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6796U -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6796U
CN209786796U CN201920635578.2U CN201920635578U CN209786796U CN 209786796 U CN209786796 U CN 209786796U CN 201920635578 U CN201920635578 U CN 201920635578U CN 209786796 U CN209786796 U CN 209786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air
fan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55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晓峰
李若楠
王林
王飞虎
胡政
王晨
荣发愉
袁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6355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6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6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67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20Active power filtering [APF]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滤波器本体内设置有耗能元件,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滤波器本体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出风口一侧,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便于滤波器本体的高效散热和清洁,另外设置有的散热板隔绝水汽与耗能元件的接触,减少了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还使得空气的水汽接触到散热板后蒸发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背景技术
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跟踪补偿,之所以称为有源,是相对于无源LC滤波器,只能被动吸收固定频率与大小的谐波而言,APF可以通过采样负载电流并进行各次谐波和无功的分离,控制并主动输出电流的大小、频率和相位,并且快速响应,抵消负载中相应电流,实现了动态跟踪补偿,而且可以既补谐波又补无功和不平衡。
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是含有耗能元件的,比方说,电阻,在吸收谐波的过程中,会将谐波的这部分能量消耗掉,因此,而产生发热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发热的问题,这样会对滤波器灵敏度造成干扰且缩短滤波器外壳及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更甚会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对滤波器内的耗能元件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第一进风口、出风口、第一进风风扇和散热组件,所述滤波器本体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风扇,所述第一转动风扇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底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转动风扇,所述第二转动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旋转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皮带,所述第一转轴一侧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风扇上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防尘网。
可选的,所述耗能元件下端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下端连接有所述空腔。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与连接有所述出风口一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风风扇。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在空腔底板上的第一风扇,多个所述第一风扇围成一个圈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风扇旋转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集尘凹槽,所述集尘凹槽内设置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滤波器本体上设置有铰接门,所述铰接门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使得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流通出去,便于滤波器本体的高效散热。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集尘盒,空腔内回旋的风将空腔内的灰尘传输到出风口处,而流通的空气中灰尘在遇见出风口阻挡后掉入到集尘盒中,人们可以通过打开铰接门将集尘盒取出来,便于将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清理掉,便于滤波器本体内部的高效清洁。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的设置使得减少空气中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接触,隔绝水汽与耗能元件的接触,减少了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耗能元件能将散发的热量传输给散热板,风的流通便于对散热板的散热,从而便于对耗能元件的散热,同时空气的水汽接触到吸收热量的散热板后蒸发,便于提高滤波器本体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一的空腔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一的空腔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二的空腔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出风风扇-5,散热组件-6,散热板-7,集尘凹槽-8,集尘盒-9,铰接门-10,第二进风口-11,第二进风风扇-12,第一转动风扇-600,第一电机-601,第一转轴-602,第一扇叶-603,第二转动风扇-604,第一转动轴-605,第二转动轴-606,第一齿轮-607,第二齿轮-608,皮带-609,第一风扇-610,第二风扇-6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和散热组件6,所述滤波器本体1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1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第一进风口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2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4,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6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滤波器本体1使用的时候会发热,滤波器本体1启动后,第一进风风扇4启动,带动滤波器本体1外界的风吹入到滤波器本体1内的空腔中流通,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
为了便于空腔内空气更好流通的直接的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便于耗能元件更加高效的散热,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第一转动风扇600,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底板上的第一电机601,所述第一电机60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602,所述第一转轴602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603,第一电机601启动,使得第一转轴60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602上连接的第一扇叶603旋转,使得第一转动风扇600直接对耗能元件进行吹风散热,便于风集中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还便于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清理耗能元件上残留的灰尘等杂质,同时便于将通过第一进风口2进入空腔并吸收空腔内热量的风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使得进入空腔的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便于整个空腔进行散热处理。
为了提高滤波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所述出风口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所述第二进风口11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12,所述第二进风口11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转动风扇604,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旋转方向相反,第一转动风扇600一方面便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散热,第一转动风扇600另一方面便于将通过第一进风口2进入空腔的风在空腔内形成一个旋转气流,风吸收空腔内的热量然后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第二转动风扇604一方面便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散热,第二转动风扇604另一方面便于将通过第二进风口11进入空腔的风在空腔内形成一个旋转气流,风吸收空腔内的热量然后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提高滤波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
