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7214U -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7214U
CN209857214U CN201920476170.5U CN201920476170U CN209857214U CN 209857214 U CN209857214 U CN 209857214U CN 201920476170 U CN201920476170 U CN 201920476170U CN 209857214 U CN209857214 U CN 209857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e
humidifying structure
condensed water
humidifying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61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武
李艳荣
阮涛
黄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761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7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7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7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加湿结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湿气喷孔,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满足:0.25≤d1/D≤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湿结构,既可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同时减小了湿气气流流经湿气喷孔时的声音,工作噪音小,改善了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在密闭室内长时间吹风的过程中,由于室内空气不易与室外流通,需要在空调内设置用于加湿的加湿结构,以提高空调对室内吹送空气的湿度。
现有的部分加湿结构的湿气喷孔开设过大,导致湿气气流难以输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湿气喷发集中在加湿结构头部的流入侧,加湿结构达不到均匀喷出湿气气流的目的。现有的另一部分加湿结构的湿气喷孔开设过小,湿气气流流经湿气喷孔时容易产生啸叫声,工作噪音较大,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使用体验的加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加湿结构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加湿结构,所述加湿结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湿气喷孔,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满足:0.25≤d1/D≤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加湿结构,既可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同时减小了湿气气流流经湿气喷孔时的声音,工作噪音小,改善了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3≤d1/D≤0.4。由此可以使湿气喷孔的孔径进一步合理,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同时保证加湿结构的工作噪音较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1/D=0.375。由此可以使湿气喷孔的孔径更进一步合理,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同时保证加湿结构的工作噪音较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1=6mm,D=16mm。由此可以使湿气喷孔的孔径更进一步合理,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同时保证加湿结构的工作噪音较小。此外,加湿结构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满足:0.08≤l/L≤0.15。由此,既可以使加湿结构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使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0.09≤l/L≤0.11。由此,既可以进一步保证加湿结构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l/L=0.1。由此,既可以更进一步保证加湿结构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更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L=95mm,l=9mm。由此,既可以进一步保证加湿结构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同时,加湿结构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结构在下方开设有冷凝水收集孔。由此,加湿结构的内部通道形成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及时通过冷凝水收集孔流出,避免内部通道被冷凝水堵塞,保证湿气气流顺利从湿气喷孔吹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25≤d2/D≤0.5。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足够大以便于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顺利流出,又可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3≤d2/D≤0.4。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足够大以进一步方便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顺利流出,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2/D=0.375。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足够大以更进一步方便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顺利流出,又可以更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2=6mm,D=16mm。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足够大以进一步便于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顺利流出,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的尾部的湿气喷孔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均匀喷出。同时,加湿结构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安装空间。
可选地,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孔径大于湿气喷孔的孔径。由此,可以进一步方便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顺利流出。
可选地,每个所述冷凝水收集孔处均设有导向部。由此,导向部可以在加湿结构的内部通道形成的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流出的过程中对冷凝水进行导向,便于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流出。
可选地,所述冷凝水收集孔在所述加湿结构的轴向上与所述湿气喷孔间隔开。由此,可以保证湿气气流从湿气喷孔时具有较大气流压力。
可选地,多个所述湿气喷孔的孔径从所述加湿结构的头部向尾部方向逐渐增大。由此,可以使湿气气流在加湿结构的头部至尾部的各个湿气喷孔喷出的流量更加均匀。
