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9876U - 磁保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磁保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9876U
CN209859876U CN201920125102.4U CN201920125102U CN209859876U CN 209859876 U CN209859876 U CN 209859876U CN 201920125102 U CN201920125102 U CN 201920125102U CN 209859876 U CN209859876 U CN 209859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contact
armature
base
latching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51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王联长
王平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51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9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9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9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安装于壳体内的电磁系统和与电磁系统配合设置的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静触头组件和与静触头组件配合设置的动触头组件,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组件和与电磁组件连接的衔铁;推杆的一端与衔铁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向接触系统与动触头组件连接;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长柄,长柄的端部设有与推杆的一端连接配合的连接柱,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连接配合的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设有连接柱的端部安装配合的枢转槽,连接柱装配至连接凹槽后,连接柱的端部的枢转槽防止连接柱脱出,提高推杆和衔铁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新型继电器,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和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开关状态的转换则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现有磁保持继电器流入回路的电流方向相反,在出现异常短路电流时,动簧片与静触头间会出现一个较大的洛伦兹力,动触点和静触点间也会出现电动斥力,上述两个力相加的力远大于触点压力,产品易出现明显的触点回跳现象,出现短弧烧损甚至爆炸。
现有磁保持继电器衔铁上下两侧设有两个圆轴,分别套入基座所设定位孔和固定板所设定位孔中,圆轴与定位孔一般为间隙配合,以确保衔铁无摩擦阻力或少摩擦阻力,转动顺畅,但产品调试完装入上盖后,由于上盖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在外部受力后尤其是在装入屏蔽罩后会向内凹陷并与固定板产生干涉,严重时会引起固定板变形进而影响衔铁轴与定位孔的配合,导致产品参数变坏,甚至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
现有磁保持继电器两个引出端子采用了硬质材料连接,但是硬连接引出端磁保持继电器在装入电能表时,由于电能表引出端安装面高低不平,导致磁保持继电器在安装后硬连接端子上产生的扭力影响到磁保持继电器内部触点接触状态,导致产品发热大,严重时甚至会因为高温导致产品失效,故多数厂家都会通过在产品外部硬连接端子与基座接缝处进行两次点胶固化,但由于胶水在固化过程中流动性高,导致胶水四溢,结合面积减小,不仅降低了固化强度,也带了外观问题,用户体验差。固定板在点胶固化时胶液一般填入固定板与基座和接缝处,由于无胶槽或胶槽设置过浅,胶液易出现浸润不充分或注胶量过大导致的鼓包,前者导致结合强度差,后者导致胶块与上盖干涉导致的上盖无法装配问题。
现有磁保持继电器中衔铁在定位后是靠线圈励磁后产生反向磁场推动带有相反极性磁铁的衔铁转动,并带动衔铁上长柄一起转动,将卡配在衔铁长柄上的推杆推动来带动簧片动作,并完成状态切换,但由于衔铁转动带来的推动轨迹是弧线运动,导致卡配在推杆内的衔铁长柄动作时的推动点并不固定,力学状态产生变化,导致产品每次动作时的动作特性并不稳定;另一方面,产品在出厂后及整个运行的过程大多数时间是触点闭合的状态,由于长期受到拉伸应力,并受到电流发热和电弧发热的影响,推杆在拉伸状态下推动触点闭合会导致推杆拉伸变形,导致传动尺寸变化,进而导致触点压力减小、释放电压变大甚至不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稳定的磁保持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磁系统和与电磁系统配合设置的接触系统7,所述接触系统7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静触头组件72 和与静触头组件72配合设置的动触头组件73,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组件41 和与电磁组件连接的衔铁42;还包括推杆5,推杆5的一端与衔铁4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向接触系统7与动触头组件73连接;所述衔铁42的一端设有长柄43,长柄43的端部设有与推杆5的一端连接配合的连接柱431,所述推杆5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431连接配合的连接凹槽521,连接凹槽521的一端设有挡板522,挡板522设有连接柱431的端部安装配合的枢转槽5221。
