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0033U -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0033U
CN209780033U CN201920281117.XU CN201920281117U CN209780033U CN 209780033 U CN209780033 U CN 209780033U CN 201920281117 U CN201920281117 U CN 201920281117U CN 209780033 U CN209780033 U CN 209780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ncrete column
side wall
pipe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11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ong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11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0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0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0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体以及设置于混凝土柱体内的巨型钢骨架体;所述巨型钢骨架体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柱体内的承载管体、与所述承载管体外侧壁固定的承载板体、固定于所述承载管体外侧壁上的第一铆钉以及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体远离承载管体的侧壁上的第二铆钉;所述承载板体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相对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铆钉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远离所述承载板体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提高了巨型钢骨的结构强度,使得在相同的承载要求下,其钢骨的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减小该巨型钢骨混凝土柱的用钢量,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型钢混凝土柱是指在混凝土中配置型钢,并配有一定横向箍筋及纵向受力钢筋的结构,型钢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普遍应用于大跨结构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柱中,型钢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共同工作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粘结作用。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钢骨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需要做的很大即为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对于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巨型钢骨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大,其内部钢骨也要相应增大,按常规方式设置巨型钢骨,会导致钢骨混凝土柱的用钢量增大,经济效益差。
为此,亟需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该混凝土柱内的巨型钢骨结构强度大,使得在相同的承载要求下,其钢骨的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减小该巨型钢骨混凝土柱的用钢量,经济效益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该巨型钢骨混凝土柱的巨型钢骨结构强度大,使得其钢骨的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减小该巨型钢骨混凝土柱的用钢量,经济效益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体以及设置于混凝土柱体内的巨型钢骨架体;所述巨型钢骨架体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柱体内的承载管体、与所述承载管体外侧壁固定的承载板体、固定于所述承载管体外侧壁上的第一铆钉以及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体远离承载管体的侧壁上的第二铆钉;所述承载板体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相对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铆钉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远离所述承载板体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承载负荷时,混凝土柱体承受载荷而变形,而设置于混凝土柱体内的巨型钢骨架体随着混凝土柱体的变形挤压而发生竖直方向的变形,此时,承载管体四周外侧壁发生水平方向的变形而与混凝土抵紧,吸收了该混凝土柱上的负荷,而承载管体上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承载板体,且承载板体设置于承载管体相对的外侧壁上,使得承载管体与承载板体形成截面呈工字型的稳固结构,增大了巨型钢骨架体与混凝土柱体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混凝土柱体对巨型钢骨架体的包裹性,从而提高了巨型钢骨结构强度,使得在相同的承载要求下,巨型钢骨架体的截面尺寸更小,有利于减小该巨型钢骨混凝土柱的用钢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管体内设有截面呈扇形的第一加强筋以及竖直穿过所述第一加强筋并与之固定的第一钢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承载管体相邻的内侧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分别与承载管体内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固定,使得承载管体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与第一加强筋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增大了承载管体的强度,而第一钢筋穿过第一加强筋并与之固定,增大了承载管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柱体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管体内还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管体长度方向一致的加强管体,所述加强管体四周转角边线分别于所述承载管体的四周内侧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管体承载竖直方向的载荷时,承载管体四周侧壁朝向外侧变形,使得与之固定的加强管体四角朝向外侧变形,缓冲了承载管体上的负荷,提高了承载管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管体四周转角焊接固定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穿过所述承载管体外侧壁以及加强板并与加强板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穿过承载管体外侧壁并与加强板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加强管体与承载管体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管体内设有截面呈扇形的第二加强筋以及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加强筋并与之固定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