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9547U - 铜管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铜管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9547U
CN209849547U CN201920284219.7U CN201920284219U CN209849547U CN 209849547 U CN209849547 U CN 209849547U CN 201920284219 U CN201920284219 U CN 201920284219U CN 209849547 U CN209849547 U CN 209849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storage
rod
rack
bearing
copp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42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绪军
唐国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uzhou Chuangsheng Special Co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uzhou Chuangsheng Special Co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uzhou Chuangsheng Special Co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uzhou Chuangsheng Special Co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42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9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9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9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管上料装置,它包括机架、存料装置、顶料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所述存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存料装置形成有适于依次排列铜管并使排列的铜管在无阻挡时可下滑的存料通道,并且所述存料装置包括适于在存料通道的末端挡住最末端铜管的挡块组;所述顶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顶料机构适于被动作将存料通道最末端的铜管顶离挡块组以落入承载机构中;所述承载机构适于承载被顶离挡块组的铜管。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铜管的自动上料,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操作。

Description

铜管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铜管是有色金属管的一种,常用于自来水管道、供热以及制冷管道,作为安装管有质地坚硬,不易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等优点,可在不同环境中使用,铜管耐火且耐热,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形状和强度,也不会有老化现象。因此,铜管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当中,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铜管较长,铜管的上料操作复杂、繁琐,人工上料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铜管上料装置,它能实现铜管的自动上料,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管上料装置,它包括机架、存料装置、顶料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
所述存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存料装置形成有适于依次排列铜管并使排列的铜管在无阻挡时可下滑的存料通道,并且所述存料装置包括适于在存料通道的末端挡住最末端铜管的挡块组;
所述顶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顶料机构适于被动作将存料通道最末端的铜管顶离挡块组以落入承载机构中;
所述承载机构适于承载被顶离挡块组的铜管。
进一步提供一种存料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存料装置还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机架上;
至少一块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底板平行设置,所述存料通道形成在底板和导向板之间。
进一步为了存放不同直径的铜管,所述存料装置还包括适于调节存料通道的大小的存料通道调节机构,所述存料通道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与导向板相连。
进一步提供一种存料通道调节机构的具体方案,所述存料通道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手轮和弹性件,其中,
所述螺纹杆滑配在机架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
所述手轮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部并与机架相抵,以便通过旋拧所述手轮使所述导向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运动;
所述弹性件套接在螺纹杆上并处于导向板与机架之间,所述弹性件适于保证手轮始终与机架相抵。
进一步,所述挡块组包括至少一个挡块,所述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底板上,所述挡块上设置有腰形孔,以便调节所述挡块在底板上的位置。
进一步提供一种顶料机构的具体方案,所述顶料机构包括:
至少一根顶杆,所述顶杆滑配于所述底板上;
顶杆驱动机构,所述顶杆驱动机构与顶杆相连,所述顶杆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顶杆相对机架向挡在挡块组上的铜管方向滑动以将该铜管顶离挡块组。
进一步提供一种顶杆驱动机构的具体方案,所述顶杆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可旋转地连接在机架上;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驱动杆相连,以便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驱动杆旋转一定角度;
至少一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柄的一端部与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顶杆的一端部铰接,以便所述驱动杆旋转一定角度时,带动曲柄旋转从而带动顶杆滑动。
进一步,所述动力源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导杆与所述驱动杆相连,所述导杆的一端部与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部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气缸铰接在机架上,以便所述气缸带动驱动杆旋转一定角度。
进一步,所述底板和导向板均具有陡峭部和平缓部,所述陡峭部倾斜角大于平缓部的倾斜角,所述陡峭部设置在平缓部的上方。