优选的,基座1内部设有用于分隔接触系统7和电磁系统的分隔板101;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和安装基座1上的盖板2,基座1的一端开口,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7从基座1的开口一端安装于基座1内;还包括导电片8、导电片 8连接的分流器9和接线头71,所述动触头组件73包括动簧片731和安装于动簧片731一端的多个动触点732,所述静触头组件72包括静簧片722和安装于静簧片722上的静触点721;所述动簧片731的另一端与导电片8的一端连接,导电片8的另一端与分流器9连接;接线头71与静簧片722连接,所述静簧片722的一端和导电片8的一端伸出基座1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枢转槽5221的两侧侧壁设有枢转斜面5222,连接柱431的端部伸入枢转槽5221与枢转斜面5222相切。
优选的,所述推杆5的另一端设有与动触头组件73的动簧片731连接配合的动簧片连接槽511,动簧片连接槽511的侧壁凸出设有与动簧片731卡紧配合的卡舌5111,动簧片731的一端设有与卡舌5111卡扣配合的卡舌卡扣槽7311。
优选的,所述衔铁42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衔铁片44和夹持于两片衔铁片 44之间的磁铁45,长柄43平行设置于衔铁片44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推杆5包括呈U型结构,包括推杆本体53、推杆本体53一端连接的第一平板51和推杆本体53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平板52,第一平板51 上设有与动触头组件73的动簧片731连接配合的动簧片连接槽511,连接凹槽 521凹陷设于第二平板52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于分隔板101上的固定板6,衔铁42两侧的转轴421 分别枢转安装于基座1的底部和固定板6上,分隔板101靠近电磁系统的一侧侧壁凸出设有与固定板6安装配合的固定板安装结构102;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与固定板安装结构102进行点胶连接的第一胶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6包括固定板本体61和垂直连接于固定板本体61一端的与固定板安装结构102安装配合的两条连接臂62,所述固定板安装结构 102呈山字型,固定板安装结构102的山字型开口一端朝向分隔板101,固定板安装结构102的中部形成与两条连接臂62安装配合的连接臂容纳槽103;所述第一胶接结构为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上设置的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包括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靠近固定板本体61一端的点胶缺口621和分别凹陷设于两条连接臂62上的一个垂直于点胶缺口621的点胶凹槽622。
优选的,所述电磁组件41包括线圈架412、绕制于线圈架412外侧壁的漆包线413和分别插入线圈架412两端的一个铁芯411,所述基座1的底部分别凸出设有与每个铁芯411限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09,所述盖板2朝向基座1 的一侧凸出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09配合的第二定位柱2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柱109为两块直角板,两块直角板分别对铁芯411 的一端和铁芯411的一侧限位;第二定位柱209为两块直角板,两块直角板分别对铁芯411的一端和铁芯411的一侧限位;所述盖板2和基座1安装后,第一定位柱109和第二定位柱209抵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衔铁的一端设有长柄,长柄的端设有与推杆的一端连接配合的连接柱,推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连接配合的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设有连接柱的端部安装配合的枢转槽,连接柱装配至连接凹槽后,连接柱的端部的枢转槽防止连接柱脱出,提高推杆和衔铁连接的可靠性。
衔铁动作时,连接柱推动推杆时与推杆的枢转斜面接触时存在横向的分力,可通过分力限位衔铁动作后的接触状态,进而稳定产品每次动作时的接触状态,在推杆前端设有动簧片连接槽,动簧片连接槽内设有卡舌,在动簧片自由端中部设有卡舌卡扣槽,动簧片装配后卡入推杆的动簧片连接槽内,卡舌与卡舌卡扣槽配合限位,防止推杆在其他方向移动。基座和盖板扣合后,电磁组件定位于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之间,电磁组件结构稳定可靠;此外,盖板和基座安装后,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抵接配合,防止盖板受压变形影响固定板,减小影响产品正常工作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衔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衔铁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推杆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磁保持继电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磁系统和与电磁系统配合设置的接触系统7。