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2580U -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 Google Patents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2580U
CN209842580U CN201920625696.5U CN201920625696U CN209842580U CN 209842580 U CN209842580 U CN 209842580U CN 201920625696 U CN201920625696 U CN 201920625696U CN 209842580 U CN209842580 U CN 209842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frame
connection
hole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56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奇
左其云
周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56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2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2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2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设备及边框,触控屏设备包括边框、触控屏、触控板以及触控排线,所述边框包括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在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使所述主体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变窄的缺口部,所述加强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缺口部,并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形成所述穿线过孔,所述穿线过孔用于布置所述触控排线,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触控板和所述触控屏分别位于所述穿线过孔的两侧,所述触控排线通过穿过所述穿线过孔分别与所述触控板和所述触控屏相连。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边框的窄边要求和整体的结构强度要求,又方便触控排线的安装以及该触控屏设备的后续维护,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背景技术
现有触控屏设备的边框采用铝型材加工,边框一般由一整条型材加工而成,以增加边框的整体结构强度。现电容式触控屏,触控排线需要穿过边框,使得触控排线的一端与触控板相连,另一端与触控屏相连。但是由于制作边框的型材的窄边框设计,导致穿线过孔较小,安装触控排线时,触控排线需要弯折,且不能轻易穿过,并有被刮伤和折断的风险。另外,后续触控屏设备的维护工作也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屏设备,其中的边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既能保证边框的结构强度和窄边设计,又方便触控排线的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控屏设备,包括边框、触控屏、触控板以及触控排线,在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供所述触控排线穿过的穿线过孔,通过所述触控排线穿过所述边框,使得所述触控排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触控屏相连,
所述边框包括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在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使所述主体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变窄的缺口部,所述加强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缺口部,并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形成所述穿线过孔,所述穿线过孔用于布置所述触控排线,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触控板和所述触控屏分别位于所述穿线过孔的两侧,所述触控排线通过穿过所述穿线过孔分别与所述触控板和所述触控屏相连。
优选地,所述边框包括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加强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主体部分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加强部分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至少部分结构为锥形,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上部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加强部分形成所述穿线过孔,在所述穿线过孔的位置,
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连接结构平滑过渡;和/或,
所述加强部分与所述连接结构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的设置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之间设置有所述穿线过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分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主体部分向靠近所述加强部分的方向凸出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加强部分的上端面向下端面的方向凹陷后,凹陷底面与所述加强部分的下端面之间所形成的实体部分。
优选地,所述穿线过孔为长形,所述穿线过孔的孔壁包括圆形倒角。
优选地,在所述边框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缺口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靠近所述触控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设备,该触控屏设备中,边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在边框上设置有使主体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变窄的缺口部,并且,通过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形成穿线过孔,既能保证边框的窄边要求和整体的结构强度要求,又方便触控排线的安装以及该触控屏设备的后续维护。例如:当需要安装触控排线时,首先将触控排线安置在主体部分上用于形成穿线过孔的位置,然后将加强部分安装到主体部分,形成完整的边框,同时将触控排线相对稳定的安置在穿线过孔内,以便于后续与触控屏和触控板的连接;当需要维护该部分结构时,可以将加强部分从主体部分拆卸下来,以方便触控排线的拆卸和拿取,为后续的维护提供方便。另外,由于加强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可拆卸设计方便了触控排线的安装和拆卸,因此,可以将边框设计的更窄,更轻薄,进而可将触控屏设备设计的更加的轻薄,边缘部分的黑边更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触控屏设备的边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既能保证边框的结构强度和窄边设计,又方便触控排线的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边框,应用于触控屏设备,所述边框包括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由型材制成,所述型材上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使所述主体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变窄,所述加强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缺口部,并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形成所述穿线过孔,所述穿线过孔用于布置所述触控屏设备的触控排线。
