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1107U - Dbs手术定位头架 - Google Patents

Dbs手术定位头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1107U
CN209771107U CN201821833488.6U CN201821833488U CN209771107U CN 209771107 U CN209771107 U CN 209771107U CN 201821833488 U CN201821833488 U CN 201821833488U CN 209771107 U CN209771107 U CN 209771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frame
positioning
dbs
positioning head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34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雄伟
夏泓玮
余伟
刘方军
王伟明
薛林
李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ins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ins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ins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8334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1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1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1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DBS手术定位头架。所述DBS手术定位头架包括:定位头架本体,所述定位头架本体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定制化的生产出与患者匹配的DBS手术定位头架,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风险。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可以个性化定制制造,能更加精确的辅助植入脑刺激元件。

Description

DBS手术定位头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DBS手术定位头架。
背景技术
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疗法,是一种深度脑刺激疗法,用于治疗遗传性的肌张力障碍,可明显改善病情。DBS疗法主要是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脑内,运用脉冲发生器刺激患者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这些神经方面的症状。与永久性的不可调节和不可逆的损伤大脑的一些治疗方法(烧灼或放疗)不同,DBS并不破坏大脑结构,可以允许今后的进一步治疗。
在进行DBS疗法时,常常需要使用一种手术定位头架。
目前,公知的神经外科和神经解剖等领域使用的立体定向头架,其结构多是源自于上世纪后半设计的多款立体定向头架,按定位方式立体定向头架可分为两种类型:弧形头架(极坐标系统),将目标置于定向仪弧形弓的中心;方形头架(直角坐标系统),通过双层网格经侧方和额入路进入。
当下制造的立体定向头架,基本能满足DBS手术中的微电极定位,电极插入等过程。但是,现有的立体定位头架不能够与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相匹配,存在定位精度不足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BS手术定位头架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头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BS手术定位头架,包括:
定位头架本体,所述定位头架本体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头架本体包括框架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限位件内设有用于对待插入的脑刺激元件进行定位的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一个,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左侧和右侧两者中的其中一侧;
或者所述限位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中的一个设置在在所述框架的左侧,两个所述限位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在所述框架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有插孔,所述固定组件与通过所述插孔与所述框架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一端的左固定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的另一端的右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的后侧的后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的材质为钛合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DBS手术定位头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患者的靶点和大脑的坐标位置;
步骤S2、将所述患者的靶点和大脑的坐标位置转换成定位头架本体的3D模型;
步骤S3、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定位头架本体;
步骤S4、将固定组件组装在定位头架本体上。
进一步地,步骤S1采用立体显影技术获取患者的靶点和大脑的坐标位置。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利用三维制图工具建立定位头架本体的3D模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定制化的生产出与患者匹配的DBS手术定位头架,每个患者使用的DBS手术定位头架都是专门根据该患者的头部具体情况专门定制的,并非是通用的大众化的定位头架,因此,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风险。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可以个性化定制制造,能更加精确的辅助植入脑刺激元件。此外,整个DBS手术定位头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BS手术定位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手术定位头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DBS手术定位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DBS手术定位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BS手术定位头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定位头架本体;2、固定组件;11、框架;12、限位件;13、插孔;14、连接板;21、左固定件;22、右固定件;23、后固定件;121、限位孔;131、左插孔;132、右插孔;133、后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BS手术定位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手术定位头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DBS手术定位头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定位头架本体1,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上。
使用时,将定位头架本体1套设在患者的头部,使用固定组件2将头架本体与患者头部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3D打印作为最新兴起的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机加或模具成型方式,能够快速实现建模后的实体成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DBS立体定位头架,能够定制化的制造出高精度的定位头架。可使得DBS手术更高效,脑刺激元件(微刺激针、电极等)植入靶点的位置更精确。对术后刺激参数的调节和改善病患更有利。
