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3645U - 手持式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3645U
CN209863645U CN201920196566.4U CN201920196566U CN209863645U CN 209863645 U CN209863645 U CN 209863645U CN 201920196566 U CN201920196566 U CN 201920196566U CN 209863645 U CN209863645 U CN 209863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cleaning device
assembly
held cleaning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65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965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3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3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3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该手持式清洁设备包括机体,机体包括尘气分离组件和电机组件。所述机体的下侧部靠近使用者的部分设置有挂靠机构,所述挂靠机构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机体的下侧部的下方。

Description

手持式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式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挂靠机构的手持式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器,例如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临时收纳需求,比如接电话、拿取物品等临时中断再继续使用的情况。若要放置收纳座上,距离远、占用时间等太过麻烦,而平倒在地面上,往往造成意外绊倒、机器脏污或划伤地板等意外状况。现有手枪式充电推杆吸尘器重心在上方,很少能实现直立不倾倒放置,临时放置时通常只能选择将机器以斜靠的方式放置或者选择将机器平躺地面放置。
针对吸尘器临时收纳的需求,经过用户调研,多使用场景呈现模拟发现,斜靠放置迎合了用户的操作习惯,而斜靠的不稳定性经常会出现机器意外倾倒,造成机器损坏及地面损伤等状况。而平躺地面放置需要使用者做出弯腰动作,更主要的是往往造成意外绊倒、机器脏污或划伤地板等意外状况。
另外,手持式电器,例如吸尘器,在使用结束后需要进行长久收纳存放,而收纳座往往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多,且收纳座通常需要多次拆卸动作,将接管附件等拆解后放置,动作较多。
因此,需要一种手持式电器挂靠机构,在有临时挂靠需求时,可以提供稳定且方便的挂靠,而在需要长久收纳时,也可以以不占用地面空间且无多余拆卸动作的方式进行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该手持式清洁设备包括机体,机体包括尘气分离组件和电机组件。所述机体的下侧部靠近使用者的部分设置有挂靠机构,所述挂靠机构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机体的下侧部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凹陷部具有多个支撑面,所述多个支撑面与固定物的边缘配合形成支撑,使得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挂靠于固定物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还包括进风管组件、电池组件和手柄组件,所述进风管组件和所述电池组件连接于所述机体的下侧部并且从所述机体的下侧部向下延伸,所述进风管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在沿着纵向延伸轴线的方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凹陷部,所述进风管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机体的外壁分别形成所述凹陷部的支撑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组件上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突起,该突起的靠近所述凹陷部的端面形成所述凹陷部的多个支撑面中的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突起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固定在竖直面上的定位座的凸出部相配合,以将手持式清洁设备固定在竖直面上,所述定位座具有抵靠所述竖直面的基底,所述凸出部从该基底向外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竖直面上,或者通过粘合剂粘在所述竖直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突起与所述电池组件一体地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进风管组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到所述机体的下侧部,并且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支撑板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手持式电器稳定挂靠的挂靠机构,有临时挂靠需求时可轻松挂靠桌面、椅背等边缘等常见物品,有效解决用户临时收纳困难的问题。使用结束后,也可以将手持式电器整体挂靠在与之配套的挂钩或家中常见普通挂钩上,且挂靠可靠稳定不占地面空间,无多余拆卸动作,具有极强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时收纳和长久收纳相结合的新型收纳方式。解决了临时收纳无法挂靠、挂靠不稳定的问题。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体积小且不占用地面空间。本实用新型提升操作便利性和用户体验感,具有很强的实用、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图,其从该手持式清洁设备的斜上方示出了其结构;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电机前过滤组件从手持式清洁设备的机体中抽出;
图3为如图2所示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图,其中,过滤组件的过滤件与过滤件支架分离;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局部结构,其中包含尘气分离组件、过滤组件容纳部和电机前过滤组件;
图5为如图4所示的局部结构的右视图;
图6为如图4所示的局部结构的视图,其中,电机前过滤组件与过滤件容纳部分离;
