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4806U - 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4806U
CN209844806U CN201920482083.0U CN201920482083U CN209844806U CN 209844806 U CN209844806 U CN 209844806U CN 201920482083 U CN201920482083 U CN 201920482083U CN 209844806 U CN209844806 U CN 209844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xial direction
vibration motor
corner
vib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20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田充
森然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eimits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eimits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eimitsu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eimits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4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48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在中心轴线的上下方向上产生振动,该该振动马达的板形状的基板设置为与中心轴线垂直。振动马达具有壳体和振动体。壳体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方筒形状的外壳。振动体呈沿轴向延伸的柱形状,收纳于外壳内,并且能够相对于该外壳在轴向上振动。振动体在该振动体的径向外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角部。第一角部从沿轴向延伸并且能够收纳于外壳内的假想的圆柱朝向角方向突出,该角方向是径向中的从中心轴线朝向外壳的角部的方向。

Description

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在智能手机等各种设备中具有振动马达。在振动马达中存在沿横向进行振动的类型和沿纵向进行振动的类型。作为用户的人比起横向的振动更容易感到纵向的振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纵向振动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一例。
专利文献1的振动马达具有固定部、磁场部、基板、振动部以及弹性部件。固定部具有下部开放的外壳和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密闭的托架。磁场部具有固定于托架上的磁铁和固定于磁铁上的轭板。振动部具有线圈和质量体。基板固定于线圈的下表面。弹性部件配置在外壳与振动部之间。线圈具有比对置的磁铁的外径大的内径,从而磁铁的一部分能够插入于由线圈形成的空间内。
当经由基板对线圈通电时,通过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与由磁铁形成的磁场的相互作用,振动部沿纵向进行振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5438号公报
另外,振动部越重,振动时的振动部的动量越大。因此,振动部的体积优选更大。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沿振动部的振动方向观察到的该振动部的形状是与有盖筒状的外壳的沿振动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相同的圆形形状。在该情况下,在振动马达搭载于设备时,在外壳的径向外端部附近产生大量的未被利用的空间(所谓的死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以紧凑的形状来进一步增大振动体的动量。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振动马达在中心轴线的上下方向上产生振动,该振动马达的板形状的基板设置为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振动马达具有:壳体,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方筒形状的外壳;以及振动体,其呈沿轴向延伸的柱形状,收纳于所述外壳内并且能够相对于该外壳在轴向上振动。所述振动体在该振动体的径向外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角部。所述第一角部从沿轴向延伸并且能够收纳于所述外壳内的假想的圆柱朝向角方向突出,该角方向是径向中的从所述中心轴线朝向所述外壳的角部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振动马达,能够以紧凑的形状来进一步增大振动体的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振动马达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振动马达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3是振动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基板相对于壳体的配置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弹性部件相对于壳体的配置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马达的截面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马达的截面构造的另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马达的截面构造的变形例的图。
标号说明
100:振动马达;110:静止部;1:壳体;11:外壳;11A:外壳凹部;11B:角部;12:基座板;121:第一基台部;121A:收纳凹部;122:第二基台部;3:基板;31:第一基板部;32:第二基板部;33:连接基板部;4:线圈部;41:铁芯部;42:绕线部;42A:导线;43A:上绕线架;43B:下绕线架;7:振动体;71:配重;72:磁铁;73A:上侧保持架;73B:下侧保持架;74:第一角部;741:第一曲面部;742:平面部;75:第二角部;751:第二曲面部;76:第三曲面部;8:弹性部件;81:基部;82:环部;83:腿部;9:减振器;CA:中心轴线;CI:假想的圆柱;PI:假想的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振动马达100中,将与中心轴线CA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沿着轴向从基座板12朝向振动体7的朝向称为“轴向上方”。将沿着轴向从振动体7朝向基座板12的方向称为“轴向下方”。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轴向上方的部分称为“轴向上部”,将轴向上方的端部称为“轴向上端部”,将轴向上端部的轴向位置称为“轴向上端”。另外,将轴向下方的部分称为“轴向下部”,将轴向下方的端部称为“轴向下端部”,将轴向下端部的轴向位置称为“轴向下端”。并且,在各个构成要素的表面中,将朝向轴向上方的面称为“轴向上表面”,将朝向轴向下方的面称为“轴向下表面”。