进一步提供一种承载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用于承载所述铜管的承载辊组,所述承载辊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承载辊,两个所述承载辊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限位气缸伸出时,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承载辊组的远离存料装置的一侧,以便防止铜管脱离承载辊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将铜管依次放入存料装置中的存料通道内,铜管滑到存料通道的末端抵在挡块组上,顶料机构再将抵在挡块组上铜管顶离挡块组,被顶离挡块组的铜管自然落入承载机构中,实现了铜管的自动上料,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操作,并且操作人员只需预先放入一些铜管,不必一直看守在机器旁,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铜管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铜管上料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铜管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铜管上料装置的左视图;
如图1~3所示,一种铜管上料装置,它包括机架1、存料装置、顶料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
所述存料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存料装置形成有适于依次排列铜管并使排列的铜管在无阻挡时可下滑的存料通道,并且所述存料装置包括适于在存料通道的末端挡住最末端铜管的挡块组;
所述顶料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顶料机构适于被动作将存料通道最末端的铜管顶离挡块组以落入承载机构中;
所述承载机构适于承载被顶离挡块组的铜管。
如图1~3所示,所述存料装置还包括:
底板2,所述底板2可以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
至少一块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与底板2平行设置,所述存料通道形成在底板2和导向板3之间,所述存料通道的较低的一端为存料通道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3依次设置有9块。
如图1~3所示,所述存料装置还包括适于调节存料通道的大小的存料通道调节机构,以便不同直径规格的铜管可以在存料通道中依次排列并顺畅的滑动,所述存料通道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并与导向板3相连。
如图1~3所示,所述存料通道调节机构可以为以下结构但不限于此,它包括螺纹杆4、手轮5和弹性件6,其中,
所述螺纹杆4滑配在机架1上,所述螺纹杆4的一端部与所述导向板3固定连接;
所述手轮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4的另一端部并与机架1相抵,以便通过旋拧所述手轮5使所述导向板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2的方向运动;
所述弹性件6套接在螺纹杆4上并处于导向板3与机架1之间,所述弹性件6适于保证手轮5始终与机架1相抵。在本实施例中,一块导向板3对应连接有两组存料通道调节机构,两组所述存料通道调节机构分别连接在导向板3的两端部;所述弹性件6可以是弹簧。
如图1~3所示,所述挡块组包括至少一个挡块7,所述挡块7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底板2上,所述挡块7上设置有腰形孔,以便调节所述挡块7在底板2上的位置,使得在垂直于底板2的方向上,有且仅有抵在挡块组上的铜管露出所述导向板3的末端,以便所述顶料机构动作一次,仅将抵在挡块组上的铜管顶离挡块组;所述紧固件可以是螺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块组包括但不限于8个挡块7。
如图2、3所示,所述顶料机构可以为以下结构但不限于此,它包括:
至少一根顶杆8,所述顶杆8滑配于所述底板2上;
顶杆驱动机构,所述顶杆驱动机构与顶杆8相连,所述顶杆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顶杆8相对机架1向挡在挡块组上的铜管方向滑动以将该铜管顶离挡块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8设置有8根。
如图2、3所示,所述顶杆驱动机构可以为以下结构但不限于此,它包括:
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可旋转地连接在机架1上;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驱动杆9相连,以便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驱动杆9旋转一定角度;
至少一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10和连杆11,所述曲柄10的一端部与驱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曲柄10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杆11的一端部铰接,所述连杆11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顶杆8的一端部铰接,以便所述驱动杆9旋转一定角度时,带动曲柄10旋转从而带动顶杆8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8组,分别与8根顶杆8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源可以为气缸12,所述气缸12通过导杆13与所述驱动杆9相连,所述导杆13的一端部与驱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导杆13的另一端部与气缸12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气缸12铰接在机架1上,以便所述气缸12带动驱动杆9旋转一定角度。
如图1~3所示,所述底板2和导向板3均具有陡峭部和平缓部,所述陡峭部倾斜角大于平缓部的倾斜角,所述陡峭部设置在平缓部的上方。
如图1所示,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用于承载所述铜管的承载辊组,所述承载辊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承载辊14,两个所述承载辊14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限位气缸15,所述限位气缸15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限位气缸15伸出时,限位气缸15的活塞杆位于所述承载辊组的远离存料装置的一侧,以便防止上料时铜管脱离承载辊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辊组沿同一直线设置有13组,被顶离挡块组的铜管自然落入所述承载辊组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铜管依次放入存料装置中的存料通道内,铜管滑到存料通道的末端抵在挡块组上,顶料机构再将抵在挡块组上铜管顶离挡块组,被顶离挡块组的铜管自然落入承载机构中,实现了铜管的自动上料,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操作,并且操作人员只需预先放入一些铜管,不必一直看守在机器旁,节省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存料装置、顶料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
所述存料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存料装置形成有适于依次排列铜管并使排列的铜管在无阻挡时可下滑的存料通道,并且所述存料装置包括适于在存料通道的末端挡住最末端铜管的挡块组;
所述顶料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顶料机构适于被动作将存料通道最末端的铜管顶离挡块组以落入承载机构中;
所述承载机构适于承载被顶离挡块组的铜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装置还包括:
