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2760U -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2760U
CN209822760U CN201920300330.0U CN201920300330U CN209822760U CN 209822760 U CN209822760 U CN 209822760U CN 201920300330 U CN201920300330 U CN 201920300330U CN 209822760 U CN209822760 U CN 209822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ehicle
single battery
lead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03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会
谭晶
谭亮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003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2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2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2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池以及车辆,车载电池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车载电池具有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第一引出端设于第一侧壁面,第二引出端设于第二侧壁面或第一侧壁面;车载电池包括多个第一单体电池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第一单体电池包括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第二电梯电池包括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均设于第二单体电池的同一端;当第二正极被构造成第二引出端时,多个第一负极中的一个被构造成第一引出端。由此,通过第一单体电池和第二单体电池配合,可以使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在不同方向上的引出,也可以避免使用电连接铜排,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进而可以提高车载电池的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电池以及具有该车载电池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载电池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当多个相同型号的单体电池电连接形成车载电池时,车载电池的总正极和总负极的引出侧受到当前的车载电池安装空间及位置有限。为了方便车载电池与其他部件的电连接,需要车载电池的总正极和总负极在车载电池的同侧或不同侧引出时,本领域惯用一电连接铜排与车载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相连并从车载电池的相应侧引出,以改变车载电池的电极引出方向。这样设置会增加车载电池的零部件数量,增加设计和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电池,该车载电池可以使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在不同的方向引出,也可以提高车载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电池,所述车载电池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所述车载电池具有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引出端和所述第二引出端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二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或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车载电池包括多个第一单体电池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包括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所述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一端,所述第一负极设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单体电池包括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所述第二正极和所述第二负极设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同一端,当所述第二负极被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时,多个所述第一正极中的一个被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或,当所述第二正极被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时,多个所述第一负极中的一个被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电池,通过第一单体电池和第二单体电池配合,可以实现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在不同方向上的引出,也可以避免使用电连接铜排,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进而可以提高车载电池的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为奇数个,所述第二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为偶数个,所述第二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与相邻所述第一单体电池通过导电片电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通过导电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一个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串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为一个,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串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所述第二单体电池沿所述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沿所述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编号为1、2、3、4到N,N为奇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所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2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第二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N-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编号在(a,N)区间内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中,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M-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M+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相连,其中,编号为奇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编号为偶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所述第二单体电池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上的第二负极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为一个,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串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所述第二单体电池沿所述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沿所述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编号为1、2、3、4到N,N为偶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所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2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第二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N-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编号在(a,N)区间内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中,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M+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相连,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M-1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其中,编号为奇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编号为偶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负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二单体电池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上的第二负极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电片与一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焊接,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第二正