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4233U - 一种救生手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4233U
CN209814233U CN201920288064.4U CN201920288064U CN209814233U CN 209814233 U CN209814233 U CN 209814233U CN 201920288064 U CN201920288064 U CN 201920288064U CN 209814233 U CN209814233 U CN 209814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ide wall
slot
groove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80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anyou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anyou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anyou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anyou Plast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80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4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4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42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生手环,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的一侧铰接在后壳体的同一侧上,前壳体盖合在后壳体上;所述主壳体的右侧板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右连接套,右连接套与主壳体的右侧板上具有的通孔相通,右连接套的外侧壁上螺接有帽盖,气囊罐插套在通孔和右连接套中,气囊罐的右端插套在帽盖中;它的气囊罐处于主壳体中,气囊罐的右端处于右连接套中,并通过帽盖覆盖,从而使得其不容易与外界碰撞,保证气囊罐不会损坏或泄露,非常方便,同时,其只需要翻转开关板即可实现充气,由于开关板体积小,而且是通过转动打开,使得其无需用较大力量即可翻转,非常方便,开启快速,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救生手环。
背景技术:
救生手环可以在游泳者遇到突发事件时,通过打开手环的开关,使得气囊罐中的气体冲入原先折叠的救生气囊袋中,使得救生气囊袋膨胀漂浮到水面上从而使得人可以浮在水面而不容易沉入水底,并对周围起到警示效果,然而,现有的救生手环中,其气囊罐一般是整个处于救生手环的主壳体的外部或者是部分处于主壳体中,使得其处于救生手环主壳体外部的部分容易碰撞而破损或泄露,从而使得在使用时无法满足充气的要求,同时,现有的救生手环主壳体一般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固定在表带上,上壳体卡扣在下壳体中,开启需要人手动将上壳体从下壳体中脱出再翻开,其需要力使用的力较大,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当人体力不行时,就无法开启,实现不了及时救生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救生手环,它的气囊罐处于主壳体中,气囊罐的右端处于右连接套中,并通过帽盖覆盖,从而使得其不容易与外界碰撞,保证气囊罐不会损坏或泄露,非常方便,同时,其只需要翻转开关板即可实现充气,由于开关板体积小,而且是通过转动打开,使得其无需用较大力量即可翻转,非常方便,开启快速,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救生手环,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的一侧铰接在后壳体的同一侧上,前壳体盖合在后壳体上;
所述主壳体的右侧板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右连接套,右连接套与主壳体的右侧板上具有的通孔相通,右连接套的外侧壁上螺接有帽盖,气囊罐插套在通孔和右连接套中,气囊罐的右端插套在帽盖中;
所述主壳体中安装有连接壳体,连接壳体中插套有插针机构,插针机构的顶针部对着气囊罐的左端,插针机构的推动部对着主壳体的左部铰接有的开关板的右端凸起部。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后壳体的内侧壁上,连接壳体的中部具有中间隔板,中间隔板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中间隔板的右端的连接壳体的中部具有中心贯穿通槽,中间隔板的左端的连接壳体的中部具有伸入插槽,开关板的右端凸起部插套在伸入插槽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插针机构包括推动柱,推动柱插套在中心通孔中,推动柱的后端成型有推动部,推动部处于伸入插槽中并与开关板的右端凸起部相对应;
推动柱的右端固定有压紧板,压紧板的左侧壁压靠在中间隔板的右侧壁上,压紧板右端面中部成型有顶针部,顶针部处于中心贯穿通槽中,缓冲弹簧插套在中心贯穿通槽中,缓冲弹簧的一端着力于压紧板,缓冲弹簧的另一端着力于气囊罐的左端面的中部,气囊罐的左部插套在中心贯穿通槽中,气囊罐的左部外侧壁紧贴中心贯穿通槽的右端边部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气囊罐的左部为圆台形部,圆台形部的右端直径大于圆台形部的左端直径。
