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7286U -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7286U
CN209857286U CN201920375857.XU CN201920375857U CN209857286U CN 209857286 U CN209857286 U CN 209857286U CN 201920375857 U CN201920375857 U CN 201920375857U CN 209857286 U CN209857286 U CN 209857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cover body
assembly
mounting groov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58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58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7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7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7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组件及空调,麦克风组件包括:麦盒,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盖合连接,第一盖体设有安装槽;麦克风部件,安装在安装槽内,第二盖体抵靠作用于麦克风部件,并将麦克风部件限位于安装槽内。本方案提供的麦克风组件,麦克风组件装配简单、便捷,且麦盒及其内的麦克风部件可共同形成为一个独立、集成的模块用于装配于空调,使得空调产线的装配操作更方便也更高效,且本结构可以保证麦克风部件在麦盒内装配稳定,解决了现有麦克风部件装配稳定性得不到保障,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麦克风组件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内设置有麦克风,使空调通过麦克风拾音进行语音识别,但现有技术存在麦克风装配稳定性不高、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克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上述麦克风组件的空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组件,包括:麦盒,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盖合并相连,所述第一盖体设有安装槽;麦克风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盖体抵靠作用于所述麦克风部件,并将所述麦克风部件限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麦盒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盖合连接,并使第二盖体将麦克风部件压紧于第一盖体的安装槽内,这样的结构可实现麦克风部件在麦盒内装配稳定,麦克风部件不容易脱落和晃动,从而使得麦克风部件的拾音效果得到保障,并且本结构具有装配方便、高效的优点,此外,本设计中通过利用麦盒来容置和安装麦克风部件,这样,麦盒及其内的麦克风部件可形成为一个独立、集成的模块用于装配于空调,这样,空调产线中,由传统的麦克风部件直接装配于空调的装配操作变成了麦盒装配于空调的装配操作,装配难度降低,装配操作更方便也更高效,且也更利于保障麦克风部件的装配稳定性,总体来讲,实现了缩短麦克风部件的装配耗时,并且提升了麦克风部件的稳定性,解决现有麦克风部件装配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且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麦克风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走线部,且所述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过线开口,所述麦克风部件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开口并与所述走线部连接。
在本方案中,麦克风部件的导线可沿第一过线开口引出安装槽,并通过走线部规整地布置于麦盒内,一方面,麦盒内不会出现导线凌乱、纠缠等问题,可避免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盖合连接时导线被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夹持损伤,另一方面,安装槽具有侧壁和底壁,将第一过线开口设于安装槽的侧壁上,实现安装槽侧向出线,这样可避免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盖合连接时导线被第二盖体与麦克风部件夹持损伤,总体来讲,通过本结构对导线引导和归置,有利于产品检修,且利于对导线防护,提升麦克风部件的工作稳定性,并使得产品装配更加方便、高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走线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多个所述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分布于所述走线部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使多个安装槽分布于走线部的两侧,这样有利于缩短导线的走线路径,使多个麦克风部件的导线分布更均匀、规整,提升线路的工作稳定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麦克风部件包括麦克风及防护套,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防护套内,所述导线连接于所述麦克风,所述防护套上设有第二过线开口,所述第二过线开口与所述第一过线开口对应并连通。
