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2579U -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2579U
CN209782579U CN201920164322.8U CN201920164322U CN209782579U CN 209782579 U CN209782579 U CN 209782579U CN 201920164322 U CN201920164322 U CN 201920164322U CN 209782579 U CN209782579 U CN 209782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bevel gear
fixedly connected
heat boil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43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an Guo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43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2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2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2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包括隧道窑和炉体,所述炉体位于隧道窑的上方,所述隧道窑的顶部连接有支座,且炉体放置在支座上,所述隧道窑上设置多个对流管束,且对流管束与炉体连通,所述支座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板,且立板上垂直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带动两个清洁刷在炉体内水平反复移动,从而使得清洁刷将炉体内顶壁和内底壁的污垢清洁干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从而使得连杆带动气缸旋转,使得清洁刷在炉体内旋转,将炉体内侧壁的污垢清洁干净,能够将炉体内部的污垢清洁的更彻底,清洗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紧缺,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家不断鼓励发展以节能降耗为目的的新工艺、新技术,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加以扶持,使得余热发电技术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隧道窑消耗的一次能源 (煤),除炉窑散热、产品水分蒸发、烧结等必须消耗的能量外,约70%的能量是随排烟热损失和产品冷却热损失而浪费,因此需要采用余热锅炉对隧道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而现有技术中的余热锅炉不便清洗,锅炉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其受热面、烟道等表面会积灰,而锅炉积灰会带来的附加,热阻也会严重影响锅炉受热面内外热量的传递,因此需要定期对锅炉进行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包括隧道窑和炉体,所述炉体位于隧道窑的上方,所述隧道窑的顶部连接有支座,且炉体放置在支座上,所述隧道窑上设置多个对流管束,且对流管束与炉体连通,所述支座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板,且立板上垂直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清洁刷,两个所述清洁刷之间连接有承接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炉体外壁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炉体外壁的另一侧开设有出灰口,所述隧道窑的外壁连接有保温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承接杆外壁靠近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嵌合筒,所述气缸的驱动端穿过开口插入嵌合筒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炉体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清洁刷分别与炉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嵌合筒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贯穿连接有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炉体为圆柱体,所述密封盖外壁的周侧均粘连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通过设置的气缸、清洁刷与承接杆、旋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连杆,当炉体需要清洁时,启动气缸,气缸带动两个清洁刷在炉体内水平反复移动,从而使得清洁刷将炉体内顶壁和内底壁的污垢清洁干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从而使得连杆带动气缸旋转,使得清洁刷在炉体内旋转,将炉体内侧壁的污垢清洁干净,能够将炉体内部的污垢清洁的更彻底。
2、该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通过设置的密封盖、承接杆、嵌合筒与螺栓,承接杆上的嵌合筒和气缸的驱动端嵌合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当清洁完成后,打开密封盖,将清洁刷和承接杆拆卸下来取出,不影响炉体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隧道窑;2、保温层;3、对流管束;4、支座;5、炉体;6、立板;7、支撑板;8、开口;9、清洁刷;10、承接杆;11、气缸;12、密封盖;13、旋转电机;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连杆;17、嵌合筒;1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包括隧道窑1和炉体5,炉体5位于隧道窑1的上方,隧道窑1的顶部连接有支座 4,且炉体5放置在支座4上,隧道窑1上设置多个对流管束3,且对流管束3 与炉体5连通,支座4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板6,且立板6上垂直焊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3,且旋转电机1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5,且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15的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16,连杆16远离第二锥齿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1,炉体5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清洁刷9,两个清洁刷9之间连接有承接杆10。