优选地,所述穿线过孔为长形,所述穿线过孔的孔壁包括圆形倒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边框,主要应用于触控屏设备,该边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主体部分由型材通过除去部分结构制作而成,除去部分结构所在的位置形成缺口部,加强部分可拆卸的安装在缺口部,由于边框的主体部分由型材加工而成,并且后续又通过加强部分补强了缺口部,可以更好地保证该边框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在缺口部,加强部分与主体部分形成用于安装触控排线的穿线过孔,以方便触控排线的安装和拆卸以及该触控屏设备的后续维护。由于加强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可拆卸设计方便了触控排线的安装和拆卸,因此,可以将边框设计的更窄,更轻薄,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边框在拆分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边框在拆分状态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边框在组装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边框的主体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触控屏设备的背部视角的组装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触控屏设备的前部视角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
1、边框;11、主体部分;111、缺口部;12、加强部分;13、连接结构;131、第一连接部;1311、上部;1312、下部;132、第二连接部; 133、第一连接孔;134、第二连接孔;14、穿线过孔;15、安装槽;2、触控板;21、连接座;3、触控排线;4、触控板支架;5、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中,文中的“上”、“下”均指显示屏设备在使用状态时的方位。
参考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设备,包括触控屏、边框1、触控板2以及触控排线3,触控板2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触控屏的程序以及电路,通过触控排线3实现触控板2与触控屏的电性连接,以实现触控屏的触控功能等。为了达到触控屏设备的窄边框设计,一般要求触控排线3在边框1的内部穿过,从而通过触控排线3实现触控屏与触控板2的连接。参考图1-图3所示,为了更加方便触控排线3的穿过,优选边框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体部分11和加强部分12,在主体部分11与加强部分12之间设置有穿线过孔14,触控排线3通过穿线过孔14分别与触控屏和触控板2相连,即,触控排线3穿过穿线过孔14,一端与触控屏相连,另一端与触控板2相连,从而实现触控板2与触控屏的电连接。由于窄边框的设计,使得穿线过孔14较小,将边框1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可方便触控排线3的布置,先将触控排线3安置在主体部分11的穿线过孔14的位置,然后将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 11连接,从而可避免直接将触控排线3穿过穿线过孔14时被刮伤和折断的风险,可拆卸的主体部分11和加强部分12也可为该触控屏设备后续的维护提供便利,并且,设置加强部分12,还能保证整个边框1的整体结构强度。优选主体部分11由型材加工而成,例如由铝型材加工而成,方便加工制作,也可保证边框1的整体强度。参考图1和图3所示,更加优选,边框1由一整条型材加工而成,以进一步提高该边框1的整体结构强度。在整条型材的基础上,由边框1的内侧向外侧进行切割(内侧指边框1靠近该触控屏设备的中心的一侧,外侧指该触控屏设备远离中心的一侧),除去部分结构,形成缺口部111,进而使得主体部分11 的宽度变窄,加强部分12可拆卸地安装在缺口部111,并在边框1的厚度方向(厚度方向指与触控屏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形成穿线过孔14,穿线过孔14用于布置触控排线3,在边框1的厚度方向上,触控板2和触控屏分别位于穿线过孔14的两侧,触控排线3通过穿过穿线过孔14 分别与触控板2和触控屏相连。加强部分12安装到该缺口部111,并在缺口部111与主体部分11形成过线穿孔,既能保证边框1的整体结构强度,又方便触控排线3的排布和安装,可进一步使得边框1更窄,改善触控屏设备的产品正面外观的黑边较大的问题,使得触控屏设备更加轻薄,提高外观的美观性。并且大大提升了该触控屏设备的组装和拆卸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触控屏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缺口部111也可形成在主体部分11的靠近外侧的位置,此时加强部分12位于主体部分11的外侧,也可方便触控排线3的排布和安装,使得边框1更窄,改善触控屏设备的产品正面外观的黑边较大的问题,使得触控屏设备更加轻薄,提高外观的美观性。并且也可提升该触控屏设备的组装和拆卸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触控屏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优选地,参考图2-图4所示,边框1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结构13,用于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包括与主体部分1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31以及位于加强部分12的第二连接部132,优选第一连接部131 包括上部1311和下部1312,第二连接部132位于上部1311和下部1312 之间,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具体的,第二连接部132的下端面与下部1312的上端面接触,第二连接部132 的上端面与上部1311的下端面接触,加强部分12的上端面与上部1311 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以确保该边框1的外观的整齐性。并且,优选通过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上部1311与第二连接部132实现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通过上部1311与下部1312将第二连接部132夹紧,同时通过紧固件锁紧第二连接部132与上部1311的连接,使得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更加牢固,以提高边框1的整体结构强度。