壳体包括基座1和基座1的开口一端连接配合的盖板2,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7安装于基座1内,盖板2扣合于基座1的开口一端,封装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的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稳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还包括屏蔽罩3。屏蔽罩3呈U 型结构,屏蔽罩3套装于壳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壳体外部安装屏蔽罩3,隔离外部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具体地,盖板2和基座1卡扣连接,盖板2与基座1的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螺钉连接。此外,屏蔽罩3与壳体的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连接、过盈配合、螺钉连接。屏蔽罩将继电器本体四个侧面包围,屏蔽罩靠近引出端一侧与继电器本体边沿保留至少1mm以上距离。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7从基座 1的开口一端安装于基座1内;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组件41和与电磁组件连接的衔铁42,基座1内部设有用于分隔接触系统7和电磁系统的分隔板101,接触系统7和电磁系统分别位于分隔板101的两侧;还包括固定板6和推杆5,固定板6垂直安装于分隔板101上靠近电磁系统的一侧,衔铁42两侧的转轴421 分别枢转安装于基座1的底部和固定板6上,推杆5的一端与衔铁4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向接触系统7与动触头组件73连接。本实用新型分隔板101 对接触系统7和电磁系统进行隔离,固定板6垂直安装于分隔板101上,推杆 5、基座1、分隔板101对电磁系统进行限位,基座1和分隔板101对静触头组件72进行限位,推杆5、基座1、分隔板101对动触头组件73进行限位,保证磁保持继电器安装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各元件安装位置,动作关系的稳定性。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还包括导电片8、导电片8连接的分流器9和接线头71,动簧片731的另一端与导电片8的一端连接,导电片 8的另一端与分流器9连接;接线头71与静触头组件72连接。本实用新型接线头71和分流器9分别于外接导线连接,为磁保持继电器接入外部电源。接线头71可使用软态的铜合金制成。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衔铁42两侧的转轴421分别枢转安装于基座1的底部和固定板6上,分隔板101靠近电磁系统的一侧侧壁凸出设有与固定板6安装配合的固定板安装结构102;固定板6上设有与固定板安装结构102进行点胶连接的第一胶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衔铁两侧的转轴分别枢转安装于基座的底部和固定板上,分隔板一侧侧壁凸出设有与固定板安装配合的固定板安装结构,固定板上设有与固定板安装结构进行点胶连接的第一胶接结构,固定板与分隔板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如图1-3所示,结合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和固定板安装结构102的结构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胶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固定板6包括固定板本体61和垂直连接于固定板本体61一端的与固定板安装结构102安装配合的两条连接臂62,固定板安装结构102呈山字型,固定板安装结构102的山字型开口一端朝向分隔板101,固定板安装结构102的中部形成与两条连接臂62安装配合的连接臂容纳槽103;第一胶接结构为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上设置的U型凹槽,U型凹槽包括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靠近固定板本体61一端的点胶缺口 621和分别凹陷设于两条连接臂62上的一个垂直于点胶缺口621的点胶凹槽 622。本实用新型第一胶接结构为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上设置的U型凹槽,包括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靠近固定板本体61一端的点胶缺口621和分别凹陷设于两条连接臂62上的一个垂直于点胶缺口621的点胶凹槽622,点胶固定时,胶液注入到U型凹槽内,U型凹槽形成的导胶槽充分浸润固定板与基座上的固定板安装结构的装配,确保点胶强度,同时胶液注入U型凹槽内胶液固化后不会出现鼓包。此外,固定板本体61上设有与衔铁42一侧的转轴421枢转连接的第一枢转孔611;基座1上设有与衔铁42另一侧的转轴421枢转连接的第二枢转孔110。第一枢转孔611的周围设有沉台611,固定板本体61设有加强筋63。衔铁42的两侧的转轴421分别与固定板上的第一枢转孔611和基座 1的第二枢转孔110固定连接,衔铁42的结构稳定可靠。固定板6上的第一枢转孔611的周围设有沉台611,减少转轴421与第一枢转孔611的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固定板本体61设有加强筋63,减少元件用料,降低成本,同时增加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衔铁42的两侧的转轴421分别与固定板上的第一枢转孔 611和基座1的第二枢转孔110固定连接,第一枢转孔611和基座1的第二枢转孔110的精度可以控制在0.03毫米以内,则衔铁42的两个转轴421的位移不会超过0.06毫米,其装配精度远高于三点或五点定位,且由于对工作气隙无遮挡,更易检视和清洁异物。