可选地,所述加湿结构的头部设有消声器。由此可以减小湿气气流吹向加湿结构过程中与管道摩擦产生的噪音,减小了空调系统的工作噪音,改善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结构、换热结构和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加湿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吹出的气流可以更均匀地吹向室内,同时空调系统的工作噪音更小,改善了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湿气产生装置和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系统,所述湿气产生装置与所述加湿结构连通,以对所述加湿结构输送湿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空气处理系统的空调系统吹出的气流可以更均匀地吹向室内,同时空气处理系统的工作噪音更小,改善了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系统100,壳体1,送风结构2,换热结构3,加湿结构4,湿气喷孔41,冷凝水收集孔42,导向部43,消声器44,内部通道45,安装板5,安装支架6,接水盘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头部”、“尾部”、“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空调系统100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送风结构2、换热结构3和加湿结构4,送风结构2可以吹送气流,加湿结构4可以吹送加湿气流。
当室内较热,人员需要空调系统100对室内吹送冷风时,壳体1内的气流流经换热结构3时,换热结构3可以对气流进行制冷,气流经过换热结构3制冷后从壳体1吹向室内,以实现对室内制冷。当室内较冷,人员需要空调系统100对室内吹送热风时,壳体1内的气流流经换热结构3时,换热结构3可以对气流进行制热,气流经过换热结构3制热后从壳体1吹向室内,以实现对室内制热。上述经过换热结构3的气流既可以指送风结构2吹送的气流,也可以指加湿结构4吹送的气流,还可以指送风结构2和加湿结构4共同吹送的气流。
如图4所示,壳体1内还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支架6,加湿结构4通过安装支架6安装在安装板5上。进一步,加湿结构4通过安装板5安装在壳体1内。由此,加湿结构4可以稳定地对壳体1内喷出湿气气流,加湿结构4和送风结构2吹送的气流共同流向室内,以提高吹向室内的气流湿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空调系统100安装时顶部向上,底部向下。加湿结构4为细长型的加湿管,由此加湿管可以更方便地通过穿设多个安装支架6的插孔进行安装。送风结构2为风机,换热结构3为蒸发器。
具体地,壳体1、送风结构2、换热结构3和加湿结构4可以为空调系统100的室内机的一部分。
下面结合图1-图4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加湿结构4。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结构4内设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加湿结构4间隔设有多个湿气喷孔41,每个湿气喷孔41均与内部空间连通,进入内部空间的带有水蒸气的湿气气流通过多个湿气喷孔41喷出,并进一步与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混合并从空调系统100吹入室内。湿气气流从加湿结构4的头部沿加湿结构4的轴向吹向加湿结构4的尾部。
湿气喷孔41的直径d1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满足:0.25≤d1/D≤0.5。由此,既可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同时减小了湿气气流流经湿气喷孔41时的声音,工作噪音小,改善了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100通过设置加湿结构4,空调系统100吹出的气流可以更均匀地吹向室内,同时空调系统100的工作噪音更小,改善了使用体验。
具体地,如图2所示,湿气喷孔41的开孔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50°-70°。换言之,湿气喷孔41的开孔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位于50°-70°之间。由此,湿气气流可以从各个湿气喷孔41相对竖直方向倾斜50°-70°之间吹出,以保证从湿气喷孔41吹出的湿气气流在空调系统100内更好地与空调系统100的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进行混合,避免湿气气流与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发生紊流,改善混合后的气流流态,使混合后的气流更均匀地吹向室内,改善了空调对室内的加湿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加湿结构4在下方开设有冷凝水收集孔42。由此,加湿结构4的内部通道45形成的冷凝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及时通过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避免内部通道45被冷凝水堵塞,保证湿气气流顺利从湿气喷孔41吹出。
更加具体地,如图3所示,冷凝水收集孔42开设在加湿结构4的竖直方向,换言之,冷凝水收集孔42开设在加湿结构4的正下方,冷凝水收集孔42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由此,冷凝水收集孔42的设置方向合理,可以使加湿结构4的内部通道45形成的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下更顺利地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
更加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每个冷凝水收集孔42处均设有导向部43。导向部43向下延伸,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的冷凝水可以沿导向部43表面向下流动,由此,导向部43可以在加湿结构4的内部通道45形成的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的过程中对冷凝水进行导向,便于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
更加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向部43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0°-70°。由此导向部43的倾斜方向合理,导向部43可以更好地对冷凝水进行导向,使加湿结构4的内部通道45形成的冷凝水更顺利地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
更加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向部43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5°-65°。由此导向部43的倾斜方向合理,导向部43可以进一步对冷凝水进行导向,使加湿结构4的内部通道45形成的冷凝水更顺利地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
更加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向部43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由此导向部43的倾斜方向合理,导向部43可以更进一步对冷凝水进行导向,使加湿结构4的内部通道45形成的冷凝水更顺利地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导向部43具有与冷凝水收集孔42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槽可以为“U”型且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底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连接有一个侧板,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的冷凝水可以从底板上表面向下流动。由此,导向槽可以保证对冷凝水的引导,侧板可以对底板上流动的冷凝水进行限制,防止冷凝水从导向部43的侧部流出,避免冷凝水滴入导向部43侧部的空调系统100的电辅热部件等其他部件上。
具体地,每个导向槽均位于背离送风结构2的一侧。由此导向部43可以遮挡部分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避免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阻碍导向槽内的冷凝水向下流动。
