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8321U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08321U CN209808321U CN201822215779.5U CN201822215779U CN209808321U CN 209808321 U CN209808321 U CN 209808321U CN 201822215779 U CN201822215779 U CN 201822215779U CN 209808321 U CN209808321 U CN 2098083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armrest
- track
- seat
- vertig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可调节扶手与座椅骨架连接;所述可调节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安装轴、把手和锁紧旋钮C;所述可调节扶手通过所述扶手安装轴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上,所述扶手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导向滑槽内并通过锁紧旋钮C锁紧;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座椅扶手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背景技术
前庭是人体平衡的主要器官,前庭中感受头部位置变换的重要结构是半规管,半规管分为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规管,三者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感应不同平面头部位置变化。当人体姿势发生变化时,不同半规管所受的刺激强度不同,双侧刺激不平衡时,会出现眼震且眼震方向朝向所受强刺激一侧。所以通过对不同半规管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可以刺激相应的半规管,故在进行不同方向、不同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时,通过对眼震的检查,可以知道双侧前庭功能的平衡状况以及相应的半规管功能情况。通过采用特定的体位姿态复位脱落的耳石后,可以使绝大部分病人的位置性眩晕症状得到临床治愈。而眩晕症转椅是用于固定人体做半规管功能检测进而评估前庭功能的装置。
如中国专利CN2018205086303公开一种眩晕诊疗系统用座椅结构,包括座椅和自转架,座椅固定于自转架上,座椅上设置多条绑带,其特征在于:座椅的靠背上具有两组压肩板单元,压肩板单元包括压肩板和上下调节滑块,靠背上具有与压肩板一一对应的上下调节滑槽,上下调节滑槽内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螺纹槽,上下调节滑块固定于压肩板的外侧壁上,上下调节滑块限位于上下调节滑槽内,上下调节滑块上具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与螺纹槽旋合后可将压肩板的位置固定于靠背上;压肩板的底面具有卡槽用于减少绳带捆绑带来的约束感,但在上述专利中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座椅扶手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可调节扶手与座椅骨架连接;所述可调节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安装轴、把手和锁紧旋钮C;所述可调节扶手通过所述扶手安装轴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上,所述扶手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导向滑槽内并通过锁紧旋钮C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扶手还包括手臂绑带,所述手臂绑带套于所述扶手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调节扶手通过所述扶手安装轴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上,患者将手臂放置于扶手本体上,抓紧所述把手,根据患者手臂的长短调节所述把手在所述导向滑槽的位置,当调整好把手位置时,通过锁紧旋钮C对其固定,手臂绑带进一步固定患者手臂在扶手本体上的位置,以防止其偏移,从而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座椅扶手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主视图;
图4所示为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双轨道机架的结构剖视图;
图6所示为双轨道机架的主视图;
图7所示为翻转轮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翻转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为翻转轮组的主视图;
图10所示为翻转轮组的俯视图;
图11所示为自转轮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自转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自转轮组的主视图;
图14所示为自转轮组的左视图;
图15所示为自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自转组件的主视图;
图17所示为自转组件的俯视图;
图18所示为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头位升降按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头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头部前倾伸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头部前倾伸出机构的剖视图;
