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0816U -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0816U
CN209840816U CN201920250486.2U CN201920250486U CN209840816U CN 209840816 U CN209840816 U CN 209840816U CN 201920250486 U CN201920250486 U CN 201920250486U CN 209840816 U CN209840816 U CN 209840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ink
fin
bodies
radiating fin
f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04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谦
冯冠平
李建英
崔嘉
袁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rahop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2504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0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0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0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散热片本体为金属构件,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在其上贯通的对流腔且两侧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两个散热片本体之间能够通过连接部连接。通过在散热片本体上设置贯通的对流腔,在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又使得散热片具有较好的热流通效果,不会产生热量集聚。散热片本体之间能够拼接实现了模块化和形式组合多样化。调温装置包括调温件和两层堆叠的散热片本体,以两个堆叠的散热片本体为一组,散热片还能够进行组间拼接,调温件设于两层散热片本体之间,使得散热片能够主动调温,具有较好的调温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片普遍采用的结构是由散热主体基板和导热翅片构成,这种结构能够在有限的体积下使得散热面积最大化,强化散热效果。
现有的散热片结构简单的热流通性较差,热流通性好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工艺复杂。且散热片在成型后即定型,散热片之间不能灵活组装、拆卸,结构、尺寸较为单一,适配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灵活组合拼接、换热效果好的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为金属构件,所述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在其上贯通的对流腔且两侧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散热片本体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连接。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散热片本体上还形成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对流腔的延伸方向相同。
如此,可以使得散热片本体在具有较好的热流通性的同时,又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功能隔挡件,所述功能隔挡件两侧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如此,可以作为延长和组合拓展空间,还可以作为固定承重区,当散热片应用于调温装置上时还可以作为电气进线区、控制区和显示区。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交叉设置的能够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交叉设置的能够相互配合的所述榫槽和所述榫头,所述榫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对流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如此,拼接结构更加均衡、连接效果好,拼接方向更加灵活,组装方式更多,插接方向与延伸方向平行,拼接后散热片的板面抗载荷能力更强;同时散热片本体上的所有孔槽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使得散热片能够通过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加工性能更好。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散热片本体堆叠设置,两两堆叠的所述散热片本体在拼接时能够通过单层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如此,在散热片的厚度上进行拓展,两个散热片本体之间可以设置冷热媒,具有调温功能。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散热片还包括间隔件,所述间隔件设于两个所述散热片本体之间使得两个所述散热片本体形成间隔堆叠。
如此,通过间隔件调节散热片的厚度,并且能够依据散热片本体之间设置的冷热媒的类型进行设置。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间隔件和其两侧的散热片本体通过榫卯结构连接。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间隔件还可以为夹设于两个散热片本体之间的板体,所述板体具有与所述对流腔的延伸方向相同的贯通的空腔。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间隔件的两侧具有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以使得两个所述间隔件能够通过凸起和凹槽插接。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两个堆叠的所述散热片本体为第一散热片本体和第二散热片本体,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所述对流腔,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所述对流腔和多个散热翅片且所述散热翅片朝外设置。
如此,使得散热片既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又具有较好的热流通性。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两两堆叠的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和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在连接时,同一层的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和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交叉设置。
如此,使得散热片的双面的温度更加均匀。