此外,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基座内部分别为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7设置多处一次点胶点108,以及对固定板6进行一次点胶固定。
如图4、5所示,基座1的一端外侧壁上第二胶接结构;第二胶接结构为沿基座1的一端外侧壁凹陷设置的U型点胶槽107。本实用新型在基座1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点胶结构,在U型点胶槽107内进行二次点胶点胶固化,由于点胶槽均匀分布于基座内部的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内,以及基座的一端外侧壁,胶液固定时不存在外溢,固化效果美观,且固化后胶块结合面更大更牢固。 U型点胶槽107的周围凸出设有防止胶液溢出的U型凸柱106。U型凸柱106 防止点胶槽107内的胶液溢出,增加胶接的稳固性。此外,为了增加点胶固定结构的稳定性,U型点胶槽107的深度大于0.3毫米。
如图1、12-14所示,本实用新型接触系统7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静触头组件72和与静触头组件72配合设置的动触头组件73;动触头组件73包括动簧片731和安装于动簧片731一端的多个动触点732。静簧片722为L型结构,包括静簧片本体7221、垂直连接于静簧片本体7221一端的弯折段7222和垂直连接于弯折段7222端部向下弯折的触头段7223,静触点721安装于触头段7223上且静触点721朝向静簧片本体7221;动簧片731安装动触点732的一端伸向静簧片本体7221和触头段7223之间,且动触点732朝向静触点721。本实用新型动簧片731安装动触点732的一端伸向静簧片本体7221和触头段 7223之间,静触头组件72和动触头组件73的整体结构布局紧凑,有利于产品小型化设计,此种结构,电流通过接触系统时,动簧片731与静簧片722上的电流相反,其相互间的洛伦兹力为斥力,可抵抗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表面的电动斥力,从而避免大电流通过产品电回路时,触点发生弹跳导致产品烧损。静簧片722的端部形成倒U形结构,且静触点铆接在倒U形结构上侧一面的静触头上,接触系统上动簧片装配后位于到U形静触头的U形口中,铆接于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倒U形静触头铆接的静触点相对放置,故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时需要衔铁推动推杆,并进一步将动簧片上的动触点向上运动至触点闭合,该状态下,推杆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避免拉伸导致的变形。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组件41的结构示意图。电磁组件41包括线圈架412、绕制于线圈架412外侧壁的漆包线413和分别插入线圈架412两端的一个铁芯411。本实用新型电磁组件的结构简单紧凑。
如图15、16所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内部的定位结构。基座1的底部分别凸出设有与每个铁芯411限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09,盖板2朝向基座 1的一侧凸出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09配合的第二定位柱209。第一定位柱109 为两块直角板,两块直角板分别对铁芯411的一端和铁芯411的一侧限位;第二定位柱209为两块直角板,两块直角板分别对铁芯411的一端和铁芯411的一侧限位。盖板2和基座1安装后,第一定位柱109和第二定位柱209抵接配合。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基座1上设置第一定位柱109,盖板2上设有第二定位柱209,基座1和盖板2扣合后,电磁组件41定位于第一定位柱109 和第二定位柱209之间,电磁组件41结构稳定可靠;此外,盖板2和基座1 安装后,第一定位柱109和第二定位柱209抵接配合,防止盖板受压变形影响固定板,减小影响产品正常工作的概率。
如图8-11所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衔铁42的一端设有长柄43,长柄43的端部设有与推杆5的一端连接配合的连接柱431,推杆5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431连接配合的连接凹槽521,连接凹槽521的一端设有挡板522,挡板522设有连接柱431的端部安装配合的枢转槽5221。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衔铁的一端设有长柄,长柄的端设有与推杆的一端连接配合的连接柱,推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连接配合的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设有连接柱的端部安装配合的枢转槽,连接柱装配至连接凹槽后,连接柱的端部的枢转槽防止连接柱脱出,提高推杆和衔铁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衔铁的结构。衔铁42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衔铁片44和夹持于两片衔铁片44之间的磁铁45,长柄43平行设置于衔铁片44 的一侧。衔铁的结构简单紧凑。
