂布机进行喷头的挤压涂布过程中,保证箔材的平整度,从而有效避免箔材起褶,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能够在箔材进入电池极片涂布机进行喷头的挤压涂布过程中,保证箔材的平整度,从而有效避免箔材起褶,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有利于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包括横向分布的过辊;
所述过辊左右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
所述过辊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过辊支撑轴,与左侧调整支架和右侧调整支架相连接;
所述过辊的底面与纵向传送的电池极片箔材的顶面相接触。
其中,所述左侧调整支架具体包括:垂直分布的、中空的第一调整支架体;
第一调整支架体的顶部垂直贯穿设置有第一支架连杆;
第一支架连杆与第一调整支架体的顶部之间为螺纹连接;
第一支架连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手柄;
第一支架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的底面与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的顶面固定连接;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和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组成的固定块整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过辊支撑轴连接孔,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过辊左端的过辊支撑轴。
其中,第一调整支架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两个第一固定孔,用于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调整支架体的左右两端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导向凹槽;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的左右两端,位于第一导向凹槽中。
其中,所述右侧调整支架具体包括:纵向分布的、中空的第二调整支架体;
第二调整支架体的前端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支架连杆;
第二支架连杆与第二调整支架体的前端之间为螺纹连接;
第二支架连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手柄;
第二支架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垂直分布的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的背面与垂直分布的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和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组成的固定块整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过辊支撑轴连接孔,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过辊右端的过辊支撑轴。
其中,第二调整支架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两个第二固定孔,用于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调整支架体的上下两端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纵向分布的第二导向凹槽;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的上下两端,位于第二导向凹槽中。
其中,左侧调整支架和右侧调整支架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左侧调整支架和右侧调整支架两者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能够在箔材进入电池极片涂布机进行喷头的挤压涂布过程中,保证箔材的平整度,从而有效避免箔材起褶,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有利于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具有的左侧调整支架的左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具有的右侧调整支架的右视放大图;
图中:1为过辊,2为左侧调整支架,3为右侧调整支架,10为过辊支撑轴;
20为第一调整支架体,24为第一支架手柄,25为第一支架连杆,26为第一固定孔,27为第一过辊支撑轴连接孔,28为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9 为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
30为第二调整支架体,34为第二支架手柄,35为第二支架连杆,36为第二固定孔,37为第二过辊支撑轴连接孔,38为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9 为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包括横向分布的过辊1;
所述过辊1左右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10;
所述过辊1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过辊支撑轴10,与左侧调整支架2 和右侧调整支架3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过辊1的底面与需要进行碾压、防止起褶的、纵向传送的电池极片箔材的顶面相接触。该电池极片箔材底面由其他部件(如被一根横向分布的传动辊所支撑,该传动辊的转动方向与过辊1相反,例如,过辊1为围绕轴心进行逆时针转动,则传动辊围绕轴心进行顺时针转动)。具体实现上,在涂敷机涂覆极片和走带时,过辊与位于电池极片箔材下方的传动辊相配合来夹住电池极片箔材,对电池极片箔材进行碾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左侧调整支架和右侧调整支架的形状、构造相同,只是左侧调整支架为垂直放置,手柄朝上,而右侧调整支架为侧向放置,手柄朝前。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两者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左侧调整支架2具体包括:垂直分布的、中空的第一调整支架体20;
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顶部垂直贯穿设置有第一支架连杆25;
第一支架连杆25与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顶部之间为螺纹连接;
第一支架连杆2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手柄24;
第一支架连杆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的底面与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的顶面固定连接(例如相卡接);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和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组成的固定块整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过辊支撑轴连接孔27,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过辊1左端的过辊支撑轴1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架手柄24,可以使得第一支架连杆25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一起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过辊1左端的过辊支撑轴10上下调整位置,最终能够实现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左端) 进行上下平衡的调整。
具体实现上,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6,用于与外部装置(例如膜头)固定连接。