紧固件可以包括螺钉或螺栓的至少一种,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沉头螺钉进行固定,通过沉头螺钉依次穿过上部1311 和第二连接部132实现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参考图2-4 所示,优选在上部1311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33,第一连接孔133为贯穿孔,在第二连接部132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34,第二连接孔134既可以是贯穿孔,也可以盲孔,上部1311的第一连接孔133的至少部分结构为锥形孔,且在由上部1311的上端面向下端面延伸的方向上,锥形孔的孔径逐渐变小,以使得沉头螺钉的头部嵌入第一连接孔133内,避免沉头螺钉的头部与该触控屏设备的其它结构发生干涉,并且可保证外观的美观性。优选第一连接部131与主体部分11为一体结构,第一连接部131 由所述主体部分11向靠近所述加强部分12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二连接部132与加强部分12为一体结构,第二连接部132由加强部分12的上端面向下端面的方向凹陷形成,是凹陷底面与所述加强部分的下端面之间所形成的实体部分。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部132可以更好地被夹紧在上部1311与下部1312之间,并且更好地保证加强部分12的上端面与上部 1311的上端面平齐(即加强部分12的上端面与上部131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方面提高了边框1的外观的美观性,使得看起来更加整齐,并且,方便后续的其它结构的安装,例如:背板5和触控板支架 4等的安装,使得触控屏设备的整体稳定性更好;另一方面,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边框1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可进一步保证该触控屏设备的整体稳定性。更加优选,设置多个连接结构13,进一步提高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边框1的整体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连接孔134为贯穿孔时,可在下部1312 设置第三连接孔(图中未示出),上述的紧固件也可同时穿过上部1311、第二连接部132和下部1312,使得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的连接更加牢固。
另外,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也可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卡扣连接或粘接连接等,也可同时采用多种连接方式,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主体部分11与加强部分12二者之一上设置有凸部,二者另一上设置有与凸部配合的凹部,通过凸部插入凹部以加强主体部分 11与加强部分12的连接强度,同时,凸部与凹部的配合可对加强部分 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以方便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对准连接。例如在主体部分11设置凸部,在加强部分12 设置凹部,优选凹部设置第二连接部132的位置,在加强部分12向远离第二连接部132的方向凹陷,在第一连接部131上设置有与凹部配合的凸部,例如凸部设置在上部1311,优选凸部与上部1311一体成型,以提高整体强度。当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组装在一起时,凸部插入凹部,以加强主体部分11与加强部分12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加强部12分的上端面向下端面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凹陷部与加强部分12 的下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部132,即可确保加强部分12与第二连接部 132构成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又方便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 的连接,进而便于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可拆卸连接。更加优选地,第二连接部132的与上部1311接触的侧端面倾斜设置,同时,上部 1311的与第二连接部132接触的侧端面也倾斜设置,当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组装在一起时,上部1311与第二连接部132的侧端面紧密接触,实现错位接触,从而提高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一连接部131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边框1的整体结构强度。另外,将第二连接部132的侧端面以及上部1311的侧端面设置成倾斜面,也更方便加工制作,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参考图1-图4所示,加强部分12、主体部分11与连接结构13共同形成穿线过孔14,在穿线过孔14的位置,连接结构13与主体部分11平滑过渡,连接结构13与加强部分12也平滑过渡,即,穿线过孔14为长形,穿线过孔14的孔壁包括弧形倒角,优选为圆形倒角,即,穿线过孔14由一个矩形孔将四个端角设置成圆弧形拐角,以更好地降低对触控排线3的刮伤,更好地避免触控排线3的损坏,并且,设置平滑过渡也更加方便触控排线3的布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所示,例如为电容式触控屏设备,由于设备整体体积的限制,其中触控板2位于该设备的背部,触控屏位于该设备的前部,触控排线3通常需要穿过边框1来实现一端与触控屏连接,另一端与触控板2连接,从而保证触控屏与触控板2的连接。优选在该设备的背部还设置有背板5,用于安装触控板2,以确保触控板2的稳定安装。背板5固定到边框1的背部的安装槽15内,确保背板5与边框1的稳定连接。进一地,该设备还包括触控板支架4,触控板支架4安装在背板5上,触控板2安装在触控板支架4上,进一步保证触控板2的可靠安装。在触控板2上设置有三个用于连接触控排线3 的连接座21,因此,设置有三个触控排线3,即,无数条触控线布置在三个触控排线3内,使得多个触控线更加整齐,方便触控线的安装和布置,进而方便触控线与触控板2的连接。优选,在边框1上设置有与触控排线3相适应的三个穿线过孔14,三个触控排线3分别穿过相应的穿线过孔14实现触控屏与触控板2的连接,避免了触控排线3之间的相互干扰,为触控排线3的布置提供了方便。进一步地,该边框1包括四个连接结构13,相邻两个连接结构13之间设置有穿线过孔14,即,通过连接结构13将上述的三个穿线过孔14分隔开来,充分利用现有结构,布局合理,既能提高加强部分12与主体部分11的连接强度,又能避免三个触控排线3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该设备的组装时,首先将触控屏安装在主体部分11上,然后将触控排线3穿过边框1的穿线过孔14,即,将触控排线3安置在缺口部111 的穿线过孔14的位置,最后将加强部分12用沉头螺钉固定在主体部分 11。如维修需要取出触控排线3时,将沉头螺钉松开,将加强部分12 水平方向取出,触控排线3即可轻松的自由取出,方便快捷。
该设备中,将触控排线3阻碍区域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参考图1- 图3所示,将构成主体部分11的型材切掉部分结构,其中留出安置触控排线3的穿线过孔14的部分结构,作为固定触控排线3的位置,触控排线3穿过缺口部111后,将加强部分12固定到主体部分11,以保证原有整条型材的强度,且方便了触控排线3的安装和后续的维护。