图7为未显示电机前过滤组件的如图5所示的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支架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支架的相对于气流方向处于下游的后端部的结构;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支架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支架的相对于气流方向处于上游的前端部的结构;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主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右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后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过滤件的平面视图;
图1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过滤组件容纳部的内部结构;
图1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与过滤组件容纳部组装到一起的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该手持式清洁设备的挂靠机构;
图17为图16所示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右视图;
图1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挂靠机构的定位座;
图1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挂靠在固定物的边缘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吸尘器;1-机体;2-手柄组件;3-电池组件;4-进风管组件;5-突起;6-凹陷部;7-定位槽;8-定位座;81-基底;82-凸出部;11-尘气分离组件;12-过滤组件容纳部;13-电机组件;14-电机前过滤组件;15-安装开口;141-过滤件;142-支架;1421-封闭部;1422-框架;1423-定位机构;14221-后端部;14222-侧部;14223-前端部;101-放射状出风孔;102-窗口;103-安装入口;104-密封圈;105-手持部;121-卡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表示空间方位的“前”、“后”、“上”、“下”、“左”、“右”、“内”、“外”、“顶”、“底”、“横”、“纵”等用语,应当结合附图并考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整体相对于使用者通常所处的空间方位而理解。根据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地理解。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图,其从该手持式清洁设备的斜上方示出了其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包括机体1、手柄组件2、电池组件3和进风管组件4。手柄组件2的一端连接到到机体1,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组件3,用于使用者握持。电池组件3位于所述机体1的后端部的下方,用于为手持式清洁设备10供电。进风管组件4位于机体1前端部的下方,用于将气体引入机体1。使用时,使用者握持手柄组件2,将进风管组件4的前端部对准待清洁的部位,夹杂有灰尘或碎屑的空气流从进风管组件4的前端入口被吸入到机体1中进行尘气分离和过滤,之后经由机体1后部的出气口排出,完成对空气流的清洁过程。
图2示出了电机前过滤组件14从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机体1中抽出的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图。根据图2,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机体1包括尘气分离组件11和电机组件13。尘气分离组件11的延伸轴线与电机组件13的延伸轴线平行或重合。机体内还设置有过滤组件容纳部12,过滤组件容纳部12具有安装开口15,该安装开口设置在机体1上侧部与下侧部之间,优选地设置在机体1的左侧部或右侧部,用于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安装或拆卸。如图所示,电机前过滤组件14可拆卸地安装于机体1中,能够沿着垂直于纵向延伸轴线X的方向被拆卸或安装。按照气流方向,电机前过滤组件14位于尘气分离组件11的下游,且位于电机组件13的上游。从进风管组件4吸入的空气流进入尘气分离组件11进行尘气分离,将大尺寸的颗粒或碎屑从空气流中分离出来,然后在流经电机前过滤组件14进行细灰过滤,最后通过电机组件13的外壳上的出气口从机体1排出。应当理解的是,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不是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电机前过滤组件14可直接设置在机体1的尘气分离组件11或电机组件13中,只要满足电机前过滤组件14位于尘气分离组件11的下游且位于电机组件(13)的上游。
在该实施例中,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机体1为圆柱形形状,其具有回转轴线,即纵向延伸轴线X。优选地,尘气分离组件11可为旋风分离组件或尘袋分离组件。
图3为如图2所示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过滤件141与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支架142分离。如图3所示,电机前过滤组件14包括过滤件141和支架142,当需要以清洗或更换过滤件141时,可将过滤件141从支架142中拆下,清洗或更换后再将过滤件141安装到支架142中,然后安装到机体1中继续进行工作。
电机前过滤组件14包括过滤件141和支架142,过滤件141安装在支架142中,随着支架142一起沿垂直于所述纵向延伸轴线X的方向被安装或拆卸。
图4至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局部结构,其中,该局部结构包含尘气分离组件11、过滤组件容纳部12以及电机前过滤组件14。
具体地,在图4和图5中,电机前过滤组件14通过安装开口15被安装在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支架142的封闭部1421的外侧面暴露于过滤组件容纳部12之外,形成机体1的外壁的一部分。封闭部1421外侧面上设置有手持部,以便于使用者手动地拆卸电机前过滤组件14。在附图中,电机前过滤组件14形成的机体1外壁的部分小于机体1外壁的整个圆周的一半,但是应理解的是,该部分也可以大于机体1外壁的整个圆周的一半。另外,安装开口可以如图中所示地形成于机体1的左侧,也可以形成于机体1的右侧。
在图6和图7中,电机前过滤组件14被从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拆除,并且在图7中,未示出电机前过滤组件14。从该附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电机前过滤组件14可以沿着垂直于机体1的纵向延伸轴线X的方向从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拆除,特别是以类似于抽屉的方式被从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抽出。
