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4868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4868U
CN209784868U CN201920911465.0U CN201920911465U CN209784868U CN 209784868 U CN209784868 U CN 209784868U CN 201920911465 U CN201920911465 U CN 201920911465U CN 209784868 U CN209784868 U CN 209784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rm
main body
pivot
electronic device
piv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14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元
年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14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4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4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4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下部主体、上部主体、枢转结构以及自锁结构,所述上部主体可相对平行滑动地装设于所述下部主体上,所述枢转结构包括枢接在所述下部主体的枢接部以及与所述枢接部相连的旋转臂,所述自锁结构被配置为于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滑动至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时锁定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所述旋转臂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所述上部主体可通过所述枢转结构的连动相对所述下部主体转动并于转动过程中维持锁定状态。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平板电脑模式和普通电脑模式的自如切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有利于屏占比的提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按使用形式主要分为普通电脑、360度翻转电脑,二合一平板电脑;各有优缺点。普通电脑上下开合,屏幕、键盘及触摸板位置固定,并且转轴占整机一部分空间,不美观,影响使用感受,且屏占比不高。二合一平板电脑的屏端与键盘端分开,可以单独当平板使用,也可以装配合起来当普通电脑使用,缺点是硬件、主板都集中在平板部分,空间有限,整机性能不高,键盘端转轴整体外漏不美观,且整体携带不方便,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360度翻转电脑,屏端与系统端可以360度任意旋转,360度旋转后可以当平板使用,其他角度可以当普通电脑使用;缺点是整机比较厚,当平板电脑使用时操作比较麻烦(屏端旋转360度,再把整机翻转);转轴占整机一部分空间,转轴整体外漏不美观,屏占比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有利于屏占比的提升,且能够完美融合平板电脑和普通电脑的使用模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下部主体、上部主体、枢转结构以及自锁结构,所述上部主体可相对平行滑动地装设于所述下部主体上,所述枢转结构包括枢接在所述下部主体的枢接部以及与所述枢接部相连的旋转臂,所述自锁结构被配置为于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滑动至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时锁定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所述旋转臂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所述上部主体可通过所述枢转结构的连动相对所述下部主体转动并于转动过程中维持锁定状态。
较佳地,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形成有与所述旋转臂相对的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部凹设有卡位;所述旋转臂的远离所述枢接部的一端形成有开槽,所述开槽面向所述挡块以使所述挡块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开槽,所述旋转臂内设有卡凸,所述自锁结构包括所述卡凸;于所述挡块滑入所述开槽时,所述卡凸卡入所述卡位。
较佳地,所述旋转臂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上端中部连接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形成有肩部;所述卡凸大致呈“凸”字状,所述卡凸设于所述容置腔和开口部并由所述开口部伸出,所述肩部限位所述卡凸;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接在所述卡凸。
较佳地,所述容置腔的下端连接有向下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螺丝,所述螺丝螺设在所述螺纹孔。
较佳地,所述上部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旋转臂滑设在所述导向滑槽,所述挡块形成在所述导向滑槽的端部。
较佳地,所述旋转臂与所述上部主体滑动连接以引导所述上部主体相对所述下部主体的滑动。
较佳地,所述上部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旋转臂滑设在所述导向滑槽。
较佳地,所述旋转臂的两侧形成有位于所述导向滑槽上方且向两侧超出所述导向滑槽的限位部以在所述旋转臂相对所述上部主体滑动时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
较佳地,所述枢接部位于所述下部主体的上表面以下,所述旋转臂的与所述上部主体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枢接部的轴心在滑动方向上错开以使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时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所述枢接部的轴心之间的径向连线与所述上部主体之间的夹角呈钝角。
较佳地,所述枢接部枢接在所述下部主体的内部,所述下部主体的上板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臂向上伸出的开口。
较佳地,所述旋转臂自所述枢接部的下侧向与所述上部主体连接的一端以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迂回。
较佳地,所述下部主体的上板的内壁于邻近所述开口处固设有枢接结构,所述枢接部与所述枢接结构枢接。