为了便于第二转动风扇604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旋转方向相反,便于减少电机的使用,电机使用会发热,多个电机的使用散发的热量也会越多,减少电机的使用,便于提高散热速率,所述散热组件6还包括第一转动轴605、第二转动轴606、第一齿轮607、第二齿轮608和皮带609,所述第一转轴602一侧有第一转动轴605,所述第一转轴60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607,所述第一转动轴605上套接有与第一齿轮60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08,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上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06,所述第一转动轴60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606通过皮带609传动连接,第一电机601启动,带动第一转轴602转动,使得第一齿轮607转动,便于带动与第一齿轮60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08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轴605转动,而第一转动轴60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606通过皮带609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606转动,使得与第二转动轴606连接的第二转动风扇604转动,第二转动风扇604便于对耗能元件进行吹风散热。
为了防止滤波器本体1外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滤波器本体1内影响耗能元件的使用,灰尘所述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处均设置有防尘网。
为了便于减少空气中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接触,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所述耗能元件下端设置有散热板7,所述散热板7下端连接有所述空腔,散热板7的设置使得减少空气中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接触,隔绝水汽与耗能元件的接触,减少了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耗能元件能将散发的热量传输给散热板7,风的流通便于对散热板7的散热,从而便于对耗能元件的散热,同时空气的水汽接触到吸收热量的散热板7后蒸发,便于提高滤波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
为了加强进入空腔内吸收热量的空气的流通,所述空腔内与连接有所述出风口3一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风风扇5,出风风扇5的设置使得吸收热量的空气更加快速的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
为了便于对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收集,所述空腔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集尘凹槽8,所述集尘凹槽8内设置有集尘盒9,所述集尘盒9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滤波器本体1上设置有铰接门10,所述铰接门10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3,空腔内回旋的风将空腔内的灰尘传输到出风口3处,而流通的空气中灰尘在遇见出风口3阻挡后掉入到集尘盒9中,人们可以通过打开铰接门10将集尘盒9取出来,便于将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清理掉。
滤波器本体1使用的时候会发热,滤波器本体1启动后,第一进风风扇4启动,带动滤波器本体1外界的风吹入到滤波器本体1内的空腔中流通,第一电机601启动,使得第一转轴60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602上连接的第一扇叶603旋转,使得第一转动风扇600直接对耗能元件进行吹风散热,便于风集中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还便于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清理耗能元件上残留的灰尘等杂质,同时便于将通过第一进风口2进入空腔并吸收空腔内热量的风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使得进入空腔的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便于整个空腔进行散热处理,第一电机601启动的同时,第一转轴602转动使得第一齿轮607转动,便于带动与第一齿轮60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08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轴605转动,而第一转动轴60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606通过皮带609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606转动,使得与第二转动轴606连接的第二转动风扇604转动,第二转动风扇604便于对耗能元件进行吹风散热,出风风扇5的设置使得吸收热量的空气更加快速的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空腔内回旋的风将空腔内的灰尘传输到出风口3处,而流通的空气中灰尘在遇见出风口3阻挡后掉入到集尘盒9中,人们可以通过打开铰接门10将集尘盒9取出来,便于将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清理掉。
实施例二: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和散热组件6,所述滤波器本体1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1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第一进风口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2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4,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6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滤波器本体1使用的时候会发热,滤波器本体1启动后,第一进风风扇4启动,带动滤波器本体1外界的风吹入到滤波器本体1内的空腔中流通,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
为了便于空腔内空气更好流通的直接的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便于耗能元件更加高效的散热,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多个连接在空腔底板上的第一风扇610,多个所述第一风扇610围成一个圈设置,使得多个第一风扇610直接对耗能元件进行吹风散热,便于风集中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还便于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清理耗能元件上残留的灰尘等杂质,同时便于将通过第一进风口2进入空腔并吸收空腔内热量的风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使得进入空腔的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便于整个空腔进行散热处理。
为了提高滤波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所述出风口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所述第二进风口11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12,所述第二进风口11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风扇611,所述第二风扇611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风扇610旋转方向相反,多个第一风扇610一方面便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散热,第一风扇610另一方面便于将通过第一进风口2进入空腔的风在空腔内形成一个旋转气流,风吸收空腔内的热量然后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第二风扇611一方面便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散热,第二风扇611另一方面便于将通过第二进风口11进入空腔的风传输送到多个第一风扇610形成一个旋转气流的流通路径上,使得风吸收空腔内的热量然后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提高滤波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
为了防止滤波器本体1外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滤波器本体1内影响耗能元件的使用,灰尘所述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处均设置有防尘网。
为了便于减少空气中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接触,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所述耗能元件下端设置有散热板7,所述散热板7下端连接有所述空腔,散热板7的设置使得减少空气中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接触,隔绝水汽与耗能元件的接触,减少了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耗能元件能将散发的热量传输给散热板7,风的流通便于对散热板7的散热,从而便于对耗能元件的散热,同时空气的水汽接触到吸收热量的散热板7后蒸发,便于提高滤波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
为了加强进入空腔内吸收热量的空气的流通,所述空腔内与连接有所述出风口3一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风风扇5,出风风扇5的设置使得吸收热量的空气更加快速的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
为了便于对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收集,所述空腔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集尘凹槽8,所述集尘凹槽8内设置有集尘盒9,所述集尘盒9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滤波器本体1上设置有铰接门10,所述铰接门10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3,空腔内回旋的风将空腔内的灰尘传输到出风口3处,而流通的空气中灰尘在遇见出风口3阻挡后掉入到集尘盒9中,人们可以通过打开铰接门10将集尘盒9取出来,便于将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清理掉。
