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8726U - 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78726U CN209778726U CN201920378922.4U CN201920378922U CN209778726U CN 209778726 U CN209778726 U CN 209778726U CN 201920378922 U CN201920378922 U CN 201920378922U CN 209778726 U CN209778726 U CN 2097787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material layer
- expansion material
- communication module
- protect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包括粘结层、保护层一、保护层二、膨胀材料层一、隔绝激发层、膨胀材料层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保护层一通过粘结层粘结于侧窗玻璃上,保护层一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一,膨胀材料层一的上表面连接有隔绝激发层,隔绝激发层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二,膨胀材料层二的上表面连接有保护层二,隔绝激发层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通过车身线束连接,粘结层、保护层一、保护层二、膨胀材料层一、隔绝激发层、膨胀材料层二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部分车型上无法布置侧安全气帘的位置,为乘员的头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侧碰头部保护,主要是通过侧气帘爆破形成缓冲气垫。对于在A柱到C柱(或D柱)之间存在隔断的车型,因隔断无法布置一体式贯穿气帘。同时,因把手、风管、灯组等相关刚性连接件的挤占,无法使隔断前后都布置气帘装置,从而限制了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能够满足部分车型上无法布置侧安全气帘的位置,为乘员的头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包括粘结层1、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通信模块、控制模块9,所述保护层一2通过粘结层1粘结于侧窗玻璃11上,所述保护层一2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一4,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的上表面连接有隔绝激发层5,所述隔绝激发层5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二6,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与膨胀材料层二6之间通过隔绝激发层5隔开,所述膨胀材料层二6的上表面连接有保护层二3,所述粘结层1、保护层一2、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保护层二3依次复合为一体,所述隔绝激发层5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控制模块9,所述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9之间通过车身线束10连接,所述粘结层1、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侧窗玻璃11侧壁底部,所述通信模块为固定通信模块7或滑移通信模块8,所述固定通信模块7、滑移通信模块8均用于检测侧窗玻璃11位置,并判断侧窗玻璃11是否因发生侧碰而产生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的膨胀材料组分与膨胀材料层二6的膨胀材料组分融合后发生膨胀并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用于保护乘员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膨胀材料层二6的厚度均厚于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隔绝激发层5。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辅助头部保护装置,其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部分车型上无法布置侧安全气帘的位置,为乘员的头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1、粘结层 2、保护层一 3、保护层二 4、膨胀材料层一 5、隔绝激发层 6、膨胀材料层二 7、固定通信模块 8、滑移通信模块 9、控制模块 10、车身线束 11、侧窗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粘结层1、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通信模块、控制模块9,保护层一2通过粘结层1粘结于侧窗玻璃11上,保护层一2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一4,膨胀材料层一4的上表面连接有隔绝激发层5,隔绝激发层5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二6,膨胀材料层一4与膨胀材料层二6之间通过隔绝激发层5隔开,膨胀材料层二6的上表面连接有保护层二3,粘结层1、保护层一2、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保护层二3依次复合为一体,隔绝激发层5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控制模块9,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9之间通过车身线束10连接,粘结层1、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其中,通信模块设置在侧窗玻璃11侧壁底部,通信模块为固定通信模块7或滑移通信模块8,固定通信模块7、滑移通信模块8均用于检测侧窗玻璃11位置,并判断侧窗玻璃11是否因发生侧碰而产生滑移;膨胀材料层一4的膨胀材料组分与膨胀材料层二6的膨胀材料组分融合后发生膨胀并形成缓冲层,缓冲层用于保护乘员头部;膨胀材料层一4、膨胀材料层二6的厚度均厚于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隔绝激发层5,以保证其形成缓冲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辅助头部保护装置,该装置由粘结层、保护层一、保护层二、膨胀材料层一、隔绝激发层、膨胀材料层二、固定通信模块、滑移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组成,膨胀材料层一的膨胀材料组分X和膨胀材料层二的膨胀材料组分Y作为核心,外包保护层,共同形成工作系统。膨胀材料组分X和膨胀材料组分Y之间由隔绝激发层隔开,隔绝激发层通过固定通信模块或滑移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形成控制系统。粘结层连接车侧窗玻璃与保护层一,满足装配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汽车正常行驶时,隔绝激发层起隔绝作用。汽车发生侧碰时,控制模块采集车身状态数据,判断工作激发与否。若判断为激发,控制模块输出信号,通过通信模块传达到隔绝激发层。隔绝激发层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激发膨胀组分X与膨胀材料组分Y并使之融合,膨胀组分迅速发生膨胀,在玻璃与乘员头部形成缓冲层。保护层控制缓冲层的形状,厚度,保护范围,隔绝有害物质接触人体。