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支架142的具体结构在图8至图12中示出。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支架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支架的相对于气流方向处于下游的后端部的结构。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支架的立体图,其示出了支架的相对于气流方向处于上游的前端部的结构。
根据图8和图9所示,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支架142包括支撑部和用于固定到机体1的定位机构1423。支撑部包括形成机体1的外壁的一部分的封闭部1421和用于容纳过滤件141的框架1422。封闭部1421上设置有手持部105,以便于使用者手动地将电机前过滤组件14从机体1中取出。框架1422包括具有放射状出风孔101的后端部14221、具有窗口102的两个侧部14222和具有安装入口103的前端部14223。后端部14221的边缘部分和前端部14223的边缘部分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04,以对空气流进行密封。
支架142的定位机构1423可为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部14222上的两个弹性卡钩或带有凸起的弹片。该弹性卡钩或带有凸起的弹片与设置在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机体1的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的卡位板、卡槽或带有凹槽的弹片配合形成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为公母扣结构。设置在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机体1的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的卡位板、卡槽或带有凹槽的弹片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中结合相应的附图详细描述。
图10至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性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电机前过滤组件14。其中,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主视图,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右视图,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的后视图。
如图中所示,支架142包括封闭部1421和框架1422以及定位机构1423。框架1422的上下两侧边为直线形,框架1422的左右两侧边为圆弧形,框架1422的后端部14221上设置有放射状出风孔101。封闭部1421整体上为圆弧形,贴合地接合在框架1422的一个圆弧形的侧边上。在封闭部14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手持部105,手持部105包括适于使用者的手指置于其中的凹窝部,以便使用者手动地拆卸电机前过滤组件14。两个定位机构1423连接到封闭部1421的两端,且分别位于框架1422的直线形的两个侧边处。框架1422为大体盒装,其前端部14223具有安装入口103,过滤件141通过安装入口103被容纳在框架1422的空腔内。
过滤件141可为适合用于过滤细灰的海绵或海帕,优选地为平板状,例如图13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过滤件的平面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过滤组件容纳部的内部结构。如图中所示,过滤组件容纳部12在其圆筒形壁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开口15。在过滤组件容纳部12的内壁上位于安装开口15的两个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卡位机构121,用于与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支架142的定位机构1423形成卡扣结构(公母扣结构),以将电机前过滤组件14固定在过滤组件容纳部12的内腔中。卡位机构121可为例如卡位板、卡槽或带有凹槽的弹片,相应地,电机前过滤组件14的定位机构1423可为例如卡钩或带有凸起的弹片,只要能够保证两者配合形成卡扣结构即可。两个卡位机构121中的每个可具有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卡位机构121可包括分别位于安装开口15的两端的两个卡位板,两个卡位板121从过滤组件容纳部12的内壁向内突出。
图1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电机前过滤组件14与过滤组件容纳部12组装到一起的视图。如图中所示,电机前过滤组件14以支架142的框架1422的具有安装入口103的前端部14223面向尘气分离组件11的方向安装到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两个卡位板121分别与支架142的两个定位机构1423卡合形成卡扣结构,以将电机前过滤组件14固定到过滤组件容纳部12中。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立体图,示出了该手持式清洁设备的挂靠机构。挂靠机构设置在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机体1的下侧部靠近使用者的部分处,挂靠机构包括用于挂靠的凹陷部6,该凹陷部6的开口朝向机体1的下侧部的下方。凹陷部6可以形成在机体1的下侧部上。优选地,凹陷部6也可以形成在连接到机体1的下侧部的支撑板(未示出)上,该支撑板位于电池组件3和进风管组件4之间。凹陷部6具有多个支撑面,多个支撑面与固定物的边缘配合形成支撑使得手持式清洁设备10倚靠于固定物的边缘。固定位的边缘例如为桌子的边缘、椅子的边缘等。
进风管组件4与尘气分离组件1连通,进风管组件4和电池组件3位于机体1的下侧部,进风管组件4和电池组件3的向下延伸距离大于机体1的下侧部,进风管组件4和电池组件3之间隔开形成所述凹陷部6,使得进风管组件4、电池组件3和机体1的外壁分别形成凹陷部6的支撑面。
机体1上设置有横向凸出的突起5,该突起5的一端面形成凹陷部6的支撑面,用于挂靠定位。优选地,突起5被设置在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电池组件3上。更优选地,突起5与电池组件3一体成型。
突起5上设置有定位槽7,定位槽7与固定在固定物的竖直面上的定位座8,具体地定位座8的凸出部82,相配合,以将手持式清洁设备10长久地固定在竖直面上,即,可利用定位槽7卡在与定位槽7匹配设计的定位座8上,保证长时间收纳不会轻易倒下。定位槽7可设置在突起5的靠近凹陷部6的一端,定位槽的开口为具有较大兼容性的设计,其可以卡在常见普通挂钩或定位座8上,凹陷部6在定位槽7与挂钩挂靠时还可起到导向作用,不会出现干涉情况。竖直面可为墙面、柜子的侧面等。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右视图,其中示出了手持式清洁设备10挂靠在固定在竖直面上的定位座8上。
图18中示出了图17中所示的定位座8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定位座8具有抵靠固定物的竖直面的基底81和从该基底向外突出的凸出部82。定位座8可通过螺钉(或粘合剂等)固定于竖直面(墙面、柜子侧面或木板面等),固定后的吸尘器可保持稳定悬挂状态,不占用地面空间,且吸尘器可不拆接管、地刷等附件,实现整体悬挂。