在本方案中,麦克风位于防护套内,防护套起到对麦克风防护的作用,降低麦克风受振动、物理冲击等影响而损坏的风险,提升麦克风部件的抗冲击能力,其中,在防护套上设置第二过线开口与第一过线开口对应,这样,麦克风上连接的导线可依次沿第二过线开口、第一过线开口穿出,并引至走线部进行走线归置,使得安装槽处更好地侧向出线,对导线的防护效果更好,且也可以节省导线空间,利于麦盒减薄。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盖本体及设在所述盖本体上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抵靠作用于所述防护套,其中,所述支撑筋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二过线开口对应。
在本方案中,支撑筋上设有缺口,缺口与第二过线开口对应,这样一方面,可使缺口与第二过线开口共同形成过线空间,降低支撑筋作用于防护套时挤压导线的风险,避免支撑筋对导线造成损伤,提高麦克风部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防护套的受力效果更好,可以降低防护套邻近于第二过线开口的部位被压溃的风险性,从而提升对麦克风的防护效果,并利于维持麦克风稳定。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麦克风部件和所述安装槽中的一个上设有凸起,另一个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嵌入于所述凹槽内并限制所述麦克风部件在所述安装槽内旋转。
在本方案中,利用凸起与凹槽嵌插配合以限制麦克风部件在安装槽内旋转,这样可以提升麦克风部件的安装稳定性,提升麦克风部件的拾音效果,同时,通过限制麦克风部件旋转,可以避免第二过线开口与第一过线开口之间错位引起导线拉扯,从而有效保证麦克风部件接线可靠性,并且,凸起与凹槽之间对应配合还可对麦克风部件与安装槽装配起到定位指示的效果,利于兼顾麦克风部件与安装槽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麦克风部件过盈配合。
在本方案中,安装槽与麦克风部件过盈配合,这样,麦克风部件与安装槽之间连接紧密、可靠,麦克风部件不易从安装槽上脱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麦克风部件不容易出现晃动,使得麦克风部件的拾音功能得以更好地体现。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麦克风部件包括麦克风和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包括安装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防护套还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麦克风的两端,并抵靠作用于所述麦克风。
在本方案中,使麦克风嵌入于安装孔内并与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抵靠实现轴向限位,这样麦克风与防护套之间的装配更稳定可靠。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套还包括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且所述抵靠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盖体,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盖体。
在本方案中,抵靠部位于安装孔的周围并与第二盖体及第一盖体抵靠,这样,可以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效避开麦克风并通过抵靠部传导给对方,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盖合更稳定、可靠,且降低麦克风受挤压力而损坏的风险,提高麦克风组件的可靠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
在本方案中,使麦克风与安装孔过盈配合,这样,麦克风与防护套的连接更为紧密、可靠,降低麦克风脱落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可以避免麦克风在安装孔内晃动,利于麦克风保持稳定,使得麦克风部件的拾音功能得以更好地体现。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套为弹性件。
在本方案中,防护套为弹性件,例如橡胶件,这样,防护套除了对麦克风进行外部防护之外,一方面,还可起到对麦克风缓冲减震的效果,利于麦克风稳定,提升麦克风可靠性,另一方面,麦克风部件与安装槽过盈装配的过程中,防护套可弹性变形以适应安装槽内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得麦克风部件与安装槽之间装配更方便,且麦克风部件与安装槽之间的刚性应力减小,这样,对安装槽及麦克风的损伤降低,提升产品可靠性,再者,麦克风与防护套之间过盈装配的过程中,防护套可弹性变形以适应麦克风的尺寸,这样,对麦克风的损伤降低,提升产品可靠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有通孔,所述麦克风部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
在本方案中,设计麦克风部件的一部分穿过通孔,这样可以防止麦克风部件被第一盖体避空,使得麦盒装配于空调时,麦克风部件可利用其穿过通孔的部位与空调上的拾音孔更紧密地对应配合,提升麦克风部件的拾音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锁定。
在本方案中,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以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锁定,也即使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卡接,卡接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进一步提升麦克风组件的组装效率,且也利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麦克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麦克风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麦克风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麦克风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麦克风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与麦克风部件的组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防护套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防护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防护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麦盒100,
