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5680U - 电磁阀及其线圈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及其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5680U
CN209785680U CN201920986984.3U CN201920986984U CN209785680U CN 209785680 U CN209785680 U CN 209785680U CN 201920986984 U CN201920986984 U CN 201920986984U CN 209785680 U CN209785680 U CN 209785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ead
coil
lead membe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69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69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5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5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5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及其线圈,该线圈包括骨架、缠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组、插针和引线,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绕组连接;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部件和第二引线部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插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线部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线部件之间连接有所述电路板。该线圈在引线部件中间串接有电路板,该线圈与电源连接通电后,通过电路板内置的芯片实现PWM驱动,可实现电磁阀的快速吸合和释放,并能够以较低的功耗维持电磁阀的状态,相应地,降低了线圈的功耗,能够减小绕组的体积。

Description

电磁阀及其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其线圈。
背景技术
电磁阀作为控制元件应用领域较广,可用于空调、压缩机、冷冻机或热水器中控制流体的流向。
目前,电磁阀的线圈通常由骨架、缠绕于骨架形成绕组的漆包线、插针以及引线组成,其中,插针的一端与漆包线固定,另一端与引线连接,引线用于与电源连接。
该电磁阀的线圈在应用时,线圈与电源直接连通通道后电磁阀为了克服压差力,必须增加线圈功率以提高电磁力,为了增加线圈功率必须件线圈的绕组做得很大,影响电磁阀的装配等。
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电磁阀线圈,以降低线圈功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及其线圈,该线圈的结构设计能够降低线圈功耗,减小线圈整体体积,有利于电磁阀的装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线圈,包括骨架、缠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组、插针和引线,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绕组连接;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部件和第二引线部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插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线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线部件之间连接有所述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线圈,其引线部件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引线部件和第二引线部件,还包括电路板,其中,第一引线部件与插针连接,电路板连接在第一引线部件与第二引线部件之间,也就是说,在引线部件中间串接有电路板,该线圈与电源连接通电后,通过电路板内置的芯片实现PWM驱动,可实现电磁阀的快速吸合和释放,并能够以较低的功耗维持电磁阀的状态,相应地,降低了线圈的功耗,能够减小绕组的体积。
如上所述的线圈,还包括包覆所述电路板外周的注塑层。
如上所述的线圈,所述第一引线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还包括具有开口的保护壳,所述电路板容置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相对的两壳壁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和所述第二引线部件配合的容置槽;所述保护壳的开口以及所述容置槽处封灌有密封树脂。
如上所述的线圈,所述密封树脂具体为环氧树脂。
如上所述的线圈,所述第一引线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部件与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还包括具有开口的保护壳,所述电路板容置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相对的两壳壁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和所述第二引线部件配合的容置槽;所述保护壳的开口及所述容置槽处通过硅胶密封。
如上所述的线圈,所述第一引线部件和所述第二引线部件均通过焊接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如上所述的线圈,所述第一引线部件与所述插针通过铆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和安装于所述阀体的线圈,所述线圈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线圈。
由于上述线圈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线圈的电磁阀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线圈的骨架、插针和绕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引线部件、第二引线部件和电路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密封电路板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与图1所示结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图4所示结构中的绕组、骨架和插针进行包封并安装导磁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密封电路板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结构与图6所示的保护壳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透视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骨架11,绕组12,插针13,包封层14,电路板15,第一引线部件161,第二引线部件162,注塑层17,保护壳18,密封树脂19,导磁体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磁阀及其线圈,该线圈的结构设计能够降低线圈功耗,减小线圈整体体积,有利于电磁阀的装配。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线圈的骨架、插针和绕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引线部件、第二引线部件和电路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密封电路板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与图1所示结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对图4所示结构中的绕组、骨架和插针进行包封并安装导磁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线圈包括骨架11、绕组12和插针13,如图1所示,绕组12由缠绕于骨架11的漆包线形成,插针13的一端与绕组12固接,具体地,与形成绕组12的漆包线的一端固接,通常采用点焊的方式来固定插针13与漆包线,简便又可靠。
为相对固定插针13的位置,骨架11还具有骨架槽,以便插针13能够插装于骨架槽内以定位。
为能够连通外部控制部件,插针13还连接有引线,该实施例中,引线包括两个部分,下文分别称之为第一引线部件161和第二引线部件162。
该线圈还包括电路板15,电路板15连接于第一引线部件161和第二引线部件162之间,如图2所示。
具体地,第一引线部件161的一端与插针13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15的一端连接,电路板15的另一端与第二引线部件162的一端连接,第二引线部件162的另一端与外部控制部件连接。
如上设置后,该电磁阀的线圈相当于在引线部件中串接有电路板15,当线圈与电源连接通电后,通过电路板15内置的芯片实现PWM驱动,可实现电磁阀的快速吸合和释放,并能够以较低功率维持电磁阀的状态,相应地,降低了线圈的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幅减小绕组12的体积,相应地减小线圈的体积,有利于线圈的装配。
