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9733U -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9733U
CN209809733U CN201920515875.3U CN201920515875U CN209809733U CN 209809733 U CN209809733 U CN 209809733U CN 201920515875 U CN201920515875 U CN 201920515875U CN 209809733 U CN209809733 U CN 209809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bulent
ball
distributed
turbulen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58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AOHUA ENVIRONMEN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AOHUA ENVIRONMEN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AOHUA ENVIRONMEN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AOHUA ENVIRONMEN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158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9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9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9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包含外壳、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所述外壳呈圆筒形,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均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冲洗部分位于湍流除尘除雾部分的上方;冲洗部分包含有冲洗喷头、冲洗泵、管路、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在本实用新型中烟气气流自下而上通过湍流层,将轻质的湍流球流化,冲洗液自上而下进行均匀喷淋,流化的湍流球在湍动旋转和相互碰撞中,使得冲洗液液膜表面不断的进行破碎更新,从而强化气液两相的传质和反应,达到较高的除尘除雾效率。同时湍流球的流化和扰动还有助于避免湍流层出现结垢和堵塞。本实用新型除尘除雾效率高,且适用面广,对锅炉符合无要求,可与机组同步运行。

Description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装置,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GH型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来在我国的环保领域里的烟气脱硫系统中,90%以上的系统采用的工艺为湿法脱硫装置。由于湿法脱硫装置技术原理的原因,在脱硫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60μm以下的水滴,这些水滴不但导致烟囱带水、石膏雨等问题,同时会使烟气中的烟尘排放难以达标。为了减轻这一现象,通常在脱硫塔上部安装有折板式除雾器,由于这类除雾器主要是依赖水滴和折板的碰撞来脱除水滴,因为微小的水滴存在绕流现象,一般来说,折板式除雾器对小直径水滴(20μm以下)的脱除效果不甚理想,其除雾效果很难达到 75mg/Nm3以下。在折板式除雾器中除雾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体中的水滴存在绕流效应;绕流效应和水滴直径、介质有关,水滴直径越小,绕流效应越明显。要减轻绕流效应,就必须提高水滴和都会第碰撞面的相对速度。但在折板式除雾器中,过大的流速会使除雾器阻力加大,也会使水滴二次扬起而影响效果。所以折板式除雾器的除尘效率很难高于75mg/Nm3。此外这些水滴并非纯净的水滴,其中含有大量更细小的尘埃,其结果是导致烟气中粉尘含量很高,以至于烟气中的粉尘排放超标,难以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环保厂家、科研单位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开发出了湿式电除尘器、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等产品;这些产品为我国的燃煤锅炉的烟气超低排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这些产品由于自身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的缺陷。湿式除尘器其除尘效果很好,完全可以达到5mg/Nm3的排放要求,但其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占用空间大和维护维修成本高。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投资、运行成本虽然有了很大的降低,但除尘除雾效果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1)技术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除尘除雾器投资运行成本高、除尘除雾效果不佳的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包含外壳、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
所述外壳呈圆筒形,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均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冲洗部分位于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上方。
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包含有三层湍流层,分别为第一湍流层、第二湍流层和第三湍流层。所述第一湍流层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底层,所述第二湍流层为与第一湍流层的上方,所述第三湍流层为与第二湍流层的上方。
所述第一湍流层由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湍流球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湍流层的第一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每个圆孔为一个区域,所有圆孔组成第一湍流球的分布式区域,所述分布式区域呈蜂巢结构,每一个分布式区域侧壁包含有6个面,每一个分布式区域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湍流球是空心球。所述空心球的表象比重依据烟气流速、水滴含量和效率进行不同的设计。
所述第二湍流层由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湍流球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每个圆孔为一个区域,所有圆孔组成第一湍流球的分布式区域,所述分布式区域呈蜂巢结构,每一个分布式区域侧壁包含有6个面,每一个分布式区域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湍流球是空心球。所述第二湍流球直径大于第一湍流球直径 5~10mm。
所述第三湍流层由第三支撑板和第三湍流球组成,所述第三支撑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第三湍流球是空心球,所述第三湍流球球体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开孔,可进一步提高去绕流效果。