另外,将与中心轴线CA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向称为“周向”。在径向中,将朝向中心轴线CA的朝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CA的朝向称为“径向外侧”。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径向内侧的端部称为“径向内端部”,将径向内端部的径向位置称为“径向内端”。将径向外侧的端部称为“径向外端部”,将径向外端部的径向位置称为“径向外端”。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中,将朝向径向内侧的侧面称为“径向内侧面”,将朝向径向外侧的侧面称为“径向外侧面”。
另外,以上所说明的方向、端部、位置以及面等称呼并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设备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等。
<1.实施方式>
<1-1.振动马达的结构>
图1是示出振动马达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振动马达100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3是振动马达10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示出了沿着图1的A-A线的振动马达100的切断构造。另外,在图3中,透明显示外壳11。
振动马达100例如是纵向线性振动马达,在中心轴线CA的上下方向上产生振动。在振动马达100中,板形状的基板3设置为与中心轴线CA垂直。即,振动马达100的振动方向与基板3垂直。振动马达100具有静止部110、振动体7以及弹性部件8。静止部110具有壳体1、基板3、线圈部4以及减振器9。换言之,振动马达100还具有基板3、线圈部4以及减振器9。
壳体1在内部收纳有基板3的一部分(后述的第一基板部31)、线圈部4、振动体7、弹性部件8以及减振器9。壳体1具有外壳11和基座板12。
外壳11是沿轴向延伸的有盖的方筒形状的罩部件。因此,在将振动马达100搭载于装置时,不容易产生死区。外壳11的材料例如是SUS材料。外壳11的轴向上端部被盖覆盖,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到的外壳11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形状。更具体而言,沿轴向观察到的外壳11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为矩形形状。另外,沿轴向观察到的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为具有四个角部11B的矩形形状。这样,外壳11具有角部11B。换言之,壳体1具有角部11B。另外,根据在将振动马达100搭载于装置时不容易产生死区这样的观点,通常优选为,沿轴向观察到的外壳11的平面形状(尤其是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采用矩形形状。但是,不限定于该例示,沿轴向观察到的外壳11的平面形状(尤其是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也可以采用矩形以外的多边形形状。在采用多边形形状的情况下,角部11B的数量与该多边形形状所具有的角的数量相同。
在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设置有向轴向上方凹陷的外壳凹部11A。在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外壳凹部11A设置于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
基座板12是沿径向扩展的板形状的部件,设置为与中心轴线CA垂直。在基座板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基板3。基座板12的材料例如是冷轧钢板。基座板12具有第一基台部121和第二基台部122。
第一基台部121安装于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覆盖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在第一基台部121上设置有基板3的一部分(后述的第一基板部31)。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台部12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收纳凹部121A(参照图3)。收纳凹部121A向轴向下方凹陷,收纳基板3的一部分。沿轴向观察到的第一基台部121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矩形形状。第一基台部121的径向外端部优选通过熔接、粘接剂、凿紧等而固定于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
沿轴向观察时,第二基台部122设置于外壳11的外部,通过外壳凹部11A而与第一基台部121连接。第一基台部121与第二基台部122之间的连接部分收纳于外壳凹部11A内。通过该连接部分收纳于外壳凹部11A内,能够在组装时将基座板12定位。
沿轴向观察时,第二基台部122在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外端部从第一基台部121延伸到比外壳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与假设具有第二基台部122在外壳11的角部11B延伸到比外壳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结构的情况相比,在将振动马达100搭载于装置时,不容易产生死区。因此,振动马达100的布局变得容易。
基板3是具有用于向线圈部4提供电流的布线(省略图示)的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3是具有挠性的柔性基板,但不限于该例示,也可以是刚性基板。基板3粘接于基座板12上、或者借助粘接片等而固定于基座板12上。
如图3所示,基板3具有圆板形状的第一基板部31、矩形形状的第二基板部32、以及将第一基板部31和第二基板部32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基板部33。第一基板部31收纳于外壳11内,设置于第一基台部121。第二基板部32在壳体1的外部设置于第二基台部122。在第二基板部32上设置有多个端子部(省略图示)。多个端子部经由基板3的布线而与线圈部4的导线42A电连接。通过对该端子部施加电压而向线圈部4提供电流。
第一基板部31粘接于第一基台部121的上表面、或者借助粘接片而固定于第一基台部121的上表面。更具体而言,第一基板部31和连接基板部33收纳于第一基台部121上的收纳凹部121A内。第一基板部31和连接基板部33的下表面粘接于收纳凹部121A的朝向轴向上方的内底面、或者借助粘接片而固定于收纳凹部121A的该内底面。