如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推杆的结构。推杆5整体呈U型结构,包括推杆本体53、推杆本体53一端连接的第一平板51和推杆本体53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平板52,第一平板51上设有与动触头组件73的动簧片731连接配合的动簧片连接槽511,连接凹槽521凹陷设于第二平板52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推杆的结构的简单紧凑。
如图8-11所示,枢转槽5221的两侧侧壁设有枢转斜面5222,连接柱431 的端部伸入枢转槽5221与枢转斜面5222相切,推杆5的另一端设有与动触头组件73的动簧片731连接配合的动簧片连接槽511,动簧片连接槽511的侧壁凸出设有与动簧片731卡紧配合的卡舌5111,动簧片731的一端设有与卡舌 5111卡扣配合的卡舌卡扣槽7311。衔铁动作时,连接柱推动推杆时与推杆的枢转斜面5222接触时存在横向的分力,可通过分力限位衔铁动作后的接触状态,进而稳定产品每次动作时的接触状态,在推杆前端设有动簧片连接槽,动簧片连接槽内设有卡舌5111,在动簧片自由端中部设有卡舌卡扣槽7311,动簧片装配后卡入推杆的动簧片连接槽内,卡舌5111与卡舌卡扣槽7311配合限位,防止推杆在其他方向移动。
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用新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组件41通电带动衔铁42沿着自身转轴421转动,衔铁42转动带动推杆5动作,带动动簧片731左右移动,驱动动簧片731上的动触点732与静簧片722上的静触点721接触和分离,进而接通和分断电路,在产品动作时,由于磁路的驱动力对动簧片施加压力,并分别驱动两个相互分离的动簧片的动触点与铆在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产品接触系统的同步性能提高,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磁系统和与电磁系统配合设置的接触系统(7),所述接触系统(7)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静触头组件(72)和与静触头组件(72)配合设置的动触头组件(73),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组件(41)和与电磁组件连接的衔铁(42);
还包括推杆(5),推杆(5)的一端与衔铁(4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向接触系统(7)与动触头组件(73)连接;所述衔铁(42)的一端设有长柄(43),长柄(43)的端部设有与推杆(5)的一端连接配合的连接柱(431),所述推杆(5)的一端设有与连接柱(431)连接配合的连接凹槽(521),连接凹槽(521)的一端设有挡板(522),挡板(522)设有连接柱(431)的端部安装配合的枢转槽(5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基座(1)内部设有用于分隔接触系统(7)和电磁系统的分隔板(101);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和安装基座(1)上的盖板(2),基座(1)的一端开口,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7)从基座(1)的开口一端安装于基座(1)内;
还包括导电片(8)、导电片(8)连接的分流器(9)和接线头(71),所述动触头组件(73)包括动簧片(731)和安装于动簧片(731)一端的多个动触点(732),所述静触头组件(72)包括静簧片(722)和安装于静簧片(722)上的静触点(721);所述动簧片(731)的另一端与导电片(8)的一端连接,导电片(8)的另一端与分流器(9)连接;接线头(71)与静簧片(722)连接,所述静簧片(722)的一端和导电片(8)的一端伸出基座(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槽(5221)的两侧侧壁设有枢转斜面(5222),连接柱(431)的端部伸入枢转槽(5221)与枢转斜面(5222)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的另一端设有与动触头组件(73)的动簧片(731)连接配合的动簧片连接槽(511),动簧片连接槽(511)的侧壁凸出设有与动簧片(731)卡紧配合的卡舌(5111),动簧片(731)的一端设有与卡舌(5111)卡扣配合的卡舌卡扣槽(73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42)包括两片平行设置的衔铁片(44)和夹持于两片衔铁片(44)之间的磁铁(45),长柄(43)平行设置于衔铁片(4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包括呈U型结构,包括推杆本体(53)、推杆本体(53)一端连接的第一平板(51)和推杆本体(53)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平板(52),第一平板(51)上设有与动触头组件(73)的动簧片(731)连接配合的动簧片连接槽(511),连接凹槽(521)凹陷设于第二平板(5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分隔板(101)上的固定板(6),衔铁(42)两侧的转轴(421)分别枢转安装于基座(1)的底部和固定板(6)上,分隔板(101)靠近电磁系统的一侧侧壁凸出设有与固定板(6)安装配合的固定板安装结构(102);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与固定板安装结构(102)进行点胶连接的第一胶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