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6755U -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6755U
CN209806755U CN201822115367.4U CN201822115367U CN209806755U CN 209806755 U CN209806755 U CN 209806755U CN 201822115367 U CN201822115367 U CN 201822115367U CN 209806755 U CN209806755 U CN 209806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cycle
irrigation
ditch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53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雪微
陈春妙
刘萌松
李亚雷
王改坤
张京环
刘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1153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6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6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67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包括灌溉水渠,所述灌溉水渠的一侧设置有河道,所述河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阀,所述水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阀的另一侧设置有生态循环沟渠,所述生态循环沟渠的内部设置有果园,所述果园的一侧设置有渠口,所述渠口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沟渠,该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通过设置水泵,将灌溉水渠内的水通过河道引到生态循环沟渠,通过设置水阀来控制水量,通过渠口引入到辅助沟渠内进行果园的浇灌,通过设置第一灌溉管和第二灌溉管,将水流引到生态循环大棚内,进行蔬菜的浇灌,通过设置净水装置,再通过水装置的活性炭处理去除水中残留农药。

Description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背景技术
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蔬菜生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现有的蔬菜,为了防虫,部分蔬菜还要喷洒农药,下雨时,农药残留物随雨水落到地面,也会污染地表和地下水,需要改进,所以设置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来解决了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包括灌溉水渠,所述灌溉水渠的一侧设置有河道,所述河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阀,所述水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阀的另一侧设置有生态循环沟渠,所述生态循环沟渠的内部设置有果园,所述果园的一侧设置有渠口,所述渠口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沟渠,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灌溉管,所述第一灌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灌溉管,所述第二灌溉管的一端设置有生态循环大棚,所述第一灌溉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灌溉管,所述第三灌溉管的一端设置有养猪场,所述养猪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粪管,所述第一排粪管的一侧设置有沼气池,所述沼气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粪管。
可选的,所述生态循环大棚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三个。
可选的,所述净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细沙,所述细沙的底部设置有活性炭。
可选的,所述活性炭的底部设置有纱布,所述生态循环大棚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漏斗。
可选的,所述第一漏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生态循环大棚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漏斗。
可选的,所述第二漏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生态循环大棚的底部设置有土壤。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通过设置水泵,将灌溉水渠内的水通过河道引到生态循环沟渠,通过设置水阀来控制水量,通过渠口引入到辅助沟渠内进行果园的浇灌,通过设置第一灌溉管和第二灌溉管,将水流引到生态循环大棚内,进行蔬菜的浇灌,通过设置净水装置,再通过水装置的活性炭处理去除水中残留农药洗涤剂以及多种有机污染物,采用细沙作为过滤介质去除细微杂质,再使用纱布进行进一步处理,经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灌溉及动物的使用,通过净化过后的水,输送给养猪场,进行使用,将果园和生态循环大棚内腐烂的水果和蔬菜输送给养猪场,将养猪场排出的粪便通过第一排粪管输送到沼气池内,再将沼气池内的废料送给果园和生态循环大棚内使用,通过以上设置达到了农业循环的效果,通过设置生态循环大棚解决了农药流失和污染的问题。
2、该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通过设置沼气池,将粪便转化为废料,通过灌溉水渠进行稀释,再通过河道和水阀引流到生态循环沟渠内进行果园的浇灌和施肥,通过设置第一漏斗和第一排水管,将雨水收集进行蔬菜的浇灌,通过设置净水装置,方便了果园尾水的排放和净化,保护环境,减少水体的污染,经济效益好,并形成良好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循环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
图中:1-灌溉水渠、2-河道、3-水阀、4-水泵、5-生态循环沟大棚、6- 果园、7-渠口、8-辅助沟渠、9-第一灌溉管、10-第二灌溉管、12-净水装置、 13-第三灌溉管、14-养猪场、15-第一排粪管、16-沼气池、17-第二排粪管、 101-细沙、102-活性炭、103-纱布、501-隔板、502-第一漏斗、503-第一排水管、504-第二漏斗、505-第二排水管、506-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包括灌溉水渠1,灌溉水渠1的一侧设置有河道2,河道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阀3,水阀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4,通过设置水泵4,将灌溉水渠1内的水通过河道2引到生态循环沟渠,通过设置水阀3来控制水量,水阀3的另一侧设置有生态循环沟渠,生态循环沟渠的内部设置有果园6,果园6的一侧设置有渠口7,通过渠口7引入到辅助沟渠8内进行果园6的浇灌,渠口7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沟渠8,水泵4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灌溉管9,第一灌溉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灌溉管10,通过设置第一灌溉管9和第二灌溉管10,将水流引到生态循环大棚5内,进行蔬菜的浇灌,第二灌溉管10的一端设置有生态循环大棚5,第一灌溉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净水装置12,通过设置净水装置12,再通过水装置的活性炭102处理去除水中残留农药洗涤剂以及多种有机污染物,采用细沙作为过滤介质去除细微杂质,再使用纱布103进行进一步处理,经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灌溉及动物的使用,通过净化过后的水,输送给养猪场14,进行使用,净水装置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灌溉管13,第三灌溉管13的一端设置有养猪场14,养猪场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粪管15,第一排粪管15的一侧设置有沼气池16,将果园6和生态循环大棚5内腐烂的水果和蔬菜输送给养猪场14,将养猪场14排出的粪便通过第一排粪管15输送到沼气池16内,再将沼气池16内的废料送给果园6 和生态循环大棚5内使用,通过以上设置达到了农业循环的效果,沼气池16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粪管17,生态循环大棚5的内部设置有隔板501,隔板501的数量为三个,净水装置12的底部设置有细沙101,细沙101的底部设置有活性炭102,活性炭102的底部设置有纱布103,生态循环大棚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漏斗502,第一漏斗5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 503,生态循环大棚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漏斗504,第二漏斗5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水管505,生态循环大棚5的底部设置有土壤506,通过设置沼气池16,将粪便转化为废料,通过灌溉水渠进行稀释,再通过河道2 和水阀3引流到生态循环沟渠内进行果园的浇灌和施肥,通过设置第一漏斗 502和第一排水管503,将雨水收集进行蔬菜的浇灌,通过设置净水装置12,方便了果园尾水的排放和净化,保护环境,减少水体的污染,经济效益好,并形成良好循环,通过设置生态循环大棚11解决了农药流失和污染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生态循环大棚5的数量为四个。