这里,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基板部31和连接基板部33的外缘部的形状像图4所示那样与收纳凹部121A的外缘部的形状相同。因此,通过第一基板部31和连接基板部33收纳于收纳凹部121A内,基板3的周向位置(尤其是收纳连接基板部33的周向位置)被确定。因此,能够在组装基板3时将基板3相对于外壳11定位。另外,能够抑制或防止基板3在周向上旋转。
另外,不限于上述的例示,第一基板部31和连接基板部33也可以不收纳于第一基台部121上的收纳凹部121A内。并且,也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基板部31的径向外端部在多个部位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接触。而且,连接基板部33可以通过外壳凹部11A而将第一基板部31与壳体1的外部的第二基板部32连接起来。即使这样,通过连接基板部33收纳于外壳凹部11A内,也能够在组装基板3时将基板3相对于外壳11定位。
或者,也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基板部31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为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相同的形状。即,也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基板部31的径向外端部的所有缘部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接触。由此,基板3相对于外壳11的定位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防止基板3在周向上旋转。
接着,线圈部4具有金属芯41、绕线部42、上绕线架43A以及下绕线架43B。金属芯41呈沿轴向延伸的柱形状,具有磁性。金属芯41的材料例如是切削钢。绕线部42是导线42A沿着轴向卷绕于金属芯41的径向外端部而得的部件。即,绕线部42配置于金属芯41的径向外端部。导线42A例如使用熔合聚氨酯铜线。上绕线架43A和下绕线架43B设置于金属芯41的径向外端部,防止卷绕于金属芯41的周围的导线42A在轴向上移动。上绕线架43A设置于金属芯41的轴向上部,防止导线42A向轴向上方移动。下绕线架43B设置于金属芯41的轴向下部,防止导线42A向轴向下方移动。金属芯41和下绕线架43B的下表面分别粘接于第一基台部121的上表面、或者借助粘接片而固定于第一基台部121的上表面。
振动体7呈沿轴向延伸的柱形状,收纳于外壳11内。振动体7被弹性部件8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在轴向上振动。振动体7具有配重71、磁铁72、上侧保持架73A以及下侧保持架73B。
配重71呈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形状。配重71的材料例如是钨合金。沿轴向观察时,配重71的径向内端部呈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圆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配重71的径向外端部呈八边形形状,包含四个第一角部74和四个第二角部7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71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为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在后文更详细地说明。
磁铁72例如是烧结钕磁铁,沿轴向观察时呈圆环形状。磁铁72配置于配重71的径向内端部,位于比线圈部4的径向外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磁铁72的径向内侧面与线圈部4的径向外侧面在径向上对置。磁铁72的径向外侧面粘接于配重71的径向内侧面、或者借助粘接片而固定于径向内侧面。
上侧保持架73A和下侧保持架73B是具有磁性的圆环形状的部件。上侧保持架73A和下侧保持架73B的材料例如是SUS材料。上侧保持架73A配置于配重71和磁铁72的轴向上端部。上侧保持架73A粘接于配重71和磁铁72的上表面、或者借助粘接片而固定于配重71和磁铁72的上表面。下侧保持架73B配置于配重71和磁铁72的轴向下端部。下侧保持架73B的上表面粘接于配重71和磁铁72的下表面、或者借助粘接片而固定于配重71和磁铁72的下表面。下侧保持架73B的下表面与弹性部件8固定起来。
当向线圈部4提供电流时,在线圈部4中产生磁通。通过在线圈部4中产生的磁通与以磁铁72、上侧保持架73A以及下侧保持架73B作为磁路的磁通的相互作用,振动体7在中心轴线CA的上下方向上振动。
接着,弹性部件8将振动体7支承为能够在轴向上振动。弹性部件8是板簧部件,配置于振动体7与第一基台部121之间。弹性部件8的材料例如是SUS材料。弹性部件8具有基部81、环部82以及多个腿部83。
基部81呈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形状。基部81收纳于外壳11内,例如通过熔接而固定于壳体1。沿轴向观察时,基部81的径向外端部在多个部位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接触,通过熔接等而固定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由此,能够在组装基座板12时将基部81相对于外壳11定位。另外,基部81不限于上述的示例,也可以固定于基座板12。例如,基部81的下表面也可以通过熔接等而固定于第一基台部121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基部81的径向外端部的沿轴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相同的形状,为矩形形状。即,沿轴向观察时,基部81的径向外端部的所有缘部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接触。由此,基部81相对于外壳11的定位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防止弹性部件8在周向上旋转。
但是,不限于图5的例示,基部81的径向外端部的沿轴向观察到的形状也可以不是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相同的形状。此时,优选为,沿轴向观察时,基部81的径向外端部的至少两个缘部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接触。或者,不限于该例示,基部81的径向外端部也可以与外壳11的所有径向内端部分离。
环部82呈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圆环形状,通过熔接等而固定于振动体7。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82熔接于下侧保持架73B。在比环部8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线圈部4。
腿部83将基部81和环部82连接起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腿部83的一端与圆环形状的环部82的径向外端部连接。从轴向上方观察时,各个腿部83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呈螺旋状延伸。各个腿部83的另一端与圆环形状的基部81的径向内端部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弹性部件8能够在轴向上伸缩。