作为对上述的散热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封端件,两个所述封端件分别设于所述散热片的两侧,且所述封端件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如此,封端件将散热片的侧边开口封盖,且能够将分层设置的散热片本体进一步连接。
作为对上述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调温装置,包括调温件和上述堆叠设置的散热片本体,所述调温件设于堆叠的所述散热片本体之间。
作为对上述的调温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调温件为电热片或半导体制冷片。
如此,电热片的厚度较薄能够满足两层散热片本体叠合设置的情况,直接与散热片本体接触使得调温装置具有更高的调温效率。
作为对上述的调温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调温件为电热片。所述调温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调温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调温件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调温件功率。
如此,能够对调温装置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及调温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散热片本体为金属一体成型构件,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在其上贯通的对流腔且两侧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散热片本体之间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通过在散热片本体上设置贯通的对流腔,在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又使得散热片具有较好的热流通效果,在自然空气对流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热量集聚,采用金属一体成型构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和结构稳定性。散热片本体之间能够拼接实现了模块化和形式组合多样化。
调温装置包括调温件和两层堆叠的散热片本体,以两个堆叠的散热片本体为一组,散热片还能够进行组间拼接,调温件设于两层散热片本体之间,使得散热片能够主动调温,具有较好的调温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散热片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散热片/拼接的散热片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片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散热片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散热片/拼接的散热片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又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又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又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又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再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中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调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调温装置的模块图;
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调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调温装置;10-散热片;11-散热片本体;11a-第一散热片本体;11b-第二散热片本体;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13-对流腔;114-散热翅片;12-功能隔挡件;13-封端件;14-间隔件;20-调温件;30-控制器;301-无线通信模块;40-温度传感器;5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散热片及调温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散热片及调温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散热片及调温装置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散热片及调温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散热片及调温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片10,可以应用于多种需要换热的物体的外侧或表面,从而加快该物体的换热效率,将该物体的热量迅速扩散,它包括散热片本体11,散热片本体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散热片本体11上形成有在其上贯通的对流腔113且两侧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两个散热片本体11之间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形成连接。
散热片本体11呈片状,本实施例为呈平直的长方形片/板状体,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散热片本体11可以呈曲面或折弯面的片状体。散热片本体11上的对流腔113为在散热片10的侧面上贯通的孔槽。通过在散热片10上设置贯通的对流腔113,在增大散热面积的同时又使得散热片10具有较好的热流通效果,在自然空气对流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热量集聚。
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分别设置在设有对流腔113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对流腔113设置在散热片本体11的宽边侧面上,对流腔113在散热片本体11的长边方向上贯通,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设置在散热片本体11的长边的两个侧面上,散热片本体11之间在宽度方向上进行连接。
散热片10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片本体11,散热片本体11为散热片10的一个最小单元,在使用时可以依据使用需求、安装空间等单独使用一个散热片本体11或多个散热片本体11。