较佳地,所述下部主体还设有与所述枢接部配合的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包括轴芯部,所述轴芯部的圆周面的一端凸设有限位凸块,所述枢转结构的枢接部包括轴套部,所述轴套部的一端形成有限位缺口,所述枢转结构绕所述轴芯部转动时,所述限位凸块于所述限位缺口的两侧壁之间转动。
较佳地,所述枢接结构还包括连接部和安装板,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面的中部延伸形成所述轴芯部,所述端面的外周形成用于止挡所述轴套部的止挡面,所述限位凸块形成在所述轴芯部的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上部主体可相对平行滑动地装设于下部主体上,下部主体设有枢转结构,枢转结构包括枢接在下部主体的枢接部以及与枢接部相连的旋转臂,当上部主体的枢接端滑动至与旋转臂连接时,电子设备的自锁结构锁定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旋转臂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上部主体可通过枢转结构的连动相对下部主体转动并于转动过程中维持锁定状态;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平板电脑模式和普通电脑模式的自如切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有利于屏占比的提升。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枢转结构的枢接部枢接在下部主体的内部,下部主体的上板开设有供旋转臂向上伸出的开口,从而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设备处于平板电脑使用模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电子设备隐藏上部主体的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枢转结构和枢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普通电脑使用模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未完全展开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12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普通电脑使用模式下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1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E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图13中F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下部主体1、上部主体2、枢转结构3以及自锁结构6,上部主体2可相对平行滑动地装设于下部主体1上,枢转结构3包括枢接在下部主体1的枢接部30以及与枢接部30相连的旋转臂40,自锁结构6被配置为于上部主体2的枢接端滑动至与旋转臂40连接时锁定上部主体2的枢接端与旋转臂40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上部主体2可通过枢转结构3的连动相对下部主体1转动并于转动过程中维持锁定状态。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平板电脑和普通电脑的使用模式下自如切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有利于屏占比的提升。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结构3和自锁结构6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两侧,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图7以及图14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主体2的枢接端形成有与旋转臂40相对的挡块21,挡块21的底部凹设有卡位22;旋转臂40的远离枢接部30的一端形成有开槽41,开槽41面向挡块21以使挡块21可滑入或滑出开槽41,旋转臂40内设有卡凸61,自锁结构6包括卡凸61;于挡块21滑入开槽41时,卡凸61卡入卡位22。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部主体2通过枢转结构3的连动相对下部主体1翻转的过程中,卡入卡位22的卡凸61始终能够使挡块21稳定保持在开槽41内,进而保证翻转的可靠进行。当然,此处自锁结构6的实施方式仅仅是自锁结构6一种优选方式而已,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自锁结构6还可以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形式,比如,上部主体2上设有与旋转臂40连接的弹片,在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滑动到位时,弹片卡持在上部主体2上的对应卡位,又或者是利用马达、弹珠、齿轮等结构进行自锁,在此不作限制,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自锁方式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4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臂40内设有容置腔42,容置腔42的上端中部连接有开口部43,开口部43与容置腔42之间形成有肩部44;卡凸61大致呈“凸”字状,卡凸61设于容置腔42和开口部43并由开口部43伸出,肩部44限位卡凸61;自锁结构6还包括设于容置腔42的弹性件62,弹性件62的上端抵接在卡凸61。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卡凸61能够稳固而可靠地卡持在挡块21底部的卡位22处,进一步确保了翻转过程中上部主体2与旋转臂40之间的可靠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42的下端连接有向下贯穿的螺纹孔45,自锁结构6还包括螺丝63,螺丝63螺设在螺纹孔45。通过该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卡凸61和弹性件62经由螺纹孔45装入容置腔42和开口部43,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锁结构6的可拆卸安装。
请参阅图4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主体2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23,旋转臂40滑设在导向滑槽23,挡块21形成在导向滑槽23的端部。通过该设计,能够对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的滑动进行导向,而且有利于整体配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挡块21实质上为导向滑槽23的端壁。
请参阅图4、图7以及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臂40与上部主体2滑动连接以引导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的滑动;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主体2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23,旋转臂40滑设在导向滑槽23;从而便于导向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的滑动。