加强管体相邻的内侧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筋分别与加强管体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固定,使得加强管体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与第二加强筋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增大了加强管体以及承载管体的强度,而第二钢筋穿过第二加强筋并与之固定,增大了加强管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柱体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管体设有多根,且多根所述承载管体首尾相接并焊接固定;所述承载管体连接所述第一铆钉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焊接槽,所述承载管体的开口表面固定有焊接板,且所述焊接板与所述焊接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两端;所述焊接板插入与之相邻的所述焊接槽内并与之内壁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管体分段设置,且承载管体首尾相接并焊接固定,减小了运输难度,而承载管体上的焊接板插入与该承载管体相邻的承载管体上的焊接槽内并焊接固定,增大了承载管体之间的焊接缝长度,提高了承载管体之间的焊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管体之间设有同时与相邻的承载管体外侧壁贴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以及所述承载管体外侧壁并与承载管体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栓穿过固定板并与承载管体外侧壁螺纹连接,使得两根承载管体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提高了承载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覆盖所述焊接板以及所述焊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覆盖焊接板以及焊接槽,使得固定板与承载管体外侧壁的连接应力处集中于焊接槽与焊接板之间的焊接处,有利于保障承载管体之间焊接处的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承载管体上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承载板体,且承载板体设置于承载管体相对的外侧壁上,使得承载管体与承载板体形成截面呈工字型的稳固结构,增大了巨型钢骨架体与混凝土柱体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混凝土柱体对巨型钢骨架体的包裹性,从而提高了巨型钢骨结构强度,使得在相同的承载要求下,巨型钢骨架体的截面尺寸更小,有利于减小该巨型钢骨混凝土柱的用钢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2.第一加强筋分别与承载管体内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固定,使得承载管体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与第一加强筋之间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增大了承载管体的强度,而第一钢筋穿过第一加强筋并与之固定,增大了承载管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柱体的韧性;
3.当承载管体承载竖直方向的载荷时,承载管体四周侧壁朝向外侧变形,使得与之固定的加强管体四角朝向外侧变形,缓冲了承载管体上的负荷,提高了承载管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承载管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柱体;2、巨型钢骨架体;21、承载管体;211、第一加强筋;212、第一钢筋;213、焊接槽;214、焊接板;215、固定板;216、第二螺栓;22、承载板体;221、安装螺栓;23、第一铆钉;24、第二铆钉;25、加强管体;251、加强板;252、第一螺栓;253、第二加强筋;254、第二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体1以及巨型钢骨架体2。混凝土柱体1为截面呈矩形的柱状结构,由混凝土凝结而成,其竖直设置。巨型钢骨架体2设置于混凝土柱体1内,其包括承载管体21、承载板体22、第一铆钉23、第二铆钉24以及加强管体25。承载管体21设置于混凝土柱体1内,其截面呈方形,由钢铁制成,且承载管体21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柱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承载板体22为矩形长板状,其长度方向与承载管体2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承载板的板面与承载管体21的外侧壁贴合,且连接承载管体21的承载板体22设有两块,两块承载板体22分别设置于承载管体21相对的外侧壁上。承载板体22上设有安装螺栓221,安装螺栓221的端部穿过承载板体22以及承载管体21外侧壁并与承载管体21螺纹连接,使得承载板体22与承载管体21外侧壁固定。第一铆钉23端部与承载管体21未连接承载板体22的外侧壁固定,且第一铆钉23设有多个,多个第一铆钉23分为两组,两组第一铆钉23沿承载管体2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第二铆钉24的端部与承载板体22远离承载管体21的侧壁固定,其设有多个,多个第二铆钉24分为两组,两组第二铆钉24沿承载板体22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如图1所示,承载管体21内设有第一加强筋211以及第一钢筋212,第一加强筋211为板状结构,其截面为角度呈九十度扇形的扇形,且第一加强筋211的两侧矩形侧面分别与承载管体21内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固定。第一加强筋21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211分为多组,每组第一加强筋211分别设置于承载管体21内的四处转角处,且多组第一加强筋211沿承载管体2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第一钢筋212的截面呈圆形,其竖直穿过第一加强筋211的扇形表面并与第一加强筋211固定。
如图1所示,加强管体25为截面呈方形的管状结构,由钢铁材料制成,其设置于承载管体21内且其长度方向与承载管体21的长度方向一致。加强管体25上设有加强板251,加强板251为矩形长板状,其长度方向与加强管体25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加强板251一侧壁与加强管体25的外侧转角焊接固定,另一侧壁贴合承载管体21的内侧壁。加强板251上设有第一螺栓252,第一螺栓252的端部水平穿过承载管体21外侧壁以及加强板251靠近承载管体21的侧壁并与加强板251螺纹连接。此外,加强板251设有四块,四块加强板251分别设置于加强管体25的四角处。加强管体25内设有第二加强筋253以及第二钢筋254,第二加强筋253为板状结构,其截面为角度呈九十度扇形的扇形,且第二加强筋253的两侧矩形侧面分别与加强管体25内转角处的两侧内侧壁固定。第二加强筋253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加强筋253分为多组,每组第二加强筋253分别设置于加强管体25内的四处转角处,且多组第二加强筋253沿加强管体25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第二钢筋254的截面呈圆形,其竖直穿过第二加强筋253的扇形表面并与第二加强筋253固定。