由于冷凝水收集孔42和湿气喷孔41设置在加湿结构4的轴向上的同一位置时,内部通道45内的湿气气流通过湿气喷孔41喷出时,部分湿气气流同时从该轴向位置处的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分散了从湿气喷孔41喷出的湿气气流压力,会导致湿气气流从湿气喷孔41喷出流量过小。
由此,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凝水收集孔42在加湿结构4的轴向上与湿气喷孔41间隔开。由此可以保证湿气气流从湿气喷孔41时具有较大气流压力。此外,还可以使开孔布置均匀,从而加湿结构4的强度分布均匀,防止加湿结构4的轴向某一位置开孔过多导致该处强度过低。
可选地,如图1所示,多个湿气喷孔41沿加湿结构4的轴向上布置成一排。由此,湿气喷孔41便于制造,且湿气气流在加湿结构4的轴向上具有较广的喷射区域。
可选地,冷凝水收集孔4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加湿结构4的头部和尾部。由此冷凝水可以分别从加湿结构4的头部和尾部流出,保证位于加湿结构4中部处的空调系统100的部件不会因为加湿结构4滴下的冷凝水淋湿,保证加湿结构4中部处的部件正常工作。同时,冷凝水收集孔42的设置数量较小,避免湿气气流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的流量过大,保证足够流量的湿气气流从湿气喷孔41喷出,并进一步与送风结构2喷出的气流混合以一并吹入室内。
可选地,如图2所示,湿气喷孔4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5°-65°。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从湿气喷孔41吹出的湿气气流在空调系统100内更好地与空调系统100的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进行混合,改善混合后的气流流态,使混合后的气流更均匀地吹向室内,改善了空调对室内的加湿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湿气喷孔4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3°。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从湿气喷孔41吹出的湿气气流在空调系统100内更好地与空调系统100的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进行混合,改善混合后的气流流态,使混合后的气流更均匀地吹向室内,改善了空调对室内的加湿效果。
可选地,加湿结构4的头部设有消声器44,湿气气流在从外界(例如湿气产生装置)吹入加湿结构4之前先经过消声器44进行消音。由此消声器44可以减小湿气气流吹向加湿结构4过程中与管道摩擦产生的噪音,减小了空调系统100的工作噪音,改善了用户体验。
更加具体地,如图2所示,湿气喷孔41的直径d1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3≤d1/D≤0.4。由此可以使湿气喷孔41的孔径进一步合理,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同时保证加湿结构4的工作噪音较小。
更加具体地,如图2所示,湿气喷孔41的直径d1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1/D=0.375。由此可以使湿气喷孔41的孔径更进一步合理,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同时保证加湿结构4的工作噪音较小。
更加具体地,如图2所示,湿气喷孔41的直径d1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1=6mm,D=16mm。由此可以使湿气喷孔41的孔径更进一步合理,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同时保证加湿结构4的工作噪音较小。此外,加湿结构4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安装空间。
具体地,如图1所示,加湿结构4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湿气喷孔41之间的孔距l满足:0.08≤l/L≤0.15。由此,既可以使加湿结构4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使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
更加具体地,加湿结构4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湿气喷孔41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0.09≤l/L≤0.11。由此,既可以进一步保证加湿结构4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
更加具体地,加湿结构4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湿气喷孔41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l/L=0.1。由此,既可以更进一步保证加湿结构4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更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
更加具体地,加湿结构4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湿气喷孔41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L=95mm,l=9mm。由此,既可以进一步保证加湿结构4具有较广的湿气喷射范围,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同时,加湿结构4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安装空间。
具体地,如图3所示,冷凝水收集孔42的直径d2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25≤d2/D≤0.5。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42足够大以便于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42顺利流出,又可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
更加具体地,冷凝水收集孔42的直径d2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3≤d2/D≤0.4。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42足够大以进一步方便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42顺利流出,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
更加具体地,冷凝水收集孔42的直径d2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2/D=0.375。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42足够大以更进一步方便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42顺利流出,又可以更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
更加具体地,冷凝水收集孔42的直径d2与加湿结构4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2=6mm,D=16mm。由此,可以使冷凝水收集孔42足够大以进一步便于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42顺利流出,又可以进一步保证湿气气流具有足够的压力流至加湿结构4的尾部的湿气喷孔41处,保证湿气气流从各个湿气喷孔41均匀喷出。同时,加湿结构4整体体积较小,节约安装空间。
由于液态的冷凝水相对湿气气流流动性更弱,可选地,冷凝水收集孔42的孔径大于湿气喷孔41的孔径。由此,可以进一步方便冷凝水从冷凝水收集孔42顺利流出。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导向部43互相平行。由此每个导向部43均可以很好地对冷凝水进行导向,使加湿结构4的内部通道45形成的冷凝水更顺利地从冷凝水收集孔42流出,同时加湿结构4整体占用空间小,便于加湿结构4在空调系统100内的安装布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送风结构2位于加湿结构4的下方(即位于加湿结构4的底侧),湿气喷孔41均开设在加湿结构4的斜下方。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在加湿结构4的下方流动,湿气气流从湿气喷孔41斜向下喷出,以与加湿结构4下方的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混合。由此,可以保证湿气喷孔41向下吹出的湿气气流更好地与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混合,使混合后的气流更均匀地吹向室内,改善了空调对室内的加湿效果。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送风结构2位于加湿结构4的上方(即位于加湿结构4的顶侧),湿气喷孔41均开设在加湿结构4的斜上方。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在加湿结构4的上方流动,湿气气流从湿气喷孔41斜向上喷出,以与加湿结构4下方的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混合。由此,可以保证湿气喷孔41向上吹出的湿气气流更好地与送风结构2吹出的气流混合,使混合后的气流更均匀地吹向室内,改善了空调对室内的加湿效果。