进一步的说,所述后壳体的左侧壁上成型有安装插槽,开关板插套在安装插槽中,安装插槽的上部右侧壁上成型有通槽,开关板的上部右侧壁成型有铰接部,铰接部插套在通槽和伸入插槽中,伸入插槽的左部插套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固定在伸入插槽的前后两个内侧壁上,转轴插套在铰接部的中部通孔中,铰接部的上端成型有右端凸起部。
进一步的说,所述开关板的下端伸出安装插槽的底面,开关板的下部右侧壁上成型有卡置部,卡置部插套在后壳体的左侧板的下部成型有的插孔中,卡置部的端部卡置在前壳体的左侧板的下部成型有的后卡槽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前壳体的右侧板的底面的下部成型有前卡置部,前卡置部卡置在后壳体的右侧板的下部内侧壁上成型有的内卡槽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壳体的右部的前壁板上成型有用于通接折叠救生气囊袋的通气管,通气管与连接壳体的中心贯穿通槽相通。
进一步的说,所述压紧板的左侧壁的边部成型有环形槽,密封圈嵌套在环形槽中,密封圈的左端面压靠在中间隔板的右侧壁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前壳体的前壁面中成型有用于安装指南针的安装凹孔;
所述后壳体的后壁板的上部和下部具有表带安装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的气囊罐处于主壳体中,气囊罐的右端处于右连接套中,并通过帽盖覆盖,从而使得其不容易与外界碰撞,保证气囊罐不会损坏或泄露,非常方便,同时,其只需要翻转开关板即可实现充气,由于开关板体积小,而且是通过转动打开,使得其无需用较大力量即可翻转,非常方便,开启快速,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表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囊罐未压紧安装时的去掉前壳体和帽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囊罐未压紧安装时的去掉前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囊罐压紧时的安装表带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救生手环,包括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包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的一侧铰接在后壳体12的同一侧上(可以通过铰接轴铰接,也可以是前壳体11的一侧或后壳体12的一侧外侧壁上成型两个凸起部,凸起部卡置在对应的后壳体12的一侧或前壳体11的一侧的外侧壁上成型有的定位孔中),前壳体11盖合在后壳体12上;
所述主壳体10的右侧板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右连接套13,右连接套13与主壳体10的右侧板上具有的通孔14相通,右连接套13的外侧壁上螺接有帽盖15,气囊罐20插套在通孔14和右连接套13中,气囊罐20的右端插套在帽盖15中并压靠在帽盖15的右侧板的内侧壁上;转动帽盖15可以调节气囊罐20左端压紧在连接壳体30右端处的压紧程度。
所述主壳体10中安装有连接壳体30,连接壳体30中插套有插针机构40,插针机构40的顶针部41对着气囊罐20的左端,插针机构40的推动部42对着主壳体10的左部铰接有的开关板50的右端凸起部51。气囊罐20处于主壳体10中的部分处于后壳体1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的后支撑块3的前壁面上具有的弧形凹槽和前壳体1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的前支撑块4的后壁面上具有的弧形凹槽中,气囊罐 20处于主壳体10中的部分夹持在后支撑块3和前支撑块4之间。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壳体3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后壳体12的内侧壁上,连接壳体30的中部具有中间隔板31,中间隔板31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32,中间隔板31的右端的连接壳体30的中部具有中心贯穿通槽33,中间隔板31的左端的连接壳体30的中部具有伸入插槽34,开关板50的右端凸起部51插套在伸入插槽34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插针机构40包括推动柱43,推动柱43插套在中心通孔32中,推动柱43的后端成型有推动部42,推动部42处于伸入插槽34中并与开关板50的右端凸起部51相对应;
推动柱43的右端固定有压紧板44,压紧板44的左侧壁压靠在中间隔板31的右侧壁上,压紧板44右端面中部成型有顶针部41,顶针部41处于中心贯穿通槽33中,缓冲弹簧1插套在中心贯穿通槽 33中,缓冲弹簧1的一端着力于压紧板44,缓冲弹簧1的另一端着力于气囊罐20的左端面的中部,气囊罐20的左部插套在中心贯穿通槽33中,气囊罐20的左部外侧壁紧贴中心贯穿通槽33的右端边部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气囊罐20的左部为圆台形部,圆台形部的右端直径大于圆台形部的左端直径。