所述第一湍流层、第二湍流层和第三湍流层中湍流球的形状和直径各不相同。
所述冲洗部分包含有冲洗喷头、冲洗泵、管路、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所述冲洗喷头设置有若干个,具体数量依据所述外壳横截面的大小确定。所述冲洗泵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冲洗喷头,所述冲洗泵连接有压力仪表,用于监测冲洗泵内的液体压力,进一步判断冲洗泵内的冲洗液是否足量。在所述管路中设置有阀门,控制冲洗喷头的开关。所述电气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器,型号采用西门子200。冲洗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定期冲洗掉各湍流层捕集的浆体、固体沉淀物,保持各湍流层清洁、湿润,防止各湍流层结垢和阻塞流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层湍流球和一个冲洗层,每层湍流球的形式和直径各不相同,第一湍流球直径较小,第三湍流球直径较大,这种设计能在各种流速下获得良好的湍流效果。湍流球为空心球,空心球的直径、比表面积、孔隙率、堆积系数、堆积重各有不同,需要根据烟气流速、水滴含量和效率进行不同的设计;第三湍流球在空心球的基础上,还在球体表面开孔若干,可进一步提高去绕流效果。为了让湍流球在同一个层面上获得良好的、均匀的分布,每层设计了若干个分布式区域,湍流球在每个区域中均匀扰动,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均衡阻力。冲洗层由若干冲洗喷头组成,由PLC控制器按程序控制进行冲洗,让捕捉凝聚到的水滴回到脱硫塔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湍流球使流动相对平稳的烟气流产生湍流,提高水滴和碰撞面的相对速度,破坏细小水滴的绕流效应,从而使细小水滴的捕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烟气气流自下而上通过湍流层,将轻质的湍流球流化,冲洗液自上而下进行均匀喷淋,流化的湍流球在湍动旋转和相互碰撞中,使得冲洗液液膜表面不断的进行破碎更新,从而强化气液两相的传质和反应,达到较高的除尘除雾效率。同时湍流球的流化和扰动还有助于避免湍流层出现结垢和堵塞。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三层湍流层和一层冲洗层的设置,烟气气流自下而上通过湍流层,将轻质的湍流球流化,冲洗液自上而下进行均匀喷淋,流化的湍流球在湍动旋转和相互碰撞中,使得冲洗液液膜表面不断的进行破碎更新,从而强化气液两相的传质和反应,达到较高的除尘除雾效率,且适用面广,对锅炉符合无要求,可与机组同步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外壳,2是第一湍流层,2-1是第一支撑板,2-2是第一湍流球;3是第二湍流层,3-1是第二支撑板,3-2是第二湍流球;4是第三湍流层,4-1是第三支撑板, 4-2是第三湍流球;5是冲洗部分,5-1是冲洗喷头,5-2是冲洗泵,5-3是管路,5-4是电气控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包含外壳1、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5。
所述外壳1呈圆筒形,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均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冲洗部分位于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的上方。
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包含有三层湍流层,分别为第一湍流层2、第二湍流层3和第三湍流层4。所述第一湍流层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底层,所述第二湍流层为与第一湍流层的上方,所述第三湍流层为与第二湍流层的上方。
所述第一湍流层2由第一支撑板2-1和第一湍流球2-2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湍流层的第一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每个圆孔为一个区域,所有圆孔组成了第一湍流球的分布式区域,所述分布式区域呈蜂巢结构,每一个分布式区域侧壁包含有6个面,每一个分布式区域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湍流球是空心球,空心球直径采用25mm,比表面积500m2/m3,孔隙率为0.81m3/m3,堆积系数为85000个/m3
所述第二湍流层3也由第二支撑板3-1和第二湍流球3-2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每个圆孔为一个区域,所有圆孔组成了第一湍流球的分布式区域,所述分布式区域呈蜂巢结构,每一个分布式区域侧壁包含有6个面,每一个分布式区域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二湍流球是空心球。所述第二湍流球直径为38 mm,比表面积300m2/m3,孔隙率为0.86m3/m3,堆积系数为22800个/m3
所述第三湍流层4由第三支撑板4-1和第三湍流球4-2组成,所述第三支撑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第三湍流球直径为50mm,比表面积200m2/m3,孔隙率为0.90m3/m3,堆积系数为11500个/m3,此外在空心球的基础上,还在球体表面开孔若干,可进一步提高去绕流效果。
所述冲洗部分5包含有冲洗喷头5-1、冲洗泵5-2、管路5-3、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5-4。所述冲洗喷头设置有若干个,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十六个。所述冲洗泵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冲洗喷头,所述冲洗泵连接有压力仪表,用于监测冲洗泵内的液体压力,进一步判断冲洗泵内的冲洗液是否足量。在所述管路中设置有阀门,控制冲洗喷头的开关。所述电气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器,型号采用西门子200。冲洗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定期冲洗掉各湍流层捕集的浆体、固体沉淀物,保持各湍流层清洁、湿润,防止各湍流层结垢和阻塞流道。
实施例一:对于各湍流层采用的湍流球的参数,具体包含有湍流球的直径、比表面积、孔隙率、堆积系数,根据烟气流速、水滴含量和除尘除雾效率进行设计,进而确定各湍流层采用的湍流球的参数。
分别在烟气流速为3.0、3.5、4.0、4.5m/h,水滴含量为50mg/Nm3、75mg/Nm3、 100mg/Nm3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湍流球参数进行除尘除雾,最终确定出最佳的湍流球的参数:即在选择湍流球参数为直径25mm、比表面积500m2/m3、孔隙率81m3/m3、堆积系数15000个/m3,烟气流速为3.0、3.5、4.0m/s时,获得较高的除尘效率和除雾效率,采用不同湍流球参数的除尘除雾效率表详见表1。
表1采用不同湍流球参数的除尘除雾效率表
实施例二:对于35t/h、75t/h、130t/h的锅炉,分别在不同的原始烟尘量、原始水滴量情况下,得出其相应的烟尘排放量和水滴排放量,并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锅炉与湿式电除尘器、管束除尘器的成本、投资、运行总费用进行对比,得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成本、投资、运行总费用低于湿式电除尘器、管束除尘器,详见表2和表3。
表2不同锅炉排放量比较表
表3成本、投资、运行总费用比较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每层湍流层上方均设置一层冲洗部分,如此可以增加冲洗的清洁效果,使得最终烟气的除尘除雾效率更佳。
通过多组实施例的除尘除雾效率得出本实用新型:
①在成本和投资方面比湿式电除尘器低80%,比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低40%;