图24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头部前倾伸出机构的主视图;
图25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头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所示为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双轨道机架,2-底座,3-自转组件,4-翻转轮组,5-自转轮组、101-轨枕,102-轨道管A,103-轨道管B、301-后支架,302-左前支架,303-右前支架,310-上法兰,311-下法兰、401-主轴电机,402-蜗轮减速机,403-翻转轮架,404-翻转主轴,405-负重轮A,406-负重轮B,407-负重轮C,408-负重轮D,409-悬挂轮A,410-悬挂轮B,411-悬挂轮C,412-悬挂轮D,413-同步带轮A,414-同步带轮B,415-同步带A,416-同步带轮C,417-同步带轮D,418-同步带B、501-自转电机,502-自转轮架,503-自转齿轮,504-自转主轴,505-负重轮E,506-负重轮F,507-负重轮G,508-负重轮H,509-悬挂轮E,510-悬挂轮F,511-悬挂轮G,512-悬挂轮H,513-传动齿轮、100-安全座椅、610-头位升降按钮、611-座椅骨架、612-靠背调节装置、613-聚氨酯泡棉、614-四点式安全带、615-两点式安全带、6-头位升降机构、7-头部前倾伸出机构、8-头部固定装置、9-可调节扶手、6111-支撑架、6112-坐垫支撑弹簧、6113-靠背支撑弹簧、6114-扶手安装支架、6115-安全带锚点、61-导杆、62-导杆滑套、63-梯形丝杆、64-梯形螺母、65-推板、66-直流电机、67-电机支架、68-上限位架、71-基座、72-支撑杆套、73-支撑杆、74-锁紧旋钮A、75-锁紧环、76-锁紧旋钮B、 81-头枕弯折片、82-软性海绵、83-织物额头绑带、91-扶手本体、92-扶手安装轴、93-把手、94-锁紧旋钮C、95-手臂绑带、96-导向滑槽、97是脚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包括双轨道机架1、底座2、自转组件3、翻转轮组4和自转轮组5;所述双轨道机架1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轮组4和自转轮组5对称设置于所述双轨道机架1上;所述自转组件3设置于所述翻转轮组4和自转轮组5之间;翻转运动时,所述翻转轮组4、自转组件3和自转轮组5构成翻转运动的转子,双轨道机架1作为翻转运动的定子提供运动支撑,所述翻转轮组4提供驱动力沿所述双轨道机架1运行,所述自转轮组5提供支持力被动沿着所述双轨道机架1运行;自转运动时,翻转轮组4相对于双轨道机架1固定不动,为自转组件3提供旋转支撑,自转轮组5相对于所述双轨道机架1固定不动,为自转组件3提供旋转支撑同时提供旋转驱动力,所述自转组件3绕中心轴旋转。
本装置通过对不同半规管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可以刺激相应的半规管,故在进行不同方向、不同平面的加速或减速旋转时,通过对眼震的检查,检测双侧前庭功能的平衡状况以及相应的半规管功能情况,同时大幅降低运动体惯量,可实现急速运动控制,适用高频正弦摆试验等速度高速变换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高,翻转轮组和自转轮组可以在双轨道机架上高速运行,不受定位点的限制,可以随时停在任何位置;翻转轮组和自转轮组分别独立运转,便于操纵,使本装置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由于眩晕治疗转椅的转动体质量小,运动惯量小、稳定性提高,从而有利于轻型化小型化;减少了不必要的机械部件,减小了整机设备的重量,缩小了眩晕治疗转椅的占地面积;同时本装置中的翻转轮组4和自转轮组5也可以分开独立使用。
如图5、6所示,所述双轨道机架1包括轨枕101、轨道管A102、轨道管B103;所述轨道管A102和轨道管B103通过所述轨枕101连接,所述翻转轮组4和自转轮组5与所述轨道管A102和所述轨道管B103连接。
如图7-10所示,所述翻转轮组4包括主轴电机401、蜗轮减速机402、翻转轮架403、翻转主轴404、第一负重轮、第一悬挂轮、同步带轮和同步带。
所述第一负重轮和第一悬挂轮安装在所述翻转轮架403上并与所述轨道管A102、轨道管B103相切;所述第一悬挂轮与所述同步带轮通过轴系连接;所述主轴电机401的输出轴与所述蜗轮减速机402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减速机402通过同步带与所述同步带轮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悬挂轮绕所述双轨道机架1的中心轴旋转运动。
作为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翻转轮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负重轮包括负重轮A405、负重轮B406、负重轮C407和负重轮D408;所述负重轮A405和负重轮B406与所述轨道管B103内侧相切,所述负重轮C407和负重轮D408与所述轨道管A102内侧相切。
作为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翻转轮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悬挂轮包括悬挂轮A409、悬挂轮B410、悬挂轮C411、悬挂轮D412;所述悬挂轮A409和悬挂轮B410与所述轨道管B103外侧相切;所述悬挂轮C411和悬挂轮D412与轨道管A102外侧相切。
作为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翻转轮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带轮包括同步带轮A413、同步带轮B414、同步带轮C416和同步带轮D417;其中,所述悬挂轮A409和悬挂轮C411与所述同步带轮A413和同步带轮C416通过轴系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所述悬挂轮A409、悬挂轮C411、同步带轮A413和同步带轮C416同时同向旋转;所述悬挂轮B410和悬挂轮D412与所述同步带轮B414和同步带轮D417通过轴系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所述悬挂轮B410、悬挂轮D412、同步带轮B414和同步带轮D417同时同向旋转。