减振器9设置于外壳11的顶面部分的朝向轴向下方的内底面,与振动体7在轴向上对置。减振器9是用于限制振动体7向轴向上方振动的振动范围的缓冲部件。减振器9在振动体7的通常的振动状态下不与振动体7接触,但在振动体7比通常向轴向上方大幅移位的情况下与振动体7接触。由此,抑制了振动体7向轴向上方过度移位。
<1-1-1.振动体的形状>
接下来,对振动体7的形状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马达100的截面构造的一例的图。图7是示出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马达100的截面构造的另一例的图。另外,图6和图7对应于沿图2的B-B线的截面构造。另外,虚线所示的假想的圆柱CI是振动体7(尤其是其径向外端部)假想可收纳的最大的圆柱,沿轴向延伸。
例如如图6所示,振动体7具有第一角部74和第二角部75。
第一角部74从能够收纳于外壳11内的假想的圆柱CI朝向角方向de突出。另外,角方向de是径向中的从中心轴线CA朝向外壳11的角部11B的朝向。并且,第一角部74沿轴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角部74,能够减少形成外壳11的角部11B与振动体7的第一角部74之间的死区。因此,与例如振动体7呈圆柱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增加振动体7的重量。因此,能够以紧凑的形状来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沿轴向振动时的动量。
在图6中,第一角部74的数量为四个。换言之,第一角部74的数量与外壳11的角部11B的数量相同。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增加该振动体7的重量。能够进一步减少形成外壳11的角部11B与振动体7之间的角方向de上的死区。但是,不限于该例示,第一角部74的数量也可以是不到角部11B的数量的整数。即,第一角部74的数量只要是大于0并且在外壳11的角部11B的数量以下的整数即可。换言之,第一角部74只要在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设置至少一个即可。第一角部74的数量越多,上述的效果提高越多。
在振动体7中,沿周向相邻的第一角部74优选关于图6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假想的平面PI而面对称。另外,假想的平面PI是包含中心轴线CA和沿周向相邻的第一角部74之间的径向侧面的周向中央在内的平面。通过这样配置多个第一角部74,振动体7不容易朝向从轴向上方观察时的顺时针的周向或逆时针的周向而扭转。因此,能够防止振动体7的角方向de上的径向外端部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另外,不限于该例示,沿周向相邻的第一角部74也可以不是关于假想的平面PI的面对称。
第一角部74可以是有棱角的,但优选被倒角。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部74被R倒角。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沿轴向观察时,第一角部74包含向角方向de突出的第一曲面部741。通过对第一角部74进行R倒角,能够防止例如在组装时第一角部74钩挂于其他部件等、或者第一角部74碰到其他部件而缺损。另外,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第一角部74也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另外,在图6中,所有的第一角部74被R倒角,但不限于该例示。只要至少一个第一角部74被R倒角即可。并且,剩余的所有第一角部74可以是有棱角的而未被R倒角。
另外,第一角部74的倒角也可以是R倒角以外的倒角。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第一角部74被C倒角。更具体而言,第一角部74也可以包含与轴向平行并且与角方向de相交的平面部742。通过对第一角部74进行C倒角,能够得到上述的相同的效果。即,能够防止例如在组装时第一角部钩挂于其他部件等、或者第一角部碰到其他部件而缺损。另外,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第一角部74也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另外,在图7中,所有的第一角部74被C倒角,但不限于该例示。只要至少一个第一角部74被C倒角即可。并且,其余的所有第一角部74也可以是有棱角的而未被C倒角。或者,其余的第一角部74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角部74也可以被R倒角。
接着,如上所述,振动体7具有沿轴向观察时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角部75。第二角部75在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更具体而言,第二角部75设置于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通过设置第二角部75,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另外,第二角部75可以设置于上述部分的周向中央以外,但优选设置于上述部分的周向中央。通过将第二角部75设置于上述部分的周向中央,上述的效果提高。
在图7中,第二角部75的数量为四个,但不限于该例示。第二角部75的数量只要是大于0并且在外壳11的沿轴向观察到的平面形状所具有的边的数量以下的整数即可。第二角部75的数量越多,上述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越多。
第二角部75可以是有棱角的,但优选被倒角。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角部75被R倒角。更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7所示,振动体7所具有的第二角部75包含第二曲面部751。沿轴向观察时,第二曲面部751在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的周向中央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沿轴向观察时,第一曲面部741的第一曲率半径更优选比第二曲面部751的第二曲率半径小。通过对第二角部75实施上述那样的倒角,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另外,由于第二曲面部751的弯曲程度比第一曲面部741的弯曲程度小,因此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体7的截面积变得更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振动体7的重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振动时的动量。
<1-1-2.振动体的形状的变形例>