第一盖体110,安装槽111,第一过线开口1111,凹槽1112,通孔1113,走线部112,线槽1121,立板1122,卡舌1123,避让口1124,第一卡接部113,底板114,围边115,
第二盖体120,盖本体121,支撑筋122,缺口1221,第二卡接部123,
麦克风部件200,
麦克风210,接线端211,拾音端212,
防护套220,第二过线开口221,安装孔222,第一止挡部223,第二止挡部224,抵靠部225,凸起226,透音孔227,出线孔228,台阶229,
空调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包括麦盒 100及麦克风部件200。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麦盒100包括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盖合并相连,第一盖体110设有安装槽111;麦克风部件200安装在安装槽111内,第二盖体120抵靠作用于麦克风部件200,并将麦克风部件200限位于安装槽111内。
更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将麦克风部件安装在支架上,将支架倒扣在空调的面板等部件上,并完成支架与空调的面板等部件固定,以实现对麦克风部件的装配固定,这样的结构中,将支架倒扣于空调的面板等部件至实现支架固定这一过程中,麦克风部件很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移位等不良现象,因此需要装配人员不断去调整麦克风部件与支架的组装配合,这导致空调产线的装配效率降低,且也容易出现组装后的产品中麦克风部件松动、稳定性不高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麦盒100包括第一盖体110 和第二盖体120,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之间盖合连接,并使第二盖体120将麦克风部件200压紧于第一盖体110的安装槽111内,这样的结构可实现麦克风部件200在麦盒100内装配稳定,麦克风部件200不容易脱落和晃动,从而使得麦克风部件200的拾音效果得到保障,并且本结构具有装配方便、高效的优点,此外,本设计中通过利用麦盒100来容置和安装麦克风部件200,这样,麦盒100及其内的麦克风部件200可形成为一个独立、集成的模块用于装配于空调300,这样,空调300产线中,由传统的麦克风部件200直接装配于空调300的装配操作变成了麦盒100 装配于空调300的装配操作,装配难度降低,装配操作更方便也更高效,且也更利于保障麦克风部件200的装配稳定性,总体来讲,实现了缩短麦克风部件200的装配耗时,并且提升了麦克风部件200的稳定性,解决现有麦克风部件200装配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且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可选地,第一盖体110上的安装槽11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麦克风部件200的数量与安装槽111的数量相同,且麦克风部件200于安装槽111 之间一一对应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槽111与麦克风部件200过盈配合。这样,麦克风部件200与安装槽111之间连接紧密、可靠,麦克风部件200 不易从安装槽111上脱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麦克风部件200不容易出现晃动,使得麦克风部件200的拾音功能得以更好地体现。
更具体而言,例如,如图8所示,麦克风部件200的主体部位(例如麦克风部件200去除凸起226后的部位)大致呈圆柱形,安装槽111为环形且其形状与麦克风部件200的主体部位的形状大致适配,麦克风部件200 的主体部位径向宽度大于安装槽111的内径,使安装槽111周圈箍紧麦克风部件200实现麦克风部件200固定。
当然,麦克风部件200的主体部位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圆柱形,还可大致呈三棱柱、四棱柱甚至不规则造型,安装槽111设计为适于与麦克风部件200过盈装配的形状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麦克风部件200设有导线(电源线和/ 或信号线),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一盖体110上设有走线部112,这样,可以将麦克风部件200的导线连接于走线部112后再盖合第二盖体 120,装配更方便。
如图4所示,走线部112位于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之间,安装槽1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过线开口1111,麦克风部件200设有导线穿过第一过线开口1111并与走线部112连接。这样,麦克风部件200的导线可沿第一过线开口1111引出安装槽111,并通过走线部112规整地布置于麦盒100内,一方面,麦盒100内不会出现导线凌乱、纠缠等问题,可避免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盖合连接时导线被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 120夹持损伤,另一方面,第一过线开口1111设于安装槽111的侧壁上,实现安装槽111侧向出线,这样可避免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盖合连接时导线被第二盖体120与麦克风部件200夹持损伤,总体来讲,通过本结构对导线引导和归置,有利于产品检修,且利于对导线防护,提升麦克风部件200的工作稳定性,并使得产品装配更加方便、高效。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走线部112具体可为设在第一盖体110上的线槽1121,麦克风部件200的导线穿过线槽1121以受线槽1121引导进行布线。