②在运行费用方面比湿式电除尘器低70%,比管束式除尘除雾低20%;
③在效率方面可比美湿式电除尘器,可比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略高;
④在维护维修方面:本装置维护维修量很小,可长期运行;
⑤本装置使用面广,对本锅炉符合无要求,可与机组同步运行。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的性能指标为:
①、除尘效率:脱硫塔进口粉尘含量小于30mg/Nm3时,脱硫塔出口排放浓度小于5mg/Nm3
②、除雾效率:除雾装置进口水滴含量小于75mg/Nm3时,除雾装置出口水滴排放浓度小于30mg/Nm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包含外壳、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和冲洗部分均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冲洗部分位于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上方;
所述湍流除尘除雾部分包含有三层湍流层,分别为第一湍流层、第二湍流层和第三湍流层,所述第一湍流层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底层,所述第二湍流层为与第一湍流层的上方,所述第三湍流层为与第二湍流层的上方;
所述冲洗部分包含有冲洗喷头、冲洗泵、管路、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湍流层由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湍流球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湍流层的第一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每个圆孔为一个区域,所有圆孔组成第一湍流球的分布式区域,所述分布式区域呈蜂巢结构,每一个分布式区域侧壁包含有6个面,每一个分布式区域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所述第一湍流球是空心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湍流层由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湍流球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每个圆孔为一个区域,所有圆孔组成第一湍流球的分布式区域,所述分布式区域呈蜂巢结构,每一个分布式区域侧壁包含有6个面,每一个分布式区域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所述第二湍流球是空心球,所述第二湍流球直径大于第一湍流球直径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湍流层由第三支撑板和第三湍流球组成,所述第三支撑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湍流球直径8~12mm;所述第三湍流球是空心球,所述第三湍流球的球体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洗喷头设置有若干个,其数量依据所述外壳横截面的大小确定;
所述冲洗泵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冲洗喷头,所述冲洗泵连接有压力仪表;在所述管路中设置有阀门;
所述电气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器,型号采用西门子200。
CN201920515875.3U 2019-04-16 2019-04-16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Active CN209809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5875.3U CN209809733U (zh) 2019-04-16 2019-04-16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5875.3U CN209809733U (zh) 2019-04-16 2019-04-16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9733U true CN209809733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8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5875.3U Active CN209809733U (zh) 2019-04-16 2019-04-16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9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655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湖南高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Gh型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655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湖南高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Gh型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6553B (zh) 湿式变流喷雾喷淋高效除尘净化装置
CN103480223B (zh) 高烟速pm2.5和污染物湿式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5042255U (zh) 双筒多级气旋烟气净化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脱硫吸收塔
CN201324591Y (zh) 湿法烟气脱硫除雾装置
CN104645770A (zh) 一种旋流板式除尘除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91788U (zh) 喷淋式惯性除尘器
CN104874255A (zh) 一种具有除尘、除雾和水回收功能的除雾系统
CN206778123U (zh) 一种超低排放脱硫除尘耦合塔
CN201101941Y (zh) 工业燃煤锅炉玻璃钢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09809733U (zh) Gh型微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CN201949809U (zh) 一种多功能动力波综合洗涤器
CN107029523A (zh) 泡沫洗涤器
CN112933839B (zh) 一种带双导流槽螺旋除雾除尘装置
CN204684902U (zh) 一种具有除尘、除雾和水回收功能的除雾系统
CN204637887U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105771477B (zh) 一种流化雾化和液膜洗涤组合的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9876551A (zh) Gh型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CN201316597Y (zh) 蜂窝状文丘里烟气除尘脱硫洗涤器
CN204768247U (zh) 一种除雾湿式脱硫塔系统
CN104874252B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207850720U (zh) 一种流化除雾器实验装置
CN115282753A (zh) 一种船舶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08177103U (zh) 一种高效流化除雾器装置
CN204380503U (zh) 烟气净化装置和烟气净化系统
CN2845896Y (zh) 一种除尘脱硫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