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使用时,通过设置水泵4,将灌溉水渠1内的水通过河道2引到生态循环沟渠,通过设置水阀3来控制水量,通过渠口7引入到辅助沟渠8内进行果园6的浇灌,通过设置第一灌溉管9 和第二灌溉管10,将水流引到生态循环大棚5内,进行蔬菜的浇灌,通过设置净水装置12,再通过水装置的活性炭102处理去除水中残留农药洗涤剂以及多种有机污染物,采用细沙作为过滤介质去除细微杂质,再使用纱布103进行进一步处理,经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灌溉及动物的使用,通过净化过后的水,输送给养猪场14,进行使用,将果园6和生态循环大棚5内腐烂的水果和蔬菜输送给养猪场14,将养猪场14排出的粪便通过第一排粪管15输送到沼气池16内,再将沼气池16内的废料送给果园6和生态循环大棚5内使用,通过以上设置达到了农业循环的效果,通过设置生态循环大棚5解决了农药流失和污染的问题,通过设置沼气池16,将粪便转化为废料,通过灌溉水渠进行稀释,再通过河道2和水阀3引流到生态循环沟渠内进行果园的浇灌和施肥,通过设置第一漏斗502和第一排水管503,将雨水收集进行蔬菜的浇灌,通过设置净水装置12,方便了果园尾水的排放和净化,保护环境,减少水体的污染,经济效益好,并形成良好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包括灌溉水渠(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水渠(1)的一侧设置有河道(2),所述河道(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阀(3),所述水阀(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阀(3)的另一侧设置有生态循环沟渠,所述生态循环沟渠的内部设置有果园(6),所述果园(6)的一侧设置有渠口(7),所述渠口(7)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沟渠(8),所述水泵(4)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灌溉管(9),所述第一灌溉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灌溉管(10),所述第二灌溉管(10)的一端设置有生态循环大棚(5),所述第一灌溉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净水装置(12),所述净水装置(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灌溉管(13),所述第三灌溉管(13)的一端设置有养猪场(14),所述养猪场(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粪管(15),所述第一排粪管(15)的一侧设置有沼气池(16),所述沼气池(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粪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循环大棚(5)的内部设置有隔板(501),所述隔板(501)的数量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12)的底部设置有细沙(101),所述细沙(101)的底部设置有活性炭(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102)的底部设置有纱布(103),所述生态循环大棚(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漏斗(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斗(5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503),所述生态循环大棚(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漏斗(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漏斗(5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水管(505),所述生态循环大棚(5)的底部设置有土壤(506)。
CN201822115367.4U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6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5367.4U CN209806755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5367.4U CN209806755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6755U true CN209806755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536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6755U (zh) 2018-12-17 2018-12-17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67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0562A (zh) * 2021-02-04 2021-06-18 张仕林 一种农田沟渠自动浇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0562A (zh) * 2021-02-04 2021-06-18 张仕林 一种农田沟渠自动浇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8465C (zh) 北方低温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05088050U (zh) 一种盐碱地苦咸水循环综合利用装置
CN205011591U (zh) 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102976494A (zh) 一种多生境生态塘系统
CN107574865A (zh) 一种适用于温室灌溉的雨水花园系统
CN203675881U (zh) 一种稻田养蛙生态系统
CN209806755U (zh) 一种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CN209602316U (zh) 一种河涌、湖泊综合修复系统
CN108911148A (zh) 一种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法
CN211657189U (zh) 一种甲鱼生态养殖水池
CN210112622U (zh) 一种循环供水养鱼池
CN107487857A (zh) 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
CN209866935U (zh) 一种综合治理典型农业面源污染的系统
CN204599032U (zh) 一种鸟、鱼、菜共生装置
CN114731939B (zh) 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
CN110054292A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一体化生态处理工艺及系统
CN212545015U (zh) 一种环保马场
KR100784634B1 (ko) 수생식물을 이용한 연못물의 여과방법
CN205575894U (zh) 畜禽粪便环保处理系统
CN108532712A (zh) 适用于雨污混排的污水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8964728U (zh) 一种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CN109220758B (zh) 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种植系统
CN104817180A (zh) 一种控制湖泊岛岸自然村落面源污染的三级防治方法
CN220125699U (zh) 一种牛舍喷淋后污水处理系统
CN205874023U (zh) 一种级联式鱼植共生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