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9815U -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9815U
CN209819815U CN201920547041.0U CN201920547041U CN209819815U CN 209819815 U CN209819815 U CN 209819815U CN 201920547041 U CN201920547041 U CN 201920547041U CN 209819815 U CN209819815 U CN 209819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guiding section
section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70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坤鹏
尚彬
黄家柏
霍彪
许超魁
王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470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9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9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9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该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设有第一导风壁,所述第一导风壁的轮廓线包括多个导风段,所述轮廓线两端的所述导风段的曲率小于所述轮廓线中间的所述导风段的曲率。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导风壁的轮廓线分为多个曲率不同的导风段,且轮廓线两端导风段的曲率小于轮廓线中间导风段的曲率,便于增强风道的出风效果和减小气动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中,风道是空调器用来导风的重要部件,在贯流风叶进行转动时,气流从风道的进风口流入,经过蒸发器换热后,从风道的出风口吹出,因此风道的设计关系到风道的出风效果,然而现有的风道并没有对风道的内壁进行合理的设计,其一方面降低了风道的出风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气动噪声,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风道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设有第一导风壁,所述第一导风壁的轮廓线包括多个导风段,所述轮廓线两端的所述导风段的曲率小于所述轮廓线中间的所述导风段的曲率。
可选地,所述导风段为抛物线或者圆弧,所述导风段的开口适于朝向所述风道本体中的贯流风叶。
可选地,在沿着气流吹出的方向上,所述导风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导风段、第二导风段、第三导风段和第四导风段,所述第一导风段、所述第二导风段、所述第三导风段和所述第四导风段均为抛物线。
可选地,所述轮廓线还包括直线段,所述第四导风段包括第一连接端,所述直线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第四导风段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切线与所述直线段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段的曲率范围为0.02-0.028。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段的曲率范围为0.8-1.89。
可选地,所述第三导风段的曲率范围为0.5-0.71。
可选地,所述第四导风段的曲率范围为0.01-0.02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导风壁的轮廓线分为多个曲率不同的导风段,且轮廓线两端导风段的曲率小于轮廓线中间导风段的曲率,便于增强风道的出风效果和减小气动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风道结构。
所述空调器与所述风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道本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道本体、2-贯流风叶、3-底座;
11-第一导风壁;
111-第一导风段、112-第二导风段、113-第三导风段、114-第四导风段、115-直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1,风道本体1设有第一导风壁11,第一导风壁11的轮廓线包括多个导风段,轮廓线两端的导风段的曲率小于轮廓线中间的导风段的曲率。由此,将第一导风壁11的轮廓线分为多个曲率不同的导风段,且轮廓线两端曲率小中间曲率大的构造,便于增强风道的出风效果和减小气动噪声。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壁11是风道本体1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方向,第一导风壁11位于贯流风叶2的右侧和下方,贯流风叶2在转动时,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一导风壁11的引导朝向出风口流动,因此,第一道导风壁的结构关系到出风量和噪声大小。
其中,导风段为抛物线或者圆弧,导风段的开口适于朝向风道本体1中的贯流风叶。由于抛物线和圆弧均有改变气流方向的运动,因此将导风段设计成抛物线或者圆弧,且将弯曲方向全部朝向风道本体1本体外侧后,能够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由于导风段具有多个,一种情况下中,所有的导风段均为抛物线,另一种情况下中,所述的导风段均为圆弧;另一种情况下,一部分导风段为抛物线,另一部分导风段为圆弧。
可知的,导风段的开口是指:导风段为抛物线或者圆弧时,抛物线和圆弧的开口。
其中,在沿着气流吹出的方向上,导风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导风段111、第二导风段112、第三导风段113和第四导风段114,第一导风段111、第二导风段112、第三导风段113和第四导风段114均为抛物线,由此,将导风段分为四部分,其都为抛物线,便于平稳地引导气流。
其中,第一导风段111的抛物线方程为y=0.014x^2+0.892x+0.474,第一导风段111的曲率范围为0.02-0.028,从图1可看出,第一导风段111主要是将贯流风叶2右侧地气流引导下来,其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其曲率不宜过大,避免气流和第一导风段111产生较大的启动噪声,在部分气流吹到第一导风段111时,气流方向与第一导风段的延伸方向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气流的可变性,气流最终会沿着第一导风段111流动,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
其中,第二导风段112的抛物线方程为y=0.949x^2-3.040x+0.649,第二导风段112的曲率范围为0.8-1.89;第二导风段112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平稳第一导风段111引导过来的气流,因此两者的曲率相差较大,第一导风段111对气流进行引导时,气流是一个较大角度的变向,此时,如果第二导风段112的曲率同样很大时,气流又会经过一个较大角度的变向,不仅不利于出风,同时会产生气动噪声。
第三导风段113的抛物线方程为y=0356x^2+2.078x+0.127,第三导风段113的曲率范围为0.5-0.71;第三导风段113的作用主要是辅助第二导风段112引导和平稳气流,因此第三导风段113的曲率小于第二导风段112的曲率,气流经过第二导风段112和第三导风段113的引导后,气流的方向已经逐渐朝向出风口偏移,从而便于向出风口出风。
其中,第四导风段114的抛物线方程为y=0.013x^2+0.734x+0.652,第四导风段114的曲率范围为0.01-0.026,第四导风段114主要作用是引导第三导风段113引导过来的气流,促使气流适配出风口,避免在气流吹出出风口时产生启动噪声。
本实施例中,轮廓线还包括直线段115,第四导风段114包括第一连接端,直线段115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由此,直线段115的曲率为0,经过第四导风段114的气流不再进行变向,通过直线段115吹向出风口,由此,气流在流过直线段115时,其由于变向产生的势能逐渐降低,最终以一个平稳的状态从出风口吹出。