请参阅图4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臂40的两侧形成有位于导向滑槽23上方且向两侧超出导向滑槽23的限位部46以在旋转臂40相对上部主体2滑动时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通过该设计,在实现导向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滑动的同时,能够对上部主体2与下部主体1之间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有利于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进行可靠的滑动。
请参阅图14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枢接部30位于下部主体1的上表面以下,旋转臂40的与上部主体2连接的一端与枢接部30的轴心在滑动方向上错开以使上部主体2的枢接端与旋转臂40连接时上部主体2的枢接端与枢接部30的轴心之间的径向连线与上部主体2之间的夹角呈钝角。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在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旋转时对下部主体1造成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接部30枢接在下部主体1的内部,下部主体1的上板10开设有供旋转臂40向上伸出的开口11。通过该设计,有效避免了对电子设备外观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臂40自枢接部30的下侧向与上部主体2连接的一端以远离开口11的方向迂回。通过该设计,有利于增加旋转臂40的转动行程,进而有利于增大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的张开角度。
请参阅图8以及图14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主体1的上板10的内壁于邻近开口11处固设有枢接结构7,枢接部30与枢接结构7枢接。通过该设计,有利于缩短转动半径,增强结构和旋转过程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8以及图14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主体1还设有与枢接部30配合的枢接结构7,枢接结构7包括轴芯部71,轴芯部71的圆周面的一端凸设有限位凸块72,枢转结构3的枢接部30包括轴套部31,轴套部31的一端形成有限位缺口32,枢转结构3绕轴芯部71转动时,限位凸块72于限位缺口32的两侧壁之间转动。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保证枢转结构3与枢接结构7的可靠配合,且借由限位凸块72和限位缺口32的配合,便于实现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的翻转限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翻转限位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接结构7还包括连接部73和安装板74,连接部73的一端面731的中部延伸形成轴芯部71,端面731的外周形成用于止挡轴套部31的止挡面732,限位凸块72形成在轴芯部71的靠近连接部73的一端,安装板74连接在连接部73的一侧。通过该设计,使得枢接结构7能够可靠地安装在下部主体1,且使枢转结构3与枢接结构7之间能够实现可靠的配合。具体而言,安装板7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下部主体1的上板10的内壁以实现枢接结构7的稳固安装。
下面以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为例,描述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作动过程,仅作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不应将其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中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处于平板电脑使用模式,此时上部主体2基本覆盖在下部主体1上(下部主体1的键盘区15被覆盖)。图9和图15中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部主体1的键盘区15被暴露),此时上部主体2相对下部主体1滑动至待翻转位置,在电子设备由平板电脑模式转换为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旋转臂40沿上部主体2的导向滑槽23滑动,直至形成在导向滑槽23的端部的挡块21卡入旋转臂40上的开槽41,通过自锁结构6实现旋转臂40与上部主体2间的锁定,而后即可执行翻转作业,即将电子设备转换为图10和图16所示的普通电脑使用模式,在翻转过程中枢转结构3的旋转臂40围绕枢接结构7的轴芯部71转动以带动上部主体2翻转,当轴芯部71的限位凸块72止挡在限位缺口32的对应侧壁时,上部主体2翻转到位,电子设备转换为普通电脑的使用模式。当需要恢复为平板电脑使用模式时,执行反向操作即可。在平板电脑由展开状态向平板电脑使用模式转换时,对上部主体2施加一定的推动力即可使上部主体2上的挡块21脱离卡凸61的卡持,进而使旋转臂40沿上部主体2的导向滑槽23滑动,直至电子设备转换为平板电脑模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主体、上部主体、枢转结构以及自锁结构,所述上部主体可相对平行滑动地装设于所述下部主体上,所述枢转结构包括枢接在所述下部主体的枢接部以及与所述枢接部相连的旋转臂,所述自锁结构被配置为于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滑动至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时锁定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所述旋转臂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所述上部主体可通过所述枢转结构的连动相对所述下部主体转动并于转动过程中维持锁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形成有与所述旋转臂相对的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部凹设有卡位;所述旋转臂的远离所述枢接部的一端形成有开槽,所述开槽面向所述挡块以使所述挡块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开槽,所述旋转臂内设有卡凸,所述自锁结构包括所述卡凸;于所述挡块滑入所述开槽时,所述卡凸卡入所述卡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上端中部连接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形成有肩部;所述卡凸大致呈“凸”字状,所述卡凸设于所述容置腔和