更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一盖体110具有底板114及形成于底板 114边沿的围边115,以使底板114和围边115合围出凹腔,安装槽111及走线部112位于凹腔内,第二盖体120盖装于第一盖体110时封盖该凹腔。其中,底板114上设有立板1122,立板1122上设有卡舌1123,更具体地,立板1122的底端结合于底板114,卡舌1123结合于立板1122的顶端,这样,底板114、立板1122及卡舌1123合围出线槽1121。另外,第一盖体 110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以方便于第一盖体110的加工制造,这时,为方便用于成型第一盖体110的模具中的滑块脱模方便,在底板114上对应于卡舌1123的位置形成有避让口1124以供滑块脱模。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走线部112包括线卡,导线卡接于线卡实现导线固定及布线引导。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线卡可以是一体成型于第一盖体110的结构,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于第一盖体110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过线开口1111对应于走线部112,这样,导线在第一盖体110内的走线路径较短,更利于导线归置,且利于麦克风部件200电路工作更稳定。
当然,第一过线开口1111对应于走线部112这一限定并不绝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过线开口1111相对于走线部112并非正对关系,两者间具有一定的错位偏移也是可以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走线部112设置在第一盖体110 的中部位置,第一盖体110上设有多个安装槽111,多个安装槽111分布于走线部112的两侧。这样有利于缩短导线的走线路径,使多个麦克风部件200的导线分布更均匀、规整,提升线路的工作稳定性。
举例而言,如图6所示,第一盖体110上设有两个安装槽111,两个安装槽111位于走线部112的左右两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第一盖体110上安装槽11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两个,还可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安装槽1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安装槽 111沿走线部112的周向间隔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7所示,麦克风部件200包括麦克风210及防护套220,麦克风210位于防护套220内,导线连接于麦克风210,防护套220上设有第二过线开口221,第二过线开口 221与第一过线开口1111对应并连通。防护套220起到对麦克风210防护的作用,可降低麦克风210受振动、物理冲击等影响而损坏的风险,提升麦克风部件200的抗冲击能力,其中,如图8所示,在防护套220上设置第二过线开口221与第一过线开口1111对应,这样,麦克风210上连接的导线可依次沿第二过线开口221、第一过线开口1111穿出,并引至走线部112进行走线归置,使得安装槽111处更好地侧向出线,对导线的防护效果更好,且也可以节省导线空间,利于麦盒100减薄。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7所示,第二盖体120包括盖本体121及设在盖本体121上的支撑筋122,支撑筋122抵靠作用于防护套220,其中,支撑筋122上设有缺口1221,缺口1221与第二过线开口221对应。这样一方面,可使缺口1221与第二过线开口221共同形成过线空间,降低支撑筋 122作用于防护套220时挤压导线的风险,避免支撑筋122对导线造成损伤,提高麦克风部件200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防护套220的受力效果更好,可以降低防护套220邻近于第二过线开口221的部位被压溃的风险性,从而提升对麦克风210的防护效果,并利于维持麦克风210稳定。
更具体地,支撑筋122为不封闭的环筋,缺口1221由环筋未封闭的部位限定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麦克风部件200设有凸起226,安装槽111设有凹槽1112,如图3和图4 所示,凸起226嵌入于凹槽1112内并限制麦克风部件200在安装槽111内旋转。这样可以提升麦克风部件200的安装稳定性,提升麦克风部件200 的拾音效果,同时,通过限制麦克风部件200旋转,可以避免第二过线开口221与第一过线开口1111之间错位引起导线拉扯,从而有效保证麦克风部件200接线可靠性,并且,凸起226与凹槽1112之间对应配合还可对麦克风部件200与安装槽111装配起到定位指示的效果,利于兼顾麦克风部件200与安装槽111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更具体而言,凸起226形成于麦克风部件200的防护套220的侧壁上,凹槽1112形成于安装槽111的侧壁上,更优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凹槽1112与第一过线开口1111形成与安装槽111的侧壁的同一径向位置,并使凹槽1112与第一过线开口1111连通。这样,安装槽111的结构更简化,且凸起226与凹槽1112之间的对位配合不会受到第一过线开口1111 干扰,防呆指示效果更好,且也简化了安装槽111的结构,这样,第一盖体110的成型模具结构更简单,第一盖体110的成型质量也更好,同时,由于安装槽111的径向开口部位数量减小,也更利于保证安装槽111的刚度和强度,更利于安装槽111与麦克风部件200之间装配可靠、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凸起226形成于麦克风部件200的防护套 220的端壁上,设置凹槽1112形成于安装槽111的底壁上,通过控制凸起 226在防护套220的端壁上偏心设置,控制凹槽1112在安装槽111的底壁上偏心设置,同样可以到达限制麦克风部件200旋转的作用,又或者,设置凸起226和凹槽1112均为非圆形结构,以利用凸起226与凹槽1112相互干涉实现限制麦克风部件200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反过来设置凸起226形成于安装槽111上,具体如形成于安装槽111的侧壁上,另外,设置凹槽1112形成于麦克风部件 200上,具体如形成于麦克风部件200的防护套220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麦克风部件200包括麦克风210和防护套220,防护套220包括安装孔222,麦克风210设于安装孔222内,防护套220还包括第一止挡部223和第二止挡部224,第一止挡部223与第二止挡部224位于麦克风210的两端,并抵靠作用于麦克风210。其中,利用第一止挡部223与第二止挡部224 在麦克风210两端形成止挡,可以对麦克风210实现轴向限位,防止麦克风210从安装孔222中脱离,这样麦克风210与防护套220之间的装配更稳定可靠。