本实用新型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定制化的生产出与患者匹配的DBS手术定位头架,每个患者使用的DBS手术定位头架都是专门根据该患者的头部具体情况专门定制的,并非是通用的大众化的定位头架,因此,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风险。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成本较低。此外,整个DBS手术定位头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包括框架11和限位件12,所述限位件12设置在所述框架11上,限位件12内设有用于对待插入的脑刺激元件进行定位的限位孔121。通过限位孔121插入脑刺激元件。其中,脑刺激元件可以是手术所需的徼刺激针、电极等用于对患者头部进行刺激的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1可以为矩形的框架,也可以为弧形的框架,优选地,框架11为弧形的框架,以便与患者的头部轮廓相适配。限位件12可以为柱状,凸台状,例如限位件12可以为圆柱状、方柱状等各种适合的形状。框架11和限位件12采用3D打印技术一体制成。
优选地,限位件12为圆柱状。
限位件12内的限位孔121可以与待插入的脑刺激元件的外轮廓相匹配,以便精确定位。优选地,限位孔121为圆孔
优选地,限位件12与所述固定组件2间隔一定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涉。
病患分为左侧病变、右侧病变或双侧都发生病变。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本实用新型做了不同的DBS手术定位头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单通道DBS手术定位头架,其中,所述限位件12为一个,所述限位件12设置在所述框架11的左侧和右侧两者中的其中一侧;可以对单侧病变的患者。
具体地,参见图3,限位件12可以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的左侧,形成单通道(左侧)DBS手术定位头架,这种形式的DBS手术定位头架适用于对左侧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
参见图1,限位件12可以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的右侧,形成单通道(右侧)DBS手术定位头架,这种形式的DBS手术定位头架适用于对右侧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形成双通道DBS手术定位头架,参见图4,所述限位件12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12中的一个设置在在所述框架11的左侧,两个所述限位件1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在所述框架11的右侧,适用于对双侧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种规格的DBS手术定位头架,能够满足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需求。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框架11上设有插孔13,所述固定组件2与通过所述插孔13与所述框架11插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固定组件2之外的其余结构均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使得框架11、限位件12、限位件12内的限位孔121、以及插孔13等均能够进行精确进行制造,保证了定位精度,同时,采用3D打印技术一体制成的定位头架本体1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
其中,参见图3,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一端的左固定件21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的另一端的右固定件22。左固定件21用于对患者头部的左侧进行固定,右固定件22用于对患者头部的右侧进行固定。通过左固定件21和右固定件22能够很好地将DBS手术定位头架固定在患者的头部。
具体地,插孔13包括设置在定位头架本体1的左端的左插孔131和设置在定位头架本体1的右端的右插孔132,左固定件21插接在左插孔131中,右固定件22插接在右插孔132中。
此外,所述固定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的后侧的后固定件23。后固定件23从患者的后部进一步固定定位头架本体1。
为了方便固定,优选地,如图2所示,定位头架本体1的中部设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上设有后插孔133,后固定件23通过插接在后插孔133中。
上述提到的固定组件2(包括左固定件21、右固定件22和后固定件23)可以为固定柱的形式。具体地,定位柱可以呈阶梯型,定位柱包括位于插孔13外的第一插柱和插入插孔13中的第二插柱,所述第一插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插柱的直径。
上述的固定组件2可以单独定制制造,也可以由标准件制成,规格和尺寸固定,以便可以批量制备,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头架本体1采用硬质高分子材料打印,例如硬质塑料等,这样打印出的定位头架本体1结构刚性好,不会产生变形和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2的材质可以采用刚性较强的材料制成,以满足定位精度的要求。可选地,固定组件2的材质为钛合金,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此外,钛合金制成的固定组件2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并且质量轻,方便使用。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BS手术定位头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DBS手术定位头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患者的靶点和头部的坐标位置;
步骤S2、将所述患者的靶点和头部的坐标位置转换成定位头架本体1的3D模型;
步骤S3、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定位头架本体1;
步骤S4、将固定组件2组装在定位头架本体1上,形成完整的DBS手术定位头架。
医学上进行某些放射治疗时,放射线从不同方位照射,汇集病变部位,这个病变部位叫做靶点。其中,限位件12与患者的靶点即病变部位相对应。
其中,确定刺激靶点和大脑的空间坐标位置后,可以确定定位头架本体1的固定位置(即DBS手术定位头架上的固定组件2的安装位置)和靶点的坐标(即定位头架本体1上限位件12的位置)。
进一步地,步骤S1采用立体显影技术获取患者的靶点和头部的坐标位置,这样可以提高获取患者的靶点和头部的坐标位置的精度,保证采集到的信息的高精度。
具体地,立体显影技术可以是MR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或者CT(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利用三维制图工具建立定位头架本体1的3D模型。其中,三维制图工具可以是3DMAX、Pro/Engineer或者Solidworks等。三维制图工具可以准确将所述患者的靶点和头部的坐标位置转换成定位头架本体1的3D模型;使得建立的3D模型精度高,这样打印出的DBS手术定位头架本体1的精度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DBS手术定位头架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检测步骤,制造出定位头架本体1后,进行检测,检测定位头架本体1的制作质量,质量合格后,交付医院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可以舍弃。
具体地,对适合DBS手术的病人,通过立体定向影像学技术(MRI、CT等)。确定刺激靶点和大脑的空间坐标位置,确定定位头架本体1的固定位置(即固定组件2的位置)和靶点的坐标(即限位件12的位置),确定电极植入点的坐标位置。通过三维建模工具建立该病人的定位头架本体1的模型。反馈到加工工厂,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手术头架,检测头架制作质量,交付使用。根据不同的患者靶点和大脑空间坐标构成,限位件12上的限位孔121的方向和距离靶点的距离产生相应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首先确定患者的靶点和头部的坐标位置;再将所述患者的靶点和头部的坐标位置转换成定位头架本体1的3D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定位头架本体1。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定制出与该患者匹配的DBS手术定位头架本体1,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风险。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成本较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DBS手术定位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头架本体,所述定位头架本体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上;