开口部并由所述开口部伸出,所述肩部限位所述卡凸;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接在所述卡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下端连接有向下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螺丝,所述螺丝螺设在所述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旋转臂滑设在所述导向滑槽,所述挡块形成在所述导向滑槽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与所述上部主体滑动连接以引导所述上部主体相对所述下部主体的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旋转臂滑设在所述导向滑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的两侧形成有位于所述导向滑槽上方且向两侧超出所述导向滑槽的限位部以在所述旋转臂相对所述上部主体滑动时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位于所述下部主体的上表面以下,所述旋转臂的与所述上部主体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枢接部的轴心在滑动方向上错开以使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时所述上部主体的枢接端与所述枢接部的轴心之间的径向连线与所述上部主体之间的夹角呈钝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枢接在所述下部主体的内部,所述下部主体的上板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臂向上伸出的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自所述枢接部的下侧向与所述上部主体连接的一端以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迂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主体的上板的内壁于邻近所述开口处固设有枢接结构,所述枢接部与所述枢接结构枢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主体还设有与所述枢接部配合的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包括轴芯部,所述轴芯部的圆周面的一端凸设有限位凸块,所述枢转结构的枢接部包括轴套部,所述轴套部的一端形成有限位缺口,所述枢转结构绕所述轴芯部转动时,所述限位凸块于所述限位缺口的两侧壁之间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结构还包括连接部和安装板,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面的中部延伸形成所述轴芯部,所述端面的外周形成用于止挡所述轴套部的止挡面,所述限位凸块形成在所述轴芯部的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CN201920911465.0U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784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1465.0U CN209784868U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1465.0U CN209784868U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4868U true CN209784868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8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1465.0U Active CN209784868U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48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4196A (zh) * 2019-06-17 2019-08-16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4196A (zh) * 2019-06-17 2019-08-16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134196B (zh) * 2019-06-17 2024-05-17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8733B2 (en) Swivel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6105655B2 (ja) 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用情報機器
CN100444079C (zh) 便携式计算机
KR100534125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KR100439719B1 (ko) 노트북 컴퓨터
JP4414970B2 (ja)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ディスプレイをロック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0630956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US754841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 rotary positioning structure
TWI609135B (zh) Hinge device, folding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JP2969119B1 (ja) 引き出し回転操作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TWI667567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JP5986156B2 (ja) ヒンジ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CA2512957C (en) Common lock for dual-usage portable computer
CN209784868U (zh) 电子设备
CN110134196B (zh) 电子设备
CN109799878B (zh) 新型笔记本电脑
CN110670976A (zh) 密码扣锁
KR100293030B1 (ko) 배전반용 핸들
CN105700630B (zh) 混合电脑
CN218630628U (zh) 一种加固笔记本屏锁机构
CN204024221U (zh) 旋转防盗锁
CN217181468U (zh) 一种具有360度可旋转的多形态切换笔记本电脑
KR20080034646A (ko) 컨버터블 컴퓨터
CN220832696U (zh) 盖板翻转结构及净饮机
CN217440547U (zh) 柔屏转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