具体的方案中,为保护电路板15,避免电路板15受外界干扰,还在电路板15的外周包覆有注塑层17,如图3所示,以对整个电路板15以及电路板15与第一引线部件161、第二引线部件162的连接部位形成密封,以确保电路板15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第一引线部件161与插针13连接后,还在骨架11、绕组12、插针13以及与插针13连接的引线部件段的外周形成包封层14,并安装导磁体20,以形成线圈,如图5所示。
该实施例提供的线圈,在实际加工时,可依照下面的加工流程进行:如图1所示,完成骨架11、插针13和绕组12的组装,如图2所示,将第一引线部件161和第二引线部件162分别与电路板15连接,接着对电路板15进行注塑以形成注塑层17,如图3所示;再将图3所示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结构进行组装,也即将图3中的第一引线部件161与图1中的插针13进行连接,以形成图4所示的结构,最后再对绕组12部分进行包封形成包封层14,并安装导磁体20。
具体的方案中,第一引线部件161与插针13通过铆接固定,如图1所示,插针13的连接端形成有具有开口的插孔结构,第一引线部件161的连接端伸入该插孔内后,通过压紧形成插孔结构的开口将第一引线部件161与插针13铆接固定,该种方式简便可靠。当然,实际中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
具体的方案中,第一引线部件161和第二引线部件162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路板15连接,简便又可靠。
具体地,可在电路板15处设置与第一引线部件161、第二引线部件162配合的凹部,以便对第一引线部件161、第二引线部件162的连接部进行定位,方便后续实施焊接。
对于电路板15部分的保护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可以为其他形式。
请参考图6至图8,其中,图6示出了密封电路板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结构与图6所示的保护壳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透视图。
该实施例中,线圈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类似,区别在于电路板15部位的保护结构不同,所以下文仅对该实施例中电路板15部位的保护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线圈还包括具有开口的保护壳18,电路板15与第一引线部件161、第二引线部件162连接后,将电路板15从该保护壳18的开口内放置于保护壳18的内腔,其中,保护壳18相对的两壳壁分别具有与第一引线部件161、第二引线部件162向配合的容置槽,以在电路板15容置于保护壳18内时,第一引线部件161、第二引线部件162能够分别卡置在对应的保护壳18壳壁内,如图7所示,之后,在保护壳18的开口以及容置槽处封灌密封树脂19以密封,如图6所示;封灌密封树脂19后,电路板15位于保护壳18及密封树脂19封闭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可参考图8理解,能够确保电路板15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密封树脂19可选用环氧树脂,其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和电绝缘性能,能够对电路板15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除了在保护壳18的开口及容置槽处封灌密封树脂19,实际中还可选用硅胶对保护壳18的开口及容置槽处进行密封。
除了上述电磁阀的线圈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包括阀体和安装于阀体的线圈,其中,该线圈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线圈。
由于上述线圈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线圈的电磁阀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阀及其线圈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电磁阀的线圈,包括骨架(11)、缠绕于所述骨架(11)的绕组(12)、插针(13)和引线,所述插针(13)的一端与所述绕组(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部件(161)和第二引线部件(162),还包括电路板(15),所述插针(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线部件(162)之间连接有所述电路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所述电路板(15)外周的注塑层(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与所述电路板(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部件(162)与所述电路板(15)的另一端连接;还包括具有开口的保护壳(18),所述电路板(15)容置于所述保护壳(18)内,所述保护壳(18)相对的两壳壁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和所述第二引线部件(162)配合的容置槽;所述保护壳(18)的开口以及所述容置槽处封灌有密封树脂(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树脂(19)具体为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与所述电路板(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部件(162)与所述电路板(15)的另一端连接;还包括具有开口的保护壳(18),所述电路板(15)容置于所述保护壳(18)内,所述保护壳(18)相对的两壳壁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和所述第二引线部件(162)配合的容置槽;所述保护壳(18)的开口及所述容置槽处通过硅胶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和所述第二引线部件(162)均通过焊接与所述电路板(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部件(161)与所述插针(13)通过铆接连接。
8.电磁阀,包括阀体和安装于所述阀体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线圈。
CN201920986984.3U 2019-06-27 2019-06-27 电磁阀及其线圈 Active CN209785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6984.3U CN209785680U (zh) 2019-06-27 2019-06-27 电磁阀及其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6984.3U CN209785680U (zh) 2019-06-27 2019-06-27 电磁阀及其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5680U true CN209785680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6984.3U Active CN209785680U (zh) 2019-06-27 2019-06-27 电磁阀及其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5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03556B2 (ja) 電磁弁
CN100404900C (zh) 用于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的励磁线圈组件
KR101157746B1 (ko) 전자석 코일 장치
CN107946021B (zh) 用于电机的充磁头和具有其的充磁设备
KR102411378B1 (ko) 모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브레이크 장치
CN209785680U (zh) 电磁阀及其线圈
CN108626470B (zh) 电子膨胀阀
JP6385037B2 (ja) ステータユニット
CN201160251Y (zh) 一种塑封电机的接地结构
WO2020012831A1 (ja) モールドコイル及び電気的駆動弁
CN109416976B (zh) 电抗器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CN211181815U (zh) 电磁线圈结构和膨胀阀
CN114078622A (zh) 一种线圈装置及具有该线圈装置的电子膨胀阀
CN210034603U (zh) 电磁线圈及具有其的电磁阀
EP3933240B1 (en) Expansion valve coil assembly
JP2018099017A (ja) 電気モータ
JPH0759293A (ja) 密閉型モータの通風及び電気接続ユニット及びそのユニットを使用した密閉型モータ
CN208331398U (zh) 一种电动阀线圈定位接地结构
CN216487561U (zh) 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CN212062076U (zh) 一种电气比例电磁阀线圈
CN218826617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JP2541801B2 (ja) ステツプモ−タ
CN220816720U (zh) 一种带引线的定子组件及电磁阀
CN112151229B (zh) 电磁线圈装置
CN110139521B (zh) 防水电气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