具体而言,麦克风210大致呈圆柱形,且其轴向的两端对应为麦克风 210的拾音端212(也即麦克风210用于摄取声音的部位)和麦克风210的接线端211(也即麦克风210用于连接导线的部位)。
如图4和图11所示,第一止挡部223可具体为形成于安装孔222内壁上的环形挡边,该环形挡边合围出透音孔227,第一止挡部223止挡抵靠于麦克风210的拾音端212,透音孔227与麦克风210的拾音端212的部分区域对应,使声音可以沿透音孔227向内传递给麦克风210的拾音端212。
如图4和图11所示,第二止挡部224可具体为形成于安装孔222内壁上的环形挡边,该环形挡边合围出出线孔228,第二止挡部224止挡抵靠于麦克风210的接线端211,出线孔228与麦克风210的接线端211的部分区域对应,使接线端211露出用于连接导线。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防护套220还包括抵靠部225,抵靠部225位于安装孔222的周围,且抵靠部225的一端抵靠于第二盖体 120,另一端抵靠于第一盖体110。这样,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盖合产生的夹持力避开了麦克风210而全部作用于防护套220上,降低麦克风210受挤压力而损坏的风险,提高麦克风组件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防护套220具有本体部,该本体部呈环形并合围出安装孔 222,该本体部的全部或部分形成为抵靠部225以用于与第一盖体110及第二盖体120抵靠。
更具体而言,防护套220的本体部的侧壁在靠近于透音孔227的一端设有台阶229,该台阶229抵靠于第一盖体110,防护套220的本体部的另一端(可参考如图4所示中,防护套220的后端)抵靠于第二盖体120,从而使得防护套220的本体部在其台阶229与后端之间的部位形成为抵靠部2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套220为弹性件。例如橡胶件,当然,也可为硅胶件、弹性棉质体等,这样,防护套220除了对麦克风210 进行外部防护之外,一方面,还可起到对麦克风210缓冲减震的效果,利于麦克风210稳定,提升麦克风210可靠性,另一方面,麦克风部件200 与安装槽111过盈装配的过程中,防护套220可弹性变形以适应安装槽111内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得麦克风部件200与安装槽111之间装配更方便,且麦克风部件200与安装槽111之间的刚性应力减小,这样,对安装槽111 及麦克风210的损伤降低,提升产品可靠性,再者,麦克风210与防护套 220之间过盈装配的过程中,防护套220可弹性变形以适应麦克风210的尺寸,这样,对麦克风210的损伤降低,提升产品可靠性。
进一步地,麦克风210与安装孔222过盈配合。这样,麦克风210与防护套220的连接更为紧密、可靠,降低麦克风210脱落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可以避免麦克风210在安装孔222内晃动,利于麦克风210保持稳定,使得麦克风部件200的拾音功能得以更好地体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槽111的底壁设有通孔1113,麦克风部件200的一部分穿过通孔1113。
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防护套220位于台阶229与透音孔227所在端面(如图4所示中,透音孔227所在端面可以理解为防护套220的前端面)之间的部位穿入通孔1113内,从而防止麦克风部件200被第一盖体 110避空,且这样也使得麦克风210的拾音端212更靠外,当麦盒100装配于空调300时,麦克风210的拾音端212可更贴近于空调300上的拾音孔,提升麦克风部件200的拾音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拾音孔是空调300 上用于供声音穿入空调300内部的孔特征,其可以设置在空调300的面板上,或设置在空调300的顶盖上等,拾音孔的设置位置的可实施例形式有多种,并不受此处举例情形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盖体110设有第一卡接部113,如图7所示,第二盖体120设有第二卡接部123,如图5所示,第一卡接部113与第二卡接部123卡接以使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 之间锁定。这样,卡接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之间连接更牢固。
更具体地,第一卡接部113可具体为卡孔,第二卡接部123可具体为卡扣,卡扣卡接于卡孔实现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之间卡接锁定。
当然,也可反过来设置第一卡接部113具体为卡扣,第二卡接部123 具体为卡孔。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然,也可设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之间通过螺钉锁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2所示,麦克风组件包括麦盒100及麦克风部件200。
麦盒100包括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第一盖体110设有第一卡接部113,第二盖体120第二卡接部123,第一卡接部113与第二卡接部 123卡接以使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之间锁定。