具体地,如图4所示,壳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8。由此,接水盘8可以在下方收集壳体1内的换热结构3、加湿结构4等部件滴落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流向室内。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湿气产生装置和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湿气产生装置与加湿结构4连通,以对加湿结构4输送湿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空调系统100,空气处理系统的空调系统100吹出的气流可以更均匀地吹向室内,同时空气处理系统的工作噪音更小,改善了使用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湿气喷孔,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满足:0.25≤d1/D≤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3≤d1/D≤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1/D=0.37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喷孔的直径d1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1=6mm,D=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满足:0.08≤l/L≤0.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0.09≤l/L≤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l/L=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的长度L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湿气喷孔之间的孔距l进一步满足:L=95mm,l=9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在下方开设有冷凝水收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25≤d2/D≤0.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0.3≤d2/D≤0.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2/D=0.37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直径d2与所述加湿结构的外管径D之间进一步满足:d2=6mm,D=16mm。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孔的孔径大于湿气喷孔的孔径。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凝水收集孔处均设有导向部。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孔在所述加湿结构的轴向上与所述湿气喷孔间隔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湿气喷孔的孔径从所述加湿结构的头部向尾部方向逐渐增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结构的头部设有消声器。
19.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结构、换热结构和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结构。
20.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气产生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系统,所述湿气产生装置与所述加湿结构连通,以对所述加湿结构输送湿气。
CN201920476170.5U 2019-04-08 2019-04-08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09857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6170.5U CN209857214U (zh) 2019-04-08 2019-04-08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6170.5U CN209857214U (zh) 2019-04-08 2019-04-08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7214U true CN209857214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6170.5U Active CN209857214U (zh) 2019-04-08 2019-04-08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7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57215U (zh)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CN216693750U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080059755A (ko)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9819704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57214U (zh) 加湿结构、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
JP2008032261A (ja) 空調装置および通風ダクト
CN112781136A (zh) 加湿设备
CN209819705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964162A (zh) 加湿单元、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976964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949408U (zh) 吊顶空调器
CN2098572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93537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19706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19667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720897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931185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6897622U (zh) 一种蒸发冷却器
CN21290175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177876U (zh) 一种出风量大的加湿器
CN220507003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713536U (zh) 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CN218884131U (zh) 一种医药仓库用空调加湿结构和空调
CN220507051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624207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