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5905U -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5905U
CN209815905U CN201920208729.6U CN201920208729U CN209815905U CN 209815905 U CN209815905 U CN 209815905U CN 201920208729 U CN201920208729 U CN 201920208729U CN 209815905 U CN209815905 U CN 209815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erobic
sedimentation tank
cofferdam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8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英国
罗刚
李迪田
袁初
赛庆新
刘永东
王小辉
徐爱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Xuan 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Joint Cleaning Fluid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Xuan 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Joint Cleaning Fluid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Xuan 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Joint Cleaning Fluid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Xuan 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8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5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5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5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缺氧池、好氧一池、好氧二池、二沉池及储泥池,初沉池的顶部设置初沉池出水口,缺氧池的底部设置缺氧池进水口,初沉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进水口连接;缺氧池的顶部设置缺氧池出水口,好氧一池的底部设置好氧一池进水口,缺氧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好氧一池进水口连接;好氧二池的顶部设置好氧二池出水口,好氧二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从二沉池的顶部引入二沉池;二沉池的底部设置排泥口,排泥口通过管道连通储泥池。该装置可以针对氨氮含量高及酚含量高的煤焦油加氢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法结合接触氧化法的处理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焦油加氢废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油、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较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目前处理煤焦油加氢废水最常用的方法是生化处理,可有效降解废水中有机物,且处理成本较低。但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废水水质越来越复杂,污染物浓度波动大,特别是可生化性较差(BOD/COD<0.3)的废水经传统的生化处理后仍无法满足处理要求,且处理成本日趋高昂。因此亟需对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及装置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优化,以满足处理要求。
对于水量较小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处理,一般是采用生化一体化装置,将所有设备(生化池)集合成一个大的装置,这样节约占地并且节省能耗。但传统的生化一体化装置运行时对可生化性较差的废水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极易出现二沉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外排不畅等问题。传统生化一体化装置的污泥循环及外排系统设计思路是:二沉池沉降下来的污泥通过底部连通管排到相邻的储泥池,再通过设置在储泥池底部的污泥回流泵进行循环回流,剩余污泥则通过同样设置在储泥池底部的污泥外排泵外排。这样设计最大的弊端就是污泥容易在储泥池底部沉积,形成死角,不被潜水泵吸出(离泵吸入口近的就被吸走,远的就吸不到),从而导致回流或者外排的污泥里大部分都是水(污泥量极少),非常不利于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传统生化一体化装置仅能处理污染物浓度相对比较稳定的废水,一旦来水水质出现较大的波动,很容易出现处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缺氧池、好氧一池、好氧二池、二沉池及储泥池,其中:
所述初沉池的顶部设置初沉池出水口,所述缺氧池的底部设置缺氧池进水口,所述初沉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缺氧池进水口连接;
所述缺氧池的顶部设置缺氧池出水口,所述好氧一池的底部设置好氧一池进水口,所述缺氧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一池进水口连接;
所述好氧一池的顶部设置好氧一池出水口,所述好氧二池的底部设置好氧二池进水口,所述好氧一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二池进水口连接;
所述好氧二池的顶部设置好氧二池出水口,所述好氧二池出水口通过管道引入所述二沉池的顶部;
所述二沉池的底部设置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泥池。
作为优选,所述二沉池的底端设置有小口向下的漏斗状的泥斗,所述泥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所述初沉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一池及所述好氧二池的底部壁板上都设置有所述排泥口。
作为优选,所述初沉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一池、所述好氧二池、所述二沉池及所述储泥池由敞口箱体用隔板分隔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初沉池的上方设置有若干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连通输送待处理废水的进水主管;所述进水支管的底端设置成喇叭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初沉池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初沉池围堰;
各个所述进水支管的喇叭出口将所述待处理废水引入所述初沉池围堰内;
