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件支撑机构对工件的支撑效果差,同时没有设置相关的缓冲机构,在外部机械手等夹持设备对工件进行夹持并将其放置至于工件支撑台上时,工件容易因为外部受力过大从而导致局部变形,进而影响到了工件加工的成品率以及优良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支撑机构,该工件支撑机构结构简单,对工件支撑的效果良好,工件在放置在其上时不易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件支撑机构,所述工件支撑机构包括有底座、工件支撑台以及第一弹性机构;
其中,所述工件支撑台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内部。
优选的,所述工件支撑台包括一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台面以及一与底座相连的底面;所述支撑台面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的上方,并可沿所述工件支撑台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弹性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面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有第一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包括有第一弹性件和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工件支撑台的工件支撑面和底面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块。优选的,为了加强该工件支撑架机构对工件支撑的弹性缓冲效果,所述第一弹性件为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内部的四个边角处。
优选的,所述工件支撑台内设有一与所述支撑台面相连的工作台;进一步的,为了加强该工件支撑架机构对工件支撑的弹性缓冲效果,以及便于在去除工件支撑台上的工件时,第一弹性件更好的复位,所述工件支撑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第二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内,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工件支撑台的内壁和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机构为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工件支撑机构还包括有第三弹性机构;为了加强该工件支撑架机构对工件支撑的弹性缓冲效果,所述第三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并与所工件支撑台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机构包括有第三弹性件、转动件以及一抵接台;所述抵接台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侧壁上;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于所述抵接台的上方,并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内;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的下方;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工件支撑台一端的下方,并与所述转动件相连,其另一端延伸进入到所述工件支撑台的内部,并与所述工作台底部相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件为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工件支撑机构,利用了工件支撑台内部的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以及底座上设有与工件支撑台相连的第三弹性机构,在外部机械手等设备将工件放置在工件支撑台上时,对工件充分的提供了一个弹性缓冲力的作用,从而使工件不易因为外部受力从而发生变形,进而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成品率以及优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工件支撑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工件支撑机构去除工件支撑台上的支撑台面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工件支撑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件支撑机构,所述工件支撑机构包括有底座1、工件支撑台2以及第一弹性机构;
其中,所述工件支撑台2设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1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2内部。
优选的,所述工件支撑台2包括一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台面24以及一与底座1相连的底面;所述支撑台面24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的上方,并可沿所述工件支撑台2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弹性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面24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有第一弹性机构21;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1包括有第一弹性件212和两个连接块211;两个所述连接块211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2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工件支撑台2的工件支撑面和底面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212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块 21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块211。优选的,为了加强该工件支撑架机构对工件支撑的弹性缓冲效果,所述第一弹性件212为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1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1分别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2内部的四个边角处。
优选的,所述工件支撑台2内设有一与所述支撑台面24相连的工作台22;进一步的,为了加强该工件支撑架机构对工件支撑的弹性缓冲效果,以及便于在去除工件支撑台2上的工件时,第一弹性件212更好的复位,所述工件支撑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弹性机构23;所述第二弹性机构23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2内,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工件支撑台2的内壁和所述工作台22的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机构23为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工件支撑机构还包括有第三弹性机构;为了加强该工件支撑架机构对工件支撑的弹性缓冲效果,所述第三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并与所工件支撑台2 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机构包括有第三弹性件13、转动件11以及一抵接台12;所述抵接台12设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侧壁上;所述转动件11的一端设于所述抵接台12的上方,并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1内;所述转动件11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件支撑台2的下方;所述第三弹性件13的一端设于所述转动件11靠近所述工件支撑台2一端的下方,并与所述转动件11相连,其另一端延伸进入到所述工件支撑台2的内部,并与所述工作台22底部相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件13为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工件支撑机构,利用了工件支撑台2内部的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23,以及底座1上设有与工件支撑台2相连的第三弹性机构,在外部机械手等设备将工件放置在工件支撑台2上时,对工件充分的提供了一个弹性缓冲力的作用,从而使工件不易因为外部受力从而发生变形,进而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成品率以及优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