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3332U -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3332U
CN209863332U CN201920152233.1U CN201920152233U CN209863332U CN 209863332 U CN209863332 U CN 209863332U CN 201920152233 U CN201920152233 U CN 201920152233U CN 209863332 U CN209863332 U CN 209863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ver
pot
lid assembly
inner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22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方华峰
丁韩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22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3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3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33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盖设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围成烹饪腔体,所述锅盖上设有抽气口,所述锅体或锅盖内设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抽气口连通以将所述烹饪腔体形成负压,所述锅盖包括衬盖以及位于所述衬盖下方的内盖组件,所述锅盖内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内盖组件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烹饪腔体形成负压时,所述内盖组件形变产生的压力,以检测所述烹饪腔体内的压力;本实用新型避免内盖组件上开孔,密封性更好,更易清洗及更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上新饭煲技术开发,引入真空技术,即利用真空泵对内胆空间进行抽气,加速米粒吸水效率,缩短烹饪时间,以及增加米饭的保鲜效果。因为需要对锅内负压进行控制,一般采取压力传感器检测或者通过程序时间来大约控制锅内压力。采取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传感器需要通过内盖组件上的通孔,探入内胆空间,进行压力检测。由于内盖组件上增加开孔,增加了漏气点,密封性更加难做,且此处容易粘上食物,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烹饪器具,本实用新型避免内盖组件上开孔,密封性更好,更易清洗及更卫生。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盖设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围成烹饪腔体,所述锅盖上设有抽气口,所述锅体或锅盖内设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抽气口连通以将所述烹饪腔体形成负压,所述锅盖包括衬盖以及位于所述衬盖下方的内盖组件,所述锅盖内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内盖组件连接,以测量内盖组件在所述烹饪腔体负压状态下的相变量,获取烹饪腔体内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内盖组件的中心处连接。
可选地,所述衬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内盖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周边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衬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活动件以及夹装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的弹簧,所述内盖组件与所述衬盖扣合时,所述内盖组件挤压所述活动件以使所述弹簧压缩。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内设有容纳槽,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的两侧设有卡勾,所述活动件通过所述卡勾活动安装在所述衬盖上。
可选地,所述内盖组件采用厚度为0.1mm-1.2mm的弹性金属片材。
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内盖组件远离所述烹饪腔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内盖组件周边的内盖组件固定架,所述内盖组件固定架与所述内胆的上边沿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优化测量真空负压的结构,避免内盖组件上开孔,密封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检测装置不进入内胆这个食物烹饪腔体,不接触食物,更易清洗及更卫生,用户体验更好。
3、本实用新型中内盖组件可以采用厚度为0.1mm-1.2mm的弹性金属片材,使用较薄的片材,降低了成本,当内盖组件的厚度小于0.1mm,内盖组件过薄,容易变形;当内盖组件的厚度大于1.2mm,内盖组件过厚,不易变形,影响压力检测装置的压力检测。
4、由于内盖组件凹陷的变形量最大的地方为内盖组件的中心处,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压力检测装置与内盖组件的中心处连接,能够提高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盖的剖视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盖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盖的剖视图二;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盖设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围成烹饪腔体,所述锅盖上设有抽气口,所述锅体或锅盖内设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抽气口连通以将所述烹饪腔体形成负压,所述锅盖包括衬盖以及位于所述衬盖下方的内盖组件,所述锅盖内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内盖组件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烹饪腔体形成负压时,所述内盖组件形变产生的压力,以检测所述烹饪腔体内的压力。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真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以及盖设于锅体1上的锅盖2,锅体1内设有内胆3,内胆3具有开口向上的空腔,锅盖2盖设在锅体1时,锅盖2与内胆3组合围成烹饪腔体。锅体1或锅盖2内设有抽真空装置,锅盖2包括衬盖201以及位于衬盖201下方的内盖组件202,为了加速米粒吸水效率,缩短烹饪时间,以及增加米饭的保鲜效果,内盖组件202上设有抽气口,抽气口与抽真空装置连接,抽真空装置通过抽气口可对烹饪腔体抽真空,使烹饪腔体形成负压,进行真空烹饪。为了使烹饪腔体恢复正常压强或进行常压烹饪,内盖组件202上还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通过进气口使烹饪腔体与外部大气连通。进气口上设有阀体组件,阀体组件控制进气口的开关。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锅盖2内设有压力检测装置4,压力检测装置4位于内盖组件202远离烹饪腔体的一侧,即压力检测装置4位于内盖组件202的上方。压力检测装置4与内盖组件202的上表面连接。当抽真空装置通过抽气口对烹饪腔体抽真空时,由于烹饪腔体形成负压,外部的大气压会对内盖组件202产生压力,该压力使内盖组件202发生形变,该形变是指大气压会将内盖组件202向烹饪腔体内侧挤压,使内盖组件202向烹饪腔体内侧凹陷,压力检测装置4根据内盖组件202凹陷的变形量,检测烹饪腔体内的压力,从而实现对烹饪腔体内压力的测量。比如,假设内盖组件202凹陷的变形量为H时,压力检测装置4跟随内盖组件202变形向下活动高度H,压力检测装置4将向下活动高度H转换成力的大小,再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根据烹饪腔体内部空间压力的大小造成的内盖组件202凹陷的变形量关系,来测定烹饪腔体内部空间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优化测量真空负压的结构,避免内盖组件202上开孔,密封性更好。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检测装置4不进入内胆3这个烹饪腔体,不接触食物,更易清洗及更卫生,用户体验更好。