接下来,对振动体7的形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变形例中,在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设置有后述的第三曲面部76来代替图6和图7的第二角部75。以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有时省略其说明。
图8是示出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马达100的截面构造的变形例的图。另外,图8对应于沿图2的B-B线的截面构造。另外,虚线所示的假想的圆柱CI是振动体7(尤其是其径向外端部)假想可收纳的最大的圆柱,沿轴向延伸。
如图8所示,振动体7除了第一角部74之外还具有第三曲面部76。在图8中,第一角部74被R倒角,包含第一曲面部741。沿轴向观察时,第三曲面部76在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中的、除了第一曲面部741之外的所有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通过设置第三曲面部76,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另外,在图8中,第三曲面部76的数量为四个,但不限于该例示。第三曲面部76的数量只要是大于0并且在外壳11的沿轴向观察到的平面形状所具有的边的数量以下的整数即可。第三曲面部76的数量越多,上述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得越多。
另外,沿轴向观察时,第一曲面部741的第一曲率半径优选比第三曲面部76的第三曲率半径小。这样,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另外,由于第三曲面部76的弯曲程度比第一曲面部741的弯曲程度小,因此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体7的截面积变得更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振动体7的重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振动时的动量。
<1-2.总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振动马达100在中心轴线CA的上下方向上产生振动。在振动马达100中,板形状的基板3设置为与中心轴线CA垂直。振动马达100具有壳体1和振动体7。壳体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方筒形状的外壳11。振动体7呈沿轴向延伸的柱形状,收纳于外壳11内,并且能够相对于该外壳11沿轴向振动。振动体7在该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角部74。第一角部74从沿轴向延伸并且能够收纳于外壳11内的假想的圆柱CI朝向角方向de突出,该角方向de是径向中的从中心轴线CA朝向外壳11的角部11B的方向。
根据这些结构,由于壳体1的外壳11呈沿轴向延伸的方筒形状,因此在将振动马达100搭载于装置时,不容易产生死区。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角部74,能够减少形成外壳11的角部11B与振动体7的第一角部74之间的死区。因此,与例如振动体7呈与假想的圆柱CI相同的圆柱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增加振动体7的重量。因此,能够以紧凑的形状来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沿轴向振动时的动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角部74的数量可以与角部11B的数量相同。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增加该振动体7的重量。另外,能够进一步减少形成外壳11的角部11B与振动体7之间的角方向de上的死区。
根据本实施方式,优选为,在振动体7中,沿周向相邻的第一角部74关于假想的平面PI而面对称。假想的平面PI包含中心轴线CA和沿周向相邻的第一角部74之间的径向侧面的周向中央。
根据该结构,振动体7不容易朝向从轴向上方观察时的顺时针的周向或逆时针的周向扭转。因此,能够防止振动体7的角方向de上的径向外端部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角部74可以包含沿轴向观察时向角方向de突出的第一曲面部741。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第一角部74进行R倒角。因此,能够防止例如在组装时第一角部74钩挂于其他部件等、或者第一角部74碰到其他部件而缺损。另外,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第一角部74也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角部74可以包含与轴向平行并且与角方向de相交的平面部742。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第一角部74进行C倒角。因此,能够防止例如在组装时第一角部74钩挂于其他部件等、或者第一角部74碰到其他部件而缺损。另外,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第一角部74也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振动体7可以具有第二角部75。第二角部75优选为沿轴向观察时在该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的周向中央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根据该结构,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振动体7所具有的第二角部75可以包含第二曲面部751。沿轴向观察时,第二曲面部751在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的周向中央朝向径向外侧突出。沿轴向观察时,第一曲面部741的第一曲率半径优选比第二曲面部751的第二曲率半径小。
根据该结构,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另外,由于第二曲面部751的弯曲程度比第一曲面部741的弯曲程度小,因此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体7的截面积变得更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振动体7的重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振动时的动量。
或者,根据本实施方式,振动体7也可以具有第三曲面部76来代替第二角部75。沿轴向观察时,第三曲面部76在该振动体7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中的、除了第一曲面部741之外的所有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根据该结构,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沿轴向观察时,第一曲面部741的第一曲率半径优选比第三曲面部76的第三曲率半径小。