极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单体电池包括电芯、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包装壳,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包装壳内,所述第一极柱贯穿所述包装壳,所述第二极柱贯穿所述包装壳,所述电芯上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一极耳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第二极耳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池的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设置在异侧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池的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设置在异侧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池的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设置在异侧的车载电池电连接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池的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设置在同侧的车载电池电连接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车载电池的立体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车载电池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车载电池10;
第一侧壁面1;第二侧壁面2;第一引出端3;第二引出端4;
第一单体电池5;第一正极51;第一负极52;
第二单体电池6;第二正极61;第二负极62;电芯63;第一极柱64;第二极柱65;包装壳66;
导电片7;第一连接片8;第二连接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车辆的空间有限,在满足人们舒适的座椅空间以及必要的组成装置以外,留给现有车载电池的安装空间及位置有限,进一步限制车载电池中单体电池的数量,而在车载电池中单体电池的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又进一步限定了车载电池中正极和负极的引出方向;现有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5和图6所示,增加一电连接铜排与车载电池的总正极和总负极(车载电池的总正极相当于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中的一个;车载电池的总负极相当于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中的另一个)中的一个相连并从车载电池的相应侧引出,以改变车载电池的电极引出方向;本申请发明人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因车载电池系统中的空间有限,电连接铜排的设置增大了设计排布难度;电连接铜排的表面覆盖有防漏电保护结构,但该防漏电保护结构在长期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磨损或震动脱落,增加漏电及安全风险,从而导致车载电池的安全系数下降,并且,由于该电连接铜排设置于单体电池的表面,大电流通过电连接铜排后,过流发热,加热电池会增大单体电池内部温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池10。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池10,车载电池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面1和第二侧壁面2,车载电池10具有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出端3为电池模组的正极引出端,第二引出端4为电池模组的负极引出端,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是与车载电池10的总正极、总负极对应设置,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用于连接其他电路元件,电流可以从第一引出端3流入且从第二引出端4流出,也可以从第二引出端4流入且从第一引出端3流出。第一引出端3可以与第一连接片8连接,第二引出端4可以与第二连接片9连接。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极性相反,也就是说,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中的一个为正极,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中的另一个为负极,第一引出端3可以设于第一侧壁面1,第二引出端4可以设于第二侧壁面2或者第一侧壁面1。需要解释的是,如图3和4所示,第一侧壁面1和第二侧壁面2是虚拟的面,并不是实体面,此种表达仅仅用于方便理解。
并且,车载电池1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第一单体电池5可以包括第一正极51和第一负极52,第一正极51设于第一单体电池5的一端,第一负极52设于第一单体电池5的另一端,也就是说,第一正极51和第一负极52分别设置在第一单体电池5的两端。第二单体电池6还可以包括:第二正极61和第二负极62,第二正极61和第二负极62均设于第二单体电池6的同一端。当第二负极62被构造成第二引出端4时,多个第一正极51中的一个被构造成第一引出端3,或者,当第二正极61被构造成第二引出端4时,多个第一负极52中的一个被构造成第一引出端3。
具体的,车辆的空间有限,在满足人们舒适的座椅空间以及必要的组成装置以外,车载电池10安装空间和位置有限,有限的安装空间也需要充分利用以提高车载电池容量,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单体电池的厚度和数量,而在车载电池中单体电池的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又进一步限定了车载电池中总正极和总负极的引出方向(例如,当一个车载电池仅能安装奇数个串联的第一单体电池时,车载电池的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只能在车载电池的不同侧引出;当一个车载电池仅能安装偶数个串联的第一单体电池时,车载电池的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只能在车载电池的同侧引出);为了方便车载电池10与其他部件的电连接和保证车载电池10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需要将一个车载电池10中总数量为奇数个的单体电池的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同侧引出时,可以将偶数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配合连接,同时将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均设置在第一侧壁面1,这样设置能够满足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同侧引出;同样的情况下,需要将一个车载电池10中总数量为偶数个串联的单体电池的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不同侧引出时,可以将奇数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配合连接,同时将第一引出端3设置在第一侧壁面1,第二引出端4设置在第二侧壁面2,这样设置能够满足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不同侧引出,可以使车载电池10满足不同的连接需求。
同时,通过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配合连接,能够省去电连接铜排的设置,可以减少组成车载电池1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可以降低车载电池10的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多个单体电池的排布难度,另外,通过省去电连接铜排,可以避免车载电池10内部温度升高,也可以降低车载电池10内漏电的风险,进而提高车载电池10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由此,通过第一单体电池5和第二单体电池6配合,可以实现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不同方向上的引出,也可以避免使用电连接铜排,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进而可以提高车载电池10的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当用于安装车载电池10的空间有限,进一步限制了一个车载电池10中单体电池的总数量为偶数个的情况下,将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设置为奇数个,同时配合一个第二电池6,例如:第一单体电池5设置为3个,3个第一单体电池5依次串联在一起,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与临近的第一单体电池5串联,如图3所示,临近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第二正极61和第二负极62均设置于第二侧壁面,此时,将第二负极62被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4,且设置于第二侧壁面2;多个第一正极51中的一个被构造成第一引出端3,且设置于第一侧壁面1。综上所述,在单体电池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奇数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配合连接,满足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的不同侧壁面上引出。
如此设置能够实现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不同方向引出,可以进一步保证车载电池10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并且,省略电连接铜排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载电池10的制造成本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当用于安装车载电池10的空间有限,进一步限制了一个车载电池10中单体电池的总数量为奇数个的情况下,将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为偶数个,同时配合一个第二电池6,例如:第一单体电池5设置为2个,2个第一单体电池5依次串联在一起,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与临近的第一单体电池5串联,也就是说,2个第一单体与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依次排列且串联在一起,如图4所示,将临近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第二正极61和第二负极62均设置于第一侧壁面1,此时,将第二负极62被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4,且设置于第一侧壁面1;多个第一正极51中的一个被构造成第一引出端3,且设置于第一侧壁面1。综上所述,在单体电池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偶数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配合连接,满足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同侧引出。