散热片本体1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互为配合,由此使得相邻的散热片10之间通过其两侧的连接部实现连接,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的连接结构可以为榫卯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等能够依靠散热片本体11自身的结构实现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散热片本体11为金属一体成型构件,散热片本体11可以但不限于为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铁或钢构件,本实施例中,散热片本体11为铝合金构件,其可以通过铸造或挤压或冲压一体成型,可以依据散热片本体11的具体构造选用不同的成型工艺。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本体11为以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散热片本体11具有两层对流腔113,是一种对流腔113式散热片本体11。一层具有四个对流腔113,四个对流腔113中间的两个对流腔113以直肋板形成交界,两侧的两个对流腔113与中间的两个对流腔113之间分别通过弧面肋板形成交界;另一层具有三个对流腔113,三个对流腔113之间分别通过直肋板形成交界,中间的对流腔113与四对流腔113层中间的对流腔113通过直肋板形成交界,两侧的两个对强强与四对流腔113层两侧的对流腔113通过弧面肋板形成交界。
上述,各个对流腔113之间通过直肋板或弧面肋板形成交界的原因在于,在中间的结构上采用直肋板对散热片本体11的板状结构形成支撑,提供有效的支撑力。通过采用分层的对流腔113,且不同层的对流腔113的数量不同,使得直肋板形成交错的分布,将直肋板向两侧分力,提供多边支撑力,进一步提升支撑效果,强化散热片本体11的强度。在两侧的结构上采用曲面肋板使得散热片本体11的对流腔113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片本体11的对流散热效率。
第一连接部111包括交叉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槽,第二连接部112包括交叉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榫槽和榫头,榫槽的延伸方向与对流腔113的延伸方向平行,也就是榫头和榫槽的插接方向与对流腔113的延伸方向平行。
第一连接部111包括依次设置的榫头、榫槽、榫头……,第二连接部112包括依次设置的榫槽、榫头、榫槽……,如此,拼接结构更加均衡、连接效果好。同时散热片本体11之间能够正向拼接和反向拼接,连接结构具有较好的适配性、互换性,拼接方向更加灵活,组装方式更多。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1包括一个榫头和一个榫槽,第二连接部112包括一个榫槽和一个榫头,正向拼接时,两个散热片本体11之间形成两个榫卯连接,反向拼接式,两个散热片本体11之间形成一个榫卯连接。
榫卯连接可以为燕尾槽式连接,也可以为T型槽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榫卯连接为T型槽式连接,省去了螺丝、铆钉等方式的连接,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插接方向与延伸方向平行,散热片本体11上的所有孔槽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散热片本体11具有始终相同的横截面,使得散热片10能够通过挤压的方式一体成型,加工性能更好,省去了切割、裁剪、冲压等工艺环节,便于实现规模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散热片本体11具有均匀的壁厚,在成型后不存在应力集中、受力锐点,由此使得散热片本体11的结构性能更好,在受热时能够发生均匀的变形,使得散热片本体11始终具有较好的平面度。
散热片本体11之间可以采用正向拼接,即相同的分布的对流腔113朝向同一侧安装。
散热片本体11之间也可以采用交错的拼接方式,即相邻的散热片本体11之间相同分布的对流腔113朝向不同侧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依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采用其他的拼接方式。
散热片本体11的尺寸可以但不限于为,长度为80-600mm,宽度为300-600mm,厚度为25-60mm。
对流腔式的散热片本体11还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在本文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散热片本体11的结构进行置换,或者与其他类型的散热片本体进行组合。
实施例2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的散热片10与实施例1的散热片10的本体的区别在于,散热片本体11上除了具有对流腔113以外,还形成有多个散热翅片114,散热翅片114的延伸与对流腔113的延伸方向相同。
如此,可以使得散热片本体11在具有较好的热流通性的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能在有限的面积内最大化的提升热通量和热辐射效果,在自然空气对流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热量集聚。散热片本体11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截面,能够采用挤压的一体成型方式,加工性能更好。
本实施例中散热件本体的结构为:将实施例1中的散热片本体11的三对流腔113一层的外壁去掉,使得对流腔113开放,而后加入更多的直肋板作为散热翅片114,其余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散热件本体11的结构可以为相同。散热翅片114的端部具有抬肩,从而使得散热翅片114的截面呈T型,由此增大散热翅片114的端部面积,起到保护和增强散热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散热片本体11之间同样能够正向拼接或反向拼接或交错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散热片本体11与实施例1的散热片本体11还可以进行组合是拼接,可以为交错拼接,也可以依据使用需求采用其他的拼接方式。
实施例3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0除了包括实施例1的散热片本体11和/或2的散热片本体11以外,还包括功能隔挡件12,功能隔挡件12两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
如此,功能隔挡件12则可以与散热片本体11形成拼接,功能隔挡件12连接在散热片本体11上可以作为延长和组合拓展空间,还可以作为固定承重件。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0包括两层散热片本体11,两个散热片本体11堆叠设置,即为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堆叠,以两个堆叠的散热片本体11为一组,两组散热片本体11在拼接时能够通过单层相邻的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形成连接。由此,使得散热片本体11能够在宽度和厚度上形成双向延伸、组合,组合方式更加多样化,散热片10的形态更加多样化。
两层散热片本体11之间能够设置冷热媒,从而使得散热片10具有自主的调温功能。
散热片10还包括封端件13,两个封端件13分别设于散热片10的两侧,且封端件13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
一组散热片10的两侧均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111和一个第二连接部112,可以采用一个同时具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的封端件13,将散热片10的侧边封盖,同时能够将分层设置的散热片本体11进一步连接。若散热片10仅包括两个散热片本体11,则在两个散热片本体11堆叠后的两个分别设置一个封端件13,从而将两个散热片10连接起来,若散热片10包括多组两两堆叠的散热片本体11,在两侧散热片本体11形成连接后,在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封堵案件,将两层散热片10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散热片10。