所述初沉池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沉池与所述初沉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
其中,所述待处理废水在所述初沉池围堰内初步沉淀后溢出所述初沉池围堰而进入所述夹层空间,继而通过所述初沉池出水口进入所述缺氧池。
作为优选,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搅拌循环泵及若干曝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好氧一池和所述好氧二池都设置有生物弹性填料和若干曝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二沉池包含二沉池主体池和两个二沉池辅助池,
所述二沉池主体池与所述储泥池的一侧相邻;
所述二沉池辅助池同时与所述储泥池及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相邻。
作为优选,所述二沉池主体池与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构造相同;
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主体池围堰;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辅助池围堰;
所述好氧二池出水口通过若干管路将废水引入所述主体池围堰和/或所述辅助池围堰内;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所述泥斗,所有所述泥斗位于所述主体池围堰内;每个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所述泥斗,所述泥斗位于所述辅助池围堰内;
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的顶部设置主体池出水口,所述主体池出水口连通所述二沉池主体池与所述主体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顶部设置辅助池出水口,所述辅助池出水口连通所述二沉池辅助池与所述辅助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
其中,所述废水在所述主体池围堰和/或所述辅助池围堰内降解有机物及除去氨氮后溢出所述主体池围堰及所述辅助池围堰而进入所述夹层空间,继而通过所述主体池出水口和/或所述辅助池出水口排出处理后的清水。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池围堰及所述辅助池围堰内都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泥斗的底端为所述二沉池主体池或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还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好氧一池,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由初沉池、缺氧池、好氧一池、好氧二池、二沉池及储泥池组成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针对氨氮含量高及酚含量高的煤焦油加氢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法结合接触氧化法的处理工艺,达到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目的,最后出水达到处理要求,使该装置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污水处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可生化性差、污泥回流、剩余污泥外排不畅及对来水污染物浓度波动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生化处理工艺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能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出水达到处理要求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初沉池、2缺氧池、3好氧一池、4好氧二池、5二沉池主体池、6二沉池辅助池、7弹性填料、8斜管填料、9进水主管、10排泥口、12出水口、13主体池进水管、14辅助池进水管、15泥斗、16储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附图1和2,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1、缺氧池2、好氧一池3、好氧二池4、二沉池及储泥池16,其中:
初沉池1的顶部设置初沉池出水口,缺氧池2的底部设置缺氧池进水口,初沉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进水口连接;缺氧池2的顶部设置缺氧池出水口,好氧一池3的底部设置好氧一池进水口,缺氧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好氧一池进水口连接;好氧一池3的顶部设置好氧一池出水口,好氧二池4的底部设置好氧二池进水口,好氧一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好氧二池进水口连接;好氧二池4的顶部设置好氧二池出水口,好氧二池出水口通过管道引入二沉池的顶部;二沉池的底部设置排泥口,排泥口10通过管道连通储泥池16。
该装置可以针对氨氮含量高及酚含量高的煤焦油加氢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法结合接触氧化法的处理工艺,达到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目的,最后出水达到处理要求,使该装置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污水处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进一步的,二沉池的底端设置有小口向下的漏斗状的泥斗15,泥斗15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10;初沉池1、缺氧池2、好氧一池3及好氧二池4的底部壁板上都设置有排泥口10。初沉池1、缺氧池2、好氧一池3、好氧二池4、二沉池及储泥池16由敞口箱体用隔板分隔而成。
进一步的,初沉池1的上方设置有若干进水支管,进水支管连通输送待处理废水的进水主管9;进水支管的底端设置成喇叭出口。
初沉池1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初沉池围堰;各个进水支管的喇叭出口将待处理废水引入初沉池围堰内;初沉池出水口连通初沉池1与初沉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其中,待处理废水在初沉池围堰内初步沉淀后溢出初沉池围堰而进入夹层空间,继而通过初沉池出水口进入缺氧池2。
进一步的,缺氧池2内设置有搅拌循环泵及若干曝气管。好氧一池3和好氧二池4都设置有生物弹性填料7和若干曝气管。
进一步的,二沉池包含二沉池主体池5和两个二沉池辅助池6,二沉池主体池5与储泥池16的一侧相邻;二沉池辅助池6同时与储泥池16及二沉池主体池5相邻。
二沉池主体池5与二沉池辅助池6的构造相同;二沉池主体池5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主体池围堰;二沉池辅助池6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辅助池围堰。
好氧二池4出水口通过若干管路将废水引入主体池围堰和/或辅助池围堰内;二沉池主体池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泥斗15,所有泥斗15位于主体池围堰内;每个二沉池辅助池6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泥斗15,泥斗15位于辅助池围堰内。