根据该结构,假设即使振动体7绕着中心轴线CA扭转,振动体7也更不容易与外壳1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另外,由于第三曲面部76的弯曲程度比第一曲面部741的弯曲程度小,因此沿轴向观察到的振动体7的截面积变得更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振动体7的重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体7振动时的动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1还具有基座板12。基座板12包含第一基台部121和第二基台部122。第一基台部121覆盖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沿轴向观察时,第二基台部122在外壳11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的径向外端部从第一基台部121延伸到比外壳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与具有第二基台部122在外壳11的角部11B延伸到比外壳1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结构的情况相比,在将振动马达100搭载于装置时,不容易产生死区。因此,振动马达100的布局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外壳11的轴向下端部,向轴向上方凹陷的外壳凹部11A设置于沿周向相邻的角部11B之间。第一基台部121与第二基台部122之间的连接部分收纳于外壳凹部11A内。
根据该结构,通过上述的连接部分收纳于外壳凹部11A内,能够在组装时将基座板12定位。
根据本实施方式,基板3具有收纳于外壳11内的第一基板部31。可以在基座板12的第一基台部121上设置向轴向下方凹陷并且收纳第一基板部31的收纳凹部121A。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基板部31的外缘部的形状可以与收纳凹部121A的外缘部的形状相同。
根据该结构,基板3相对于外壳11的定位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抑制或防止基板3在周向上旋转。
或者,根据本实施方式,基板3具有:第一基板部31,其收纳于外壳11内,设置于第一基台部121;以及第二基板部32,其在壳体的外部设置于第二基台部122。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基板部31的径向外端部在多个部位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接触。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组装时将基板3相对于外壳11定位。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基板部31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优选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相同。
根据该结构,基板3相对于外壳11的定位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抑制或防止基板3在周向上旋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振动马达还具有弹性部件8,该弹性部件8将振动体7支承为能够在轴向上振动。弹性部件8具有基部81,该基部81固定于壳体1并且收纳于外壳11内。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基部81的径向外端部在多个部位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接触。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组装基座板12时将基部81相对于外壳11定位。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基部81的外缘部的形状与外壳11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相同。
根据该结构,基部81相对于外壳11的定位变得更容易。另外,能够防止弹性部件8在周向上旋转。
<2.其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而实施。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事项能够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任意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例如能够用于智能手机、可佩戴设备等所具备的振动马达。

Claims (16)

1.一种振动马达,其在中心轴线的上下方向上产生振动,该振动马达的板形状的基板设置为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马达具有:
壳体,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方筒形状的外壳;以及
振动体,其呈沿轴向延伸的柱形状,收纳于所述外壳内,并且能够相对于该外壳在轴向上振动,
所述振动体在该振动体的径向外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角部,
所述第一角部从沿轴向延伸并且能够收纳于所述外壳内的假想的圆柱朝向角方向突出,该角方向是径向中的从所述中心轴线朝向所述外壳的角部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部的数量与所述角部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动体中,沿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角部关于假想的平面而面对称,该假想的平面包含所述中心轴线和沿周向相邻的所述第一角部之间的径向侧面的周向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部包含沿轴向观察时向所述角方向突出的第一曲面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部包含与轴向平行并且与所述角方向相交的平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体具有第二角部,沿轴向观察时,该第二角部在该振动体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所述外壳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的周向中央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部包含沿轴向观察时向所述角方向突出的第一曲面部,
所述振动体所具有的所述第二角部包含第二曲面部,沿轴向观察时,该第二曲面部在所述振动体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所述外壳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的周向中央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曲面部的第一曲率半径比所述第二曲面部的第二曲率半径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部包含沿轴向观察时向所述角方向突出的第一曲面部,