该设备与现有的相关设备相比较,改善了设备正面外观的黑边较大的问题,且边框可制作的更加窄小,使得设备整体更加轻薄,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并且大大提升了组装和拆卸的效率,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整体的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触控屏设备,包括边框、触控屏、触控板以及触控排线,在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供所述触控排线穿过的穿线过孔,通过所述触控排线穿过所述边框,使得所述触控排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触控屏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包括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在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使所述主体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变窄的缺口部,所述加强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缺口部,并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形成所述穿线过孔,所述穿线过孔用于布置所述触控排线,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触控板和所述触控屏分别位于所述穿线过孔的两侧,所述触控排线通过穿过所述穿线过孔分别与所述触控板和所述触控屏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加强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主体部分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加强部分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至少部分结构为锥形,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上部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加强部分形成所述穿线过孔,在所述穿线过孔的位置,
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连接结构平滑过渡;和/或,
所述加强部分与所述连接结构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的设置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之间设置有所述穿线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分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主体部分向靠近所述加强部分的方向凸出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加强部分的上端面向下端面的方向凹陷后,凹陷底面与所述加强部分的下端面之间所形成的实体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过孔为长形,所述穿线过孔的孔壁包括圆形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框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缺口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靠近所述触控板的一侧。
11.一种边框,应用于触控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主体部分和加强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由型材制成,所述型材上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使所述主体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变窄,所述加强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缺口部,并在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形成所述穿线过孔,所述穿线过孔用于布置所述触控屏设备的触控排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过孔为长形,所述穿线过孔的孔壁包括圆形倒角。
CN201920625696.5U 2019-04-30 2019-04-30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Active CN209842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696.5U CN2098425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696.5U CN2098425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2580U true CN209842580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5696.5U Active CN2098425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2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12709B2 (ja) 電気機器の取付け構造
CN209842580U (zh) 触控屏设备及边框
KR101108386B1 (ko) 부품 체결부 및 이를 사용한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디스플레이부
KR100299592B1 (ko)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JP6580550B2 (ja) 引手及び引手取付け構造
CN210663300U (zh) 一种顶盖结构及空调器
CN210244016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5490885U (zh) 连接结构及平板电视
CN210168322U (zh) 屏幕边框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电子设备
TWI664880B (zh) 顯示裝置
CN214947532U (zh) 一种塑胶固定架
WO2019233057A1 (zh) 电磁屏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110595045A (zh) 一种顶盖结构及空调器
CN110740595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510467B (zh) 电梯操纵箱及电梯轿厢
CN205419362U (zh) 一种电梯轿厢前壁操纵盘
CN217643995U (zh) 控制面板、门组件和厨房电器
CN212183865U (zh) 一种温控器面板的安装结构及温控器
CN210710192U (zh) 电梯操纵箱
CN215269181U (zh) 一种门口机用的简化铝中框安装结构
CN213248333U (zh) 一种锅的控制面板固定机构
CN210961704U (zh) 一种多安装方式的卫浴镜柜
US11431156B2 (en) Wire management device
CN212511749U (zh) 面板装饰结构及空调器
CN215521512U (zh) 一种白板一体机边框组件及其转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