炉体5外壁的一侧设置有开口8,且炉体5外壁的另一侧开设有出灰口,清洗后的污垢从出灰口排出炉体5外,隧道窑1的外壁连接有保温层2,对隧道窑1有保温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出,使得更多的热量被对流管束3吸收;承接杆10 外壁靠近开口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嵌合筒17,气缸11的驱动端穿过开口8插入嵌合筒17内,气缸11的驱动端与嵌合筒17嵌合连接在一起,使得气缸11开启之后带动清洁刷9在炉体5内来回移动进行刷洗;炉体5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12,打开密封盖12便于安装拆卸取出清洁刷9,并便于用水对炉体5内部的污垢进行冲洗,且密封盖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把手方便打开密封盖12;两个清洁刷9分别与炉体5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接触,使得清洁刷9 能够将炉体5内壁上的污垢刷洗掉;气缸11的驱动端与嵌合筒17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连接有螺栓18,通过螺栓18进一步将气缸11和嵌合筒17 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便于拆卸;炉体5为圆柱体,使得清洁刷9能够贴合炉体 5的内壁旋转,将内壁上的污垢全面清洗掉,密封盖12外壁的周侧均粘连有密封垫,保证炉体5使用时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时,对流管束3能够吸收隧道窑1内的余热并传递给炉体5,对炉体5内的水进行加热,当炉体5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清洗时,此时打开密封盖12,然后启动气缸11,气缸11的驱动端从开口8伸入炉体5内,将清洁刷9放入炉体5内,承接杆10上的嵌合筒17和气缸11的驱动端嵌合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螺栓18和螺帽的配合将嵌合筒17和气缸11稳固的连接,盖上密封盖12,再次启动气缸11,气缸11带动两个清洁刷9在炉体 5内来回摩擦,将炉体5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的污垢刷洗干净,然后启动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带动第一锥齿轮14旋转,第一锥齿轮14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5旋转,从而使得气缸11带动清洁刷9旋转,清洁刷9贴着炉体5的内壁旋转,能够将炉体5内侧壁上的污垢也刷洗干净,从而将炉体5全面刷洗,经过清洁刷9反复摩擦刷洗后,然后用水进行冲洗即可,清洗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清洁完毕后在拧开螺栓18将清洁刷9和气缸11拆卸开来取出即可,不影响炉体 5的正常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包括隧道窑(1)和炉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5)位于隧道窑(1)的上方,所述隧道窑(1)的顶部连接有支座(4),且炉体(5)放置在支座(4)上,所述隧道窑(1)上设置多个对流管束(3),且对流管束(3)与炉体(5)连通,所述支座(4)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板(6),且立板(6)上垂直焊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3),且旋转电机(1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5),且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5)的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远离第二锥齿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1),所述炉体(5)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清洁刷(9),两个所述清洁刷(9)之间连接有承接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5)外壁的一侧设置有开口(8),且炉体(5)外壁的另一侧开设有出灰口,所述隧道窑(1)的外壁连接有保温层(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10)外壁靠近开口(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嵌合筒(17),所述气缸(11)的驱动端穿过开口(8)插入嵌合筒(1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5)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盖(12),且密封盖(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清洁刷(9)分别与炉体(5)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1)的驱动端与嵌合筒(17)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贯穿连接有螺栓(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5)为圆柱体,所述密封盖(12)外壁的周侧均粘连有密封垫。
CN201920164322.8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Active CN209782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4322.8U CN20978257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4322.8U CN20978257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2579U true CN209782579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4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4322.8U Active CN20978257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2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07995U (zh) 一种多角度碎屑吹扫装置
CN206597740U (zh) 一种电池正负极盖壳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6011857U (zh) 一种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9782579U (zh) 一种新型隧道式余热锅炉
CN208066905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发电功能的光伏组件清洁装置
CN212585563U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烟气换热器
CN210523152U (zh) 一种用于机械配件表面的粉末清理装置
CN210486551U (zh) 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用高效凝汽器
CN211706202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除尘装置
CN215675248U (zh) 一种火电厂用清洁装置
CN211069427U (zh) 一种吸气干燥过滤筒
CN212523398U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环保装置
CN213395384U (zh) 一种热水供应用加热高效的除尘锅炉
CN209810734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清洗装置
CN211247734U (zh) 一种废旧化学电池处置装置
CN207357667U (zh) 一种齿轮加工清洁装置
CN212187848U (zh) 一种节能型蒸馏釜
CN21778547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CN215062355U (zh) 蓄热电采暖炉
CN214199736U (zh) 一种用于炼钢工艺的电炉除尘装置
CN215940771U (zh) 一种锂电池外壳电解液去除结构
CN213447275U (zh) 一种行星架齿轮渗碳热处理用多功能热风炉
CN212778690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熔制的锅炉
CN214536100U (zh) 一种超薄不锈钢带罩式炉热锅炉
CN219596172U (zh) 一种高温粉尘的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