具体实现上,为了方便上下移动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减少移动的阻力,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左右两端内侧壁(即位于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左右两边的内侧壁) 上,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导向凹槽;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的左右两端,位于第一导向凹槽中。
因此,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在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进行有效、可靠地限位,保证准确、可靠地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左端)进行上下平衡的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右侧调整支架3具体包括:纵向分布的、中空的第二调整支架体30;
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前端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支架连杆35;
第二支架连杆35与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前端之间为螺纹连接;
第二支架连杆35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手柄34;
第二支架连杆3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垂直分布的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 38;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的背面与垂直分布的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的正面固定连接(例如相卡接);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和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组成的固定块整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过辊支撑轴连接孔37,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过辊1右端的过辊支撑轴1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支架手柄34,可以使得第二支架连杆35在纵向方向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一起前后移动,进而带动过辊1右端的过辊支撑轴 10前后调整位置,最终能够实现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右端)进行前后辊距的调整。
具体实现上,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两个第二固定孔36,用于与外部装置(例如膜头)固定连接。
具体实现上,为了方便前后移动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减少移动的阻力,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上下两端内侧壁(即位于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上下两边的内侧壁) 上,分别设置有纵向分布的第二导向凹槽;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的上下两端,位于第二导向凹槽中。
因此,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在纵向方向的前后移动进行有效、可靠地限位,保证准确、可靠地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右端)进行前后辊距的调整。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箔材在进入喷头挤压涂布时,通过左侧调整支架和右侧调整支架的结构设计,可以对用于碾压电池极片箔材的过辊,精准地进行高低平衡调整和前后辊距调整,从而能够将碾压后的箔材调整最佳平整状态后,再进入喷头进行浆料的涂布,待进行挤压涂布时,由于箔材平整,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的电池极片。本实用新型安装轻便,易调整,调整效果俱佳,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具体为:在电池极片箔材在进入涂敷机的喷头进行浆料的挤压涂布时,事先将左侧调整支架和右侧调整支架固定(具体为通过膜头固定孔与涂敷机的膜头进行孤单),从而安装固定本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左侧调整支架,可以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的一端(具体为左端)进行上下平衡调整,而通过右侧调整支架,可以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的另一端(具体为右端)进行前后辊距调整,从而使得所碾压形成的箔材保证完好的平整度。
因此,对于本实用新型,其优点在于:在箔材在进入涂敷机的喷头进行浆料挤压涂布时,通过快速便捷地对过辊进行高低平衡和前后辊距调整,保证所碾压形成的箔材始终保证完好的平整度,然后再进行挤压涂布,且调整后稳定性高,可以彻底消除由于箔材起褶异常问题,而造成的极片废品、箔材废品、接带废品,从而有效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以及设备稼动率,降低员工消耗的调整时间,提高员工操作的便捷性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具体实现上,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涂敷机摸头内,安装在喷头前。在涂敷机对极片进行浆料涂覆时,本装置起到调整箔材起褶的作用,保证箔材在涂布过程中平整,从而避免箔材起褶,极片起褶造成极片废品,彻底消除极片废品和由此造成的接带,提高材料利用率。此时,对于涂敷机,还可以让风嘴与风板间绝对密封。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安装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箔材在进入入涂敷机的喷头进行挤压涂布时,通过第一固定孔26和第二固定孔36将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与外部的膜头进行固定,从而安装本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参见图1所示。
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之间,相互成直角,通过左侧调整支架2,可以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左端)进行上下平衡的调整,而通过右侧调整支架3,可以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右端)进行前后辊距的调整。
其中,左侧调整支架2的调整方法为:将过辊1左端的过辊支撑轴10 通过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与第一过辊支撑轴连接孔27固定连接,然后,通过调节第一支架手柄24,带动第一支架连杆 25运动,进而使得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一起上下运动,最终使过辊1左端的过辊支撑轴10以及过辊1左端一起上下运动 (图2),实现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左端)进行上下平衡的调整。
其中,右侧调整支架3的调整方法为:将过辊1右端的过辊支撑轴10 通过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与第二过辊支撑轴连接孔37固定连接,然后,通过调节第二支架手柄34,带动第二支架连杆 35运动,进而使得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一起前后运动,最终使过辊1右端的过辊支撑轴10以及过辊1右端一起前后运动 (图2),实现对用于碾压箔材的过辊1的一端(具体为右端)进行前后辊距的调整。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能够在箔材进入电池极片涂布机进行喷头的挤压涂布过程中,保证箔材的平整度,从而有效避免箔材起褶,保证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有利于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分布的过辊(1);