作为上述的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翻转轮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带包括同步带A415、同步带B418;所述同步带轮A413和同步带轮B414通过同步带A415连接,同步旋转;所述同步带轮C416和同步带轮D417通过同步带B418连接,同步旋转;所述同步带轮A413的一端与所述蜗轮减速机4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同向旋转;所述同步带轮A413的另一端与所述同步带轮B414通过同步带A415连接,同步旋转;所述同步带轮C416和同步带轮D417通过同步带B418连接,同步旋转。
在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翻转轮组中,所述翻转主轴404与翻转轮架403之间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其中,所述翻转主轴404可以自由旋转;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翻转轮组能够独立运转,便于操纵,使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当翻转轮组4在双轨道机架1内高速运行时,不受定位点的限制,可以随时停在任何位置,同时大幅降低运动体惯量,可实现急速运动控制,适用高频正弦摆试验等速度高速变换的场合。
如图11-14所示,所述自转轮组5包括自转电机501、自转轮架502、自转主轴504和与所述自转轮架502连接的第二负重轮和第二悬挂轮。
在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轮组中,所述第二负重轮和第二悬挂轮与所述自转轮架502之间通过滚动轴承连接,使其均可自由旋转;所述自转主轴504与所述自转轮架502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所述自转主轴504的一端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自转电机501连接,所述自转主轴504的另一端与所述自转组件3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所述自转主轴504可以自由旋转,自转电机501工作时,所述自转电机501通过传动齿轮驱动所述自转主轴504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自转组件3旋转。
在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轮组5中,所述传动齿轮包括自转齿轮503和传动齿轮513;所述自转齿轮503与所述自转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513与所述自转主轴504固定连接。
在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轮组5中,所述第二负重轮包括负重轮E505、负重轮F506、负重轮G507和负重轮H508;所述负重轮E505和负重轮F506设置于所述自转轮架502一侧并与所述轨道管B103内侧相切;所述负重轮G507和负重轮H508设置于所述自转轮架502的另一侧并与所述所述轨道管A102内侧相切。
在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轮组5中,所述第二悬挂轮包括悬挂轮E509、悬挂轮F510、悬挂轮G511和悬挂轮H512;所述悬挂轮E509和悬挂轮F510设置于所述自转轮架502一侧并与所述轨道管B103外侧相切;所述悬挂轮G511和悬挂轮H512设置于所述自转轮架502的另一侧并与所述所述轨道管A102外侧相切。
作为上述的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进一步改进,所述负重轮A405、负重轮B406、负重轮C407、负重轮D408、负重轮E505、负重轮F506、负重轮G507、负重轮H508、悬挂轮A409、悬挂轮B410、悬挂轮C411、悬挂轮D412、悬挂轮E509、悬挂轮F510、悬挂轮G511和悬挂轮H512的表面曲率半径均与所述轨道管A102和轨道管B103的横截面半径相等,使互相连接的两者紧密贴合,同时,限制了翻转轮组4和自转轮组5相对于双轨道机架1的运动自由度,仅保留沿双轨道机架1中心轴的自由度。
作为上述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进一步改进,所述负重轮A405、负重轮B406、负重轮C407、负重轮D408、负重轮E505、负重轮F506、负重轮G507、负重轮H508、悬挂轮A409、悬挂轮B410、悬挂轮C411、悬挂轮D412、悬挂轮E509、悬挂轮F510、悬挂轮G511和悬挂轮H512的表面均为聚氨酯材质或橡胶材质;采用聚氨酯材质或橡胶材质一方面增大与双轨道机架1的摩擦力即翻转驱动力以及缓冲减震;另一方面提高对双轨道机架1的容错率降低对双轨道机架1表面的加工要求。
如图15-17所示,作为上述的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进一步改进,所述自转组件3包括后支架301、左前支架302、右前支架303、上法兰310和下法兰311;所述上法兰310与所述自转主轴504固定连接,所述下法兰与所述翻转主轴404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301、左前支架302、右前支架303互相成120°布置,由于所述后支架301、左前支架302和右前支架303成轴对称分布,重心在旋转中心轴上,转动惯量低,有利于降低自转电机的负荷,消除离心力,提高自转稳定性。
作为上述用于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组件,所述自转组件3还包括安全座椅100,所述安全座椅100固定在所述后支架301、左前支架302和右前支架303内。