本实施例中,封端件13呈弧面状,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设于弧面的内侧,从而使得散热片10的边缘较为圆润,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两个堆叠的散热片本体11包括第一散热片本体11a和第二散热片本体11b,第一散热片本体11a上形成有对流腔113,第二散热片本体11b上形成有对流腔113和多个散热翅片114且散热翅片114朝外设置。由此使得散热片10既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又具有较好的热流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本体11a为实施例1中的散热片本体11,第二散热片本体11b可以为实施例2中的散热片本体11。
如图10所示,两两堆叠的第一散热片本体11a和第二散热片本体11b在连接时,同一层的第一散热片本体11a和第二散热片本体11b交叉设置。也就是,第一散热片本体11a和第二散热片本体11b在堆叠后连接时,相邻的堆叠的第一散热片本体11a和第二散热片本体11b反向连接。如此,使得散热片10的双面的温度更加均匀。
两个堆叠的散热片本体11还可以为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2,如散热片10全部采用第一散热片本体11a或第二散热片本体11b的组合而成。
如图13所示,或者两两堆叠的散热片本体11的类型相同,但拼接时采用不同类型的散热片本体11进行拼接,如第一散热片本体11a两两堆叠后与两两堆叠的第二散热片本体11b进行拼接,且可以为交错拼接。
可以理解的是,拼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选用各种组合方式进行组合。
如图1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0也可以包括功能隔挡件12,功能隔挡件12设于散热片本体11组之间,功能隔挡件12同时与两个散热片本体11散热片本体11形成连接,用于延伸、拓展、安装散热片10,对于散热片10的分布式应用起到明显的作用。
实施例5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0包括间隔件14,间隔件14设于两个散热片本体11之间使得两个散热片本体11形成间隔堆叠,一组两两堆叠的散热片本体11之间设有若干个间隔件14,而后进行散热片本体11的组间连接,散热片本体11的设置可以为。
如此,通过间隔件14调节散热片10的厚度,使得散热片10中形成空腔,并且能够依据散热片10的空腔内设置换热媒介,实现散热片10的主动换热。
散热片本体11与间隔件14可以之间可以通过榫卯结构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在散热片本体11与间隔件14连接的面上,也就是大平面上设有榫槽,在间隔件14的端部设置榫头,如此实现榫卯连接,散热片本体11上的榫槽的延伸方向与对流腔113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0的两侧同样具有封端件13,封端件13的长度以及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的间距依据间隔件14的宽度进行设置/选择。
如图16所示,间隔件14还可以为夹设于两个散热片本体11之间的板体,板体具有与对流腔113的延伸方向相同的贯通的空腔,也就是间隔件14上的空腔也相当于对流腔。这种结构的间隔件14一方面具有较好的对流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对两个散热片本体11形成更为有力的支撑,使得散热片10具有更为稳定的形态。
如图17所示,间隔件14的两侧具有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以使得两个间隔件能够通过凸起和凹槽插接,拼接更加简单,使用更加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式/板式间隔件和连接式/片式间隔件还可以一同使用,从而使得间隔件14对两侧的散热片本体11既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也具有较好的连接固定效果。
实施例6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温装置1,包括调温件20和散热片10,调温件20设于两层的散热片本体11之间,从而使得散热片本体11将调温件20的热量与外界的热量进行交换实现调温。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0为实施例4的散热片10,调温件20为夹设于两层散热片本体11之间的片状的调温部件,具体为电热片,电热片具有通电即热的效果,加热功率与通电电流相关,为电热片进行供电,从而使得电热片发热,通过散热片10将电热片的热量散出,与外界冷空气形成交换,使得调温装置1成为一种取暖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调温件20还可以为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部件,在通电时温度降低,通过散热片10将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量散出,与外界的热空气形成交换,使得调温装置1成为一种制冷器。
可以理解的是,调温件20除了可以采用电热片或半导体制冷片以,调温件20可以为设于散热片10上的孔道,在两个堆叠的散热片10之间设置通孔,在散热片10之间拼接时,通孔形成拼接,通过设置合理的密封结构,或这直接在通孔内插入管道,向管道内通入液体,该液体可以为水或油,通过控制液体的温度,实现对调温装置1的温度控制。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调温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30和温度传感器40,控制器30分别与温度传感器40和调温件20形成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40用于感测所述调温件20的温度,控制器30根据温度传感器40所感测的温度控制调温件20功率。
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40可以设置在调温件20上,通过感测调温件20的温度,实现对调温件20温度的闭环控制,达到对温度的精准调节。
控制器30上还可以设置无线通信模块301,无线通信模块301可以为无线网卡或蓝牙。使得调温装置1的控制气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01与外界控制端形成无线通信连接,能够通过远端的终端(PC或其他控制平台)或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检测或控制。
本调温装置1上的功能隔挡件12上可以设置与控制器30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和显示器50或者直接为触控显示器50,可以对温度进行设置、监测,对能够进行监测和调节。
实施例7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散热片10为实施例5的散热片10,调温件20包括两层电热片,两层电热片各设于两层散热片本体11的内表面上,且以间隔件14为界分开,两侧夹设于间隔件14与散热片本体11榫卯连接处进行固定。当然,调温件20也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其与电热片的分布固定方式相同。
若以液体为冷热媒介,可以在散热片10的空腔内设置管道,在间隔件14上打孔,穿入水管形成管道。
若间隔件14为板式间隔件,调温件20直接设置在间隔件14的两面与两侧的两个散热片本体11的夹层中。