如图2所示,承载管体21设有多段,多段承载管体21之间首尾相接,且承载管体21远离承载板体22的外侧壁开设有焊接槽213。焊接槽213设置于承载管体21一端,其截面呈矩形,且其与承载管体21该处的端面连通。承载管体21远离焊接槽213的一端设有焊接板214,焊接板214为矩形板状,其与承载管体21远离该承载管体21焊接槽213的一端端面固定,且焊接板214较大的表面与承载管体21远离承载板体22的外侧壁齐平,使得当承载管体21之间首尾相接时,相邻的焊接板214设置于靠近该焊接板214的焊接槽213内,且该焊接板214与该焊接槽213的内壁相抵。相邻承载管体21的端面之间焊接固定,焊接板214与焊接槽213的内壁焊接固定,且相邻承载板体22的端面之间焊接固定。此外,承载管体21之间还设有固定板215以及第二螺栓216,固定板215为矩形板状,其较大的侧壁同时贴合相邻承载管体21齐平的外侧壁,且固定板215覆盖相邻的焊接板214以及焊接槽213。第二螺栓216的端部穿过固定板215远离承载管体21的侧壁以及承载管体21的外侧壁,且第二螺栓216与承载管体2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固定板215上的第二螺栓216设有四根,四根第二螺栓216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15的侧壁四角处。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混凝土柱体1承受建筑的载荷而变形,而设置于混凝土柱体1内的巨型钢骨架体2随着混凝土柱体1的变形挤压而发生竖直方向的变形,此时,承载管体21四周外侧壁发生水平方向的变形而抵紧与之粘结的混凝土,吸收了该混凝土柱上的负荷,而承载管体21上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承载板体22,且承载板体22设置于承载管体21相对的外侧壁上,使得承载管体21与承载板体22形成截面呈工字型的稳固结构,增大了巨型钢骨架体2与混凝土柱体1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混凝土柱体1对巨型钢骨架体2的包裹性,从而提高了巨型钢骨结构强度,使得在相同的承载要求下,巨型钢骨架体2的截面尺寸更小,有利于减小该巨型钢骨混凝土柱的用钢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柱体(1)以及设置于混凝土柱体(1)内的巨型钢骨架体(2),其特征是:所述巨型钢骨架体(2)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柱体(1)内的承载管体(21)、与所述承载管体(21)外侧壁固定的承载板体(22)、固定于所述承载管体(21)外侧壁上的第一铆钉(23)以及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体(22)远离承载管体(21)的侧壁上的第二铆钉(24);所述承载板体(22)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21)相对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铆钉(23)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21)远离所述承载板体(22)的外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管体(21)内设有截面呈扇形的第一加强筋(211)以及竖直穿过所述第一加强筋(211)并与之固定的第一钢筋(212),所述第一加强筋(211)分别与所述承载管体(21)相邻的内侧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管体(21)内还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管体(21)长度方向一致的加强管体(25),所述加强管体(25)四周转角边线分别于所述承载管体(21)的四周内侧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管体(25)四周转角焊接固定有加强板(251),所述加强板(251)上设有穿过所述承载管体(21)外侧壁以及加强板(251)并与加强板(251)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2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管体(25)内设有截面呈扇形的第二加强筋(253)以及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加强筋(253)并与之固定的第二钢筋(254),所述第二加强筋(253)分别与所述加强管体(25)相邻的内侧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管体(21)设有多根,且多根所述承载管体(21)首尾相接并焊接固定;所述承载管体(21)连接所述第一铆钉(2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焊接槽(213),所述承载管体(21)的开口表面固定有焊接板(214),且所述焊接板(214)与所述焊接槽(213)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管体(21)两端;所述焊接板(214)插入与之相邻的所述焊接槽(213)内并与之内壁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管体(21)之间设有同时与相邻的承载管体(21)外侧壁贴合的固定板(215),所述固定板(215)上设有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215)以及所述承载管体(21)外侧壁并与承载管体(21)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2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215)覆盖所述焊接板(214)以及所述焊接槽(213)。
CN201920281117.XU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Active CN209780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1117.XU CN209780033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1117.XU CN209780033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0033U true CN209780033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1117.XU Active CN209780033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0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6724B (zh) 斜置双层折板钢板剪力墙
CN103233509B (zh) 内置波形钢板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563331B (zh) 一种可承重的自复位加劲波纹钢板阻尼墙
CN202108133U (zh) 一种双层折板钢板剪力墙结构
CN201433509Y (zh) 一种预应力钢梁
CN209780033U (zh) 一种复合式巨型钢骨混凝土柱
WO2023202490A1 (zh) 一种带有墙-梁节点域的内置缀条型格构柱式双钢板剪力墙
CN210947266U (zh) 一种组合的斜向波纹钢板剪力墙
CN114809277B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双重耗能节点
CN107780564B (zh) 一种装配式加肋钢板-剪力墙
CN211690771U (zh) 一种箱型钢管焊接组成的y型立面汇交转换节点
CN209941896U (zh) 用于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带耗能构件的装配式中心支撑
CN113605541A (zh) 一种外环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
CN111364644A (zh) 一种装配式内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64647A (zh) 一种装配式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042323A (zh) 一种箱型钢管焊接组成的x型立面汇交节点及应用
CN105040828A (zh) 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
CN206090943U (zh) 一种复合墙板
CN211922982U (zh) 一种箱型钢管焊接组成的x型立面汇交节点
CN217557404U (zh) 一种装配式木结构多维连接件
CN213952492U (zh) 装配式h型钢梁连接节点
CN219342811U (zh) 一种快速架设的装配式高强铝合金桥梁
CN217325960U (zh) 一种基于波形钢板和隔板的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04715538U (zh) 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结构
CN212026676U (zh) 一种带中部耗能板的交叉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