本实用新型中,粘结层、保护层一、保护层二、膨胀组分X与Y须有透明度,从而满足法规对车窗玻璃整体的透光率。保护层一和保护层二须提供良好的耐久性、隔绝性与可靠性。膨胀组分须有良好的稳定性,对人体无有害物质。所有组件满足法规禁用物质标准。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结层(1)、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通信模块、控制模块(9),所述保护层一(2)通过粘结层(1)粘结于侧窗玻璃(11)上,所述保护层一(2)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一(4),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的上表面连接有隔绝激发层(5),所述隔绝激发层(5)的上表面连接有膨胀材料层二(6),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与膨胀材料层二(6)之间通过隔绝激发层(5)隔开,所述膨胀材料层二(6)的上表面连接有保护层二(3),所述粘结层(1)、保护层一(2)、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保护层二(3)依次复合为一体,所述隔绝激发层(5)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控制模块(9),所述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9)之间通过车身线束(10)连接,所述粘结层(1)、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膨胀材料层一(4)、隔绝激发层(5)、膨胀材料层二(6)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窗玻璃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侧窗玻璃(11)侧壁底部,所述通信模块为固定通信模块(7)或滑移通信模块(8),所述固定通信模块(7)、滑移通信模块(8)均用于检测侧窗玻璃(11)位置,并判断侧窗玻璃(11)是否因发生侧碰而产生滑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窗玻璃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的膨胀材料组分与膨胀材料层二(6)的膨胀材料组分融合后发生膨胀并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用于保护乘员头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侧窗玻璃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材料层一(4)、膨胀材料层二(6)的厚度均厚于保护层一(2)、保护层二(3)、隔绝激发层(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78922.4U CN209778726U (zh) | 2019-03-25 | 2019-03-25 | 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78922.4U CN209778726U (zh) | 2019-03-25 | 2019-03-25 | 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78726U true CN209778726U (zh) | 2019-12-13 |
Family
ID=68799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78922.4U Active CN209778726U (zh) | 2019-03-25 | 2019-03-25 | 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78726U (zh) |
-
2019
- 2019-03-25 CN CN201920378922.4U patent/CN2097787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22417B1 (en) | Airbag with low-volume structure | |
US5470103A (en) | Motor vehicle head impact air bag system | |
CN103029673B (zh) | 车辆的车顶安全气囊装置 | |
CN109484349A (zh) | 车辆安全气囊系统 | |
CN102649416A (zh) | 乘员保护装置及乘员保护方法 | |
CN106627470A (zh) | 具有可控压差的三腔式正面碰撞安全气囊 | |
US9969346B2 (en) | Airbag restraint system | |
SE508095C2 (sv) | Anordning för skydd av åkande i ett fordon | |
CN112440922A (zh) | 一种远端保护安全气囊、车辆座椅及车辆 | |
CN202847635U (zh) |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 |
US20190106075A1 (en) | Door assembly | |
CN103223912B (zh) | 车辆坠落保护系统以及保护方法 | |
CN209778726U (zh) | 一种侧窗玻璃缓冲装置 | |
CN102616200B (zh) | 客车侧翻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 |
US10144385B2 (en) | Side curtain including a strip connected to an inboard panel | |
CN103935315B (zh) | 车辆侧车顶纵梁气囊 | |
CN106696884A (zh) |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气囊保护设备 | |
CN102211559A (zh) | 已充气气囊式被动安全车体 | |
CN106004757A (zh) |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 |
CN104139753A (zh) | 仿生独立穴式救生舱 | |
CN102897133A (zh) |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 |
CN203793276U (zh) | 一种置于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囊装置 | |
CN205971199U (zh) | 分层缓冲式安全气囊 | |
CN100417553C (zh) | 双级点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 |
CN211139244U (zh) | 双层结构中央气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