如图18-26所示,作为上述用于眩晕治疗转椅的安全座椅,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座椅100包括座椅骨架611、靠背调节装置612、聚氨酯泡棉613、四点式安全带614、两点式安全带615、头位升降机构6、头部前倾伸出机构7、头部固定装置8、可调节扶手9和脚踏97。在本实施中的安全座椅100不仅限用于双轨道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还可以是用于其它类型的眩晕治疗转椅,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20所示,作为上述用于眩晕治疗转椅的座椅骨架,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椅骨架611包括支撑架6111、坐垫支撑弹簧6112、靠背支撑弹簧6113、扶手安装支架6114和安全带锚点6115;所述支撑架6111由角钢及钢板折弯焊接而成并连接所述坐垫支撑弹簧6112、靠背支撑弹簧6113、扶手安装支架6114和安全带锚点6115;所述坐垫支撑弹簧611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6111内,用于支撑人体的重量;所述靠背支撑弹簧611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6111的靠背中间,用于人体的倚靠;所述扶手安装架6114设置于所述座椅骨架611的两侧;所述安全带锚点6115分布于座椅骨架1的四周,用于四点式安全带和两点式安全带的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靠背调节装置612采用旋钮式角度调节装置,可在70°-120°范围内调节靠背角度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坐姿。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支撑弹簧6112设置有四根;所述靠背支撑弹簧6113设置有两根。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泡棉613包覆于所述座椅骨架611的外部,聚氨酯泡棉613的外形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主动适应人体自然形态,使患者保持自然舒适的坐姿。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四点式安全带614通过所述安全带锚点6115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611上,用于将患者身体的躯干部分固定在安全座椅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两点式安全带615通过所述安全带锚点6115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611上,用于将患者身体的腿部固定在安全座椅上。
如图21所示,所述头位升降机构6主要用于适应不同身高患者头部位置的不同,通过头位升降按钮610整体调节头部前倾伸出机构7和头部固定装置8的上下位置。
作为上述用于眩晕治疗转椅的头位升降机构,所述头位升降机构6安装在座椅骨架611上,所述头位升降机构6包括导杆61、梯形丝杆63、梯形螺母64、推板65和直流电机66;所述导杆61的一端与头部固定装置8连接,所述导杆61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65连接,所述推板65与所述梯形螺母64连接;所述直流电机66的输出轴与所述梯形丝杆6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梯形丝杆63和梯形螺母64为螺旋传动,所述梯形丝杆63的旋转运动改变成所述梯形螺母64的平移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导杆61上升或下降。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头位升降机构6还包括导杆滑套62,所述导杆滑套62固定于所述座椅骨架611上,所述导杆61相对于所述导杆滑套62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电机66通过电机支架67安装在所述座椅骨架1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头位升降机构6的上部还设置有上限位架68;所述上限位架68限制所述推板65的上限。
使用状态:上升状态时,直流电机66正向旋转,经梯形丝杆63和梯形螺母64的螺旋传动,带动推板65上行滑动,头部前倾伸出机构7和头部固定装置8整体上升,推板65至上限位架68时达到上升最高点并自动停止。下降状态时,直流电机66反向旋转,经梯形丝杆63和梯形螺母64的螺旋传动,带动推板65下行滑动,头部前倾伸出机构7和头部固定装置8整体下降,推板65至直流电机66输出端时达到下降最低点并自动停止。
如图22-24所示,上述用于眩晕治疗转椅的头部前倾伸出机构,所述头部前倾伸出机构7双段可调节头部固定装置的伸出距离,达到调节患者头部前倾角度的需求,调节前倾角度范围0°-30°。
所述头部前倾伸出机构7包括基座71、支撑杆套72、支撑杆73、锁紧旋钮A74、锁紧环75、锁紧旋钮B76;
所述支撑套杆72安装在所述基座71上,所述支撑杆套72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杆73的一侧安装于所述支撑杆套72内并在其内部自由滑动,并通过锁紧环75和锁紧旋钮B76固定其位置,所述支撑杆套72的另一侧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8连接。
所述支撑杆套72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支撑杆套72通过凹槽调整在所述基座71上的位置并通过锁紧旋钮A74固定。
使用状态:需要小幅度头部前倾时,松开锁紧旋钮A74,向前推动支撑杆套72至合适位置,头部固定装置8伸出,拧紧锁紧旋钮A74,即达到小幅度头部前倾目的;需要较大幅度头部前倾是,松开锁紧旋钮B76,向前推动支撑杆73至合适位置,头部固定装置8进一步伸出,拧紧锁紧旋钮B,即达到较大幅度头部前倾目的。
如图25所示,所述头部固定装置8采用可弯曲枕片配合前额绑带的设计,在不干涉眼部和耳部其他诊疗设备接入情况下完全固定患者头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头部固定装置8包括头枕弯折片81、软性海绵82和织物额头绑带83。采用头枕弯折片配合织物额头绑带83的设计,在不干涉眼部和耳部其他诊疗设备接入情况下完全固定患者头部。其中,头枕弯折片81设计采用可弯折的锰钢片并加工成异形,满足多点位固定头部的需求并完全裸露患者耳部,便于接入其他诊疗设备;软性海绵82覆盖于所述头枕弯折片81的表面,以便于增加患者头部舒适性;所述织物额头绑带83设置于所述头枕弯折片81的前端,其中所述织物额头绑带83设计采用柔性织物配合魔术贴,便于紧密固定患者头部前额部位。