进一步的说,所述后壳体12的左侧壁上成型有安装插槽121,开关板50插套在安装插槽121中,安装插槽121的上部右侧壁上成型有通槽122,开关板50的上部右侧壁成型有铰接部52,铰接部52 插套在通槽122和伸入插槽34中,伸入插槽34的左部插套有转轴 341,转轴341的两端固定在伸入插槽34的前后两个内侧壁上,转轴 341插套在铰接部52的中部通孔中,铰接部52的上端成型有右端凸起部51。
进一步的说,所述开关板50的下端伸出安装插槽121的底面,开关板50的下部右侧壁上成型有卡置部53,卡置部53插套在后壳体12的左侧板的下部成型有的插孔中,卡置部53的端部卡置在前壳体11的左侧板的下部成型有的后卡槽111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前壳体11的右侧板的底面的下部成型有前卡置部112,前卡置部112卡置在后壳体12的右侧板的下部内侧壁上成型有的内卡槽1210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壳体30的右部的前壁板上成型有用于通接折叠救生气囊袋的通气管39,通气管39与连接壳体30的中心贯穿通槽33相通。
进一步的说,所述压紧板44的左侧壁的边部成型有环形槽,密封圈441嵌套在环形槽中,密封圈441的左端面压靠在中间隔板31 的右侧壁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前壳体11的前壁面中成型有用于安装指南针的安装凹孔113;
所述后壳体12的后壁板的上部和下部具有表带安装通槽123。
工作原理:由于折叠救生气囊袋的形式可以为各种样式,因此附图中未显示通气管39连通的折叠救生气囊袋,折叠救生气囊袋折叠放置在主壳体10中,即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之间。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开关板50的下部向外掰开,此时,卡置部53从后卡槽111和后壳体12的左侧板的下部成型有的插孔,此时,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只通过前卡置部112和内卡槽1210卡置实现连接,其连接力较小;其中帽盖15不仅起到保护气囊罐20的右端的作用,从而使得其不容易与外界碰撞,同时,通过帽盖15螺接在右连接套13上,气囊罐20的右端压靠在帽盖15的右侧板的内侧壁上,实现气囊罐20的限位定位,从而保证气囊罐20安装到位,帽盖15起到限位作用。
而随着开关板50的翻转,使得右端凸起部51压靠在推动部42上,并推动推动柱43向右移动,使得缓冲弹簧1压缩,顶针部41插入气囊罐20的左端面上,使得气囊罐20的压缩气体快速流出并通过通气管39 冲入与通气管39连通的折叠救生气囊袋中,由于气压较大,使得缓冲弹簧回位,使得使得顶针部41回位,压紧板44的左侧壁压靠在中间隔板31的右侧壁上,通过密封圈441密封,而折叠救生气囊袋在充气膨胀时通过膨胀的力将前壳体11顶开,使得折叠救生气囊袋整个部分可以伸入主壳体10漂浮在水面上,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开启方便及时,方便使用者使用。
同时,本实施例中,其安装凹孔113可以安装指南针,方便方位的指定,方便找准位置,而表带可以方便携带在手上。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救生手环,包括主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包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的一侧铰接在后壳体(12)的同一侧上,前壳体(11)盖合在后壳体(12)上;
所述主壳体(10)的右侧板的外侧壁上成型有右连接套(13),右连接套(13)与主壳体(10)的右侧板上具有的通孔(14)相通,右连接套(13)的外侧壁上螺接有帽盖(15),气囊罐(20)插套在通孔(14)和右连接套(13)中,气囊罐(20)的右端插套在帽盖(15)中;
所述主壳体(10)中安装有连接壳体(30),连接壳体(30)中插套有插针机构(40),插针机构(40)的顶针部(41)对着气囊罐(20)的左端,插针机构(40)的推动部(42)对着主壳体(10)的左部铰接有的开关板(50)的右端凸起部(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3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后壳体(12)的内侧壁上,连接壳体(30)的中部具有中间隔板(31),中间隔板(31)的中部具有中心通孔(32),中间隔板(31)的右端的连接壳体(30)的中部具有中心贯穿通槽(33),中间隔板(31)的左端的连接壳体(30)的中部具有伸入插槽(34),开关板(50)的右端凸起部(51)插套在伸入插槽(3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机构(40)包括推动柱(43),推动柱(43)插套在中心通孔(32)中,推动柱(43)的后端成型有推动部(42),推动部(42)处于伸入插槽(34)中并与开关板(50)的右端凸起部(51)相对应;