二沉池主体池5的顶部设置主体池出水口12,主体池出水口12连通二沉池主体池5与主体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二沉池辅助池6的顶部设置辅助池出水口,辅助池出水口连通二沉池辅助池6与辅助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
其中,废水在主体池围堰和/或辅助池围堰内降解有机物及除去氨氮后溢出主体池围堰及辅助池围堰而进入夹层空间,继而通过主体池出水口12和/或辅助池出水口排出处理后的清水。
进一步的,主体池围堰及辅助池围堰内都设置有斜管填料8;泥斗15的底端为二沉池主体池5或二沉池辅助池6的排泥口10,排泥口10还通过管道连通好氧一池3,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本装置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1、A/O/O池(缺氧池2、好氧一池3、好氧二池4)、二沉池、储泥池16六个分隔池体,池体间用钢板隔开。装置运行时,在A/O/O池中进行鼓风曝气,使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结合起来,使该装置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污水处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初沉池1,其上部均匀设置三根进水支管,支管设置喇叭出口,上部设齿形围堰从池体另一侧出水。初沉池1设置间歇排泥设施。缺氧池2设置曝气管、搅拌循环泵。好氧池设置曝气管、生物弹性填料7。以上各池体底部均设置排泥口10。
二沉池主体池5最上部设置齿形围堰及出水口,澄清后的清水从出水口出装置,围堰下方设置斜管填料8,利于泥水分离,二沉池主体池5下部设置三个泥斗15,用于沉降污泥的均匀收集,泥斗15底部设排泥管,方便污泥排出。
二沉池辅助池6设置与主体池一样,分设在储泥池16两端,储泥池16设于两个辅助池中间。这样设计可以保证废水在二沉池具有更多停留时间,使泥水分离效果更好,出水水质更好。
泥斗15下部设出口管,一路连接循环回流泵,可将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好氧池,进行循环处理,一路排至储泥池16,可将剩余污泥外排出装置。
该生化一体化装置能够应对煤焦油加氢废水浓度易波动、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特别是对氨氮、酚含量高的污水处理效果显著,并能够针对不同污染物组成、浓度来调整运行方式,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处理效果。
本申请的废水生化一体化装置处理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经调质调量后的煤焦油加氢废水首先进入初沉池1,进水主管9分三支从上部进入初沉池1,初沉池1上部设齿形围堰及出水口。初沉池1可除去废水中的大部分可沉物和漂浮物,经初步沉淀后,废水从初沉池1上部经出水管引到缺氧池2底部然后鼓出;
b)在缺氧条件下,缺氧池2中的脱氮菌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来氧化分解有机物,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c)脱氮后的废水从缺氧池2顶部出口管引到好氧一池3底部鼓出,好氧一池3里的硝化菌在弹性填料7及曝气等条件下进行硝化作用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进而氧化成硝酸盐,除去氨氮的同时消耗其他有机物;
d)在好氧一池3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从顶部出口管引到好氧二池4底部鼓出,在好氧二池4继续进行硝化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除去氨氮;
e)降解有机物及除去氨氮之后的废水分三路分别进入二沉池主体池5及辅助池(两个)6进行泥水分离,其中主体池进水管13分三支,辅助池进水管14各一支,澄清后的上部清水通过齿形围堰从上部出水口12排出装置,沉降到泥斗15底部的污泥通过出口管一路经循环回流泵循环至生化池,剩余污泥则通过另一路可定期排至储泥池16,送出装置外。
本装置处理煤焦油加氢废水进水指标及处理后出水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装置进水及出水指标
项目 处理后指标(mg/L) 处理后指标(mg/L)
pH 6~9 6~9
COD 500~750 ≤60
氨氮 150~200 ≤15
挥发酚 50 -
30 ≤5
H<sub>2</sub>S(或硫化物) 10 ≤1
SS 1500 ≤70
处理后废水水质可以达到GB8978-1996《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指标。
本申请的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具备以下优点:
1、二沉池设计分主体池和辅助池,当因来水水量或污染物浓度出现变化导致废水总污染物量产生较大的波动时,可以通过辅助池进水管14上的阀门进行水量调节,控制调节废水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2、二沉池底部设计成锥斗,能够均匀收集沉降的污泥,从而保证污泥能正常回流和外排。传统做法是通过在储泥池16设置的潜水泵进行污泥回流和外排,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污泥容易在储泥池底部沉积,形成死角,不被潜水泵吸出(离泵吸入口近的就被吸走,远的就吸不到),导致装置运行时回流或者外排的都是水(污泥量极少),非常不利于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本申请的设计彻底解决了这一弊端,二沉池泥水分离后沉降下来的污泥会均匀的收集在泥斗15底部,不会出现死角。
3、通过本申请的生化一体化装置可对活性污泥进行很好的驯化和培养,使微生物能很快适应煤焦油加氢废水可生化性较差的情况,并使出水水质达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沉池、缺氧池、好氧一池、好氧二池、二沉池及储泥池,其中:
所述初沉池的顶部设置初沉池出水口,所述缺氧池的底部设置缺氧池进水口,所述初沉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缺氧池进水口连接;
所述缺氧池的顶部设置缺氧池出水口,所述好氧一池的底部设置好氧一池进水口,所述缺氧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一池进水口连接;
所述好氧一池的顶部设置好氧一池出水口,所述好氧二池的底部设置好氧二池进水口,所述好氧一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二池进水口连接;
所述好氧二池的顶部设置好氧二池出水口,所述好氧二池出水口通过管道引入所述二沉池的顶部;
所述二沉池的底部设置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泥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的底端设置有小口向下的漏斗状的泥斗,所述泥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所述初沉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一池及所述好氧二池的底部壁板上都设置有所述排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一池、所述好氧二池、所述二沉池及所述储泥池由敞口箱体用隔板分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的上方设置有若干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连通输送待处理废水的进水主管;所述进水支管的底端设置成喇叭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沉池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初沉池围堰;