如此设置能够满足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同侧引出,满足不同的连接需求,也可以提高车载电池10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并且,省略电连接铜排就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载电池10的制造成本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二单体电池6与相邻第一单体电池5通过导电片7电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单体电池5通过导电片7电连接,需要解释的是,导电片7的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单体电池5中的一个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相连,导电片7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一单体电池5中的另一个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相连,其中,导电片7具有导电功能,这样设置能够将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单体电池5电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第一单体电池5间导电的工作目的,从而可以提高车载电池10的安全性和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6串联,这样设置能够将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与第二单体电池6电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单体电池6为一个,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串联后与第二单体电池6串联,其中一个第一正极51设于第一侧壁面1,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第二单体电池6沿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且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沿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编号为1、2、3、4到N,N为奇数,编号为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构造成第一引出端3,编号为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与编号为2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1与第二单体电池6的第二正极61相连,编号为N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与编号为N-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相连,编号在(a,N)区间内的第一单体电池5中,编号为M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与编号为M-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相连,编号为M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与编号为M+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相连,其中,编号为奇数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设于第一侧壁面1,编号为偶数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设于第二侧壁面2,第二单体电池6设于第二侧壁面2上的第二负极62构造成第二引出端4,第一侧壁面1和第二侧壁面2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单体电池6为一个,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串联后与第二单体电池6串联,其中一个第一正极51设于第一侧壁面1,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和第二单体电池6沿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排布,且多个第一单体电池5沿电池模组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编号为1、2、3、4到N,N为偶数,编号为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构造成第一引出端3,编号为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与编号为2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相连,编号为N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与第二单体电池6的第二正极62相连,编号为N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与编号为N-1的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52相连,编号在(a,N)区间内的第一单体电池5中,编号为M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与编号为M+1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相连,编号为M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与编号为M-1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相连,其中,编号为奇数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设于第一侧壁面1,编号为偶数的第一单体电池5的负极设于第一侧壁面1,第二单体电池6设于第一侧壁面1上的第二负极62构造成第二引出端2;第一侧壁面1和第二侧壁面2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二单体电池6与相邻第一单体电池5通过导电片7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导电片7的一端与第二单体电池6的电极(第二正极61)相连,导电片7的另一端与第一单体电池5的电极(第一负极52)相连,如此设置能够将第二单体电池6与一个第一单体电池5电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第二单体电池6与第一单体电池5间导电的工作目的,从而可以使车载电池10正常工作,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载电池10的安全性和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片7与一个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焊接,导电片7与第二单体电池6的第一正极61焊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相邻的第一单体电池5与第二单体电池6的导电片7,导电片7的一端与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负极52焊接,导电片7的另一端与第二单体电池6的第一正极61焊接,这样设置能够将导电片7与第二单体电池6、第一单体电池5可靠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防止导电片7与第二单体电池6、第一单体电池5分离,从而可以避免车载电池10断路。在以下情况下:当第二正极61被构造成第二引出端4时,多个第一负极52中的一个被构造成第一引出端3,第二单体电池6的第二负极62与第一单体电池5的第一正极51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单体电池6可以包括电芯63、第一极柱64、第二极柱65和包装壳66,电芯63设于包装壳66内,第一极柱64贯穿包装壳66,第二极柱65贯穿包装壳66,电芯63上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第一极柱64连接,第二极耳与第二极柱65连接。其中,第一极柱64可以与第二正极61和第二负极62中的一个连接,第二极柱65可以与第二正极61和第二负极62中的另一个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二单体电池6正常充电和放电,可以保证第二单体电池6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柱64与第一极耳焊接连接,这样设置能够使第一极柱64与第一极耳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避免第一极柱64与第一极耳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极柱65与第二极耳焊接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二极柱65与第二极耳稳固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避免第二极柱65与第二极耳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载电池10,车载电池10设置安装在车辆上,在车载电池10安装空间、单体电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该车载电池10可以满足第一引出端3和第二引出端4在车载电池10的同侧或不同侧的电极引出,方便车载电池10与其他部件的电连接,同时省略电连接铜排,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车载电池10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池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所述车载电池具有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引出端和所述第二引出端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二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或所述第一侧壁面;