第一盖体110设有两个安装槽111及位于两个安装槽111之间的走线部112,麦克风部件20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麦克风部件200对应过盈装配于两个安装槽111内,每个麦克风部件200上连接有导线,该导线引出到安装槽111外并连接于走线部112,并且,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 120盖合使得安装槽111、走线部112、麦克风部件200及导线均被封装于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所合围出的空间中。第二盖体120上形成有两个支撑筋122,其中,第二盖体120盖合于第一盖体110的同时,两个支撑筋122对应抵靠作用于两个麦克风部件200,以压紧麦克风部件200 使被麦克风部件200限位于安装槽111内。
麦克风部件200包括麦克风210和防护套220,防护套220设有安装孔222及第一止挡部223和第二止挡部224,第一止挡部223为环形挡边 (限定出透音孔227)且位于安装孔222的一端,第二止挡部224为环形挡边(限定出出线孔228)且位于安装孔222内,这样,第一止挡部223、第二止挡部224及安装孔222在两者之间的部位形成为一个中间宽两头窄的结构,麦克风210过盈安装于安装孔222内且被限位于第一止挡部223 与第二止挡部224之间,实现麦克风210和防护套220之间稳定可靠地装配。
麦克风210具有拾音端和接线端211,拾音端212朝向前侧,接线端 211朝向第二盖体120,接线端211连接有导线,防护套220的安装孔222 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过线开口221,安装槽1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过线开口 1111,第二过线开口221与第一过线开口1111对应并连通形成过线通道,导线依次穿过出线孔228、第二过线开口221和第一过线开口1111后与走线部112连接,实现麦克风组件内部布线。
支撑筋122上设有缺口1221,该缺口1221对应于第二过线开口221,这样,支撑筋122抵靠作用于防护套220时,第二过线开口221部位不会受压。
安装槽111的底壁设有通孔1113,麦克风部件200的一部分穿接配合于该通孔1113,以使麦克风210的拾音端212更靠前,利于声音流入麦克风210的拾音端212。
另外,防护套220形成有与之一体的凸起226,安装槽111的第一过线开口1111向安装槽111的底壁方向延伸一段以限定出凹槽1112,凸起 226嵌入于凹槽1112内并限制整个麦克风部件200在安装槽111内旋转。
防护套220形成有抵靠部225,该抵靠部225位于安装孔222的周围,也可理解为抵靠部225在麦克风210的周围,其中,抵靠部225的一端抵靠于第二盖体120,另一端抵靠于第一盖体110,这样的结构,麦克风210 不会受到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麦克风 210不易受损。
防护套220为弹性件,优选为橡胶件,这样,对于麦克风部件200与安装槽111的过盈配合结构及麦克风210与安装孔222的过盈配合结构,皆可对内部麦克风210有效防护。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3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麦克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300,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麦克风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而言,空调300具有面板,面板上设有拾音孔,麦克风组件设于面板的内侧,且麦克风部件200对应于拾音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及空调,麦盒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盖合连接,并使第二盖体将麦克风部件压紧于第一盖体的安装槽内,这样的结构可实现麦克风部件在麦盒内装配稳定,麦克风部件不容易脱落和晃动,从而使得麦克风部件的拾音效果得到保障,并且本结构具有装配方便、高效的优点,此外,本设计中通过利用麦盒来容置和安装麦克风部件,这样,麦盒及其内的麦克风部件可形成为一个独立、集成的模块用于装配于空调,这样,空调产线中,由传统的麦克风部件直接装配于空调的装配操作变成了麦盒装配于空调的装配操作,装配难度降低,装配操作更方便也更高效,且也更利于保障麦克风部件的装配稳定性,总体来讲,实现了缩短麦克风部件的装配耗时,并且提升了麦克风部件的稳定性,解决现有麦克风部件装配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且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麦盒,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盖合并相连,所述第一盖体设有安装槽;
麦克风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盖体抵靠作用于所述麦克风部件,并将所述麦克风部件限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走线部,且所述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过线开口,所述麦克风部件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开口并与所述走线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线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多个所述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分布于所述走线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部件包括麦克风及防护套,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防护套内,所述导线连接于所述麦克风,所述防护套上设有第二过线开口,所述第二过线开口与所述第一过线开口对应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盖本体及设在所述盖本体上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抵