推动柱(43)的右端固定有压紧板(44),压紧板(44)的左侧壁压靠在中间隔板(31)的右侧壁上,压紧板(44)右端面中部成型有顶针部(41),顶针部(41)处于中心贯穿通槽(33)中,缓冲弹簧(1)插套在中心贯穿通槽(33)中,缓冲弹簧(1)的一端着力于压紧板(44),缓冲弹簧(1)的另一端着力于气囊罐(20)的左端面的中部,气囊罐(20)的左部插套在中心贯穿通槽(33)中,气囊罐(20)的左部外侧壁紧贴中心贯穿通槽(33)的右端边部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罐(20)的左部为圆台形部,圆台形部的右端直径大于圆台形部的左端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2)的左侧壁上成型有安装插槽(121),开关板(50)插套在安装插槽(121)中,安装插槽(121)的上部右侧壁上成型有通槽(122),开关板(50)的上部右侧壁成型有铰接部(52),铰接部(52)插套在通槽(122)和伸入插槽(34)中,伸入插槽(34)的左部插套有转轴(341),转轴(341)的两端固定在伸入插槽(34)的前后两个内侧壁上,转轴(341)插套在铰接部(52)的中部通孔中,铰接部(52)的上端成型有右端凸起部(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板(50)的下端伸出安装插槽(121)的底面,开关板(50)的下部右侧壁上成型有卡置部(53),卡置部(53)插套在后壳体(12)的左侧板的下部成型有的插孔中,卡置部(53)的端部卡置在前壳体(11)的左侧板的下部成型有的后卡槽(1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的右侧板的底面的下部成型有前卡置部(112),前卡置部(112)卡置在后壳体(12)的右侧板的下部内侧壁上成型有的内卡槽(1210)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30)的右部的前壁板上成型有用于通接折叠救生气囊袋的通气管(39),通气管(39)与连接壳体(30)的中心贯穿通槽(33)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44)的左侧壁的边部成型有环形槽,密封圈(441)嵌套在环形槽中,密封圈(441)的左端面压靠在中间隔板(31)的右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的前壁面中成型有用于安装指南针的安装凹孔(113);
所述后壳体(12)的后壁板的上部和下部具有表带安装通槽(123)。
CN201920288064.4U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救生手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14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8064.4U CN209814233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救生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8064.4U CN209814233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救生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4233U true CN209814233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4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80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14233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救生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42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3561A (zh) * 2019-03-07 2019-05-10 东莞市展友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手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3561A (zh) * 2019-03-07 2019-05-10 东莞市展友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手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14233U (zh) 一种救生手环
WO2017028463A1 (zh) 带安全阀功能的充气阀
KR101046468B1 (ko) 진공 흡착구
CN109733561A (zh) 一种救生手环
US6955529B2 (en) Bidirectional air pump assembly for inflatable objects
CN211667220U (zh) 一种啤酒机减压阀
CN201891915U (zh) 七氟丙烷容器阀
CN209535415U (zh) 快速充气救生装置
CN111820882B (zh) 一种血压测量设备
EP2955383B1 (en) Air compressor construction
CN213391896U (zh) 一种钢闸门密封结构
CN213114509U (zh) 一种充气式防水门
CN203714393U (zh) 一种新型真空泵
CN218536564U (zh) 智能汽车用高性能车载导航仪
CN212336211U (zh) 一种气动疏通器
CN214267923U (zh) 一种穿戴方便的落水救生装置
CN214856066U (zh) 一种汽水机
CN211738140U (zh) 一种转接气嘴
CN217712894U (zh) 一种用于打气筒的限压阀
CN212375969U (zh) 一种脚踏装置及应用其的水箱
CN103693281A (zh) 一种乳液真空泵装置
CN214628794U (zh) 一种定压充气喷壶
CN220016098U (zh) 一种组合阀盖
CN219339274U (zh) 一种气仓结构
CN217435902U (zh) 一种两轮载具安全边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