所述车载电池包括多个第一单体电池和一个第二单体电池,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包括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所述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一端,所述第一负极设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单体电池包括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所述第二正极和所述第二负极设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同一端;
当所述第二负极被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时,多个所述第一正极中的一个被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或,
当所述第二正极被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时,多个所述第一负极中的一个被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为奇数个,所述第二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为偶数个,所述第二引出端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与相邻所述第一单体电池通过导电片电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通过导电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一个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为一个,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串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所述第二单体电池沿所述车载电池的从左到右的方向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沿所述车载电池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编号为1、2、3、4到N,N为奇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所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2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第二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N-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编号在(a,N)区间内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中,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M-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M+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相连,其中,编号为奇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编号为偶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所述第二单体电池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面上的第二负极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为一个,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串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和所述第二单体电池沿所述车载电池的从左到右的方向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沿所述车载电池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编号为1、2、3、4到N,N为偶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构造成所述第一引出端,所述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2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第二正极相连,编号为N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N-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编号在(a,N)区间内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中,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与编号为M+1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相连,编号为M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与编号为M-1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相连,其中,编号为奇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正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编号为偶数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负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所述第二单体电池设于所述第一侧壁面上的第二负极构造成所述第二引出端;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一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第一负极焊接,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第二正极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包括电芯、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包装壳,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包装壳内,所述第一极柱贯穿所述包装壳,所述第二极柱贯穿所述包装壳,所述电芯上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一极耳焊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第二极耳焊接。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池。
CN201920300330.0U 2019-03-08 2019-03-08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Active CN209822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0330.0U CN209822760U (zh) 2019-03-08 2019-03-08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0330.0U CN209822760U (zh) 2019-03-08 2019-03-08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2760U true CN209822760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5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0330.0U Active CN209822760U (zh) 2019-03-08 2019-03-08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2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3199A (zh) 包括过电流防止装置的电池组
CN110265618A (zh)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0364675A (zh)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KR20140084563A (ko) 차량용 배터리의 전압센싱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셀모듈조립체
CN212848715U (zh) 一种电芯模组
CN112889181B (zh) 电极组件及电池
CN111668435A (zh) 车载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822760U (zh) 车载电池以及车辆
CN111668434B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068788U (zh) 车辆的电池模组和车辆
CN105932190A (zh) 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包
CN106159184A (zh) 电池模块
CN214899227U (zh) 引出汇流排和电池包
CN213026396U (zh) 隔板及电池组
CN111668407B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587684U (zh) 一种电池包及铝排
CN201054369Y (zh) 一种电池包用电池极板
CN215933773U (zh) 软包电池模组及其电芯
CN21518442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CN21947693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107278339B (zh)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CN218849408U (zh) 熔断器总成以及车辆
CN219739231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
CN112117399A (zh)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09675421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