靠作用于所述防护套,其中,所述支撑筋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二过线开口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部件和所述安装槽中的一个上设有凸起,另一个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嵌入于所述凹槽内并限制所述麦克风部件在所述安装槽内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麦克风部件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部件包括麦克风和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包括安装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防护套还包括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麦克风的两端,并抵靠作用于所述麦克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套还包括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周围,且所述抵靠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盖体,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套为弹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有通孔,所述麦克风部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锁定。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麦克风组件。
CN201920375857.XU 2019-03-22 2019-03-22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Active CN209857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5857.XU CN209857286U (zh) 2019-03-22 2019-03-22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5857.XU CN209857286U (zh) 2019-03-22 2019-03-22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7286U true CN209857286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4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5857.XU Active CN209857286U (zh) 2019-03-22 2019-03-22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72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778A (zh) * 2020-09-30 2021-01-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778A (zh) * 2020-09-30 2021-01-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202778B (zh) * 2020-09-30 2022-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4080B2 (en) Wire accommodation protector
CN209857286U (zh) 麦克风组件及空调
JP5776103B2 (ja) 侵入検知装置
CA2678829C (en) Cable protector for electrical outlet box
JP6554136B2 (ja)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電気接続箱とプロテクタとの接続構造
KR20150093008A (ko) 휠 속도센서 조립체
KR200496491Y1 (ko) 차량용 내비게이션 장착을 위한 결합 구조
WO2012042630A1 (ja) スピーカ落下防止構造
JP2006054324A (ja) 電気接続線固定装置及びこの電気接続線固定装置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JP5838847B2 (ja)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1351937B2 (en) Protector and routing unit
US6870108B1 (en) Cable fix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3118689U (zh) 一种无线控制的筒灯
EP2876803A1 (en) Inverter device
KR20080022457A (ko)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클립
CN219717114U (zh) 电池盒结构及按摩仪
CN210118936U (zh) 电控组件、用于电控组件的固定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779802U (zh) 颈部按摩仪
CN204205486U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接线盒
CN211716715U (zh) 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及空调
CN210000055U (zh) 汽车空调调速模块外壳以及汽车空调调速模块
KR102484080B1 (ko) 전선볼트 고정구조
CN207353522U (zh) 接线结构及摄像头
JP4424663B2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の配線支持部材
CN105576876A (zh) 塑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