所述定位头架本体包括框架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限位件内设有用于对待插入的脑刺激元件进行定位的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BS手术定位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为一个,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左侧和右侧两者中的其中一侧;
或者所述限位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左侧,两个所述限位件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BS手术定位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上设有插孔,所述固定组件通过所述插孔与所述框架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DBS手术定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一端的左固定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的另一端的右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BS手术定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头架本体的后侧的后固定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DBS手术定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材质为钛合金。
CN201821833488.6U 2018-11-07 2018-11-07 Dbs手术定位头架 Active CN209771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488.6U CN209771107U (zh) 2018-11-07 2018-11-07 Dbs手术定位头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488.6U CN209771107U (zh) 2018-11-07 2018-11-07 Dbs手术定位头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1107U true CN209771107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3488.6U Active CN209771107U (zh) 2018-11-07 2018-11-07 Dbs手术定位头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1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0471A (zh) * 2018-11-07 2019-01-15 清华大学 Dbs手术定位头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0471A (zh) * 2018-11-07 2019-01-15 清华大学 Dbs手术定位头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iocinovic et al. Cicerone: stereotactic neu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and deep brain stimulation electrode placement software system
US2021029890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low-profile intercranial device and the low-profile intercranial device manufactured thereby
EP3280490B1 (en) Systems for selecting stimulation parameters based on stimulation target region, effects, or side effects
Hamid et al. Targeting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fo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technical approach and fusion of pre-and postoperative MR images to define accuracy of lead placement
Bjartmarz et al. Comparison of accuracy and precision between frame-based and frameless stereotactic navigation fo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electrode implantation
Zrinzo et al. Avoiding the ventricle: a simple step to improve accuracy of anatomical targeting during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erroli et al. A simple method to assess accuracy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electrode placement: pre-operative stereotactic CT+ postoperative MR image fusion
JP2016519984A (ja) 凹部又は孔を有するプレ電極から形成されたセグメント電極リ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519985A (ja) 整列特徴部を有するプレ電極から形成されたセグメント電極リード及びリード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WO2007084456A2 (en) System and method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post-operation patients
Dawant et al. Computerized atlas-guided positioning of deep brain stimulators: a feasibility study
US20100179564A1 (en) Microstereotactic table
CN107497049A (zh)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Intraoperative MR-guided DBS implantation for treating PD and ET
Simon et al. Error analysis of MRI and Leksell stereotactic frame target localization in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urgery
CN209771107U (zh) Dbs手术定位头架
Lumsden et al. Accuracy of stimulating electrode placement in paediatric pallid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dystonia
CN209123178U (zh) 一种用于电极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定位架
Edwards et al. A novel re-attachable stereotactic frame for MRI-guided neuronavigation and its validation in a large animal and human cadaver model
CN109200470A (zh) 一种用于电极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定位架及其制造方法
Sakas et al. Technical aspects and consideration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urgery for movement disorders
Ball et 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lead implantation using a customized rapidly manufactured stereotactic fixture with submillimetric euclidean accuracy
Pinto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techniques to postoperatively localize the electrode contacts used for subthalamic nucleus stimulation
Martin et al. Inter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guidance of deep brain stimulator implantation for Parkinson disease
CN215914823U (zh) 用于神经痛背根神经节治疗的3d打印导航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