各个所述进水支管的喇叭出口将所述待处理废水引入所述初沉池围堰内;
所述初沉池出水口连通所述初沉池与所述初沉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
其中,所述待处理废水在所述初沉池围堰内初步沉淀后溢出所述初沉池围堰而进入所述夹层空间,继而通过所述初沉池出水口进入所述缺氧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搅拌循环泵及若干曝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一池和所述好氧二池都设置有生物弹性填料和若干曝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二沉池包含二沉池主体池和两个二沉池辅助池,
所述二沉池主体池与所述储泥池的一侧相邻;
所述二沉池辅助池同时与所述储泥池及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沉池主体池与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构造相同;
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主体池围堰;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内部设置有顶部为齿形的辅助池围堰;
所述好氧二池出水口通过若干管路将废水引入所述主体池围堰和/或所述辅助池围堰内;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所述泥斗,所有所述泥斗位于所述主体池围堰内;每个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所述泥斗,所述泥斗位于所述辅助池围堰内;
所述二沉池主体池的顶部设置主体池出水口,所述主体池出水口连通所述二沉池主体池与所述主体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顶部设置辅助池出水口,所述辅助池出水口连通所述二沉池辅助池与所述辅助池围堰之间的夹层空间;
其中,所述废水在所述主体池围堰和/或所述辅助池围堰内降解有机物及除去氨氮后溢出所述主体池围堰及所述辅助池围堰而进入所述夹层空间,继而通过所述主体池出水口和/或所述辅助池出水口排出处理后的清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池围堰及所述辅助池围堰内都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泥斗的底端为所述二沉池主体池或所述二沉池辅助池的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还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好氧一池,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CN201920208729.6U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09815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8729.6U CN209815905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8729.6U CN209815905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5905U true CN209815905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3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8729.6U Active CN209815905U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5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47157B1 (ko) 장방형 상향류 혐기/무산소 반응조를 포함하는 하?폐수처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폐수처리방법
US20090272681A1 (en) Recycl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for car wash
US6787035B2 (en) Bioreactor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CN206580707U (zh) 一种焦化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8083437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N201746432U (zh) 一种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
CN112661351A (zh) 一种餐厨垃圾发酵废水或渗滤液生化-物化耦合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001741U (zh) 污水处理装置
KR101097144B1 (ko) 혐기/무산소성 미생물반응조를 이용한 고효율 회분식 하폐수처리시설 및 방법
CN209759222U (zh)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废水处理设备
CN214142029U (zh) 餐厨垃圾发酵废水或渗滤液生化-物化耦合深度处理系统
CN205347124U (zh) 城市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设备
CN218025787U (zh) 适用于进水波动的小型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备
CN207512032U (zh) 用于高cod高氨氮含油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08996689B (zh) 一种固体碳源微曝气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CN209815905U (zh) 一种煤焦油加氢废水生化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11153551A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N103951063B (zh) 一种节能型mbr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
CN106865888B (zh) 一种脱除炼油废水总氮的方法
CN102153229A (zh) 一种高浓度炼油废水处理工艺
KR20110023436A (ko) Snd를 적용한 mbr 반응조에서 하수고도처리 시스템
CN108394996B (zh) 一种活性污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5254123B (zh)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其回用工艺
CN107337321A (zh)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废水处理装置
CN107381817A (zh) 一种防气蚀微氧脱氮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