包括固定板本体(61)和垂直连接于固定板本体(61)一端的与固定板安装结构(102)安装配合的两条连接臂(62),所述固定板安装结构(102)呈山字型,固定板安装结构(102)的山字型开口一端朝向分隔板(101),固定板安装结构(102)的中部形成与两条连接臂(62)安装配合的连接臂容纳槽(103);所述第一胶接结构为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上设置的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包括两条连接臂(62)的外侧壁靠近固定板本体(61)一端的点胶缺口(621)和分别凹陷设于两条连接臂(62)上的一个垂直于点胶缺口(621)的点胶凹槽(62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41)包括线圈架(412)、绕制于线圈架(412)外侧壁的漆包线(413)和分别插入线圈架(412)两端的一个铁芯(411),所述基座(1)的底部分别凸出设有与每个铁芯(411)限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09),所述盖板(2)朝向基座(1)的一侧凸出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09)配合的第二定位柱(20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09)为两块直角板,两块直角板分别对铁芯(411)的一端和铁芯(411)的一侧限位;第二定位柱(209)为两块直角板,两块直角板分别对铁芯(411)的一端和铁芯(411)的一侧限位;所述盖板(2)和基座(1)安装后,第一定位柱(109)和第二定位柱(209)抵接配合。
CN201920125102.4U 2019-01-24 2019-01-24 磁保持继电器 Active CN209859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5102.4U CN209859876U (zh) 2019-01-24 2019-01-24 磁保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5102.4U CN209859876U (zh) 2019-01-24 2019-01-24 磁保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9876U true CN209859876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5102.4U Active CN209859876U (zh) 2019-01-24 2019-01-24 磁保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9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91019313A1 (en) Solenoids
US4688010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09859876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111092003A (zh) 一种高分断磁保持继电器
CN216412972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13845169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113223904A (zh) 电磁脱扣器以及包括该电磁脱扣器的电气保护设备
CN210156327U (zh) 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CN112509873A (zh) 一种低阻抗高可靠性的继电器
US4482875A (e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midget relay
CN219163279U (zh) Pcb板焊接式直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结构
CN219979450U (zh) 一种改进电磁吸力的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CN215377345U (zh) 抗短路电流磁保持继电器
CN218568738U (zh)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CN216213151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219979461U (zh) 一种抗冲击的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CN216120157U (zh) 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电磁脱扣器
CN215815765U (zh) 一种电磁脱扣器以及包括该电磁脱扣器的电气保护设备
CN218447724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4068646U (zh) 一种低阻抗高可靠性的继电器
CN214624906U (zh) 一种新型的多组桥接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19350091U (zh) 一种具有新型推动板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15815764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电磁脱扣器
CN215418023U (zh) 一种小型继电器
CN216773148U (zh) 一种能够切换电路的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