其中,第四导风段114在第一连接端的切线与直线段11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由此,气流由第四导风段114流向直线段115时,其不会由一个大幅度的变向,保证出风口的出风稳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导风壁1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导风段111(ab),第二导风段112(bc),第三导风段113(cd),第四导风段114(de),直线段115(ef),其中,第一导风段111(ab)的曲率为0.028,曲率半径的近似值为35.7mm;第二导风段112(bc)的曲率为1.89,曲率半径的近似值为0.53mm;第三导风段113(cd)的曲率为0.71,曲率半径的近似值为1.4mm;第四导风段114(de)的曲率为0.026,曲率半径的近似值为38.5mm,由此,第二导风段112的曲率>第三导风段113的曲率>第一导风段111的曲率>第四导风段114的曲率,在贯流风叶2转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依次经过第一导风段111、第二导风段112、第三导风段113以及第四导风段114后,平稳地朝向出风口吹出。
实施例2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由此,空调在工作时,采用上述的风道结构,能够提高出风效果和降低气动噪声。
本实施例中,风道本体1的第一导风壁11是壁挂机底座3上的一部分,风道本体1中安装有贯流风叶2,在贯流风叶2转动时,气流经过贯流风叶2后会沿着第一导风壁11吹出,壁挂机在安装后,第一导风壁11的一部分会位于贯流风叶2的后方,第一导风壁11的另一部分会位于贯流风叶2的下方,气流大部分会经过下方的第一导风壁11导出,同时,一部分气流会与后侧的第一导风壁11接触,如果第一导风壁11在此处设计不合理,这部分气流有时不仅会吹不出来,而且还会造成气动噪声。
本实施例中,现有空调的底座3有一体成型的,同样也有拆卸式的,在底座3为拆卸式的构造中,其一般分为上底座和下底座,由于贯流风叶2是通过下底座来进行支撑的,此时,第一导风壁11位于下底座上,由此,便于风道本体1在下底座上的平稳出风。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壁11分为多段抛物线或者圆弧,第一导风壁11两端的曲率小于第一导风壁11中间的曲率,由此,贯流风叶2后侧的导风壁能够将气流平稳的引导到贯流风叶2下方。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壁1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导风段111(ab),第二导风段112(bc),第三导风段113(cd),第四导风段114(de),其中,第二导风段112的曲率>第三导风段113的曲率>第一导风段111的曲率>第四导风段114的曲率,在贯流风叶2转动的过程中,部分气流依次经过第一导风段111、第二导风段112、第三导风段113、第四导风段114后,平稳地朝向出风口吹出。
虽然附图和文字显示风道本体1结构运用于壁挂机,但是其还可以运用到柜机、风管机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本体(1),所述风道本体(1)设有第一导风壁(11),所述第一导风壁(11)的轮廓线包括多个导风段,所述轮廓线两端的所述导风段的曲率小于所述轮廓线中间的所述导风段的曲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段为抛物线或者圆弧,所述导风段的开口适于朝向所述风道本体(1)中的贯流风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气流吹出的方向上,所述导风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导风段(111)、第二导风段(112)、第三导风段(113)和第四导风段(114),所述第一导风段(111)、所述第二导风段(112)、所述第三导风段(113)和所述第四导风段(114)均为抛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线还包括直线段(115),所述第四导风段(114)包括第一连接端,所述直线段(1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风段(114)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切线与所述直线段(11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段(111)的曲率范围为0.02-0.02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段(112)的曲率范围为0.8-1.89。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风段(113)的曲率范围为0.5-0.7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风段(114)的曲率范围为0.01-0.026。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风道结构。
CN201920547041.0U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Active CN209819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7041.0U CN209819815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7041.0U CN209819815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9815U true CN209819815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8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7041.0U Active CN209819815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9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6691B (zh) 导风组件及轴流柜机
CN105546780A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05650746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110758B (zh) 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671746A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19815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WO2019037526A1 (zh) 导风结构及风扇
CN109595690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6504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55850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04256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420973U (zh) 空调器、轴流风机及其风道
CN112524093A (zh) 导风组件以及送风装置
CN211233088U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307996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333524U (zh) 叶轮、风机及浴霸
CN211950924U (zh) 送风装置
CN21134552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7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931181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09012125U (zh) 轴流风轮和暖风机
CN209181111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装置
CN108469073B (zh) 窗式空调设备
CN217715413U (zh) 空调器
JP2016145661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