底板(2),所述底板(2)设置在机架(1)上;
至少一块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与底板(2)平行设置,所述存料通道形成在底板(2)和导向板(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装置还包括适于调节存料通道的大小的存料通道调节机构,所述存料通道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1)上并与导向板(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通道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4)、手轮(5)和弹性件(6),其中,
所述螺纹杆(4)滑配在机架(1)上,所述螺纹杆(4)的一端部与所述导向板(3)固定连接;
所述手轮(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4)的另一端部并与机架(1)相抵,以便通过旋拧所述手轮(5)使所述导向板(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2)的方向运动;
所述弹性件(6)套接在螺纹杆(4)上并处于导向板(3)与机架(1)之间,所述弹性件(6)适于保证手轮(5)始终与机架(1)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组包括至少一个挡块(7),所述挡块(7)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底板(2)上,所述挡块(7)上设置有腰形孔,以便调节所述挡块(7)在底板(2)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包括:
至少一根顶杆(8),所述顶杆(8)滑配于所述底板(2)上;
顶杆驱动机构,所述顶杆驱动机构与顶杆(8)相连,所述顶杆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顶杆(8)相对机架(1)向挡在挡块组上的铜管方向滑动以将该铜管顶离挡块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可旋转地连接在机架(1)上;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驱动杆(9)相连,以便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驱动杆(9)旋转一定角度;
至少一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10)和连杆(11),所述曲柄(10)的一端部与驱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曲柄(10)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连杆(11)的一端部铰接,所述连杆(11)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顶杆(8)的一端部铰接,以便所述驱动杆(9)旋转一定角度时,带动曲柄(10)旋转从而带动顶杆(8)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气缸(12),所述气缸(12)通过导杆(13)与所述驱动杆(9)相连,所述导杆(13)的一端部与驱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导杆(13)的另一端部与气缸(12)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气缸(12)铰接在机架(1)上,以便所述气缸(12)带动驱动杆(9)旋转一定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和导向板(3)均具有陡峭部和平缓部,所述陡峭部倾斜角大于平缓部的倾斜角,所述陡峭部设置在平缓部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用于承载所述铜管的承载辊组,所述承载辊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承载辊(14),两个所述承载辊(14)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限位气缸(15),所述限位气缸(15)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限位气缸(15)伸出时,限位气缸(15)的活塞杆位于所述承载辊组的远离存料装置的一侧,以便防止铜管脱离承载辊组。
CN201920284219.7U 2019-03-06 2019-03-06 铜管上料装置 Active CN209849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4219.7U CN209849547U (zh) 2019-03-06 2019-03-06 铜管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4219.7U CN209849547U (zh) 2019-03-06 2019-03-06 铜管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9547U true CN209849547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3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4219.7U Active CN209849547U (zh) 2019-03-06 2019-03-06 铜管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9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6645C (zh) 细长销水平自动装配装置
CN102513466B (zh) 全自动铜管上料机
CN211052672U (zh) 一种钢管切割设备
CN105945438B (zh) 一种烟管自动焊帽机
CN116619042B (zh) 一种管材钻孔装置
CN105903826A (zh) 一种带有自动送料装置的薄壁金属管扩口机
CN209849547U (zh) 铜管上料装置
CN105344850A (zh) 一种自动扩管机的扩管装置
CN107030471A (zh) 管翅结构换热器生产设备
KR100849659B1 (ko) 파이프 축관기
CN205555640U (zh) 多卷上料机
CN218963846U (zh) 一种缩管机用多层铜管上料装置
CN105344851A (zh) 自动扩管机的扩管装置
CN105170216A (zh) 一种试管夹
CN110127336B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用机器人
CN112024663A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多口径弯管装置
CN209503499U (zh) 一种连接配管弯管打孔生产线
CN113798719B (zh) 一种用于雨刮器支撑杆件的焊接装置
CN113560624B (zh) 一种建筑用u型支架打孔方法
CN209849546U (zh) 铜管轧制机
CN109047533A (zh) 一种管材缩口机管材定位装置
CN214290182U (zh) 一种折弯装置
CN109719134B (zh) 铜管轧制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9757950U (zh) 多口径无缝钢管高效水压检测装置
CN210731516U (zh) 管接头焊接设备的焊接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0 Shudu 108, Jiangpai Village Committee, Qianhuang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Jiuzhou Chuangsheng Special Copp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Zhaiqiao Industrial Zone, Qianhuang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Jiuzhou Chuangsheng Special Copp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