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8373U - 一种负离子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离子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8373U
CN209818373U CN201920156999.7U CN201920156999U CN209818373U CN 209818373 U CN209818373 U CN 209818373U CN 201920156999 U CN201920156999 U CN 201920156999U CN 209818373 U CN209818373 U CN 209818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anion
fan
transmission body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69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
孙兴林
孙叶琳
周赤峰
周慧珠
骆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nuing Business Cit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inuing Business Cit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nuing Business Cit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inuing Business Cit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69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8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8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8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离子风扇,包括支撑座、支撑柱、机罩、扇叶及若干负离子模块,所述支撑柱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机罩连接,所述扇叶容置于所述机罩内并能够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以形成气流,所述负离子模块包括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产生的负离子穿过所述第二导电体并跟随所述气流流动。本实用新型中的负离子风扇包括能够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模块,负离子穿过导电体在扇叶所形成的气流的带动下流动,扩散至空气内进行杀菌、净化,优化空气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丰富了风扇的使用功能,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负离子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离子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能够使空气加速流通并产生对流,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空气流通,在夏季的使用频率较高,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医院等场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环保及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黄梅季节,室温高、潮湿且空气不流通,导致大量细菌、霉菌的滋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工作,容易受到病毒等微生物的侵害。
随着健康养生的科技知识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提高居室的空气质量已成为必要趋势,避免因空气质量低下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现有的风扇在空气质量方面并无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风扇,用于克服现有风扇功能单一,改善空气质量效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离子风扇,包括支撑座、支撑柱、机罩、扇叶及负离子模块,所述支撑柱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机罩连接,所述扇叶容置于所述机罩内并能够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以形成气流,所述负离子模块包括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产生的负离子穿过所述第二导电体并跟随所述气流流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体上连接有导电针,所述导电针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中心对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体为镂空结构且具有供所述负离子穿过的气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部形成一容置腔体,所述动力装置与负离子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导电体安装于所述固定罩靠近所述机罩的侧面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罩内设有安装卡槽,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均嵌设于所述安装卡槽内,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设有导电间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摇头装置,所述摇头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体与第二传动体,所述第二传动体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体在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体相对所述支撑柱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摇头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柱与第二传动体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体转动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摇头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挡片与检测体,所述挡片与所述第二传动体连接并跟随第二传动体转动,所述挡片上设有交替排列的阻挡部与检测部,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检测部内或者所述挡片转动至所述检测体位于检测部内时,所述检测体识别所述挡片的当前位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片包括一基体,所述阻挡部基于所述基体的边缘向外凸起并沿所述基体的边缘间隔排列有一周,相邻所述阻挡部之间形成所述检测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片包括一基体,所述阻挡部在所述基体的边缘间隔排列有两个,所述阻挡部之间形成所述检测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负离子风扇包括能够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模块,负离子穿过导电体在扇叶所形成的气流的带动下流动,扩散至空气内进行杀菌、净化,优化空气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丰富了风扇的使用功能,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离子风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离子风扇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离子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负离子风扇包括支撑座100 和支撑柱200,支撑柱200安装于支撑座100上并与支撑座100 可拆卸连接,支撑座100的底部与底面贴合,顶部为支撑柱200 提供支持力,以保持整个负离子风扇的平稳性。优选的,支撑柱200可选择为伸缩结构,以使支撑柱200的高度可调节,提高负离子风扇的应用范围。
支撑柱200的顶部与固定罩300连接,固定罩300的侧部安装有机罩410,机罩410内设有若干扇叶420,固定罩300 的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置腔,该容置腔内容置的动力装置(未示出)为扇叶420的转动提供动力,机罩410呈镂空的网状,以使风扇外部的空气进入机罩410内,在扇叶420的转动下形成气流,达到通风、空气流通的目的。
固定罩300内还设有负离子模块500,负离子模块500包括第一导电体510和第二导电体520,第一导电体510与电源连接并能够产生负离子,第一导电体510上设有导电针530,导电针530与第二导电体520的中心对齐,第二导电体520通过导线接地,负离子从第一导电体510处移动至第二导电体520 并穿过第二导电体520,随扇叶420产生的风流流动至风扇外部。负离子具有杀菌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人体机能,达到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负离子在气流的作用下流动,与室内的空气充分接触,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和杀菌,提高空气质量。
第二导电体520呈镂空形状,其上设有多个供负离子穿过的贯穿的气孔,该气孔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圆形、条形、弧形等。负离子在扇叶420产生的气流带动下从气孔穿过并跟随气流流动至风扇外部进行空气净化,第二导电体520 可选择为铜片等导电材质。