滤波器本体1使用的时候会发热,滤波器本体1启动后,第一进风风扇4启动,带动滤波器本体1外界的风吹入到滤波器本体1内的空腔中流通,多个所述第一风扇610围成一个圈设置,使得每个第一风扇610直接对耗能元件进行吹风散热,便于风集中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还便于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清理耗能元件上残留的灰尘等杂质,同时便于将通过第一进风口2进入空腔并吸收空腔内热量的风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使得进入空腔的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便于整个空腔进行散热处理,所述第二风扇611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风扇610旋转方向相反,第二风扇611一方面便于对耗能元件进行集中散热,第二风扇611另一方面便于将通过第二进风口11进入空腔的风传输送到多个第一风扇610形成一个旋转气流的流通路径上,使得风吸收空腔内的热量然后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提高滤波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出风风扇5的设置使得吸收热量的空气更加快速的通过出风口3传输出去,空腔内回旋的风将空腔内的灰尘传输到出风口3处,而流通的空气中灰尘在遇见出风口3阻挡后掉入到集尘盒9中,人们可以通过打开铰接门10将集尘盒9取出来,便于将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清理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和散热组件(6),所述滤波器本体(1)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1)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第一进风口(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2)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4),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6)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第一转动风扇(600),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底板上的第一电机(601),所述第一电机(60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602),所述第一转轴(602)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6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所述第二进风口(11)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12),所述第二进风口(11)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转动风扇(604),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还包括第一转动轴(605)、第二转动轴(606)、第一齿轮(607)、第二齿轮(608)和皮带(609),所述第一转轴(602)一侧有第一转动轴(605),所述第一转轴(60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607),所述第一转动轴(605)上套接有与第一齿轮(60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08),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上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06),所述第一转动轴(60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606)通过皮带(609)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处均设置有防尘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元件下端设置有散热板(7),所述散热板(7)下端连接有所述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与连接有所述出风口(3)一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风风扇(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多个连接在空腔底板上的第一风扇(610),多个所述第一风扇(610)围成一个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所述第二进风口(11)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12),所述第二进风口(11)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风扇(611),所述第二风扇(611)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风扇(610)旋转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集尘凹槽(8),所述集尘凹槽(8)内设置有集尘盒(9),所述集尘盒(9)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滤波器本体(1)上设置有铰接门(10),所述铰接门(10)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3)。
CN201920635578.2U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6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5578.2U CN209786796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5578.2U CN209786796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6796U true CN209786796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804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557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6796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679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335A (zh) * 2021-01-19 2021-06-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构件库资源管理平台
CN113863896A (zh) * 2021-10-08 2021-12-31 盐城金龙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切断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
WO2022121396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苏州云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396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苏州云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112969335A (zh) * 2021-01-19 2021-06-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构件库资源管理平台
CN112969335B (zh) * 2021-01-19 2023-02-0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构件库资源管理平台
CN113863896A (zh) * 2021-10-08 2021-12-31 盐城金龙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切断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8679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CN210053328U (zh) 一种节能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3659391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0958048U (zh) 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组件
CN212344313U (zh) 一种通信基站机房通风除尘设备
CN111225546B (zh) 一种网络补偿控制器散热装置
CN21046904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具有防护结构的船用发电机
CN218348770U (zh) 一种改进型除湿机
CN216462343U (zh) 一种应用于台式回流焊机的散热装置
CN113765284B (zh) 一种外接隔爆型电机散热器
CN213690506U (zh) 一种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软件开发终端
CN210986853U (zh) 一种通风降温效果较好的电气柜
CN213783903U (zh) 一种新型用于物联网的服务器机柜
CN209402342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散热结构
CN212114480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电器柜
CN210404991U (zh)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CN209902839U (zh) 一种上下两面同步快速去毛刺装置
CN210926710U (zh)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高压配电柜
CN206770236U (zh) 一种具有静音功能的家用风扇
CN211209510U (zh) 一种风扇电机的保护装置
CN217388522U (zh) 一种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CN21930091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13070836U (zh) 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的风冷装置
CN207637090U (zh) 旋转式计算机除尘散热装置
CN218449846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高温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