如图2和图3所示,压力检测装置4与内盖组件202的中心处连接。由于内盖组件202凹陷的变形量最大的地方为内盖组件202的中心处,因此,压力检测装置4的上述连接位置,能够提高压力检测装置4的检测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衬盖201上设有安装孔,压力检测装置4的下端穿过安装孔,与内盖组件202的上表面接触,且压力检测装置4可在安装孔内滑动,能够跟随内盖组件202的凹陷上下浮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压力检测装置4的周边设有凸筋,凸筋为环绕压力检测装置4一周的环形,在凸筋与衬盖201之间设有密封圈5,该密封圈5将衬盖201上的安装孔密封,防止外界水汽通过安装孔的空隙进入衬盖201内部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压力检测装置4包括压力传感器401、活动件402以及夹装设置于压力传感器401与活动件402之间的弹簧403,活动件402为可上下浮动的柱体,活动件402的下端穿过衬盖201上的安装孔,与内盖组件202的上表面接触,用于跟随内盖组件202的凹陷上下浮动。活动件402的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槽,弹簧403设置在容纳槽内,弹簧403一端与容纳槽的槽底相抵,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401连接。活动件402的两侧设有卡勾,活动件402通过卡勾活动安装在衬盖201的安装孔内。内盖组件202与衬盖201扣合时,内盖组件202向上挤压活动件402,以使弹簧403压缩。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压力检测装置4的工作原理为:烹饪腔体形成负压时,内盖组件202在外部大气压力下向烹饪腔体内侧凹陷H,活动件402在弹簧403的作用下跟随内盖组件202变形向下活动H,弹簧403的压缩量减小H,弹簧403作用于压力传感器401上的力相应减小,压力传感器401将力的大小转换成电信号,来测定烹饪腔体的压力。
实施例中,内盖组件202采用厚度为0.1mm-1.2mm的弹性金属片材,使用较薄的片材,降低了成本,当内盖组件202的厚度小于0.1mm,内盖组件202过薄,容易变形;当内盖组件202的厚度大于1.2mm,内盖组件202过厚,不易变形,影响压力检测装置4的压力检测。
如图5和图6所示,内盖组件202包括内盖组件以及设置于内盖组件周边的内盖组件固定架2021,内盖组件固定架2021与内胆3的上边沿相对设置。内盖组件固定架2021与内胆3的上边沿之间设有锅口密封圈6,锅口密封圈6的唇边和内胆3上边沿接触紧配,起到密封作用;当内胆3内部空间被抽真空变成负压环境时,内盖组件202和内胆3的外侧均有大气压作用其上,将其紧紧的压紧贴合在一起;此时,内盖固定架2021的筋位和内胆3的上边沿接触,内盖组件202和内胆3将不会再出现相对位移,以此时内盖位置为基础位置,测定此时内胆内部气压。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真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盖设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所述锅盖与所述内胆围成烹饪腔体,所述锅盖上设有抽气口,所述锅体或锅盖内设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抽气口连通以将所述烹饪腔体形成负压,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衬盖以及位于所述衬盖下方的内盖组件,所述锅盖内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内盖组件连接,以测量内盖组件在所述烹饪腔体负压状态下的相变量,获取烹饪腔体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内盖组件的中心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内盖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周边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衬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活动件以及夹装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的弹簧,所述内盖组件与所述衬盖扣合时,所述内盖组件挤压所述活动件以使所述弹簧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内设有容纳槽,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两侧设有卡勾,所述活动件通过所述卡勾活动安装在所述衬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件采用厚度为0.1mm-1.2mm的弹性金属片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内盖组件远离所述烹饪腔体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真空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内盖组件周边的内盖组件固定架,所述内盖组件固定架与所述内胆的上边沿相对设置。
CN201920152233.1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63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2233.1U CN209863332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2233.1U CN209863332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3332U true CN209863332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223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63332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3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61801A (ko) 전기 압력 쿠커
CN110811313B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1016797Y (zh) 全密封防水电子秤
CN209863332U (zh)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CN106923688B (zh) 电饭煲密封盖及电饭煲内胆和电饭煲
CN110547674A (zh) 传感器及电压力锅
CN110074651B (zh)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及确定其内食材量的方法
CN211270004U (zh) 传感器及电压力锅
CN210581996U (zh) 保温杯
CN107684348B (zh) 一种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5866583U (zh) 一种电热锅
CN210513389U (zh) 一种防水秤
CN210611747U (zh) 一种具有泄压装置的保温杯
CN20742896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容防溢检测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9031869U (zh) 烹饪器具
CN213850031U (zh) 一种防水性好的烹饪器具
CN20865884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防溢组件、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3129005U (zh) 一种智能杯盖
CN215555830U (zh) 一种真空米桶的限压力结构
CN212891748U (zh) 一种真空保鲜盒
CN216144395U (zh) 一种水位检测装置及机器人
CN202393545U (zh) 压力检测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电压力锅
CN219166164U (zh) 一种空炸压力锅密封圈装置及压力锅
CN219331311U (zh) 烹饪器具
CN201067343Y (zh) 电热水壶的盖密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