所述振动体具有第三曲面部,沿轴向观察时,该第三曲面部在该振动体的径向外端部中的、与所述外壳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之间的径向内端部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中的、除了所述第一曲面部之外的所有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曲面部的第一曲率半径比所述第三曲面部的第三曲率半径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具有基座板,
所述基座板包含:
第一基台部,其覆盖所述外壳的轴向下端部;以及
第二基台部,沿轴向观察时,其在所述外壳的沿周向相邻的角部之间的径向外端部从所述第一基台部延伸到比所述外壳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轴向下端部,向轴向上方凹陷的外壳凹部设置于沿周向相邻的所述角部之间,
所述第一基台部与所述第二基台部之间的连接部分收纳于所述外壳凹部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收纳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基板部,
在所述基座板的所述第一基台部上设置有向轴向下方凹陷并且收纳所述第一基板部的收纳凹部,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基板部的外缘部的形状与所述收纳凹部的外缘部的形状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
第一基板部,其收纳于所述外壳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台部;以及
第二基板部,其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台部,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基板部的径向外端部在多个部位与所述外壳的径向内端部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基板部的径向外端部的形状与所述外壳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马达还具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将所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在轴向上振动,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基部,该基部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且收纳于所述外壳内,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基部的径向外端部在多个部位与所述外壳的径向内端部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基部的外缘部的形状与所述外壳的径向内端部的形状相同。
CN201920482083.0U 2018-04-13 2019-04-10 振动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448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7681A JP2019181393A (ja) 2018-04-13 2018-04-13 振動体、及び振動モータ
JP2018-077681 2018-04-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4806U true CN209844806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338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20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44806U (zh) 2018-04-13 2019-04-10 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81393A (zh)
CN (1) CN20984480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81393A (ja) 2019-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3425B (zh)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US9692286B2 (en) Vibration actuator
US8941272B2 (en) Linear vibr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651715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sai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8097991B2 (en) Reciprocating vibration generator
US20110266892A1 (en)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KR101831930B1 (ko)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JP2010069356A (ja) 往復振動器
EP3745568B1 (en)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126109A1 (en) Vibration motor
KR20150053106A (ko)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CN103357566A (zh) 振动器
JP6824337B2 (ja) 振動モータ
CN209844806U (zh) 振动马达
JP2018038150A (ja) 振動モータ
CN110350752B (zh) 振动马达
WO2019131179A1 (ja) 振動モータ
US20180287475A1 (en) Vibrating motor
US11876429B2 (en) Vibration motor and haptic device
JP7460332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デバイス
US11804765B2 (en) Vibrating motor and haptic device
US20230198362A1 (en) Vibration mo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9171336A (ja) 振動モータ、及び、振動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02066662B1 (ko) 진동 모터
KR101681900B1 (ko) 진동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