参照图3,固定罩300在靠近机罩410的一侧设有一开口 310,还包括安装壁320,安装壁320基于开口310向固定罩 300的内部延伸形成安装槽330,第一导电体510和第二导电体520置于安装槽330内。具体的,第一导电体510嵌入安装槽330内,第二导电体520于开口310处与固定罩300的侧壁连接,以使第二导电体520上的气孔与开口310连通,便于负离子从开口310处流动于风扇外部。第一导电体510和第二导电体520之间相对固定,第一导电体510与第二导电体520之间设有导电间隙340,避免发生通电故障,并使负离子能够在二者之间移动。
还包括摇头装置600,摇头装置600包括第一传动体610 和第二传动体620,第二传动体620与支撑柱200转动连接,第一传动体610在动力电机630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第二传动体620转动,实现第二传动体620相对支撑柱200的转动;第一传动体610的中心处设有转轴640,第一传动体610通过该转轴640与动力电机630连接,实现动力电机630与第一传动体610之间的运动传递;转轴640与固定罩300连接,在转轴 640转动的过程中,固定罩300跟随转轴640进行转动,进而机罩410跟随转轴640转动,使得机罩410相对支撑柱200相对运动,实现了风扇的摆头动作。
第一传动体610和第二传动体620可设置为齿轮结构。
优选的,第二传动体620与支撑柱200之间设有连接件650,连接件650与支撑柱200之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体620与连接件650转动连接,从而第二传动体620转动时,连接件650 的上部跟随第二传动体620转动,连接件650的下部保持固定,从而实现第二传动体620与支撑柱200之间的相对转动。第二传动体620与连接件650之间的转动连接,在实现二者相对转动的基础上,可以是铰接、轴孔连接等形式。
还包括检测组件660,检测组件660包括挡片661和检测体662,挡片661与固定罩300连接,挡片661可跟随第二传动体620的转动而移动,检测体662的内部设有可供挡片661穿过的通槽,从而实现挡片661与检测体662之间的位置变化。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挡片661可选用光电挡片,检测体 662上设有对挡片661进行感应的光电感应元件,挡片661上设有检测部6613与阻挡部6612,在挡片661跟随第二传动体 620转动过程中,检测部6613与阻挡部6612相对检测体662 产生位置变化,当检测体662位于检测部6613内时,或者挡片661恰好转动至检测体662位于检测部6613内时,检测体 662获取挡片661的当前位置,从而快速识别风扇当前的转动角度,使得风扇可从任一位置进行转动,提高风扇转动角度的精确度。
风扇摇头过程中,或者在人为的摆动下可能会停止于任一位置,通过检测体662对挡片661位置的检测,达到对风扇摆头位置的测定,获取风扇当前的转动角度,并基于当前角度进行转动,达到风扇从任意位置进行精确的角度转动的效果。
参照图5,挡片661包括一基体6611,阻挡部6612基于基体6611的外边缘向外突出,阻挡部6612沿基体6611的外缘间隔排列有一周,相邻阻挡部6612之间形成该检测部6613。当阻挡部6612位于检测体662处或者阻挡部6612转动至检测体662处时,遮挡检测体662上的光电信号位置,此时检测体 662未检测出挡片661的位置信号;当检测部6613位于检测体662处或者检测部6613恰好转动至检测体662处时,检测体 662上的光电信号位置裸露,并对此时挡片661所在的位置角度进行测定;检测体662将该位置信息反馈至驱动模块663,驱动模块663接收该信号并发送指令,使得风扇在当前位置处转动并转动至既定角度。实现风扇摆头位置的测定,且风扇可从任意摆动位置进行转动,转动角度更为精确。
检测体662与检测部6613、阻挡部66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检测体662的数量越多,检测部6613与阻挡部6612沿基体6611的分布越细分,检测体662对风扇角度的测量越快速、精确。在一种优选方式中,每一检测部6613 均对应一检测体662,使得检测体662能够快速捕捉风扇的微小角度变化,定位风扇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阻挡部6612设有两个,每一阻挡部6612 均相对于挡片661的边缘外凸,两阻挡部6612之间以及基体 6611边缘所形成的凹状空间为检测部6613。两阻挡部6612的两侧外壁与基体6611中心所形成的角度以及检测部6613的两侧边缘与基体6611中心所形成的角度均为40度。在保证对风扇转动位置精确测定的基础上,阻挡部6612与检测部6613的数量最少,所需的成本最低,极大优化了风扇的使用性能。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支撑柱、机罩、扇叶及负离子模块,所述支撑柱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机罩连接,所述扇叶容置于所述机罩内并能够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以形成气流,所述负离子模块包括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产生的负离子穿过所述第二导电体并跟随所述气流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上连接有导电针,所述导电针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中心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为镂空结构且具有供所述负离子穿过的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部形成一容置腔体,所述动力装置与负离子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导电体安装于所述固定罩靠近所述机罩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内设有安装卡槽,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均嵌设于所述安装卡槽内,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设有导电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头装置,所述摇头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体与第二传动体,所述第二传动体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体在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体相对所述支撑柱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柱与第二传动体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体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挡片与检测体,所述挡片与所述第二传动体连接并跟随第二传动体转动,所述挡片上设有交替排列的阻挡部与检测部,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检测部内或者所述挡片转动至所述检测体位于检测部内时,所述检测体识别所述挡片的当前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包括一基体,所述阻挡部基于所述基体的边缘向外凸起并沿所述基体的边缘间隔排列有一周,相邻所述阻挡部之间形成所述检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离子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包括一基体,所述阻挡部在所述基体的边缘间隔排列有两个,所述阻挡部之间形成所述检测部。
CN201920156999.7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负离子风扇 Active CN209818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6999.7U CN209818373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负离子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6999.7U CN209818373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负离子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8373U true CN209818373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6999.7U Active CN209818373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负离子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8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1182B1 (en) Ceiling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KR102095989B1 (ko) 스윙 루버를 구비한 스탠드형 에어컨
ES2391984T3 (es) Acondicionador de aire
CN109724163B (zh) 窗式空调器的后围板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US10465940B2 (en) Air discharge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CN2103991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18373U (zh) 一种负离子风扇
CN109882932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H0123472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204316A (zh) 顶棚埋入式空调机
CN10615245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0688677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JP4760553B2 (ja) 浴室換気乾燥機
CN210463342U (zh) 一种立体式可360度旋转恒温除湿机
CN108019832B (zh) 一种电器壳体和空调
CN10632252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9875392U (zh) 一种电机和电动设备
CN219713645U (zh) 壁挂空调器室内机
CN211009278U (zh) 蜗壳组件和空气加热器
CN215808769U (zh) 一种电暖器
CN212901753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
CN210265227U (zh) 塔扇
CN218915124U (zh) 风机组件与空调器
CN211182852U (zh) 一种能够进行对流通风的配电柜
CN218388441U (zh) 直流壁挂监控机壳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