所述过辊(1)左右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10);
所述过辊(1)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过辊支撑轴(10),与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相连接;
所述过辊(1)的底面与纵向传送的电池极片箔材的顶面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调整支架(2)具体包括:垂直分布的、中空的第一调整支架体(20);
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顶部垂直贯穿设置有第一支架连杆(25);
第一支架连杆(25)与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顶部之间为螺纹连接;
第一支架连杆(2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手柄(24);
第一支架连杆(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的底面与横向分布的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的顶面固定连接;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和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组成的固定块整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过辊支撑轴连接孔(27),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过辊(1)左端的过辊支撑轴(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6),用于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整支架体(20)的左右两端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导向凹槽;
过辊支撑轴上固定块(28)与过辊支撑轴下固定块(29)的左右两端,位于第一导向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调整支架(3)具体包括:纵向分布的、中空的第二调整支架体(30);
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前端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支架连杆(35);
第二支架连杆(35)与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前端之间为螺纹连接;
第二支架连杆(35)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手柄(34);
第二支架连杆(3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垂直分布的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的背面与垂直分布的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的正面固定连接;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和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组成的固定块整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过辊支撑轴连接孔(37),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过辊(1)右端的过辊支撑轴(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两个第二固定孔(36),用于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调整支架体(30)的上下两端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纵向分布的第二导向凹槽;
过辊支撑轴前固定块(38)与过辊支撑轴后固定块(39)的上下两端,位于第二导向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左侧调整支架(2)和右侧调整支架(3)两者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CN201920198836.5U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Active CN209866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8836.5U CN209866516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8836.5U CN209866516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6516U true CN209866516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8836.5U Active CN209866516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6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6373A (zh) 一种板材四面可调式抛光机
CN210501409U (zh) 一种具有连线印刷功能的吹膜机
CN208101035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纵向拉伸装置
CN109863013A (zh) 膜施加装置以及膜施加方法
CN209866516U (zh) 一种新型的调整箔材起褶装置
CN107931005A (zh) 一种双面同时挤压涂布机
CN113046791A (zh) 一种可切换锂电箔标箔的生箔机
CN208394468U (zh) 一种电池极片收卷展平装置
CN217671085U (zh) 一种聚乙烯丙涤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覆膜设备
CN207697034U (zh) 一种滚折整形机构
CN207705334U (zh) 一种预压滚折机构
CN208466367U (zh) 一种涂布机
CN202052815U (zh) 一种卷板机
CN205452433U (zh) 用于锂电池极片上的贴胶装置
CN202010636U (zh) 一种防止涂敷后极片起皱的装置
CN209472845U (zh) 一种线路板蚀刻用覆膜装置
CN209334087U (zh)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g+g)的全贴合装置
CN206878091U (zh) 一种涂布机和辊压机连动机构
CN207827499U (zh) 基于牵引路径补偿的薄膜收卷装置
CN108011131A (zh) 一种滚折机构
CN214487600U (zh) 一种调整平衡辊位置的新型装置
CN221080090U (zh) 预处理组件及极片叠片装置
CN209534154U (zh) 一种pe膜贴膜装置
CN207705335U (zh) 一种滚折机构
CN218435973U (zh) 一种导电薄膜的生产加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0

Address after: 300000 No.38 Haitai South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side the ring), High-tech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Juy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Xiqing District Binha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outer ring) 38 Haitai South Roa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LISHEN BATTERY JOINT-STOCK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