图1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挂靠在固定位的边缘上的示意图。由图19可见,挂靠机构通过在手持式清洁设备10的底部设置凹陷部6而能将手持式清洁设备10抵靠在固定物的边缘。进一步地,还可以具有例如设置在电池组件3上的突起5,该突起5的端面形成了凹陷部6的多个支撑面中的一个,起到与固定物的边缘卡持的作用。例如,突起5抵靠物体的顶面,凹陷部6的第一支撑面抵靠所述物体的侧面,凹陷部6的第二支撑面抵靠所述物体的顶面与侧面相交的边缘。由此,有效地解决了使用者临时挂靠困难的问题。
另外,通过设置在突起5上的定位槽7可实现吸尘器整机的长时间的收纳。在使用结束后,可以将机器整体挂靠在与之配套的定位座,或者家中普通挂钩亦可满足,无需多余拆卸动作,且挂靠可靠稳定不占地面空间,具有极强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任何修改或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范围内。或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10),包括:
机体(1),包括尘气分离组件(11)和电机组件(13);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下侧部靠近使用者的部分设置有挂靠机构,所述挂靠机构包括凹陷部(6),所述凹陷部(6)的开口朝向所述机体(1)的下侧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6)具有多个支撑面,所述多个支撑面与固定物的边缘配合形成支撑,使得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挂靠于固定物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10)还包括进风管组件(4)、电池组件(3)和手柄组件(2),所述进风管组件(4)和所述电池组件(3)连接于所述机体(1)的下侧部并且从所述机体(1)的下侧部向下延伸,所述进风管组件(4)与所述电池组件(3)在沿着纵向延伸轴线(X)的方向上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凹陷部(6),所述进风管组件(4)、所述电池组件(3)和所述机体(1)的外壁分别形成所述凹陷部(6)的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3)上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突起(5),该突起(5)的靠近所述凹陷部(6)的端面形成所述凹陷部(6)的多个支撑面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5)上设置有定位槽(7),所述定位槽(7)与固定在竖直面上的定位座(8)的凸出部(82)相配合,以将手持式清洁设备固定在竖直面上,所述定位座(8)具有抵靠所述竖直面的基底(81),所述凸出部(82)从该基底向外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8)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竖直面上,或者通过粘合剂粘在所述竖直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5)与所述电池组件(3)一体地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3)与所述进风管组件(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到所述机体(1)的下侧部,并且所述凹陷部(6)形成在所述支撑板上。
CN201920196566.4U 2019-02-14 2019-02-14 手持式清洁设备 Active CN209863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6566.4U CN209863645U (zh) 2019-02-14 2019-02-14 手持式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6566.4U CN209863645U (zh) 2019-02-14 2019-02-14 手持式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3645U true CN20986364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2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6566.4U Active CN209863645U (zh) 2019-02-14 2019-02-14 手持式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3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28856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07613826B (zh) 电吸尘器
JP6697587B2 (ja) 電気掃除機
US6530114B2 (en) Dust wand cleaning appliance
CN209404646U (zh) 手持电动工具与附件架的组合及附件架
WO2006076363A2 (en) Vacuum cleaner with cyclonic separating dirt cup and dirt cup door
WO2016199459A1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0110472A (ja) 電気掃除機
JP6712658B2 (ja) 電気掃除機
KR20040087186A (ko) 백레스 진공청소기
JP2023024828A (ja) 電気掃除機セット
CN209863645U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CA2843333C (en) Vacuum cleaner with accessory tool assembly
JP2018175889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209808201U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WO2023124081A1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JP2016195917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H1099718A (ja) 空気清浄機
JP2019037812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6378895B2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113317715A (zh) 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
JPH0533613B2 (zh)
KR20030047607A (ko) 진공청소기의 보조흡입구 장착장치
JP2019037813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6889695B2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