如图26所示,用于眩晕治疗转椅的安全座椅上的可调节扶手9;可调节扶手9与座椅骨架611连接;所述可调节扶手9包括扶手本体91、扶手安装轴92、把手93和锁紧旋钮C94;所述可调节扶手9通过所述扶手安装轴92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611上,所述扶手本体91上设置有导向滑槽96,所述把手93安装在所述导向滑槽内并通过锁紧旋钮C94锁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扶手9还包括手臂绑带95,所述手臂绑带95套于所述扶手本体1上。
使用时,可调节扶手9通过所述扶手安装轴92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611上,患者将手臂放置于扶手本体91上,抓紧所述把手93,根据患者手臂的长短调节所述把手93在所述导向滑槽96的位置,当调整好把手93位置时,通过锁紧旋钮C94对其固定,手臂绑带95进一步固定患者手臂在扶手本体91上的位置,以防止其偏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脚踏97安装在所述安全座椅的底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可调节扶手(9)与座椅骨架(611)连接;所述可调节扶手(9)包括扶手本体(91)、扶手安装轴(92)、把手(93)和锁紧旋钮C(94);所述可调节扶手(9)通过所述扶手安装轴(92)固定在所述座椅骨架(611)上,所述扶手本体(91)上设置有导向滑槽(96),所述把手(93)安装在所述导向滑槽(96)内并通过锁紧旋钮C(94)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扶手(9)还包括手臂绑带(95),所述手臂绑带(95)套于所述扶手本体(9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5779.5U CN209808321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5779.5U CN209808321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08321U true CN209808321U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7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15779.5U Active CN209808321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0832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6622A (zh) * | 2021-01-12 | 2021-04-16 | 林秀宝 | 一种胸外科专用换药支架 |
-
2018
- 2018-12-27 CN CN201822215779.5U patent/CN20980832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6622A (zh) * | 2021-01-12 | 2021-04-16 | 林秀宝 | 一种胸外科专用换药支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28170A (zh)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系统的安全座椅 | |
EP2438894B1 (en) | Transfer and mobility device | |
CN100415194C (zh) | 椅子及轮椅 | |
CN107694013B (zh) | 一种用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减重支撑系统 | |
CN207654335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轮椅 | |
CN105997420A (zh) | 一种精神病患者的定位约束椅 | |
US8066651B2 (en) | Examination chair | |
CN209808321U (zh)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可调节扶手 | |
CN210185563U (zh)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系统的安全座椅 | |
CN108926437A (zh) | 一种具有减速功能的轮椅 | |
CN209808319U (zh)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头位升降机构 | |
CN209808918U (zh) | 一种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翻转轮组 | |
CN209807730U (zh) | 一种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轮组 | |
CN210131068U (zh) | 一种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 | |
CN109512187B (zh) | 一种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轮组 | |
CN209808916U (zh)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头部前倾伸出机构 | |
CN209808320U (zh) | 一种用于眩晕诊疗安全座椅的座椅骨架 | |
CN209733959U (zh) | 一种双轨道式眩晕治疗转椅的自转组件 | |
CN109620502B (zh) | 关节松动设备 | |
CN207654337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轮椅 | |
CN213346394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轮椅 | |
CN109199714A (zh) | 一种安全型轮椅 | |
WO2021251080A1 (ja) | マッサージ装置 | |
JP5239422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シート | |
CN212997316U (zh) | 一种关节模组直驱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