间隔件14的设置使得散热片能够设置两层调温件20,进而使得调温装置1具有更高的调温功率。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为金属构件,所述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在其上贯通的对流腔且两侧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散热片本体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本体上还形成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对流腔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交叉设置的能够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交叉设置的能够相互配合的所述榫槽和所述榫头,所述榫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对流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片本体堆叠设置,两两堆叠的所述散热片本体在拼接时能够通过单层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还包括间隔件,所述间隔件设于两个堆叠的所述散热片本体之间使得两个所述散热片本体形成间隔堆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和其两侧的散热片本体通过榫卯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的两侧具有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以使得两个所述间隔件能够通过凸起和凹槽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两个堆叠的所述散热片本体为第一散热片本体和第二散热片本体,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所述对流腔,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上形成有所述对流腔和多个散热翅片且所述散热翅片朝外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两两堆叠的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和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在连接时,同一层的所述第一散热片本体和所述第二散热片本体交叉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封端件,两个所述封端件分别设于所述散热片的两侧,且所述封端件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功能隔挡件,所述功能隔挡件两侧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12.一种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温件和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所述调温件设于堆叠的所述散热片本体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件为电热片或半导体制冷片。
CN201920250486.2U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Active CN209840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0486.2U CN209840816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0486.2U CN209840816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0816U true CN209840816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0486.2U Active CN209840816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08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727A (zh) * 2019-02-27 2019-06-28 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727A (zh) * 2019-02-27 2019-06-28 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0947B1 (en) Heat sink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
US10215496B2 (en) Multi-flow heat exchanger for exchanging heat between cool fluid and hot fluid
US10601086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cool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of a battery system
CN108352587B (zh) 电池系统
US11306974B2 (en) Temperature plate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9664458B2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vapor chamber
CN102484105A (zh) 散热器
US9865906B2 (en)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battery system
CN209840816U (zh)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TWI683078B (zh) 重力式液氣循環裝置
US6971243B2 (en) Heat sink
CN218210919U (zh) 具有不同工作流体两相流循环的均热板
KR101988992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11212550B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通信产品
US20140360224A1 (en) Evaporator Heat Exchanger
CN217933975U (zh) 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US20040028562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microcomponents
JP2009218137A (ja) 熱交換装置
CN109945727A (zh) 一种散热片及调温装置
JP2006258354A (ja) 熱交換部品
CN221240673U (zh) 固固界面传热结构
CN218499483U (zh) 均温板及散热器
CN218499484U (zh) 均温板、散热器及射频烤箱
CN214155169U (zh) 一种散热器,及装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CN213126954U (zh) 一种散热器及智能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